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現代農業是繼原始農業、傳統農業之后的一個農業發展新階段。現代農業的發展過程就是傳統農業和不發達農業轉變到現代發達農業的過程。盡管各個國家或地區的條件與情況不同,但現代農業的基本特征是共同的,即現代 化的農業技術裝備和較高的投入水平與產出水平;高效能農業產前、產中、產后服務部門的支撐和效益相對較高的 非農產業需求的支撐,并采用現代營銷方式,提高農產品 商品率;現代化的農業技術水平如生物技術、化學技術等, 有一定科學文化素質和經營管理才能的農業勞動者,農民 的收入水平接近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生活、居住方式城鄉 一體化;農民組織結構的改善與優化,尤其是通過農業產業化,形成較高的農產品加工增值率;有良好的農業資源 生態環境并有較高的資源轉化率。

縱觀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建設現代農業的發 展過程,由于資源稟賦和發展水平不同,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道路也各有差異,大致可分為三種模式。
一、以美國為代表的規模型、機械化、高技術模式
美國農業資源豐富,可以說是地多人少,農場規模較 大。一般認為,美國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后到 20 世紀 70 年代完成了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這個轉變過程又可細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一)農業機械化時期 20 世紀 30 年代,拖拉機耕地已在美國普及。到 1959 年,美國的小麥、玉米等主要農作物的耕、播、收割、 脫粒、清洗已達 100% 的機械化。此后,為了適應家庭農場多樣化和大型化發展的市場需求,美國不斷推出小型 多功能的多品種農機和大功率、高度自動化的大型農機。
(二)農業化學化時期 農業化學化包括大量使用化肥、農藥(除草劑、殺蟲 劑)與土壤改良劑等。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為提高農業 產出,美國農業的化肥使用量劇增。同時,為改善土壤的 酸堿度和長期施用化肥的不利影響,美國還逐年增大了土 壤改良劑的用量。從 1960 年起,除草劑的使用迅速增加, 現已超過殺蟲劑。
(三)農業良種化時期 20 世紀 70 年代前后,美國為適應不同地區氣候和土質的要求,培育出許多雜交品種,并開始利用生物學遺傳工程的方法,結合核輻射技術和航天工程技術,改造、 優化種子的遺傳基因,使農產品產量與品質大幅度提高。同時,還培育出了許多畜禽良種,并實行工廠化、規模化 養殖。
在經歷了以上三個階段,實現了農業現代化之后,美 國農業并沒有就此止步。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生物技術的應用,相繼出現了“精準農業”和“基因農業”等方式。特 別是許多特大農場走向了“計算機集成自適應生產”,即 將市場信息、生產參數信息(氣候、土壤、種子、農機、 化肥、農藥、能源等)、資金、勞動力信息等集成在一起, 選定最佳種植方案,在生長過程中根據當地不同地塊小氣 候的變化,進行自適應噴水、施肥、撒藥等,農業生產更 趨向工廠化、自動化,使美國農業的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 始終走在世界前列。

二、以歐洲為代表的生產集約加機械技術的復合型模式
從 20 世紀 50 年代開始,歐洲以提高農業生產率為目標,加快了農業現代化的進程。法國是歐洲農業最發達的國家,其農業的經營方式主 要是中小農場,其中耕作面積在 80 公頃以下的農場占總數的 81%。在此基礎上,法國主要通過農業生產專業化 和一體化實現了農業的現代化。法國的農業專業化有三種 類型,即區域專業化、農場專業化和作業專業化。區域專 業化是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和農業資源,把不同的農作物和 畜禽集中到最適合的地區,形成專業化的農業生產基地;農場專業化是一個農場以專門生產一種農產品為主;作業 專業化是將農場的耕種、收獲、運輸和供應等,交給農場 外的專業企業完成,使農場從自給性生產轉變為商品化生 產。在農業一體化方面,法國也有縱向一體化和橫向一體化兩種形式。縱向一體化就是農業資本和工商業資本相結 合,產、供、銷為一體的綜合企業,其經營范圍很廣,組織領導者大多為一些大公司或集團;橫向一體化是組織各 種類型的農業合作社,其組織形式遠比縱向一體化的農業 企業集團松散,由于其靈活有效,加上組織自愿、退社自由, 因而深受法國農民歡迎。與此同時,法國憑借發達的工業 基礎,積極促進農業機械化、自動化,大大提高了農業生 產效率。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英國于 1947 年制定了新的《農業法》,采取了加強政府支持、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提高農產品價格、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實行集約經營等措施扭轉了長期以來農業衰退的局面,大幅度提高了農業的勞動生產率和單位面積產量,到 20 世紀 60 年代基本實現 了農業現代化。目前英國的農業機械化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農業機械齊全,從耕作到收獲、進倉,每個程序都有相應 的機械。如種植蔬菜的農場和養豬、養雞的農場都實現了 機械化。特別是在英國農業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畜牧業(其產值約占農業總產值的 2/3),其經營規模之大和機械化、 集約化、專業化程度之高,在世界上處于領先水平。
荷蘭的設施農業是歐洲現代農業的一個典范。第二 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經過幾十年的探索,荷蘭走出了一 條適合本國國情特點的農業現代化之路,使農業本身發展 成為一個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由農產品進口國成為出 口國。自 20 世紀 60 年代起,荷蘭政府以節約土地、提高土地生產率為目標來調整農業結構和生產布局,使農業 生產向產業化、集約化和機械化發展。其中,溫室設施農業是荷蘭最具特色的農業產業,居世界領先地位。溫室產 品完全可以按照工業生產方式來進行生產、管理和銷售, 因此也被稱為“工廠化農業”。目前荷蘭溫室建筑面積為 11 萬公頃,占全世界玻璃溫室面積的約 1/4,主要種植鮮 花和蔬菜,具有自動化程度和生產水平高,集約化、規模化、 專業化生產,規范有序的市場經營等特點。荷蘭的溫室產 品中有 50%—90% 用于出口,其中溫室蔬菜占本國蔬菜 的外銷比例高達 90%。另外,荷蘭也是世界上四大蔬菜種子出口國之一。與許多歐洲國家一樣,荷蘭的家庭農場 規模一般較小,但農業合作組織類型很多,大體上分為信用合作社、供應合作社、農產品加工合作社、銷售合作社、 服務合作社等,為社員(會員)提供產前、產中、產后全 程服務,對提高荷蘭農業的市場競爭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 作用。

三、以日本為代表的資源節約和資本、技術密 集型模式
日本、韓國、以色列等國,由于人多地少,農業資源 極度匱乏,土地高度緊張,主要依靠技術創新和大量的資 本投入來提高有限資源的使用效率,實現農業現代化。
日本農業的重要特點之一是采用了全盤合作化的土地節約型模式,由農協聯合分散農戶形成勞動集約經營, 其農協的作用聞名世界。1947 年日本進行了土地改革和 農協重組,大力推進旨在迅速提高產量的水利化、化肥化、 良種化等措施,使日本農業裝備水平大為提高,從而使新 經營體制得以確立。1961 年,日本制定了《農業基本法》, 進一步體現了日本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選擇。在目標設定 上,把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縮小工農收入差別作為實現 農業現代化的兩大目標。在路徑選擇上,期望通過農業勞 動力的大量轉移,加上大力推進以機械化為主體的農業技 術革命,以形成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的獨立經營農戶最終實 現上述目標。同時,政府對推進農業現代化提供了大量的 財政支持。大體到 20 世紀 70 年代初期,農業現代化的 兩大目標已基本實現,包括水稻在內的農業機械化程度達 到 90% 以上。以機械化為中心的水利、良種和栽培技術 達到較高水平;稻谷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了近兩倍,農戶家 庭收入與城鎮職工家庭收入基本持平。但與此同時,出現 了糧食和食品的自給率不斷下降、財政補貼負擔過重、政 府干預過度等問題。對此,日本國會于 1999 年 7 月通過 了新的《農業基本法》,以確保食品穩定供給、發揮農業 多功能性、強調農業可持續發展為目標,開始了新一輪的 農業現代化進程。
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條件惡劣,50% 國土降雨少于 150mm。但由于實行了正確的戰略,農業獲得了令世人 矚目的發展。從 20 世紀 50 年代起,以色列 80% 的糧食 靠進口。面對這種形勢,以色列政府以大量投資支持農業 發展,通過全國墾荒和興修水利,開發沙漠,提高機械化 程度,實現了農業大起步。特別是從 60 年代開始,以色 列積極探索科技發展農業的出路,以滴灌技術推動農業革 命。國家對推廣滴灌技術給予了大力扶持,使農產品產量 直線上升,沙漠改造突飛猛進,可耕地持續增加,農業面 貌得到根本改觀。以色列農業的迅速發展,同科學技術的 應用和推廣分不開的。除節水灌溉技術在世界領先外,以 色列農業的良種化、機械化、化學化、信息化水平都比較高。近年來,以色列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應用到農業機械方 面,發明并使用了一種安有計算機和自動裝置的拖拉機, 能完成從犁地、種植到收割的全套田間作業,并以最經濟 的辦法保持燃料消耗和操作速度,既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又提高了經濟效益。根據國際市場和其自然條件,以色列 從 70 年代開始改變農業生產結構,大力發展高質量花卉、 畜牧業、蔬菜水果等出口創匯的農產品和技術,用高科技、 現代管理等手段不斷提高農業效益,達成高投入、高科技、 高效益、高產出的目標,建成了一整套符合國情的節水灌 溉、農業科技和工廠化的現代農業管理體系。目前以色列 糧食已基本實現自給,水果、蔬菜和花卉還出口到歐美市 場。高效的農業產業體系是以色列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農業生產組織方面,以色列至今有并駕齊驅的三種形式:公有制集體農莊、合作社和個體農戶。它們分別創造著以色列農業總產值的 32%、46% 和 22%,共同創 造了以色列的高效農業。市場競爭促使以色列的傳統農業 向農業產業體系轉化。農戶們根據所簽訂的產銷合同安排 種植計劃,負責種植。種植之外的加工、采購、財政、購 銷等煩瑣的農業服務由區域合作組織承擔。農產品銷售 依靠專業內銷、外銷組織,它們均是獨立核算的企業。以色列農產品內銷組織“努瓦”負責 70% 以上的農產 品收購、加工和批發;農產品出口組織早在 1957 年就 成立了,在國外設辦事處,推銷產品,反饋市場信息,負 責 2 萬農戶的出口,收取 5% 手續費,年底農戶參與其 利潤分成。
來源:鄉村振興 作者:駱高遠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905 篇
瀏覽:37486 次
《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管理辦法》2025年10月1日..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歡迎老板..
2025年智慧植物工廠技術研討會在京舉辦,共探設..
【智慧農業】未來農業什么樣?智能“蔬菜工廠”..
【數字農業案例】數字農場如何打造?天府見山農..
【農業模式】做農業,這幾種高效生態農業模式你..
深度研究!探尋縣域在農業強國建設中的發展路徑..
溫鐵軍教授:循環農業如何價值增值?..
破解鄉村品牌密碼:6大要素、6種創新模式、4條實..
【智慧農業】無人智慧農場建設現狀及架構..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有機肥行業】我國有機肥料行業將迎來政策、技..
新疆 70 周年:天域航通“鴻雁” 飛書,寫就 “..
【農業模式】“浙”8大模式30個案例公布!..
【知識科普】數字農業、智慧農業、農業AI,有何..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