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作為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豐富多樣的水產品是“菜籃子”的重要組成部分。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大力助推現代漁業轉型升級。
5月12日,第六屆中國國際現代漁業暨漁業科技博覽會開幕式(以下簡稱漁博會)在安徽合肥舉辦。國務院參事、農業農村部原副部長于康震,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戴啟遠,中國漁業協會會長趙興武,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林祥明,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中國水產學會副秘書長胡紅浪,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湯洋、合肥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連貴以及安徽省各地市農業農村局領導等出席了開幕式。
開幕式由中國漁業協會會長趙興武主持,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湯洋致辭,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劉新中線上致辭,國務院參事、農業農村部原副部長于康震致辭并宣布開幕。
(國務院參事、農業農村部原副部長/于康震)
(中國漁業協會會長/趙興武)
國務院參事、農業農村部原副部長于康震指出,現代漁業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聚焦關鍵核心,科技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漁業科技創新是驅動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現代漁業科技的應用,是水產品穩產保供的重要支撐手段,并宣布開幕。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劉新中致辭中表示,“近年來,全國各級漁業主管部門、涉漁科研所和高校科技工作者突出解決產業基礎性、關鍵性、前瞻性科技問題,水產育種基礎研究成果豐富,水產養殖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取得突破,推動了產業轉型升級,水產品綜合利用技術進展顯著。希望本屆漁博會響應政府號召,匯聚行業力量,為產業科技供需對接提供平臺。”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湯洋)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湯洋表示,安徽是內陸漁業大省,水域生態良好,漁業資源豐富,是長三角乃至全國重要的淡水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近年來,安徽省圍繞保障水產品有效供給和水域生態安全,大力實施“兩強一增”行動,推動新技術、新設備、新產品、新模式等漁業科技轉化,漁業產業發展質量和現代化水平穩定提升。2022年,全省水產品產量245.5萬噸,漁業經濟總產值1101億元,分別位居內陸省份第4位和第3位(全國第11位和第10位)。稻漁綜合種養面積達到633萬畝,位居全國第2位。
據介紹,第六屆中國國際現代漁業暨漁業科技博覽會于5月12日-14日,在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博覽會得到了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國水產學會、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合肥市人民政府等單位的大力支持,由中國漁業協會、安徽中設國際會展集團共同主辦,合肥市農業農村局、安徽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安徽省漁業協會、工業化水產養殖與裝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國漁業協會各分會以及有關省市漁業行業協會共同協辦。
本屆漁博會以“創新驅動、科技引領、綠色發展”為主題,“展示漁業成果、創新技術發展、加強交流合作”為目標,圍繞“推進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加快漁業現代化高質量發展”的展會宗旨,全面展示全國現代漁業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


本屆漁博會展館布局:本次漁博會在濱湖國際會展中心的2號館進行展出,展覽面積2萬平方米,特設漁業科技及智慧漁業、水產加工及冷鏈倉儲、水產養殖及種苗、水產飼料及添加劑、預制菜品及團餐產業、海洋及休閑漁業和安徽漁業等展區。此次漁博會吸引了全國450余家參展單位,參展產品多達萬余種。
為進一步豐富本屆漁博會內容,吸引更多行業人士參會、參觀,同期將舉辦領導嘉賓巡館、開幕式、2023漁業科技發展論壇、長三角預制菜產業高峰論壇、水產養殖裝備超級買家訂貨會、“一縣一品”優質水產品推介會等系列活動,注重專業化、市場化開拓,以會招商、以會促展,為漁業產業建設發展助力。
本屆漁博會主要特點:
1)聚焦種業振興,推動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本屆漁博會中將有眾多水產良種場、良種項目、水產苗種企業亮相,包括“皖鱸1號”大口黑鱸良種、黃淮甲魚良種、“中科5號”新品種、優質河蟹苗種等水產苗種。第六屆漁博會更加關注漁業科技協同創新,推動水產種業振興,積極開展好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希望通過漁博會的平臺能夠扶強培優一批優秀的水產苗種企業,以水產種業振興帶動全國漁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2)科技創新引領,漁業科技團隊注入強動力。“科技先行,促進成果轉化” 是每屆漁博會的核心。本屆漁博會設立了漁業科技展區及智慧漁業展區,匯聚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上海海洋大學、浙江海洋大學、廣東海洋大學等高校科研團隊攜最新漁業科學技術成果進行展出,如中國水科院的“湖庫水生態保護與生態漁業技術”、廣東海洋大學的“金錢魚高效養殖技術”、浙江海洋大學的“馬口魚高效健康養殖技術”、上海海洋大學的“耐鹽堿羅非魚選育與推廣應用技術”等。現代漁業轉型發展離不開漁業科技進步,展會將為現代漁業發展及科技交流和成果轉化提供新的平臺。
3)行業專家賦能,共話漁業科技發展方向。大會期間將舉辦“2023漁業科技發展論壇”,邀請到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林祥明副院長、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胡紅浪副站長、浙江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主任儲張杰教授以及多位漁業領軍企業負責人和專家學者等做客論壇。論壇將圍繞“中國漁業科技發展戰略研究”、“中國水產養殖業發展現狀及未來展望”等熱點話題發表高見,開展研討,建言獻策,中國漁業協會還將在論壇現場發布“凡納濱對蝦“廣泰1號”種蝦培育及蝦苗繁育技術規范”標準,助力全國漁業科技創新發展。
4)助力鄉村振興,創建漁業區域公共品牌。本屆漁博會匯聚了全國具有特色的漁業區域公共品牌,包括三門小海鮮、江蘇河蟹、高郵大蝦、浙江臺州大黃魚、泗洪大閘蟹、營口海蜇、潛江小龍蝦等,還有安徽本省的池州秋浦花鱖、望江鱔魚、萬佛湖鳙魚等。為發揮漁博會平臺作用,助推漁業區域公共品牌創建,本屆將首次于展會期間舉辦“‘一縣一品’優質水產品推介會活動”,將由各地市及縣區的漁業協會和農業農村局進行特色水產品牌推介,為廣大商超、餐飲連鎖提供一個接觸優質水產貨源的平臺。
5)展示安徽風貌,匯聚16地市特色水產。漁博會為安徽漁業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展示成果的平臺。此次漁博會中的安徽漁業展區,展覽面積約3500平方米,全省16個地市齊聚,以特裝展示本地現代漁業和漁業科技發展成果。重點展示了安徽特色水產品,包括合肥龍蝦、宣城幼蟹、太平湖有機魚、花亭湖鳙魚、當涂河蟹、無為草龜、蚌埠甲魚等名特優水產品,還將重點展示稻漁綜合種養生產的漁米產品,將推出20多個蝦稻米品牌企業供參觀者品嘗。
中國是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解決好吃飯問題、保障糧食安全,要樹立大食物觀,既向陸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色糧倉”。




第六屆中國國際現代漁業暨漁業科技博覽將精彩呈現,邀請全國水產人共聚合肥,品味鮮美水產食品,探尋漁業科技發展,感受漁文化底蘊,共推漁業產業發展!

相關文章
文章:10905 篇
瀏覽:37486 次
《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管理辦法》2025年10月1日..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歡迎老板..
2025年智慧植物工廠技術研討會在京舉辦,共探設..
【智慧農業】未來農業什么樣?智能“蔬菜工廠”..
【數字農業案例】數字農場如何打造?天府見山農..
【農業模式】做農業,這幾種高效生態農業模式你..
深度研究!探尋縣域在農業強國建設中的發展路徑..
溫鐵軍教授:循環農業如何價值增值?..
破解鄉村品牌密碼:6大要素、6種創新模式、4條實..
【智慧農業】無人智慧農場建設現狀及架構..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有機肥行業】我國有機肥料行業將迎來政策、技..
新疆 70 周年:天域航通“鴻雁” 飛書,寫就 “..
【農業模式】“浙”8大模式30個案例公布!..
【知識科普】數字農業、智慧農業、農業AI,有何..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