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氏、牧原、雙匯、新希望……這 13 家農企,成 2019 上半年中國上市公司市值 500 強!
封面人物:果樂樂創始人兼CEO 陳功偉
三農日報第377期
今日名言: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塊土地,因它充滿了希望。——佚名
看三農日報,發現更大的產業!
「要聞」
1、《中國安全食品產業發展研究報告》發布
近日,由中國經濟時報社、國研經濟研究院共同完成的《中國安全食品產業發展研究報告》在北京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正式對外發布。
報告指出,搭建“安全食品溯源+電子商務+產業園區”模式,是探索解決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一個途徑。“安全食品”溯源體系的建立,可結合大數據技術,可有效建立從源頭回溯機制。“安全食品”溯源體系建設完成后,銷售的食品必須做到符合“安全食品”的條件,且經過相關權威認證機構認證為“安全食品”,并實現全程可追溯,才有資格入駐國內首家唯一可溯源的“安全食品”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以及相關“安全食品溯源管理產業園”。
2、2019年化肥出口關稅全部取消
據財政部網站消息,2019年1月1日起我國調整部分進出口關稅。消息指出,為適應出口管理制度的改革需要,促進能源資源產業的結構調整、提質增效,自2019年1月1日起,對化肥、磷灰石、鐵礦砂、礦渣、煤焦油、木漿等94項商品不再征收出口關稅。
業內分析,此次關稅調整,對三元復合肥和鉀肥是重大利好。鉀肥(包括含鉀肥料)出口關稅的取消,將提升國產硫酸鉀的國際競爭力,并帶動國內氯化鉀價格上漲。三元復合肥從每噸征稅100元到現在的取消,預計將進一步促進國產復合肥出口,這對于中國復合肥企業輸出產品、技術、服務和品牌意義很大。
3、國家追加化肥淡儲415萬噸
國家發改委經貿司、財政部經建司近日下發通知,追加2018—2019年度415萬噸化肥淡季商業儲備。這樣,我國化肥淡儲總量將達到1000萬噸左右。
專家表示,化肥淡儲制度有三點必要性,第一,作為糧食的糧食,化肥供應影響糧食安全和農民收益,必須要保證供應。第二,盡管當前化肥產能過剩,但化肥供求的季節性、區域性和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尤其是化肥生產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后供需距離加大。第三,我國化肥淡儲制度實施多年,成效顯著。在當前基層經銷商基本不儲肥的現狀下,淡儲“壓艙石”和“蓄水池”作用更加凸顯。
4、六部門聯合發布指導意見 開展土地經營權入股試點
12月24日,農業農村部、發改委、財政部、央行、國家稅務總局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試點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明確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點任務,要求創新土地經營權入股的實現形式;完善土地股份組織運行機制;強化風險管控,維護農民利益。
「地方大動作」
5、北京:發布“凈土三年計劃”
日前,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打贏凈土持久戰三年行動計劃》 (以下簡稱“凈土三年計劃”),對農業污染防治等作出了部署,并提出到2020年,全市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
北京市將強化土壤污染源頭管控。并對農業投入品包裝廢棄物回收作出了部署。到2020年,所有涉農區均建立農藥包裝廢棄物、農用薄膜回收處理機制。還提出實施農用地分類管理。采取農藝調控、替代種植、輪作、間作等措施,阻斷或減少污染物進入農作物食用部分,同時強化農產品質量檢測,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6、江西:力爭5年至7年實現農業總產值過萬億
近日,江西召開全省農業農村工作會議,分析當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形勢,提出了明年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工作思路,力爭用5年至7年的時間,實現農業綜合總產值倍增,達到過萬億元,引進培育10家以上產值超50億元至100億元的農業企業。
要實現這個目標,關鍵是要走好規模要擴大、品質要提升、加工要精深、一二三產要融合發展四條路徑,使稻米、蔬菜、果業、畜牧業、水產、中藥材、茶業等產業的產值迅速地倍增,壯大農業農村經濟規模。
7、河南:推進奶業高質量振興發展
近日,河南省政府辦公廳下發《河南省奶業振興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明確了推進優質奶源基地建設、加大優質飼草料生產供應、完善良種繁育體系、培育乳品龍頭企業、提升科技支撐能力、保障乳品質量安全、加強乳制品消費引導等七項重點任務。
《計劃行動》鼓勵新建(擴建)300-5000頭奶牛場,重點引導乳品企業自建2000頭以上的現代化、標準化養殖場,提高奶源自給率。在西峽等10個縣大力發展奶山羊養殖,培育新的奶業增長點。積極培育奶業大縣,到2020年全省奶業大縣發展到15個、2025年達30個以上。
8、山東省:造林成活率達96%以上
從山東省自然資源廳獲悉,近年來,山東省林業科技成果轉化水平得到不斷提升,荒山造林成本降低了35%,造林成活率提高到96%以上。
值得關注的是,山東省堅持把林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作為突破口,通過推廣一批實用技術、建立一批示范樣板、選派一批扶貧專家、培養一批鄉土專家、培育一批特色產業和構建一批服務平臺“六個一”精準扶貧行動,打造林業科技扶貧新模式。通過加強對林農、基層技術人員和鄉土專家的技術培訓,開展送科技下鄉等活動,努力穩住了一支基層林業科技推廣隊伍。
9、三亞:打造農旅融合發展新模式
三亞水稻國家公園以中國南繁科學為主要文化內涵,以袁隆平水稻科研基地和三亞南繁水稻科研基地為主要項目組成。
水稻國家公園將承載歷史使命,詮釋好農業+科學+旅游的科學命題,將水稻國家公園建設成為中國“南繁硅谷”的展示窗口和世界水稻科學、水稻文化的展示、交流基地,在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中形成標桿品牌。
水稻國家公園是三亞市最大的農旅融合主題旅游景區,一期項目占地2800畝,其中種植面積約2100畝。景區計劃總投資23億元,已完成14億元。
「產業新勢力」
10、羊乳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近兩年,羊乳以易于消化吸收,營養形態更接近母乳的優勢,獲得了中國消費者越來越多的認可和選擇。在強勁消費需求的刺激下,老牌羊乳企業相繼納賢引資,乳業巨頭紛紛入場搶灘。今年以來,國內各大乳業集團開始紛紛申請注冊嬰幼兒配方羊奶產品。專家表示,現階段的羊乳行業特征,與當初牛奶產業爆發十分相似。不難預料,整個羊乳產業將進入類似當年牛奶的高速發展期,成為中國乳制品市場的增長新勢力。
11、我科研人員首次完成花鱸基因組精細圖譜繪制
在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科技創新計劃和鰲山人才培養計劃項目的支持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陳松林研究員領銜并聯合青島華大基因研究院歷經3年努力,首次完成了花鱸全基因組測序和精細圖譜繪制,研究論文最近在國際重要刊物GigaScience雜志發表。
12、預測:到2020年全國新型職業農民總量超過2000萬人
據今年10月發布的《2017年全國新型職業農民發展報告》顯示,我國新型職業農民隊伍規模不斷擴大,2017年全國新型職業農民總量已突破1500萬人,較2016年增長約600萬人。去年農業部出臺《“十三五”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發展規劃》曾提出,到2020年全國新型職業農民總量超過2000萬人。
如何培育更多更為優秀的新型職業農民?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長李波表示,要堅持公益性和市場化兩條腿走路,健全完善激勵約束機制,解決現有教育培訓體系協同性不夠、系統性不強、內在動力不足的問題。推動培育工作由任務導向轉向結果導向。“要建立公益性教育培訓機構競爭退出機制,要以考核評價結果說話,以農民滿意度說話。還要引導鼓勵龍頭企業、合作社等社會資源積極參與,著重發揮職業院校系統性育人優勢,關鍵是激勵約束并重,激發出參與的內在動力”。
13、農業農村部:全力支持非洲豬瘟疫苗項目研究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強調,加強科研攻關特別是疫苗研發,對于做好非洲豬瘟防控具有重要意義。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院作為專業領域的科研院所,在設施、人才、團隊等方面都具備很好的科研基礎,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把疫苗研發作為戰略性科技攻關項目,全力以赴加以推動,發揮各方面科研人員作用,加強聯合攻關,力爭盡早實現突破。農業農村部將全力支持項目研究,做好項目經費、科研裝備的保障工作。要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理念,多措并舉引進高端人才,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一流團隊,創造一流成果,做好技術成果本地轉化,把科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觀點」
14、專家:“互聯網+”對畜牧業現代化進程的推動力量將是成倍的
以前的互聯網還只是作為一個外在工具,而當今互聯網已經作為了核心引擎,推動行業及整個社會的創新。
有專家認為,“互聯網+”對畜牧業現代化進程的推動力量將是成倍的,互聯網+畜牧業意味著一種能力,或者是一種外在資源和環境對這個行業的提升。
本文由農俠會整理編輯!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魯花“樂地生”花生蛋白肽水溶肥水稻測產觀摩會..
        【預制菜行業】2025預制菜機會:垂直品類更具有..
        一文讀懂地區農業品牌建設方法
        【考證】農業經理人技能證(第22期)11月15日報..
        【活動通知】2025通明湖論壇·首屆智慧農業自主..
        什么是生態農業? “生態循環農業”經典模式有哪..
        【農業案例】1只多賣幾百元,創新養羊年銷2億元..
        【農業現代化】未來農業什么樣?智能“蔬菜工廠..
        “十五五”怎么干?四中全會公報中提了哪些“三..
        【世界農業案例】日本愛媛縣如何用農產品打造目..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深度分析|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及方向..
        【數字農業案例】數字農場如何打造?天府見山農..
        【成員單位納新】歡迎加入數農俱樂部,歡迎老板..
        【農業模式】做農業,這幾種高效生態農業模式你..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