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中國作為當前全球58個藍莓生產國中的主要貢獻國之一,藍莓商業化栽培始于2000年,發展至今僅20年的時間,歷經了研究階段(1983 年至 1998 年)、規模化種植試驗示范階段(1999 年至 2005 年)和快速發展階段(2006 年以后),范圍遍布全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的 27 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初始栽培面積僅為10hm2 。
本文依據全國各產區專家、藍莓從業者與團體提供的產業數據,整理并分析了 2020年度中國藍莓產業發展情況,旨在為中國藍莓產業發展提供全面的產業數據信息。
1、藍莓栽培面積和產量
截至 2020 年底,全國藍莓栽培面積 6.64 萬 hm 2 ,總產量 34.72 萬 t,鮮果產量 23.47 萬 t。其中栽培面積超過 4 000 hm 2 以上的省份有 7 個,依次為貴州(15 000 hm2)、遼寧(7 800 hm2)、山東(7 333 hm 2 )、四川(6667 hm 2 )、安徽(6 667 hm 2 )、云南(5 000 hm 2 )、吉林(4 000 hm 2 );總產量超過 1 萬 t 以上的省份有 9 個,依次為貴州(8.5 萬 t)、四川(5.0 萬 t)、安徽(4.0 萬 t)、遼寧(3.5 萬 t)、山東(3.3 萬 t)、云南(3.0 萬 t)、吉林(1.5 萬 t)、湖北(1.1 萬 t)、江蘇(1.0 萬 t)。由于各產區藍莓的栽培品種與生產目不同,鮮果比例差異較大。貴州省以兔眼品種為主,鮮果比例只有 30%;四川省和安徽省近幾年以加工為目標的‘藍美 1 號’ [3]快速發展,鮮果比例為 60%;而山東、遼寧和云南幾乎全部為鮮果產出。2020 年,中國各省、市、自治區的藍莓栽培面積見圖 1,產量見圖 2。
我國早熟藍莓以其鮮果商品率高和市場價格高等優勢在全年市場供應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日光溫室和冷棚栽培模式的應用實現了藍莓優質早熟鮮果的供應,因此,這兩種設施栽培模式成為當前北方的重要種植方式。到 2020 年底,全國日光溫室栽培面積 2010 hm 2 ,產量 15 185 t。其中,遼寧省位居第一,栽培面積和產量分別占全國的 63.0%和 56.6%;山東省位列第二,面積和產量分別占全國的 27.0%和 32.0%;江蘇省位列第三位,面積和產量分別占全國的 6.6%和 6.5%。全國冷棚栽培面積 705 hm 2 ,產量 7 510 t。山東省位居全國第一,產量和面積分別占全國的 71.0%和 66.6%;遼寧省位居第二,面積和產量分別占全國的 17.7%和 20.0%。吉林省和黑龍江省由于冬季嚴寒,設施生產加溫成本高等因素制約,藍莓的設施生產一直停滯不前。2020 年,中國日光溫室藍莓栽培面積及產量見圖 3,冷棚藍莓栽培面積及產量見圖 4。
2、藍莓品種結構及其變化
全國藍莓栽培品種呈現出南方產區的多品種化,北方產區的優化穩定的狀態。近十年來,全球藍莓育種南高叢育種異常活躍,而北高叢育種滯后。據統計,新培育的藍莓品種中超過 85%為南高叢品種,隨著新品種的引進和種植者對新品種的追求,南方產區呈現出多品種種植的生產狀態。
南方產區栽培藍莓品種涵蓋了南高叢、兔眼和北高三個品種群。南高叢品種有‘奧尼爾’、‘密斯梯’、‘雷格西’ [4] 、‘綠寶石’、‘珠寶’、‘明星’、‘卡米爾’、‘蘇西蘭’、‘藍雨’、‘藍美 1 號’、‘天后’、‘法新’、‘云雀’、‘盛世’、‘追雪’、‘布里吉塔’、‘奧扎克蘭’,以及國外企業種植的 L 系列和 OZ 系列。兔眼品種有‘燦爛’、‘沃農’、‘頂峰’、‘泰坦’、‘巴爾德溫’、‘園藍’、‘烏達德’和‘粉藍’。利用高海拔地區北方氣候特征種植的北高叢品種有‘瑞卡’‘藍金’‘藍豐’和‘北陸’。
北方地區藍莓品種經過十幾年的優化,逐漸穩定成熟。遼東半島和膠東半島露地生產的品種為‘瑞卡’‘北陸’‘公爵’‘醉婆’‘藍豐’‘雷格西’和‘利伯蒂’。長白山產區為‘瑞卡’‘藍金’‘公爵’‘北陸’和‘醉婆’。北方設施栽培的主要品種有‘公爵’‘藍豐’‘雷格西’‘奧尼爾’‘綠寶石’‘薄霧’和‘H5’。
3、產品與市場
3.1 中國藍莓鮮果歷年進口量
截至目前,全球 9 個國家向中國出口藍莓鮮果,總進口量從 2012 年的 499 t 增加到 2020 年的 22 045 t,7年間增加了 44 倍(表 1,表中朝鮮冷凍果扣除,實際上是從 2012 年開始進口鮮果),其中以智利和秘魯為主要進口國家。秘魯由于其特殊的氣候條件,9 月至 12 月的果實成熟期填補了全球藍莓鮮果的空白期,形成了獨特的產品優勢。從我國進口數據分析,2016 年開始從秘魯進口只有 1 t,2017 年驟然增加到 4 998 t,2019年達到 11 919 t。秘魯藍莓鮮果進口量劇增的主要原因是:9 月至 12 月為我國本土藍莓鮮果的空窗期,智利藍莓鮮果供應時間為 12 月中旬到翌年 3 月,而秘魯是當前我國 9 月至 12 月藍莓市場的唯一供應國。國外進口鮮果的快速增長預示著中國藍莓鮮果的市場潛力。
3.2 國產藍莓鮮果市場
目前, 國內藍莓鮮果依據果實橫徑大小分為 4 級,依次為特級果、大果、中果和小果。分級標準因栽培模式不同而異,南方大棚和北方溫室分級標準為特級果≥22 mm,大果≥18~22mm,中果≥15~18mm,小果≥12~15mm;露天生產分級標準為特級果≥18 mm,大果≥15~18 mm,中果≥13~15 mm,小果≥10~13 mm。全年種植園銷售價格為特級果 50~270 元/1.5kg,大果 45~240 元/1.5kg,中果 30~150 元/1.5kg,小果 40~110元/1.5kg(價格范圍去除因儲運原因果實損壞導致的過低單日價格和特殊過高單日價格,小果為 5 月份以前銷售,6 月份以后小果基本不做鮮果)。從全年走勢分析,呈現出前期價格高,然后逐漸降低走勢(圖 5,數據說明,各個產區的數據為這一產區多個種植園每日多批次鮮果銷售價格的平均值,下圖同)。3 月初至 4 月初處于價格高位階段,4 月初至 5 月中旬處于較高價位階段,而 5 月下旬以后處于較低價位階段,至 7 月份達到最低階段。與往年相比,品質好的鮮果價格并沒有出現下降趨勢。長白山區是目前我國 7 月底至 8 月中旬全國唯一的藍莓鮮果供應地,因此,正常情況下市場價格有上升的趨勢。2019 年以前 8 月份的鮮果價格比 7 月份高30%以上,但 2020 年與往年同期相比價格并未升高。主要原因是 2020 年長白山產區春季開花期連續陰雨導致果實變小、品質下降。
由圖 6 可見,不同產地藍莓鮮果價格差異較大,云南產區果實成熟期是 3 月初至 5 月中旬,3 月份銷售價格最高,區域早熟優勢極其明顯。遼寧省包括溫室在內果實成熟期是 4 月初至 7 月下旬,比較 4 月份遼寧省和云南省同一時期鮮果價格差異不大。山東省露地生產果實成熟期為 6 月初至 7 月中旬,表現出前期價格較高,7 月份價格處于最低。河南、湖北和安徽果實成熟期為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處于較高價位。7 月下旬以后,同一時期吉林省藍莓鮮果價格高于遼寧省、遼寧省高于山東省,造成這種價格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果實成熟交叉時期頭茬果與尾果質量差異所致。
4、中國藍莓產業的新特征、變化趨勢和思考
4.1 基質栽培成為一個新型的種植方式
由于具有生長快、種植一年即可豐產、水肥一體化精準施肥、利于標準化生產和管理省力化等優勢,基質栽培開始成為我國藍莓種植的一種新型方式。對于土壤條件較差和土壤改良成本高的黏重土壤區域來講,基質栽培是最佳的選擇。吉林農業大學經過 3 年的研究,在解決了基質配方、藍莓不同生長發育階段肥料配方、基質栽培中營養液管理方案和配套修剪技術基礎之上,成功支持了安徽紫約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安徽無為市66.67 hm 2 黏重稻田土壤上規模化藍莓基質栽培,突破了國外技術限制。
但基質栽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基質栽培對種植者的技術和管理水平要求較高,對管理錯誤比較敏感,肥料消耗遠高于土壤種植,尤其是種植 3 年以后存在根系發育限制問題。因此,在土壤條件比較好的地區,如膠東半島和遼東半島疏松、透氣良好的酸性沙壤土上,基質栽培是否優于土壤栽培還需要經過實踐的檢驗。
4.2 市場需求促使藍莓品種的優化和更新換代
2020 年藍莓鮮果市場上“優勢品種、優勢產區、優勢品質和優勢價格”體現的淋漓盡致。云南產區利用常綠品種實現果實 11 月至翌年 4 月成熟、品質佳的 L 系列的大果品種批發價格為 240~330 元/1.5kg,中果為120~240 元/1.5kg。而常規品種如‘綠寶石’和‘雷格西’等僅為 90~120 元/1.5kg。北方的遼東半島和長白山產區露地生產的鮮果批發價格:‘公爵’75~90 元/1.5kg、 ‘藍豐’52.5~60 元/1.5kg、 ‘利伯蒂’60~75 元/1.5kg、‘瑞卡’33~39 元/1.5kg、‘北陸’27~39 元/12.5kg。巨大的品種價格差促進了種植戶對種植高效益品種的考量,老品種的更新換代成為一個主要的趨勢。在品種的更新換代上,北方產區通過實踐優化,呈現出區域化品種選擇的特征。
4.2.1 遼東半島和膠東半島露地生產藍莓品種
‘公爵’:以其早熟、果大且均勻、果粉好、成熟期集中、品質佳、耐儲運等優點仍然是這兩個產區的主導品種。截止目前,全球范圍內還沒有一個可以完全替代‘公爵’的新品種。尤其是‘公爵’果實成熟期集中的特性,可以“剪串”采收,不僅可以提高果實的商品性,銷售價格高于“盒裝散果”,而且可以降低采收成本。
‘藍豐’:統治我國北方露地藍莓生產近 20 年、全球近 60 年的中熟品種,但由于‘藍豐’果實成熟期正是雨季,出現果實變軟、裂果和儲運困難等問題,導致鮮果商品率大幅度下降和收購價格降低,而逐漸不被種植者歡迎。然而,這一品種是否被淘汰還需要謹慎評估和實踐的檢驗。2020 年,北方降雨量普遍高于正常年份約 30%,特殊年份過高的降雨量導致的果實品質下降還不能‘以偏概全’的決策否定和淘汰這一具有“適應性強、管理容易、豐產穩產、品質優良”的產業功臣品種。
‘醉婆’:中熟、果大且均勻、果粉好、鮮食品質佳、果實硬、耐儲運、成熟期集中,符合“剪串”采收要求,豐產性極強的特點使‘醉婆’成為了一個替代‘藍豐’的優秀品種。
‘利伯蒂’:晚熟、果大、果粉好、品質佳、耐儲運、豐產和適應性強,成為遼東半島地區最近三年來最受歡迎的一個新品種。而這一品種在膠東半島地區栽培存在果實成熟期與遼東半島中熟品種競爭,由于果實成熟期正是雨季、導致商品性降低,缺少市場競爭力。特別是‘利伯蒂’遺傳了親本‘布里吉塔’的缺點,在膠東半島地區因為沒有越冬防寒措施,在小氣候條件較差的種植園(如西坡地、高崗地),由于花芽凍害發生嚴重的授粉受精不良、果實發育受阻、果實變小、品質變差等問題。因此,這一品種在膠東半島地區謹慎種植。
‘雷格西’:在品種群分類上,‘雷格西’屬于南高叢品種,其有 75%的北高叢血緣。這一品種一直作為南高叢品種推薦在南方產區應用。但經過生產實踐,‘雷格西’在膠東半島的南部露地(如蘇北和日照)、中北部的冷棚和小氣候條件比較好的露地、遼東半島的日光溫室同樣表現出適應性強、管理容易、早產豐產、果實品質佳、鮮果市場價格高的特點。成為北方產區一個熱點“老品種”。
遼東半島和膠東半島產區的傳統品種‘北陸’和‘瑞卡’由于市場競爭力差,將逐漸淘汰更新。
4.2.2 長白山產區藍莓品種
雨熱同季、晝夜溫差大、土壤酸性和有機質含量高和同一品種的區域晚熟特性使長白山產區成為我國藍莓生產中最佳晚熟優勢產區。但是,由于該區域大部分地區無霜期低于 130d,導致大部分優質大果型的北高叢品種存在花芽形成量少,產量低等問題。如‘藍豐’和‘利伯蒂’花芽形成量只有山東的 1/3,遼東的 1/2,不適宜本區域栽培。因此,傳統的‘北陸’品種一直占據著這個產區的主導地位。2016 年以來,‘公爵’、‘瑞卡’和‘藍金’3 個品種在這個產區推廣。但由于 2017-2018 年和 2018-2019 年冬季少雪,導致嚴重的凍害抽條,2020 年春季花期連續的陰雨導致的嚴重坐果不良,使這 3 個品種的優勢遠沒有表現出來。從生長、花芽形成和樹體剩余的未受凍花芽結果情況來看,這 3 個品種果實商品性狀均超越傳統品種‘北陸’。尤其是‘公爵’表現出大果、品質極佳、耐儲運、區域晚熟(7 月下旬成熟)、適宜“剪串”和銷售價格高(60 元/kg)等明顯優勢。2019 年,吉林農業大學引入‘醉婆’種植,表現出結果枝木質化好、極強的花芽形成能力、早產豐產、果實品質極佳、成熟集中、適于“剪串”等特性。果實成熟期為 8 月初至 8 月中旬,目前在長白山區栽培具有不可替代的區域晚熟優勢。
4.2.3 北方藍莓生產品種選擇建議
根據品種的區域表現,建議北方產區按照種植區域選擇藍莓品種。膠東半島露地生產南部區域選擇‘公爵’(早熟)、‘醉婆’或‘藍豐’(中熟)和‘雷格西’(晚熟);中北部區域選擇‘公爵’(早熟)、‘醉婆’或‘藍豐’(中熟),小氣候條件好的園區或冷棚可以考慮‘雷格西’。遼東半島露地生產選擇‘公爵’(早熟)、‘醉婆’(中熟)和‘利伯蒂’(晚熟);長白山產區新品種選擇‘公爵’(早熟)、‘醉婆’(中熟);傳統品種選擇‘瑞卡’(早熟)和‘藍金’(中熟)。
4.3 知識產權壁壘的思考
我國藍莓商業化種植起步較晚,只有 20 年的歷史,產業化發展走的是“引進、消化吸收和利用”之路。
到目前為止,生產上主栽品種均為從國外引入。自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國外培育的藍莓新品種超過 85%申請了專利保護。特別是隨著中國加入國際知識產權公約,國外培育的新品種開始申請中國的植物新品種保護。2013年,我國農業部發布首個藍莓植物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測試指南 [5] 。2013 年開始至 2020 年共申請越桔屬植物新品種權 223 項,獲批 87 項。獲批的 87 項越桔屬植物新品種權中,國外相關機構獲批 39 項,占總獲得新品種權數的 44.8%,國內獲批 48 項,占 55.2%。植物品種保護申請單位分為三類:國內科研機構,包括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吉林農業大學、大連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山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長春師范大學、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浙江師范大學、天津農學院;國內相關民營企業,包括大連森茂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大連普世藍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大連藍風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日照禾沃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金華先實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通化禾韻現代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藍美農業有限公司、江蘇中植生態農林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沃林農業(青島)有限公司;國外相關機構及公司,包括德瑞斯克公司(Driscoll's,Inc.)、美國秋溪農場苗圃有限公司 (FallCreek Farm and Nursery,Inc.,USA)、美國貝利藍莓有限公司(Berry Blue LLC. USA)、美國佛羅里達基金種業公司(Florida Foundation Seed Producers,Inc.,USA)、美國佐治亞大學研究基金公司(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Research FoundationInc., USA)、山藍色果園企業有限公司(Mountain Blue Orchards Pty Ltd)、納瓦拉植物股份有限公司(Plantas de NavarraS.A.)、比薩貿易有限公司(Bisa Trading Pty Ltd)、日本綠產株式會社。
國外藍莓品種知識產權保護將極大地限制我國藍莓新品種的引進和使用,成為我國藍莓產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特別是因為我國藍莓育種工作起步較晚,育種技術落后和育種材料不足,短期內獲得具有突破性新品種的幾率較低。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目前我國在知識產權公約上使用的是 1978 年版本,隨著向 1991年版本的過度,被保護的品種即使作為育種材料也將受到限制,這將使得我國藍莓育種工作面臨極大地挑戰。
4.4 跨國企業規模化種植帶來的挑戰
到 2020 年,全球超過 25 家跨國企業到中國投資藍莓規模化種植生產。國外種植企業規模化種植的一個重要特征是以鮮果市場為目標,使用企業自有的專利品種和高效益的基質栽培技術形成壟斷性生產。2015 年至2020 年,跨國企業在我國的藍莓鮮果市場所占比例從 1%快速提高到 10%。隨著金融資本和國內工商資本的介入,種植規模將快速擴大,未來 5-10 年,預計將占據全國 30%鮮果市場份額,形成一個以專利品種和市場份額雙重壟斷性生產和經營的格局。跨國企業在中國的規模化種植,對我國藍莓產業的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一方面,跨國企業的壟斷性生產經營將極大地削弱國內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也會促使國內種植企業的技術升級。面對跨國企業的競爭,加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藍莓品種的培育力度是解決“卡脖子”技術的唯一途徑。針對這一關鍵問題,大連大學和吉林農業大學等科研單位早在 10 年前就開始了藍莓自主知識產權品種的培育,先后配置雜交組合超過 500 余個,獲得雜交后代 15 萬余株,優選出一批優良單株和優良品系。決選的優良品種陸續申請國內植物新品種知識產權保護,并獲批 48 個。未來 5 年內,選育的新品種經過區域試驗將陸續向生產推廣,突破國外藍莓品種知識產權的限制。
4.5 云南產區與北方產區日光溫室生產的競爭分析
2020 年,北方產區日光溫室藍莓生產明顯面臨云南產區的競爭壓力。在云南低海拔地區的西雙版納和紅河地區,采用防雨棚和簡單的升溫保溫措施,利用低需冷量品種實現了 3 月份種植,當年豐產,11 月份至翌年 5 月中旬結果的目標。而在北方產區,投資高和管理成本高的日光溫室傳統品種只能實現 4 月初至 5 月中旬鮮果成熟。由于氣候條件的差異,采用常綠品種也只能提早到 2 月份鮮果成熟上市。特別是常綠品種在日光溫室中栽培,由于開花期溫室內空氣濕度過大,存在發生灰霉病較為嚴重的問題。從目前的生產分析評判,北方產區的日光溫室生產已經開始處于競爭劣勢。
面對這一形勢,北方產區需要考慮如何發揮區域優勢增加產品的競爭力。從全國藍莓鮮果果實成熟期分析,北方產區加大露地生產是性價比較高的生產方式。以“填補空擋”的思路,利用區位優勢露地生產,實現膠東半島 6 月初至 7 月中旬鮮果上市、遼東半島 7 月上中旬至 7 月底鮮果上市和長白山產區 7 月中下旬至 8 月中旬鮮果上市的目標,利用區域特點填補云南產區和南方產區 6 月份以后沒有鮮果生產的“空檔期”。日光溫室生產中建議將鮮果成熟期調整到 4 月中旬至 5 月中旬生產優質鮮果,填補云南產區 4 月中旬至 5 月中旬質量比較差的“鮮果尾果”空檔期。
4.6 加工專用型品種的應用與生產成為一個新的產業特征
浙江藍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藍莓良種‘藍美 1 號’具有“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適應性廣泛、種植容易、豐產穩產、果實花青素含量高和加工性能好”等優點,成為我國南方產區鄉村振興、帶動農戶發展的優質加工型先鋒品種,在四川、重慶、貴州、安徽、湖北、浙江等地區快速發展。到 2020 年底,自建和合同收購帶動農戶發展合計 8 867 hm 2 ,其中 7 300 hm 2 為 2020 年新定植,產量 2.2 萬 t。‘藍美 1 號’作為具有高附加值“藍莓花青素”產品的加工原料種植生產,走出了一條“專有產品,專用品種”的藍莓加工型產業化生產之路。
‘藍美 1 號’除了果實較小,其他鮮食特性,如果粉、耐儲運性、口感與品質等可比肩甚至趕超其他鮮食品種,尤其是花青素含量高成為這一品種的關注熱點。根據國際權威檢測機構歐陸(Eurofins)檢測,‘藍美 1 號’總花青素含量是目前被認為品質最佳的鮮食品種‘奧尼爾’的 2.83 倍。2020 年,云南產區同一生產園區同一時期鮮果銷售價格,‘藍美 1 號’30%頭期采收的大果為 70~100 元/1.5kg;其他品種特級 130~150 元/1.5kg,大果為 80~100 元/1.5kg,中果為 50~60 元/1.5kg,小果為 40~50 元/1.5kg,與其他鮮食品種大果相當。因此,挖掘這一品種的鮮食特性,引導和培育高花青素含量鮮果消費市場,具有很大的挖掘潛力。
作者: 李亞東,裴嘉博,陳麗,孫海悅
參考文獻:
[1] 李亞東, 唐雪東, 袁菲, 等. 我國小漿果生產現狀、問題和發展趨勢[J]. 東北農業大學學報, 2011, 42(1): 1-10
[2] 王慶賀, 楊忠, 李亞東, 等. 生態條件對越橘果實品質及產量的影響[J]. 吉林農業大學學報, 2009, 31(5):561-564.
[3] 藍美. 鮮食與加工兼用型南高叢藍莓新品種藍美1號[J]. 農村百事通, 2016(3): 25.
[4] Norman F Childers, Paul M Lyrene. Blueberries for growers, gardeners, and promoters[M].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ainter Printing Company, 2006:34.
[5]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植物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測試指南 藍莓: NY/T 2521—2013[S]. 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14.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91 篇
瀏覽:37218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