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在鄉村振興的浪潮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探索如何將鄉村的資源轉化為創業的金礦。然而,鄉村振興創業并非易事,需要找準方向、避開坑洼,才能穩健前行。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在鄉村振興中低成本創業,并分享3個實操性強的創業項目。
一、鄉村振興怎創業?記住3個關鍵詞
鄉村振興創業,關鍵在于思路的轉變。不再是傳統的種地、養牲口、賣農產品,而是要種“風景”、養“體驗”、賣“故事”。
1、不種地,種“風景”
鄉村振興的資源才是創業的底氣,比如特色農產品、手工工藝人才、環境、風景等等,這些都可以用來變現或賺錢。
比例,老張依靠1畝稻谷賣僅能賺錢1500元,但如果種成彩色稻田,吸引游客拍照,門票能收8000元,還能帶動農家樂消費。
這里操作核心,是把農田、山林、老宅這些原本“沉睡”的資源,變成能賺錢的“場景”。鄉村的自然風光、田園景色,都是城市人向往的“稀缺資源”。通過創意設計和營銷,可以把這些資源包裝成獨特的旅游產品,吸引游客前來體驗。
2、不養牲口,養“體驗”
鄉村體驗已經成為都市人的一種生活向往。
城里家庭愿意花2000元認養一只土雞,不是為了吃雞肉,而是讓孩子體驗生命教育。這種養殖過程的“體驗化”,讓利潤空間提升了5倍不止。鄉村的養殖活動,可以設計成親子活動、研學課程,讓城市家庭在體驗中獲得樂趣和知識。這種“體驗經濟”,是鄉村振興創業的重要方向。
3、不賣農產品,賣“故事”
永遠記住:賣產品、賣資源、賣故事,這是鄉村振興資源變現的手法。
比如,同樣一斤紅薯粉,散裝賣8元,但裝進手繪罐子,講個“奶奶的手藝”故事,就能賣88元。
其實,鄉村最不缺文化底蘊,缺的是會包裝的人。每個鄉村都有自己的歷史故事、民俗文化,這些都是可以挖掘和包裝的“故事元素”。通過把農產品和文化故事結合,可以提升產品的附加值,讓消費者愿意為“故事”買單。
老板和創業者要記住這個關鍵公式:傳統收入 × 場景價值 × 情感溢價 = 鄉村振興收益。
這個公式揭示了鄉村振興創業的核心邏輯,即通過提升場景價值和情感溢價,來增加老板或創業者的收益。
二、避開這3個坑,少賠10萬元
鄉村振興創業雖然充滿機遇,但也有不少坑洼需要避開。
1、別盲目投資設備
河北王大姐看到別人搞民宿賺錢,貸款30萬裝修10間房,結果旺季入住率不到20%。問題出在沒做市場調研,周邊缺乏配套景點。
避坑指南:先試水再投入,用自家2間房改造民宿,成本控制在2萬以內;借力現有資源,聯合周邊農戶開發采摘、釣魚等體驗項目,豐富客源。
同時,市場調研是鄉村振興創業的第一步。要了解目標市場的需求、競爭情況、消費者偏好等信息,才能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另外,要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如周邊的景點、農戶的特產等,來豐富自己的產品線和服務內容。
3、別忽略政策紅線
政策是鄉村振興的出發點和依據,千萬不能忽視政策紅線。
比如,江西老周在基本農田搞露營基地,剛建好就被拆除,損失近8萬元。
所以,鄉村振興項目必須符合土地性質,這是政策紅線不能碰。在熟悉政策的情況下開展經營,在鄉村振興創業中,要了解并遵守相關的政策法規,尤其是土地政策、環保政策等。否則,一旦觸碰紅線,就可能面臨巨大的損失。
4、別單打獨斗
鄉村振興創業要學會抱團包裝,相互整合資源,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盡量規避自己的弱點。具體如何破呢?抱團合作,鄉村振興創業需要合作與共享,加入合作社可以共享品牌、渠道、技術;綁定村集體可以申請基礎設施支持;找城市合伙人可以負責線上運營、客戶對接。
永遠記住,單打獨斗在鄉村振興創業中是很難成功的。要善于借助合作社、村集體、城市合伙人等力量,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
三、3個低成本創業案例,可復制
下面,我們來分享3個低成本的鄉村振興創業案例,并附上案例提示。
案例一:種地+旅游模式
依靠資源、吃資源、變現資源。農產最多的資源就是田地,變通任何一種形式就能賺得缽滿盆滿。比如,在稻田里畫彩色圖案,吸引游客拍照,門票收入比賣稻谷還高。
這個案例的成功,在于把農田變成了旅游場景,通過創意設計和營銷,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體驗。老板要注重創意設計和營銷,把農田、山林等資源變成獨特的旅游場景,提升游客的體驗感和參與度。
案例二:養殖+教育模式
養殖+教育的創新經營已經被證明過,其可以帶動養殖業發展,還能提升養殖業的科技化、產業化、現代化。比如,開辦“小雞成長營”,城里孩子認養土雞,包年費送雞蛋。
這個案例的成功,在于把養殖過程變成了教育體驗,讓城市孩子在體驗中獲得樂趣和知識。
老板要注重教育體驗的設計和實施,把養殖、種植等活動變成親子活動、研學課程,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案例三:農產品+文化模式
中國的農產品蘊藏了很多文化,比如,鄉村文化、民宿文化、產品故事、手藝人故事等等,都可以裂變出更多的文化類的產品或業態。比如,給紅薯粉設計文創包裝,講好“老手藝故事”,價格翻倍賣。
這個案例的成功,在于把農產品和文化故事結合,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值和情感價值。老板要注重文化故事的挖掘和包裝,把鄉村的歷史故事、民俗文化等元素融入產品中,提升產品的文化品味和市場吸引力。
以上3個案例就是依靠鄉村振興的固有資源,經營創新或策劃裂變出新的產品或者新的文化,從而是的鄉村振興項目更具有競爭力,從而獲得更多的溢價空間。
四、鄉村振興創業啟示
鄉村振興創業是一項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事業。通過上面的案例和分析,我們可以得到以下3個啟示:
1、不賣產品,賣“稀缺資源”
農田不再是單純的生產資料,而是拍照背景;土雞不只是禽類,是生命教育的載體;老宅不僅是房子,是懷舊文化空間。在鄉村振興創業中,要注重把鄉村的“稀缺資源”變成旅游產品、教育體驗、文化故事等,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2、不拼價格,賣“差異體驗”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拼價格已經很難取得優勢。要注重給產品增加“可參與性”,讓客戶親手磨豆漿、采茶葉;設計“記憶點”,如稻田里的巨型Hello Kitty、會“報平安”的認養雞;創造“社交貨幣”,如打卡拍照發朋友圈能獲贈禮品等。通過這些差異化的體驗設計,來吸引和留住消費者。
3、不靠補貼,賣“文化溢價”
鄉村振興創業不能過度依賴政府補貼,要注重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要把手藝變成故事,如老篾匠的竹編是“非遺傳承”;把食材變成情懷,如媽媽味的辣椒醬是“童年記憶”;把風景變成IP,如村口的古樹是“愛情許愿樹”。通過這些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包裝,來提升產品的文化品味和情感價值,從而賣出更高的價格。
農業行業觀察認為:在政策扶持下,鄉村振興缺的不是資源或產品,而是缺懂商業、懂經營、懂管理的人才。搞鄉村振興,需要探索如何從資源出發,整合資源、利用資源、變現資源,這才是鄉村振興的振興之路。(文/山哥)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91 篇
瀏覽:37217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