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眾籌新時代:網易全民養豬、蘇寧賣大閘蟹、京東賣大米
近日,農業部發布《關于北方農牧交錯帶農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覆蓋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陜西、甘肅、寧夏等省(自治區)等7個地區農牧產業結構調整。
農業行業觀察發現:該《意見》指出,力爭通過5-10年努力,北方農牧交錯帶農業結構適應性水平、可持續發展水平、質量效益水平明顯提升,優勢特色產業規模大幅提升,非優勢、耗水型產業規模顯著降低,每個縣建成1-2個10萬畝以上的優勢特色產業基地,形成一批發展潛力大、科技含量高、市場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集群。
同時,《意見》強調:做大做強戰略性主導產業、區域性優勢產業和地方性特色產業,建設草茂林豐、牧業發達、特色高效、資源循環的生態農牧區,為推進區域農業現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據了解,長期以來,京津冀地區農牧結構失衡、水資源過度開發,發展不可持續的問題越來越突出,資源環境壓力越來越大,是當前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的重點難點,必須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策部署,加快優化區域農牧業功能定位、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促進農牧業發展與生態環境深度融合。
為了推動該地區農業結構產業升級,農業部將加大該地區4個轉型升級:
1、產業體系轉型升級。
糧經飼種植面積比例調整到4:3:3左右,草食畜牧業全產業鏈基本構建,畜牧業增加值占農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50%左右。特色產業品牌化發展,“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比重達到50%。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邁上新臺階,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產值之比達到2.4:1。
2、生產方式提檔升級。
現代物質技術裝備條件大幅改善,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穩步提升。農業用水總量不增加,水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5。
3、經營方式優化升級。
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水平穩步提高,畜禽養殖規模化率每年提高1-2個百分點,基本形成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為主導的產業發展格局。農牧民家庭經營性收入來自畜牧業和飼草產業的比重超過50%。
4、區域生態美化升級。
生態功能明顯增強,基本實現農牧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天然草原綜合植被蓋度增加3個百分點以上;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農村環境更加宜居,“一村一景”“一村一韻”格局初步構建。
同時,推動農牧3大產業大布局,快速提升農牧競爭力、提高牧民收入、通過優化生產結構,構建農牧產業新體系:
1、減糧增飼,做大草產業。
以農載牧,以畜定草,加快調整農作物種植結構,建設現代飼草料產業體系。調減籽粒玉米500萬畝以上,發展全株青貯玉米,推廣秸稈青貯、黃貯、微貯、壓塊、膨化等利用方式,不斷提高玉米飼料化利用水平。利用現有耕地,積極發展人工種草和草田輪作,擴大苜蓿、燕麥草等優質牧草種植面積,建設一批規模化、專業化優質飼草料生產基地,鼓勵苜蓿裹包青貯、干草調制加工貯運,推進牧草產業化。對水土匹配條件較好的天然草原,加強改良,提升產草能力。加強草業新品種新技術研發推廣,支持建設一批專業化、標準化、集約化的草種保育擴繁推一體化基地。
2、增牛穩羊,做強草食畜牧業。
草畜結合、以草促牧,突出發展奶牛,穩定發展肉牛肉羊,推進草食畜牧業提質增效。以牧草基地為依托,以奶牛養殖、乳品加工為重點做強奶業,推進奶牛養殖小區牧場化改造,建設優質奶源基地,發展高產奶牛核心群,健全乳品冷鏈系統,促進奶業一體化發展。支持發展肉牛肉羊適度規模養殖,建設一批標準化規模養殖場,推廣牧繁農育、戶繁企育養殖模式和舍飼半舍飼養殖先進適用技術。推進牛羊標準化屠宰,發展冷鮮肉及肉制品精深加工。加強絨毛用羊及馬、驢等地方優勢特色品種開發利用,打造具有獨特風味的高端肉制品和乳制品。全面加強動物疫病風險防控體系建設,支持引導具備條件的規模養殖場完善生物安全措施。
3、優果壯特,做精特色產業。
適應食品安全升級、消費品質提升的需要,聚焦優質中高端,大力發展特色品牌農業。建設優勢特色果品標準化生產基地,推進果品分級篩選、就地冷藏、冷鏈運輸,加快深加工產品開發及副產物綜合利用。積極發展莜麥、蕎麥、谷黍、紅小豆、綠豆等雜糧雜豆生產,推進雜糧分等分級與精深加工,開發營養健康、藥食同源的功能性產品,建立一批優質雜糧原產地生產保護區。擴大優質專用馬鈴薯生產規模,穩定發展設施蔬菜,因地制宜發展道地中藥材。推進特色產品品牌化開發,著力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有效保護農產品地理標識,強化質量安全保障體系。搭建區域特色農牧產品展示展銷電子商務平臺,布局一批跨區域的大型生鮮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
農業行業觀察認為:農牧行業分散、小、弱的特點制約農牧產業發展的步伐,需要快速破解這些瓶頸,根本出路是資本與金融的發展。
同時,近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財政部:完善稅收優惠政策 支持農業產業融合,為了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和中央1號文件的精神,中央財政2015年安排資金10億元,在10個省份試點,支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支撐,打造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夯實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基礎。
農業行業觀察認為,這次農業部發布《關于北方農牧交錯帶農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陜西、甘肅、寧夏等省(自治區)等7個地區,這些地區又那些產業投資將會迎來大爆發呢?
1、飼草業
近年來,該區域籽粒玉米種植面積持續增加,影響了傳統優勢產業發展空間;種養加脫節問題突出,優質飼草料發展滯后,產業形態總體處于中低端。加快結構調整,調優糧經飼草比例,促進種養加緊密結合,有利于發揮區域比較優勢,促進形成農牧融合發展的生產力布局,提高農牧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意見》指出:堅持種養結合,草畜一體。立足為養而種,大力發展草食畜牧業,統籌安排青貯飼料作物和優質牧草種植,推動過腹還田,實現草畜平衡、循環利用、均衡發展。
農業結構調整的方向是,控制耗水型產業發展,發展旱作節水農業,重點調減籽粒玉米種植面積,推廣高效節水、抗逆性強的優良品種,適度發展雜糧雜豆、馬鈴薯及設施蔬菜等作物,控制露地蔬菜生產面積,積極發展耐鹽耐旱的沙生植物;適度發展生豬養殖,適度擴大草食畜牧業規模。
同時,國家推行糧經飼結構調整,飼草業的生態化、規模化將會成為投資熱點。
2、循環農業
北方農牧交錯帶是我國繼牧區天然草原之后的第二道生態安全屏障。當前,該區域水資源開發強度已近極限,土地沙化、草原退化、生態功能弱化日益嚴重。加快結構調整,發展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農業,有利于緩解產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爭地爭水的矛盾,提高可持續發展水平,助力2022年冬奧會順利舉行。
同時,《意見》也強調:堅持生態優先,適度開發。立足功能定位,依據區域水資源承載力和環境消納能力,適度安排產業發展規模,限制高耗水農作物種植面積,提升資源生態與農業生產的匹配度,促進綠色發展。
因此,會加大友好型農業和生態循環農業的投資。
3、冷庫物流建設
適應食品安全升級、消費品質提升的需要,聚焦優質中高端,大力發展特色品牌農業。建設優勢特色果品標準化生產基地,推進果品分級篩選、就地冷藏、冷鏈運輸,加快深加工產品開發及副產物綜合利用。積極發展莜麥、蕎麥、谷黍、紅小豆、綠豆等雜糧雜豆生產,推進雜糧分等分級與精深加工,開發營養健康、藥食同源的功能性產品,建立一批優質雜糧原產地生產保護區。
《意見》指出,搭建區域特色農牧產品展示展銷電子商務平臺,布局一批跨區域的大型生鮮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
4、有機肥及生態農資
《意見》指出: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在設施蔬菜集中產區推廣“有機肥+水肥一體化”“秸稈生物反應堆”“有機肥+土壤調理劑”等模式,在黃土高原蘋果優勢產區推廣“有機肥+配方肥”“有機肥+水肥一體化”“自然生草+綠肥”等模式,力爭3-5年實現果菜有機肥基本替代化肥,化肥使用量零增長。
并重點推廣加厚地膜,建立農田殘膜回收區域性機制,加快地膜殘留清除、加工機械和資源化處理技術推廣,加強可降解地膜示范推廣,力爭到2020年,重點區域當季農膜回收和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
5、休閑農業
《意見》指出,加大對傳統農牧林產業的景觀化改造,推進產業基地化、基地園區化、園區景觀化,形成農牧交錯、農林鑲嵌、林牧復合、山水林田路一體的現代田園景觀。
同時,轉變草原利用方式,推行夏秋放牧、冬春舍飼的適度規模養殖模式,建設一批水草豐美、牛羊悠然、清潔循環的現代生態家庭牧場。
最后,發揮農牧交錯帶農耕游牧文化交融的突出特點,深挖歷史內涵、文化內涵、紅色內涵,建設美麗宜居的新農村。科學規劃、分步實施,保護性修繕傳統民居,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加大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道路硬化、路燈亮化、信息服務便捷化。推進庭院美化,支持農戶以房前屋后和居住庭院為重點自主開展庭院生態綠化。合理開發區域農牧文化遺產,加大保護、傳承和利用力度,建設一批具有地域特點、民族風情的特色村鎮。
國家大力推動農業現代化,加大農業產業投資及現代化建設,并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為農民提高收入做好鋪墊。農業投資即將迎來大爆發。
加入農業中小企業經理人和創業者核心商圈(農俠會),行業解讀、案例干貨、行業報告、實戰課程請訂閱農業行業觀察 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280 篇
瀏覽:19694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