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案例|71歲“老干媽”再度露面:不貸款、不參股、不融資、不上市!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汪懋華院士出席2018年中國工程科技論壇——智慧農業論壇,暢談智慧農業未來和趨勢。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汪懋華介紹,當今世界,數字經濟正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成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途徑,新一代ICT(信息、通信和技術)與產業變革融合發展,正成為推動經濟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要驅動力,以軟件為代表的信息網絡技術,正在重構生產模式、組織體系、資源配置方式,孕育新的產品生態,開啟信息經濟的新模式,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社會發展。
汪懋華認為,新一代信息與通信技術的普及應用,將提供更為有效的農業提質增效、綠色發展、節本增收和廣泛實踐智慧農業經營的機會。
智慧農業作為新一代ICT科技與農業農村現代化深度融合發展的集成體系,凡能有效提高農業土、水、肥、藥、光、熱的資源利用率和綠色生態環境保護的技術都將會成為智慧農業發展研究的新熱點。
汪懋華建議,推動智慧農業創新驅動發展,應基于復雜的農業生產系統和農田空間差異性信息的精細農作管理,促進不同學科間的交叉融合創新,著力推動信息科技與農業產業變革深度融合,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智能化,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由經驗型、定性化為主的粗放型農業向知識型、精細化管理的現代農業生產與經營方式轉變。
汪懋華認為,當今農業裝備智能化創新研究已成為發達國家技術發展的重要趨勢,既要總結過去30多年來國際國內農業應用人工智能(AI)的發展經驗,又要在人工智能發展熱潮中,堅持站高、看遠、想深、謀實的科學精神,正確把握世界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究與產業變革新趨勢,避免把“智能”這一科學名詞當作“形容詞” 濫用。推進AI農業領域產應用研究,應在頂層設計優先制定AI在農業裝備制造和現代生產、經營管理決策相關的應用創新研究規劃,研究行業具有類人智能的核心機器。
這是汪懋華院士聚焦智慧農業的一次發聲。其實,汪懋華院士還發表過很多次“智慧農業”的觀點。農業君(搜索公眾號:農業行業觀察)幫大家再來回顧下。
汪懋華院士:“精細農業”向“智慧農業”演進是大勢所趨
2013中國(國際)精準農業與高效利用高峰論壇,中國工程院汪懋華院士就精細農業向智慧農業演進——信息化與農業現代化深度融合的方向發表了主題演講。
汪懋華指出,基于信息和智慧管理好復雜的農業系統,促進農業、農村信息化、數字化、精細化。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對面向農業、農村服務的信息科技創新提出了迫切需求。
汪懋華院士認為:智慧農業發展將引領面向農業與農村服務的信息化科技創新能力,逐步實現“信息化與農業現代化的深度融合”。
物聯網農業領域應用支撐發展智慧農業,發展的戰略思路是應用驅動,面向產業轉型發展為導向的自主創新;從集成已有共性關鍵技術產品和多年來積累的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研究成果著手;開展面向農業產業應用的示范試驗研究,構建產業化推廣應用模式,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汪懋華院士判定:“精細農業”向“智慧農業”演進發展趨勢。
汪懋華院士:未來農業,無人耕種,24小時不間斷
“無人自主農機車將實現24小時不間斷作業。”汪懋華院士也認為,農業機械自動導航技術,可支持夜間作業,大大減輕農事工作者的勞動強度。今后,晚上可以種地,農業機械的利用率也將隨之大大提高。
汪懋華院士:農業要實行全過程質量控制
在農交會 “互聯網+現代農業”高端大講堂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汪懋華表示,當前必須借鑒現代工業理念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提升工業機械裝備水平,提高農業組織化、集約化水平,加強農產品質量管理,實行全過程質量控制。
還有,2016年10月份,農村工作通訊記者魏登峰專訪了汪院士。下面是專訪內容(農業行業觀察對采訪內容有刪減)
記 者:智慧農業是最近幾年才興起的事。它是怎么發展起來的?
汪懋華:細推起來,“智慧農業”一詞是在進入新世紀第二個十年,新一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背景下提出的引領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新理念。上世紀90年代初中期,在發達國家基于信息技術推進農業生產經營信息化與可持續發展方面,提出了“Precision Agriculture”新概念。后來在我國曾被譯為“精確農業”、“精準農業”。
本人一直認為這一名詞的中譯是不確切的。它誤導對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的全面認識,僅著重從技術角度去理解。
個人認為宜譯作“精細農業”更為確切。它是基于信息技術的現代農田精耕細作技術,它不是一種純技術支撐的概念,而應是適應不同的農業資源、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條件,實施農業節本增效和可持續發展的技術體系;是促進由經驗型、定性化為主的粗放型農業向知識型、精細化管理的現代農業經營方式轉變的一種系統集成解決方案。
記 者:總體來看,相對而言,智慧農業還是新事物。大家應如何認識和把握它?
汪懋華:認知智慧農業,有兩個重要維度:
一是技術維度。建設智慧農業系統要集成運用物聯網、移動互聯、云計算與大數據服務平臺等獲取、匯聚、處理農業生產相關的客觀數據,又能和農業生產管理人員的經驗與智慧的深度融合來做出生產經營管理、控制與決策;
二是目標維度。智慧農業將農業生產提質增效、農民增收,實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保障農產品食品安全和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作為目標。
也就是說,智慧農業的深度應用,將最終實現農產品產出、農民經濟收入和綠色生態維護的綜合效益最大化。
直白一點,智慧農業就是集成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與農業裝備產品,結合管理者的知識、經驗和智慧,實現對農業生產環境和生長信息的智能感知、分析、調控與智慧管理決策、為農業生產提供精細化種植、可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的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新業態。
記 者: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智慧農業將是未來農業發展的一種新趨勢?
汪懋華: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認為是這樣的。智慧農業的“新”體現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現代化的深度融合。
一是提升農業水土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生產投入要素結構的優化組合,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顯著減少人力投入成本;
二是生產過程受控程度更強,每個階段都會受到嚴密監控和及時作出適當處理。智慧農業較傳統農業有更強應對各種不確定性的能力。
三是生產出的產品更加符合優質、安全要求。智慧農業由于實現“智慧”化生產,易于實施優化的過程管理,獲得更高的綜合效益。
記 者:智慧農業在我們國家發展情況如何?
汪懋華:總體上,智慧農業在我國還處于助推發展的早期階段。它的前身具有“精細農業”應用發展一定的實踐基礎。
我們國家1994年就開始組織“精細農業”相關理論探索、示范實踐與產業化技術研發基礎,與世界發達國家同行具有密切的合作聯系。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北斗衛星定位與導航系統快速發展,迄今我國已成功發射了22顆北斗導航衛星,天上北斗衛星加上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可與美國GPS 系統和俄羅斯格羅納斯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兼容,已具備對亞太地區和一帶一路主要國家提供不同精度定位服務的能力。至2020年可達到全球服務全覆蓋。在具備差分校正服務地區,已可滿足農地厘米級高精度實時定位導航的需求。
在我國農業領域的應用技術迅速發展,如推動智慧農業的實踐,大中馬力拖拉機田間自動導航,聯合收割機異地收獲作業服務導航,農用土地管理中在劃定永久性基本農田與監督管理、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規劃實施、農用地分等、定級、估價規程實施,農村土地經營權確權登記與流轉管理等的測繪科學技術,都迫切需要基于北斗衛星導航厘米或分米級精度的GNSS定位技術。
記 者:看來我國發展智慧農業還需要做很多工作。
汪懋華:確實如此。我國推進智慧農業發展的實踐還需要克服不少困難。一是現在還沒有針對智慧農業發展的頂層設計、系統性規劃和相關政策安排研究;二是一些相關的技術和設備仍然受制于人;三是配套的硬件基礎設施與創新平臺建設滯后。就我知道,目前中國還有5萬多行政村沒通寬帶,擁有計算機的農民家庭不足30%。
據2015年7月8日發表的《中國信息社會發展報告2015》,用信息化4個指數來衡量,我國信息化發展全球排名仍位居第88位,還處于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加速轉型期,到2020年整體上才能進入信息社會的初級階段。
因此,推動智慧農業發展研究與實踐,要強化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注重不同地區農業、農村與農民的發展機遇與潛力,尊重基層和農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依靠基層和農民群眾的智慧創造,腳踏實地、務實求真、創新發展。對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現農業現代化深度融合發展這一短板的認識尚待提高,相關創新研究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應著力加強。
記 者:對于我國發展智慧農業,您有什么建議?
汪懋華:我國農業發展進入了新階段,挑戰與機遇并存。中央提出的“十三五”規劃綱要第四篇關于“推進農業現代化”中提出:必須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明確提出了要“提高農業技術裝備與信息化水平”的目標;“加強農業與信息化技術融合,發展智慧農業,提高農業生產力水平”。
為實現上述要求,
一是要做好頂層的制度設計,勾勒出我國智慧農業的發展路線圖,明確應用驅動導向的發展戰略,著眼于農業產業轉型和結構升級需要的智慧化技術創新;
二是從集成已有共性關鍵技術產品和多年來積累的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研究成果著手,強化智慧農業發展的技術支撐。重點是農用感知工業化產品開發及其標準化技術研究;加強自主產品研發和產業化基地建設;創新主體方面,要建立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產業技術聯盟,協力提升多學科、多部門協同創新攻關能力。
智慧農業的發展需要促進不同學科間的交叉融合,創新研究方式,跨入信息科技研究的技術前沿。
加大對農業大數據的開發利用,將熟練農戶積累的技術和知識數據化,從而有利于讓下一代農戶或農業企業繼承發展。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98 篇
瀏覽:20038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