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縱覽生產工具發展史,技術革命的結果無一例外都首先應用到生產領域,帶動了生產工具的革新。畜力的馴化和使用、鐵器發明再到蒸汽機工業革命,農業作為供養人類的基礎性領域,都率先受到了技術革命的滋養。
距離我們最近的信息技術革命是互聯網浪潮,或者更準確地說,是當下仍在進行中的移動互聯網浪潮。如今,中國有近12億移動互聯網用戶,這也意味著,在此刻,手機已經成為全民性的生產工具。
信息技術革命的浪潮盡管已經改變了很多生產領域,但農業生產卻成為了相對安靜的角落,智能手機也并未成為農民們手中可靠的生產工具。
根據此前商務部發布的數據,2019年,中國農產品網絡零售總額為3975億元,而同期, 全國網上零售總額為106324億元,農產品僅占3.7%。
而這一成績,還是在拼多多等移動互聯網新電商平臺興起后的加速發展結果。2019年,新電商平臺拼多多平臺農副產品上行總額為1364億元,成為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
早在4月20日下午,習總書記在陜西考察中指出,電商作為新興業態,既可以推銷農副產品、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又可以推動鄉村振興,是大有可為的。
而從生產工具發展和現實數據兩個層面來看,才能理解“大有可為”四個字背后,是中國農業正在發生的變革。
危中有機
疫情逼出互聯網新農業
2020年在一個前所未有的變化之中開場。抗擊疫情的客觀需要,使得中國線下零售渠道短暫進入冬眠。
很快,過去十年中國零售渠道變革的結果在疫情期間得到展現。
最早拓展線上銷售渠道的工業消費品盡管遭遇過短暫緊缺,但隨著快遞物流和電商平臺的努力很快恢復常態。與此同時,在電商渠道仍然處于起步狀態的農產品,卻部分遭遇了流轉困境。
據媒體報道,海南澄邁縣橋頭鎮就遇到了一定的困境。據種植合作社帶頭人王林芬介紹,過去春節期間可以通過線下經銷商每天賣出200噸地瓜,但隨著經銷商的卡車不再出現在地頭,最好的一天全村也只賣出了300多公斤。
但是,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此前多次強調,“危和機總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突然的銷售難題,也意外促成了中國農業的“新電商旅程”。在上線拼多多等新電商平臺的助農渠道后,王林芬和合作社的農民們,在三天內就賣出去了8.6噸橋頭地瓜。
過去的第一季度,像王林芬一樣“將危轉機”的農民還有很多。隨著拼多多這樣的移動互聯網電商平臺出現在農村,很多農業生產者發現,只需要一部手機,就能夠輕松開起電商店鋪,中國過去沉淀的物流體系則提供了可信賴的運輸網絡。
于是,農民們動動手指,就能把自家的農產品搬到網上,更是有不少農產品店主轉型為“新農人”,開啟了助農直播間,這背后,是農民作為生產者的“新電商意識覺醒”。
拼多多提供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農村網店在拼多多上賣出的農產品訂單數超過10億筆,同比大增184%。
今年前3個月,在拼多多平臺上,單品銷量超過10萬的農(副)產品達到1030款,接近2019年全年近七成水平。
這一數字背后,是中國農業在危機之中急轉方向盤,從過去嚴重依賴線下渠道轉型新電商,從過去單純依賴“刀耕火種”式的生產,到將手機也變成了新農具,是傳統的農民變成了今天新電商平臺上的“新農人”。
政企聯手
市縣長直播間背后的政策優勢
“大有可為”的背后,是疫情面前,各地政府也找到了結合互聯網平臺攜手助農的新模式。
3月12日,廣東農業農村廳宣布與拼多多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在未來三年內,每個月都將有市縣長上線拼多多為當地農產品進行直播促銷,助力廣東特色農產品觸網上線進城,在全省范圍內推廣“徐聞模式”。
“徐聞模式”,指的是2月19日廣東徐聞菠蘿田邊上發生的一場新實驗。當天下午,徐聞縣長徐康秀走到菠蘿田間,在拼多多和央視新聞的直播間內向數十萬網友推銷當地特產菠蘿。數據顯示,兩個小時內,25萬斤菠蘿銷售一空。
類似的政企合作模式,正在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助農”新思路。更值得注意的數據是,在縣長徐康秀出現在直播間后,這家原本零起步的當地農產品店鋪在兩個小時內漲粉3萬多,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就完成了“農民開網店”的起步流程,直接進入新農商的日常運營模式。
政府提供信用背書,引入新電商做技術和平臺支撐,農民來唱戲做主角,最終,一場直播就能帶動當地數家農產品店鋪“一夜成熟”,這樣的模式正在中國各處蓬勃發展。
截至4月15日,已有40位各地市縣長來到拼多多“拼多多助農直播間”,助農直播也已累積吸引近2300萬站內消費者參與消費,全網累積觀看人次超過3.2億。
拼多多助農直播間直接帶動農產品銷售超過1700萬斤,帶動平臺同區域農產品產生7300余萬份訂單,為相關店鋪吸引719萬新粉絲關注。
此前,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及商務部發布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的指導意見,重點任務包括建立市場導向的農產品生產體系、加強產地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產品物流體系建設以及完善農產品網絡銷售體系等。
2020年2月,由拼多多發起的“全國農產品產銷對接公益服務聯盟”也在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的指導下成立。
隨著中國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領先者,像拼多多、抖音、騰訊、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平臺已經具備了全面覆蓋全國消費者的能力。
因此,當政府主動提供政策支持,為互聯網平臺與農業之間搭建新通道,就能使得農業生產者借助互聯網與中國13億人的大市場產生關聯,創造農業與新電商的模式奇跡。
移動互聯網向深前行
農產品孕育新電商,新電商反哺新農業
中國電子商務隨著互聯網發展二十年,但農產品上行一直處在相對邊緣的地位。直到移動互聯網新電商拼多多出現。
如今已擁有近6億活躍買家的拼多多,正是從農產品上行類目出發,一步步成為了中國用戶數第二的新電商平臺。
從互聯網和產業發展歷史看,農產品上行也已經到了一個新的轉折點。
中國互聯網發展二十年,在中國農村,傳統電商平臺完成了“農村上網”到“工業品下行”的兩個階段性任務,分別使得農民成為了網民,農民成為了網絡平臺消費者。
而從歷史來看,農業和農民作為中國的基礎支柱,不可能長期是消費者和用戶,他們理應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生產者和供應者。
移動互聯網的低門檻、低成本等特征也天然適合農產品上行。以拼多多為例,拼多多目前采取0傭金0門檻開店的政策,農民只需要有一臺手機就能實現農產品上行,相比傳統電商平臺5%-8%的傭金,農民電商創業的門檻被進一步降低。
日前,拼多多宣布,將進一步加大農產品上行力度,通過流量扶持、資源傾斜、人才培訓、市縣長直播等模式,在未來三年內讓平臺內年銷售額過百萬元的農村網店數量突破100萬。
這一“助農雙百萬”計劃,是市場對于農產品上行潛力的強烈認可。2019年,拼多多平臺年度GMV超過1萬億元,其中農產品上行成交額為1364億元,可以預測的是,隨著政策扶植、地方政府的努力和農業生產者意識的覺醒,農產品上行的規模會繼續擴大。
此前有媒體報道,預計2020年農村網絡零售額將逼近2萬億元,可以期待的是,其中農產品上行的零售額占比將繼續擴大。
因此,“電商助農,大有可為”,背后隱藏的是對于互聯網、市場經濟產業發展的洞察,也是一個更平等、更普惠的新時代即將到來的強烈信號。
來源|生命時報、農業行業觀察整理編輯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96 篇
瀏覽:37358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