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現在相關概念太多,有喊農產品電商的,也有喊縣域電商的,還有叫涉農電商的,還有叫農業電商的,稍微有些亂。而這些農村電商概念的背后,又連一個基本的常識性前提——什么是電商也沒有搞清楚。
首先,電商的概念很大,廣義的電商可以擴展到任何使用了電子化手段的商務活動;而即使我們今天討論的狹義的電商,也可以將所有基于互聯網發生的商務與服務活動算在內,它不是一種新產業,而是一種新路徑、新方法,就是現在形容的新的“通用電力”,能帶給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如果把電商僅僅理解為網上買賣,絕對是膚淺的,或者說根本就沒有讀懂電商。
其次,農村電商也不單單是工業品下鄉,或者農產品進城,至少包括以下四個部分:一是將農產品運用網上途徑銷售出去的農產品電商,有網上批發和網上零售等形式,而不是簡單的開淘寶;二是在鄉村聚集的以銷售本地特色產品(包括工業品)為主要業務的鄉村電商,像淘寶村、淘寶鎮現象;三是將電商的物流、人才流、信息流、資金流聚集在縣城周邊,形成電商服務業、包裝倉儲物流相關產業和商品配套供應產業協同集群發展的縣域電商;四是將農民需要的生活服務、農業生產資料和生活日用品通過電商終端的延伸,實現服務到村的農村電商,典型的就是阿里巴巴、京東現在搞的農村戰略。李克強總理反復講,電商的問題不簡單。那么也可以同樣講,農村電商的事不簡單,是一個大系統,應該深刻認識,全面認識。
1.農民的現實需求
可以說,農村電商是一個民生工程。大家到農村轉一轉,農村人要繳個電話費有多難?要買一點有牌子的產品有多難?把每年“3.15”前后公布的農村市場上出現的奇葩型假冒偽劣產品看一看,就知道農村電商市場多有大潛力。農村消費市場起不來,有“買不起”的問題,更有“買不到”的問題。現在農村人收入慢慢上來了,客觀上是需要一個消費升級的,電商切入的時機比較好。無論是麥肯錫的專業研究,還是阿里巴巴平臺上的數據,都給了一個現實的回答,農村電商大有“錢”途。比如黑龍江明水縣這樣一個貧困縣,全縣去年網購超過2億元,大姑娘小媳婦網購十分嫻熟。這也是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敢講“挖掘農村消費市場”的底氣所在。所以,到底是馬云、劉強東他們是傻冒,還是我們的專家太聰明,大家可以思考。
2.青年的回鄉創業推動
我們年年喊,年輕人快回農村吧,不然明天誰來種地?可是喊破嗓子也沒有回去幾個。為什么?在農村不創造一個年輕人愿意干、收入不錯、還比較體面的營生,哪個愿意回去?重新像老一輩農民那樣再去種地,年輕人肯定不干。但農村電商這個事出來后,年輕人愿意回去干,而且也挺好干。一根網線、一臺電腦、一個賬號、幾千塊錢,也就起步了,創業門檻低,風險小,動動鼠標有收入。各地的淘寶村起來后,年輕人基本都回來了。看一下現在的數據,農村電商的經營主體95%左右是年輕人。有年輕人,就有希望,現在的電商不也是年輕人率先在網上購物推動的嗎?
3.農業的轉型要求
我們搞了多年農業,但有一個根本問題沒有破解,那就是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農產品市場已經全球化了,而我們的農民還是一家一戶的小生產,怎么能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增產不增收的新聞整天報道,滯銷倒掉的悲劇幾乎天天上演。在小生產格局改變不了的情況下,只有以更加精準的信息化、市場化行為來破解,政府的推動有作用,但根本的力量在市場,電商就代表了市場的新力量。大家看看隴南的電商扶貧試點,貧困地區直接上網找市場,顯然是一個便捷有效的路徑。再看看京東在四川仁壽搞的“枇杷行”活動,確實通過預售化解了一部分銷售的風險,這才僅僅是個小測試。再看看河南的杜千里、四川的趙海伶等青年網商在山區的實踐,電商確實讓人耳目一新,賣不動、收入低、就業難的問題都一并解決了。那么說到這里,我也順便說一句,我是對李昌平先生講的“數億的高度分散的小農,年復一年的從事無序、惡性競爭的生產經營活動”的根本原因在組織和金融供給無效的推斷無法茍同,中國農民目前的處境只是一個全球化時代小農經濟的一般的無奈的命運,不唯中國,整個發展中國家的農民命運都這樣,不從外部的大勢找出路,“躺進小樓成一統”式的農村自救思路注定沒有出路。而中國三農理論研究多年的最大成果是:三農問題本質上是工業化、城鎮化帶來的,三農問題的最終化解也要在工業化、城鎮化的過程中解決,這就是現在的“四化同步”,下一步的“五化同步”。
4.縣域經濟的發展轉型要求
這幾年縣域經濟發展壓力比較大,經濟不景氣,財政支出困難,招商引資的土地與環境約束越來越緊,是需要一些新的發展動力。從成功實踐的縣域來看,電商能夠帶來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帶動了配套的生產、加工、儲藏、物流和電商服務業的發展,增加了就業,激活了消費,提升了人氣,讓縣域經濟注入新活力。浙江這些年明確提出“電商換市”戰略,一些縣域在電商的發展中確實嘗到了甜頭,有經濟,有民生,有政績,還實現了綠色發展,縣委書記、縣長們何樂而不為?
5.新常態下的城鄉統籌要求
城鄉統籌推進已經十年了,有成績,也有不足。我看最重要的不足之一就是,在信息化的浪潮中,城鄉之間的信息鴻溝卻在形成。這個影響很嚴重,意味著農民在信息化的進程中又全面落后,當智慧城市、工業4.0撲面而來的時候,農村依然在傳統農業轉型的道路上掙脫。不推進農村的信息化,城鄉的統籌就缺了橋梁,農業的現代化也就少了動力。而推進農村信息化,互聯網+就是一個突破口,電商是重要體現。只有把分散的小農業,通過互聯網+形成一個大數據,充分實現市場對接,讓農民特別是農村的年輕人能在互聯網上掌握發展的主動,才能從本質上破解小農經濟的種種弊端。
1.農村網絡覆蓋率不高
類似于教育與醫療資源的匱乏,農村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夠,導致農村網絡覆蓋率不高。尤其是PC互聯網時代,寬帶安裝成本偏高,進一步阻礙了農民對互聯網的接入速度。據CNNIC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國網民中農村網民占比27.5%,規模達1.78億,較2013年底增加188萬人。城鎮網民增長幅度較大,相比2013年底增長2929萬人。在整體網民規模增幅逐年收窄、城市化率穩步提高的背景下,農村非網民的轉化難度也隨之加大,未來將需要進一步的政策和市場激勵,推動農村網民規模增長。
2.農村的物流配送體系比較落后
農村物流配送體系的健全程度與當地經濟發展的程度成正相關性。畢竟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大部分地區的農村仍處于不發達狀態,交通狀況也不夠便利,類似四通一達和順豐等快遞公司根本就鞭長莫及,偏遠地區的物流快遞主要還是借助中國郵政的快遞體系去完成,等待收貨的迫切心情也許只能用望穿秋水去描述了。
3.農民對網絡的應用能力偏低
受限于自身的眼界和學習能力,留在農村老一輩的農民對網絡的應用能力之低已經超越了常人的想象。舉個例子,在說方言的地方很多農民伯伯都無法用拼音打出正確的漢字,在電腦上的打字速度超慢,幾乎是一個手指頭一個手指頭的敲,在手機上大多是筆畫寫字輸入。另外,他們對電腦或手機的應用主要停留在看新聞、小說和玩游戲層面,注冊賬號都是一個值得驕傲的高級操作,更別說網購了。
4.農民的購物習慣難以改變
鄉間小賣部與傳統的集市是農民購物的兩大渠道,對于家電3C等大件商品可能就是進城購買了。對農民而言,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思想根深蒂固,而且他們的時間成本很低,有充分的時間在線下完成購買需求。于是,如何改變農民的意識去進行上網購物,甚至是將自家的農產品放到網上去銷售,這些習慣短期內難以改變。(來源:智慧農業產業聯盟)
相關文章
文章:10896 篇
瀏覽:37318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