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農業如何破解傳統農業發展瓶頸?
近年來,農村電商乘著“互聯網+”的快車蓬勃發展,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這種迅速發展的勢頭從農村墻頭標語的變化就能感受得到。以前,“要想富先修路”這樣的標語在農村隨處可見,如今,“要想生活好,就要上淘寶”、“老鄉見老鄉購物去當當”、“發家致富靠勞動,勤儉持家靠京東”,這些標語成為了新時代農村的特色。從村頭到指頭,一根網線正悄然改變中國農民的生活。
今年年初,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推進農村電商發展,這也是首次直接將農村電商作為一個條目單獨陳列出來,農村電商再次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隨著城市電商被各大巨頭占領殆盡、市場趨于飽和,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也紛紛到廣大農村去刷墻。無論國家政策還是市場環境,農村電商都迎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期。然而,面對地理環境偏僻、基礎設施薄弱、人才儲備缺乏等諸多難題,農村電商的發展之路仍然走得步履蹣跚。
“賣難”有所緩解,物流仍是痛點
20多年前,從一個不足8000元的糧食加工小作坊起步,到現在成了擁有資產6000多萬元的省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這讓周亞剛在陜西省漢中市洋縣這個國家級的貧困縣成了名人。他創立的雙亞有機農業集團有限公司是該縣做電商較早的企業之一,經過不斷探索努力,有機黑米、黑米茶、黑米巧克力等招牌產品的線上銷售已是有聲有色。回顧當年的“觸網”歷程,周亞剛不僅有收獲,也遭遇過煩惱。
“黑米是洋縣的特色農產品,也是抗衰老的健康綠色食品,但傳統的渠道很難讓外面的人知道。”周亞剛說。受地理環境的制約,傳統的銷售渠道難以讓洋縣當地的特色農產品走出去。發現問題后,周亞剛緊跟形勢走上了電商之路,把當地農民種植的優質產品通過互聯網推介出去,很快便在市場上小有成績。這本是件好事,可周亞剛依然愁眉不展。
原來,由于農村地區幅員廣闊,群眾居住又分散,基礎設施薄弱,物流網絡在鄉鎮的覆蓋率較低,如何打通農村電商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這成為周亞剛一塊心病。當前,一些貧困縣三公斤首重的快遞價高達28元,大幅推高了農產品的成本,使利潤本來就微薄的農產品喪失了競爭力。拿面積3206平方公里的洋縣來說,一個偏遠村鎮發一單快遞,可能需要快遞員行駛上百公里。
根據市場調查的數據,我國農產品物流環節的損耗平均比例是30%,而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則為3%。另外,消費品下鄉配送成本高,特別是在非平原地區,低效且返程空載嚴重,這又抬高了物流成本,進一步阻礙了農村電商的發展。
一些大型的電商企業開始布局農村物流。阿里巴巴啟動千縣萬村計劃,在三至五年內投資100億元,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蘇寧通過1600多家直營店,打通農村市場服務的最后一公里,超過90%的區域已經實現了次日達。此外,海爾、TCL、中國郵政等也在不斷推進農村電商建設步伐,以“村村樂”等為代表的農村電商平臺也漸漸嶄露頭角。
另一方面,國家也為農村電商發出了政策紅包。繼2016年一號文件提及快遞下鄉工程后,今年再提快遞下鄉。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支持農產品電商平臺和鄉村電商服務站點建設。推動商貿、供銷、郵政、電商互聯互通,加強從村到鄉鎮的物流體系建設,實施快遞下鄉工程。加上十三五規劃中要“實現村村直接通郵”的工程計劃,進一步落實了國家的政策支票,必將大大促進農村電商的發展。
2
開店容易運營難,電商人才是“短板”
“農村電子商務在發展過程中作為一個新興事物,雖然十分迅猛,但是畢竟是初級階段,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近日,在陜西漢中舉行的農村電子商務暨互聯網+旅游主題會議上,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副主任付誠如是說。他坦言,人才問題、技術能力問題等,都是制約農村電商發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地域限制、軟環境、工資待遇等因素,農村地區既無法留住高端技術人才,又難以吸引高層次的運營管理人才。目前,我國農村地區大部分電商從業人員都是當地農民,大多不具備專業技能,無法滿足農村電商的發展需求。阿里研究院與淘寶商學院聯合發布的《縣域電子商務人才研究微報告》顯示,我國縣域網商對電商人才的需求量超過200萬。
對于人才問題,付誠認為,人才就在身邊。根據現有的農村條件,引進人才非常困難,只能就地去發現、挖掘人才,對農村地區進行專業化電商人才培訓。在他看來,加強現有人才的培養和嫁接至關重要。
長期從事農村電商研究的共青團陜西省委農工部部長魏延安則認為,僅通過“上課”遠遠不夠,還需要政府和相關企業在農村地區進行產業布局,為“電商新農人”創造學習、實踐的機會。除基礎培訓外,政府有必要加大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招生力度,加強與院校、企業及行業協會的合作。
據農業部副部長屈冬玉介紹,農業部正加大對“雙創”帶頭人的培訓力度,從有經驗的企業家、職業經理人、創業帶頭人和科研院校專家中,篩選培養一批農民創業創新輔導師,培養一批既懂互聯網,又比較了解農業農村特點的新農民。
在山東的一個淘寶村,有一個69歲的老人叫“一指禪”,自我摸索學會了一個手指打字,現在已經能進行熟練的客服工作。在陜西武功,60多歲的老人非常熟練地在微信朋友圈發自家蘋果的促銷信息……如付誠所言,農村電商的人才其實就在身邊。
3
電商不是擠獨木橋,要變縱向列隊
農村電商的根基是優質農產品,做大做強農村電商首先要解決農產品的可持續上行問題,并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產品。
“農產品上行首先要破解標準化問題,包括外觀標準、內在標準和生產標準。”魏延安說,現在農業部門做了很多標準都是生產標準,這不利于規范農產品銷售。比如,網店上蘋果宣傳得很好,但是消費者收到的蘋果顏色、大小不一。而高檔蘋果則應當告訴消費者其中的含糖量、酸度等準確信息。這需要推動外觀標準和內在標準的提升,同時,要解決農產品認證問題,實現信息的可追溯。
產品同質化競爭、業態高度相似是農村電商面臨的另一個問題。
2014年起試著做電商的張文偉,一開始在線上主營洋縣當地大宗貨品,但網上同質化嚴重,不具有市場優勢,張文偉開始嘗試冷門產品。恰恰是這些平時不起眼,被人忽視的“非主流”地方特產,讓張文偉的淘寶店去年收入100多萬元。
“有特色才有門檻,有門檻才有競爭力。不能看到別人賣蘋果賺錢了,就一窩蜂賣蘋果,一定要挖掘本地特色產品,打造出有影響力的品牌。”魏延安說。
在電商業態上,也不是只有開網店賣特產才是發展農村電商。魏延安表示,一個真正成熟的電商平臺并不是大家都擠獨木橋,而是變成縱向列隊,手拉手挨個過獨木橋。如果搞電商不行可以搞電商服務,如果電商服務還不行,可以搞電商供應鏈,不要都在前面擠。
“互聯網時代關鍵是如何打造商業模式,做農村電商各方面都想做不可取,必須在產業鏈里的上端、中端、末端做出選擇,一定是分工,各賺各的錢。”西安郵電學院院長張鴻說。(來源:農業電商和農產品銷售)
相關文章
文章:928 篇
瀏覽:16882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