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眾籌新時代:網易全民養豬、蘇寧賣大閘蟹、京東賣大米
最近,一位70歲老人的故事引爆朋友圈,因為他辛苦一年收獲的320斤酥梨,僅賣出10元錢。此前,老人所在的陜西乾縣大雪,道路不便,沒有商家上門收貨,全縣大約還有2000萬斤酥梨沒能賣出去,再不出貨,很可能爛掉,當地果農急需救助。
要知道,乾縣地處黃土高原,晝夜溫差極大,產出的酥梨甜度高、水分足,古時曾是進貢皇家的“貢梨”,當地許多農民的唯一經濟來源就是它。所以,往年超1元/斤,變成現在3分/斤,賤賣傷農,傷的更是當地的支柱農業。如此下去,當地果農很可能賣梨無法生存,面對數萬畝果林,又轉型沒有門路,從而變得越發貧困。
為此,阿里巴巴迅速聯系當地,在手機淘寶等平臺上線“乾縣酥梨”直銷通道,通過各種渠道廣而告之,號召用戶獻愛心,5斤裝售價17.9元,全國大部分地區包郵。畢竟,之前,3天幫河南藕農清空15萬斤蓮藕,2天幫甘肅禮縣賣掉6萬斤蘋果,阿里有經驗有能力幫乾縣農民解決危機。
這就像馬云說的“要把扶貧解困當作一項事業來做,不僅有公益的心態,更要有市場的手法,扶貧先扶人,扶人先扶智”。而落到阿里巴巴CEO張勇身上,就是電商扶貧——不僅是網貨下鄉,讓農民們買到實惠高品質的東西,更要搞定農產品進城,打通從田間到城市餐桌的通路,農民致富,鄉村發展,才能真正解決“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
“鄉村是中國的基礎,也是阿里的基礎。”張勇在“電商脫貧高峰對話會”這樣解讀,所以,即將啟動的第三屆天貓年貨節,會推動地域農產品走向全國,讓阿克蘇蘋果、龍江大米、奉節臍橙等走入城市餐桌,借此精準扶貧。由此,農民更富裕,才能升級消費,進而讓阿里更好地扎根鄉村,更深地挖掘鄉村市場的紅利。
無疑,如果說“雙十一”是“新零售”社會化協同的大演習,那么,“年貨節”就是電商扶貧體系的發動機。
扶貧、扶人、扶智,為什么?
正如《新商業文明:從利潤到價值》里總結:新經濟底層一定建立在技術的穿透力上。因此,當電子商務打破了批發商、經銷商、零售商的層層加價,商品下行降成本,農民終于可以買到便宜的電視、冰箱、洗衣機、農資、農具。但僅是這樣,還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用電商幫他們彌合數字經濟鴻溝,重構他們與土地的關系,精準扶貧,如此,農產品上行有溢價,農村繁榮有門路。
好比過去,農民種西瓜全憑經驗。但現在的農業標準下,怎樣選種,何時施肥,施什么肥,為什么只能一藤兩瓜,怎樣的大小是合理的,什么樣的甜度是合適的,含水量多少是恰當的……這些都有相應的方法、流程、手段,可惜的是,貧困地區的農民們缺乏相應的意識、認識、知識。
就像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中說的:“在變遷中,習慣是適應的阻礙,經驗等于頑固和落伍。”特別是如今,數字經濟時代的技術突飛猛進,人們更需要拋棄過去陳舊、迷信的常識,不斷接納和更新專業、科學的智識。所以說,不是貧窮限制了想象力,而是過往的習俗、意識限制了想象力。
正因如此,扶貧先要扶人,扶人先要扶智,給農民認知的啟蒙和思維的革命才是最重要的。
例如,珍寶島的農民已經有非常好的種植技術,當地稻米到口感、營養、出米率都已是大米中的翹楚。于是,阿里幫當地農民,引入某糧食集團,用ISO 9001標準將稻谷篩選、脫殼、拋光,就地分級、檢驗、包裝,以產地大米直銷,通過阿里的平臺出售到全國各地。由此,農民享受到地標性的品牌溢價,不再靠出售稻谷賺取微薄收入,也不再是“產業鏈末端最容易被壓榨的環節”。
有此基礎,明者因時而變——農民脫貧致富,可支配收入增多,消費水平升級,另一方面,智者隨事而制——阿里也在當地扎根更深,成就信任、口碑,變為鄉民數字化生存的依靠,交友、交心、交易,順理成章。
阿里未來,必由之路
如此精準扶貧,其實,也是阿里在為自己打造未來,就像阿里巴巴首席戰略官曾鳴所說:“贏得未來的法寶,不在于你擁有多少資源,而在于你能調動多少資源。”中國廣大的鄉村,正是這資源,只有立足鄉村,阿里才能獲得無窮的生命力,這是中國特色的血脈、底色所決定的。
如今,移動互聯網普及,國內的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互聯網進入下半場,阿里要不被顛覆,就必須深耕國內“存量”市場,提供垂直、有深度的產品、服務,粘住新老用戶,激發其商業價值。而中國城鄉發展的級差不平衡,正好為阿里提供了機會,因此,它在城鎮啟動新零售,整合線上線下,同時,在鄉村強化農產品上行,深化物流、深加工、銷售等配套,為的,就是搶占商業的跑道。
為此,阿里在25個省的多個縣區建立基地,培訓出超4萬的電商人才,當他們回歸貧困鄉村,就協助數百個國家級貧困縣“登陸”阿里零售平臺,帶動活躍賣家超33萬,共完成銷售292億元,有280多個貧困縣銷售超1000萬元,其中40多個貧困縣銷售過億。而在村淘的幫助下,120多個貧困縣還打造出320多個農業品牌。
一切如戰略管理大師邁克爾·波特所說:審時度勢,寬嚴不誤,就能形成有清晰目的的戰略,進而,從勝利走向勝利。
當然,農村市場還是“外面包著一圈骨頭的肥肉”,所以,阿里要用“年貨節”扶貧做切口,既迅速幫當地顛覆貧困,更樹立示范效應,吸引更多鄉村主動加入進來,激活“互聯網+農村”新市場,以此,“打破骨頭吃到肉”。
在小郝子看來,按這樣的方式,享受到鄉村市場的豐饒,阿里才能像希臘神話里的安泰俄斯,立足大地,力量無窮,進而積累經驗,更好地拓展國際市場。并最終達成馬云的目標:“2036年,阿里要服務20億消費者,創造1億個就業崗位,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
是的,馬云扶貧的第一槍已經打響,于鄉民,立身、立命,于阿里,立信、立格局,如此,公益有深度,商業有溫度,未來更有開闊度,一切滋味就在那變而有利的曲折里,不是么?
來源:郝聞郝看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280 篇
瀏覽:19693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