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農業如何破解傳統農業發展瓶頸?
三農日報第323期
今日名言:你必須時刻醒著,不斷去學習和創新。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是不可以被超越的,最怕的是獨孤求敗。
看三農日報,尋找新商機!一起來和農業君尋找屬于你的未來財富吧...
「要聞」
1、數字顯示:生鮮電商屬于頭部生鮮
中國科學院大數據挖掘與知識管理實驗室發布了《2018世界杯生鮮經濟數據報告》,報告顯示:
近兩年頭部生鮮平臺市場份額穩步攀升,截止到2018年Q1,頭部生鮮平臺已占據了75%以上的市場份額,且未來市場將進一步向頭部玩家聚集。
2、財政部:全國入庫PPP項目投資額已超11萬億元
財政部正規范有序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工作。截至2018年7月底,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累計入庫項目7867個、投資額11.8萬億元。
這些項目中,已簽約落地項目3812個、投資額6.1萬億元,已開工項目1762個、投資額2.5萬億元。
3、權威媒體: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虛擬現實等將成政策支持重點
權威媒體記者日前從多個權威渠道獲悉,我國將出臺推動信息消費發展的多項政策和措施。其中,在推廣多種新型信息產品應用和普及的基礎上,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虛擬現實等將成政策支持重點,培育中高端消費領域新增長點,將成為未來政策的發力重點。
4、專家:我國智慧農業依然停留在應用階段
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秘書長許世衛表示,目前,我國智慧農業總體依然停留在應用階段,原始性創新仍然不足。
5、農業政策補貼:2018年秸稈補貼新政
補貼對象:農民以及家庭農場、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購買處理秸稈相關的農機設備,比如:秸稈打捆機、秸稈粉碎機、秸稈壓塊機、秸稈顆粒機等。
金額:中央財政對項目縣(市/區)每個補貼補助1000-2000萬元,具體補貼額度和方式,由當地安排(也就是說每個縣補貼項目和補貼額度都不一樣),基本按照秸稈消化量(噸)來核算補貼,各個項目補貼額度不同,從1萬元到1000萬元都有。
6、聯合國糧農組織:2017年約有8.2億人面臨糧食短缺問題
日本NHK電視臺9月12日報道稱,聯合國糧農組織(FAO)11日發布估算數據顯示,2017年全世界約有8.2億人面臨糧食短缺問題,這一數字約全球總人口的九分之一。
據推算,全世界大約有1.5億名5歲以下的兒童因饑餓問題而發育不良,占全球兒童總數的五分之一。而在印度和孟家拉國等南亞地區,這一比例高達55%。
「地方」
7、湖北:將培育十個百億元農業產業化聯合體
據悉,到2020年,湖北省將重點培育10個以上主營收入過100億元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助力鄉村振興。
除了培育10個省級百億元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每個市州要培育3-5個主營業務收入過30億元聯合體,每個縣(市、區)培育至少1個主營收入過10億元聯合體,示范帶動全省發展500個以上具有一定規模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覆蓋全省50%以上的農戶。
8、廣東:每個省級農業產業園將資金補貼5000萬元
2018年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啟動年,廣東省農業廳制定并印發了《2018年全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方案》(下稱“工作方案”),啟動建設5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每個粵東西北地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省級財政補助資金5000萬元。
每一批的建設名單均是經各地申報推薦、現場核查評審、公示,并報省政府審定,每個產業園5000萬元的建設資金,由省財政直接撥付到各實施主體,如大型農業企業、產業化聯合體、農民合作社等。
9、湖北:力爭2020年實現自然村4G全覆蓋
《湖北省農村電商工程三年(2018-2020年)行動方案》近日印發,該行動方案明確,到2020年,力爭實現自然村4G全覆蓋,顯著提升農村互聯網普及率等。
另外,農村電商倍增行動目標:到2020年,全省農產品網絡銷售額翻一番,建成千億級產業。
10、天津:變相農業大棚將去哪保護拆除
天津市國土房管局獲悉,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今年4月至6月,天津市開展系統整治“大棚房”問題專項行動,共排查出1910個“大棚房”和其他以設施農業項目為名的變相“大棚房”,已全部拆除并恢復農業用途。
11、青島:未來3年農業“新六產”總產值達到3000億元
青島市政府發布《青島市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新六產”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并提出到2022年,全市農業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現重大突破,農業“新六產”綜合示范區全面建成,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農民收入持續增加,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業“新六產”總產值達到3000億元,帶動綜合示范區農民人均增收5000元。
12、山西長治:新目標發展13條綠色有機農產品加工產業鏈
山西長治確立了新的發展思路和規劃目標:長治市全力打造有機旱作現代農業,并重點建設200萬畝優質玉米、40萬畝谷子高粱、40萬畝特色蔬菜、50萬畝中藥材、50萬畝干果經濟林、10萬畝水果、10萬畝脫毒馬鈴薯、5萬畝優質小麥、1萬畝食用菌等9大有機旱作農業種植板塊,6000萬只肉雞、3000萬只蛋雞、300萬頭生豬、100萬只肉羊、10萬頭肉牛、1萬頭肉驢6大綠色有機健康養殖基地和13條綠色有機農產品加工產業鏈。
13、福建:建立實施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銜接制度 明年元月實施
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省農業廳、省海洋與漁業廳于日前聯合印發《關于建立實施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銜接制度的通知》,決定建立實施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銜接制度,于2018年10月1日起試行推廣。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工作
「產業」
14、數字:全球近6000萬人口靠漁業和水產養殖業謀生
聯合國糧農組織日前發布的《世界漁業和水產養殖狀況》報告指出,2016年野生魚類捕撈量為9090萬噸,比上一年減少了200萬噸,主要原因是秘魯鳀魚數量因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周期性波動。目前,全球近6000萬人口直接在漁業和水產養殖業謀生,這些行業在2016年的初次銷售額高達3620億美元。魚類在較為貧窮國家的飲食方面作出了關鍵貢獻。
15、3大農業遙感技術應用
通過衛星圖像、無人機高光譜圖像和田間便攜式監測儀等多源遙感監測平臺收集圖像數據,再利用各類監測診斷模型,為農業生產管理提供信息支持和幫助。遙感技術用途
1)可有效指導農民節水節肥;2)為農作物估產提供權威數據;3)監測農業災害、對農業保險定損。
16、中國郵政郵政推出“919電商節打造農村新零售模式
中國郵政“919電商節”定位在農村電商上,聚焦“為農服務、助農增收”,將重點放在了“精準扶貧”上,重點上線革命老區、偏遠山區、貧困地區的特色農產品。
據業內人士表示,其規模、體系及服務,有望成為繼“雙11”及“618”后中國另一個重要的電商行業活動。
另外,中國郵政旗下的“郵樂”專注發展農村電商及新零售業務。根據數據顯示,在全國范圍內,郵樂對接的零售店“郵樂購實體店”已超過50萬家。
17、商務部:規范落實《電子商務法》 發展農村電子商務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6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將采取切實的舉措,從發展和規范兩個方面落實《電子商務法》。比如將積極推動網絡零售的創新發展,積極培育新產品、新服務、新模式和新業態;深入開展電商精準扶貧,推動優質農產品進入城鄉,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繼續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的試點示范,推動建立符合電子商務發展特點的協同管理體系和多方參與的市場治理體系,優化電子商務發展的環境。
18、國家新政為農產品指出新出路
日前,《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快推進品牌強農的意見》下發,其中提到,力爭3至5年,打造300個國家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500個國家級農業企業品牌,1000個農產品品牌。
19、專家:有機肥搭配化肥 未來施肥的大趨勢
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指出,如果用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或者讓化肥減下來,有機肥上去,有機無機配合使用,無論對培肥土壤地力還是保護農業環境,還是穩定地提高產量以及農產品的品質,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
他表示,有機肥與化肥的配合施用是眼下農業施肥的科學策略,是當前及未來施肥的方向和趨勢!
20、全國畜牧總站副站長:糧改飼,截止2018中央財政累計投入53億元
全國畜牧總站副站長、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副會長劉連貴在“第十一屆國際玉米產業大會”上表示,近年來,我國加快推動玉米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農業生產布局,過去幾年引導玉米種植調減,種植結構趨向合理,預計調減種植面積5000萬畝,增加大豆1500萬畝,雜糧1500萬畝。2015年啟動糧改飼以來,到今年年底中央財政累計投入53億元,覆蓋17個省區,450個縣,今年糧改飼面積將進一步擴大到1200萬畝。
21、無奈!中國轉基因大豆申請阿根廷商業化種植
近日,阿根廷官方就中國大北農集團在該國發布的第一個大豆性狀進行了公眾咨詢,這是中國生物公司的轉基因技術第一次在世界舞臺上亮相。根據阿根廷的審批流程,相關產品的公示期為60天,該大豆品種最快到11月中上旬可正式被批準在阿根廷進行商業化種植。
中國是國際上轉基因大豆的第一大進口國,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條件下,自己的農民無法從種植中獲益,反而讓阿根廷農民采用該技術生產大豆再賣給中國。
“大北農公司申請阿根廷商業化種植實屬無奈之舉。”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教授胡瑞法感嘆,在擁有成熟技術而國內又未能批準商業化生產的情形下,尋找國際市場使其開發的新技術盡快投入市場從而實現盈利,是企業的無奈選擇。
22、中國農業大學教授:90后基本不從事養雞
從蛋雞產業現狀來看,國內真正大規模養殖較少,從事養殖的30歲以下很少,現在90后從事這個職業的人相對比較少,使得整個產業面臨轉型升級需求。
目前來看,國家環保新局勢下,一定要養殖業綠色轉型發展,小規模的養殖場一般都在關閉和退出,對規模化發展提出要求,此外,更加值得注意的則是食品安全問題,這其中,養殖場的環境和設備跟不上是最主要的原因,李保明講到,這都需要政府政策的推動和扶助。
「新商機」
23、豬圈改養蝦:產值已超300萬
今年34歲,從臺灣來大陸養蝦的創業青年李忤錠,他把一棟棟廢棄的養豬場他改造成了標準的養蝦基地;他一年到頭扎根蝦場,攻克難關,蝦苗成活率由最初的15%提升至35%。
2017年6月,李忤錠先后到廈門、漳州、龍巖等地考察,最終選擇將養蝦基地落戶龍巖,與合伙人租下鄧厝村境內奇邁山上廢棄的41畝養豬場,投入300多萬元,建設了澳洲淡水龍蝦育苗基地。如今,原本廢棄的養豬場搖身變成了5000多平方米的專業化龍蝦養殖基地,目前已有兩塊種苗場,投放超3000只種蝦,設置有成蝦養殖區、繁育區、釣蝦區等區域。
李忤錠說,下一步他們將進一步完善基地的基礎設施,打造可供游客觀光體驗于一體的蝦莊園,到訪游客不僅能體驗釣蝦的樂趣,還有機會品嘗臺灣做法烹飪的特色蝦美食。
本文由農俠會整理編輯!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928 篇
瀏覽:16879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