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上世紀90年代,曾有西方經濟學家發問,
“誰來養活中國?”
認為根據美國工業化的農業模型,
到2030年中國巨大的糧食需求
將給全球糧食生產帶來沖擊,
造成世界性的經濟崩潰。
這個問題曾經很尖銳,
但今天,世界看到了中國的回答:
1
山東嘉祥,一輛輛紅白相間的無人駕駛收割機正在麥田里忙碌作業。如今的麥收時節,可不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以無人駕駛收割機為代表的黑科技今年首次在全國亮相。操作者只需要設定好參數,機器就能自動規劃路徑并作業,行距誤差不超過4厘米,損失率不超過1.5%。
現在,中國一年小麥產量1.2億噸,位居世界第一,已基本實現自給自足,進口量不到4%。1粒小麥的重量只有0.025-0.04克,但1.2億噸小麥托起的是中國的糧食安全和民族自信,更成為世界糧價的穩定器。
2
這是東北平原廣闊的水稻田。插秧曾經是田里最常見的景象,不過,在今天中國的很多地區,高度機械化的農機團隊開始穿梭于稻田之間,無人機不時轟隆而過已經是田間地頭的日常。
水稻是我國最主要的三大糧食作物之一,近14億人口一半以上以稻米為主食,盡管播種面積僅占全國糧食作物的四分之一,但產量卻達到了中國糧食總產量的一半以上,年產量超過2億噸。
已經89歲的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正致力于“海水稻”研究,如今他能回答的不僅是“誰來養活中國”的問題,還有“中國糧食種植技術還會惠及哪里?”
3
在我國東部、南部海岸線上,漂著上百萬個房子和網箱,這里是中國的“海鮮農場”。中國是最大的海鮮消費國,但中國每年6500萬噸海鮮總產量中,只有1500萬噸是捕撈的,其余5000萬噸都來自水產養殖農場,而日本90%的海鮮都來自捕撈。
中國農民不只海水養殖,任何開闊的水域,水庫、河流、湖泊都能養水產品。我們不僅能滿足自己的消費,還能給世界其他國家的餐桌上送去海鮮,請記住下面這兩句話:
從1989年到2018年,我國水產品總產量已經連續30年世界第一。
從2002年到2018年,我國水產品出口額已經連續17年世界第一。
4
盛夏時節,來個冰鎮西瓜什么的最舒服了,你可能不知道,近幾年中國每年西瓜產量都達到將近8000萬噸,占到全球西瓜產量的八成多,排名第二的伊朗產量也就400萬噸左右。
中國也是世界第一大水果生產國,蘋果、梨、桃的產量都居世界第一,香蕉、葡萄、菠蘿產量也位居世界前列。當然,中國也始終敞開市場,迎接世界各國的水果貿易伙伴。這讓中國消費者能夠盡享世界美味,也推動了國外水果產業發展。
5
超市里藏著的世界第一不止水果,在山東壽光平原上,可以看到數萬個亮晶晶的“房子”,那就是專門種植蔬果的大棚。壽光共有蔬菜生產基地60多萬畝,冬暖式大棚20多萬個,年產蔬菜500萬噸左右,在全國遙遙領先。
得益于高溫蔬菜大棚技術,中國人享用的蔬菜品種比世界任何地方的人都要多,價格還更便宜。壽光蔬菜已然成為中國北方冬季最為主要的蔬菜供貨源,也是我國最大的蔬菜銷售中心。
6
每年8月,新疆焉耆盆地30萬畝番茄采摘晾曬工作進入旺季,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番茄種植全面采用大棚育苗移栽和滴灌節水技術,番茄產量逐年提高,平均畝產7噸,最高可達9噸。
這里又有一個你可能不知道的事實:中國每年番茄產量超過5500萬噸,出口量占全球1/3,其中1400萬噸來自新疆。中國還是世界第三大番茄醬產區,你在國外吃個烤肉、薯條,沾的番茄醬很有可能是來自祖國的。
7
這是浙江湖州的桑基魚塘,4萬畝桑地和15萬畝魚塘組成我國傳統桑基魚塘系統最集中、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區域,利用魚-桑-蠶組成的生態系統實現了對同一片土地多次循環利用。
看到這,你應該能理解中國為何能生產全球84%的絲綢、66%的淡水魚,以及每年產量達1100萬噸,占全球總產量90%、出口量占全球60%的蓮藕。
8
油菜花田是游客熱門打卡景點,花期過后,它的精彩仍在繼續。湖北的油菜花籽最近收割完畢,顆粒歸倉。中國油菜種植已連續十多年達到1億畝,目前居世界第二。我們自己生產的菜籽油每年450萬噸左右,折合每個人大約是6斤,這個數量其實相當可觀。
我國菜籽油消費不僅富裕了我們的油菜種植戶,還拉動了種植面積世界第一的加拿大油菜籽產業。
9
追逐油菜花田的不只游客,嘗到甜頭的不只國內外種植戶,還有“追花奪蜜”而來的蜜蜂,油菜花是我國主要蜜源種類之一。
中國養蜂歷史悠久,蜜源植物豐富且地域分布廣闊,產出的蜂蜜品種類型多樣。現在,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蜂蜜生產國,占世界蜂蜜總產量的四分之一以上,歐美許多發達國家都是我國的貿易對象,美國消費的蜂蜜有1/3直接或間接來自中國。
10
有人喜歡甜蜜,也有人喜歡“堅苦”,堅是堅果的堅,苦是咖啡的苦。目前,云南是全球最大的核桃、澳洲堅果種植和生產地區,相關種植已經成為當地山區群眾受益最廣、最可持續而且最具云南特色的生態產業。
云南的咖啡種植面積也達到180萬畝(看到了嗎,新鮮的咖啡豆其實是紅色的呢),產量15萬噸,出口量8萬噸。中國95%以上的咖啡產自云南,是我國最大的咖啡產區。這背后,是快速增長的消費人群:近年來,中國咖啡消費年增長速度高達15%以上,是世界咖啡消費年增長速度的10倍。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國農業生產在多個領域創造了世界之最,不但養活了本國近14億人口,切實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更為穩定世界經濟,豐富世界各國人民的餐桌,推動農業科技進步,促進貿易發展做出了自己獨特的貢獻。
內容來源:合谷設、科普識糧等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91 篇
瀏覽:37246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