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視小米商業模式,看褚橙、小罐茶、壹號土豬如何玩新商業
有人說將土地集中起來,利用現代化技術,尤其是大型農業設備,投入少量的人力,實現美國式的家庭農場,滿足更多中國人口的糧食需求。這樣的辦法,在中國可行嗎?我們和農民合作做了一個試驗。
這個試驗是在山東省平邑縣蔣家莊進行的。我們承包了村里的60畝土地,加上某種糧大戶的40畝,共100畝,將這些土地交給村里機械化水平最高的農戶來經營。作為試驗條件,我們提供10萬元的費用,并將我們承包的60畝土地無償給他家使用,前提條件是需要還回我們9萬斤糧食(玉米或小麥或兩者之和)。其中20畝要求按照有機方式種植,既不能打藥和噴灑除草劑,也不能使用化肥,有機肥我們提供,如果多付出的人工另外支付;80畝的耕地從事普通農作物生產,種植用工較少的小麥和玉米。對于該農戶而言,他需要付出的只有生產資料,60%的土地免費種植,且我們提供了10萬元流動資金,不需要支付任何利息。這樣的條件在現在的農村是相當誘惑力的。
為了使試驗順利進行下去,我們一次支付了5萬元供他們家使用,其余的費用分成12個月,以工資的形式撥付過去。
該農戶是周圍十幾個村最大的種糧戶,不僅有播種機、收割機、大型拖拉機等大型設備,還有配套齊全的灌溉設施。他們想從中賺些錢,他們設想的是,多投入些勞動,盡量少雇人,用一季土地生產的糧食償還我們的試驗費(生產資料、大部分的土地、勞動力投入的費用在內),另一季的收入,加上我們支付的流動資金,剩余的部分歸自己。這樣,可以凈賺14萬~15萬元。
如果要獲得上述的效益,前提條件是:一是天公作美,不能太旱也不能太澇;二是管理盡量跟上,及時除草、施肥和除蟲(對于80畝的普通農田,可以打農藥);三是玉米產量不能少于1000斤/畝,小麥不能低于700斤/畝。
實驗開始就遇到了難題,小麥季節和玉米季節均遇到了多年不遇的干旱。小麥澆了三遍水,玉米澆了兩遍。在山東農區,種植玉米一般是不需要澆灌的,這樣的干旱天氣也讓他們趕上了。為了節省成本(結余歸己),他們一家四口人全部上陣。最忙的時候,該農戶告訴我,幾乎十天內沒有睡好覺,最終累倒了,去醫院打吊瓶。
經過他們全家人的努力,小麥季獲得了豐收。按照合同,他們已償還了50%多的試驗費,且在小麥季節,還有一些產量是歸自己的。眼看玉米豐收在望了,該農民的成就感是明顯的,他們基本可以實現原定的目標了。
又要到承包土地的季節了(收完小麥就要交下年度的土地承包費),我問他們還要不要繼續按照原來的合同干,他搖搖頭,說不干了。我說不是能凈賺十幾萬元嗎?他嘆口氣說:“太累了?!薄洜I100畝土地,如果連村里最能干的農民都喊出這樣的話,就說明搞大家庭農場模式,可能在中國是難以行得通的。
在試驗中,有60畝土地該農民是免費種植的,每畝600元租地費是我們承擔的,總計3.6萬元。如果有10萬元是純收入的話,36%的費用是來自我們的試驗費,相當于政府補助給他們的,這個比例略低于40% 的美國政府資助。
該農戶經營100畝土地喊累,美國農民經營1000畝為什么不喊累?是不是美國的現代化水平更高?有這樣的原因。另外的原因是,100畝土地分散到近10個地塊,影響了機械化水平發揮。
那么,能不能繼續將土地集中,提高機械化水平,讓農民不喊累還掙錢呢?能,但前提代價是產量下降、種植季節減少,作物多樣性降低、加大農藥化肥用量,環境污染加劇。且政府必須支付農民更多的費用,或許免費給他們土地,總之要有足夠的吸引力。要知道,兩口人進城去打工,辛苦一年掙十幾萬元也是可能的,更何況他們家投入了4個勞動力(兩個中年勞動力加兩個老年勞動力)。
這位農民要在百畝土地上得到17萬斤糧食,實際上他們家已經實現了。如果少投入勞動,或者雇人來干,產量和效益還有這么多嗎?如果雇人來干,兩季得到1000斤/畝就是不錯的了。在內蒙古呼倫貝爾農墾區域,機械化水平已經超過美國,每畝的凈輸入300~400元,也就是每畝獲得500斤左右的糧食(國營土地種植不要交錢)。在美國,動用29億畝耕地產生3億多噸糧食,無論總產和單產都低于勞動密集型的中國(18億畝耕地產6億噸糧食)。在單位土地面積上投入的人工越多,精耕細作,產量和質量以及食物多樣性就越多,且從滿足國家糧食安全的角度,壓力就越小。農民滿足了自身的糧食安全就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國家糧食安全,因為種地的農民是不用買糧吃的。反之,像美國那樣,讓極少量人養活多數人,且食物構成也向美國看齊,中國需要的優質耕地得100多億畝。很顯然,我們不具備這樣的條件。人多地少,且土地質量不高,是中國永遠的國情。
蔣家莊的家庭農場試驗,有力地證明了被有些人推崇的美國農業模式在中國是行不通的,美國農業夢是破產的。要做家庭農場,糧食單產和總產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中國18億畝耕地生產的糧食低于5億噸,那么社會是會出現動蕩危險的。中國人口的零頭都比美國多,指望美國人供應糧食根本是不靠譜的。
各地進行的土地流轉,試圖通過這種方式提高糧食供應,基本是失敗的,說不客氣的話,是騙局,他們要賺的是政府的補貼;或者將土地用于搞蔬菜、苗木、變相房地產等更加掙錢的東西;管理粗放或者雇人經營,不顧糧食實際產量;或者流轉土地后不動,任其撂荒,減少種糧風險,僅要國家補貼。長期這樣下去,對中國的糧食數量安全還是質量安全都是沒有好處的。
“二哥,你也別做試驗了,今后誰愛種就誰種吧,咱種點夠吃就行了?!边@位農民看到我們團隊的艱苦努力獲得不了人們的理解,無望地對我說。
來源:事農農機助手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縣域農業】湖南?。哼\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