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隨著人工智能的蓬勃發展,技術創新不僅僅應用到智慧城市、智能建筑或智慧工廠等領域;機器人還通過人工智能、自動拖拉機、實時監測作物的傳感器、無人機或水果和蔬菜采摘機器人來徹底改變農業。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澳大利亞在智慧農業方面的嘗試。
AIHub獲悉,澳大利亞目前擁有了第一個全自動免人工的商業化農場“Global Digital Farm” 。
該項目由查爾斯特大學與食品行業數字化創新聯合研究中心(Food Agility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re)合作開展,耗資2000萬美元。
“Global Digital Farm” 項目啟動儀式
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最大的內陸城市沃加沃加市,查爾斯特大學(Charles Sturt University)將在占地1900公頃的土地上建造一個“機器農場”,以展示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在沒有工人的情況下能做些什么。
這座農場將開發機器人、人工智能和其他相關技術知識,介紹給農民和其他生產者。
該農場將使用機器人拖拉機、收割機、測量裝置、無人機和人工智能來進行播種、修整和收割的工作,用新型傳感器來測量植物、土壤和動物的碳痕跡,并用碳管理工具把農場的碳排放量降至最低。
研究人員還將建立最先進的網絡安全環境,以解決食品生產中新出現的網絡安全風險。
傳感器將測量植物、土壤和動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將能夠共同建立基于證據的食品可持續性實踐和模型。
目前,該農場已經開始商業化經營,廣泛種植農作物,包括小麥、油菜、葡萄和大麥等,兼養牛羊。
自動化耕作,耕作的未來近在咫尺
根據查爾斯特大學,Global Digital Farm將是一個集商業運營、教育設施和社區推廣于一體的設施,將為澳大利亞第一產業提供數據分析、地理制圖、遙感、機器學習和網絡安全等關鍵領域的知識和技術。
所以,該項目將利用查爾斯特大學在農業方面的研發能力,確保澳大利亞的下一代農民走在創新的前沿。
Food Agility表示,全自動免人工的農業,或許比許多人想象的更接近現實。
農業全面自動化并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概念。澳洲已經有完全自動化運營的礦山,所以用不了多少年,科技就讓農民走出農田,沉浸在機器人、自動化和人工智能的世界里。
這個智能農場并不是最近唯一一個推動糧食生產變革的發明:垂直農場節省了城市空間,智能溫室可以用很少的資源運行,人造肉公司正在阻止大量溫室氣體排放進入大氣。
Impossible Foods表示,相比起傳統牛肉類產品,該公司所生產的人造肉產品使用的土地減少了96%,水減少了87%,溫室氣體排放減少了89%。
至于對機器人可能失去工作崗位的擔憂,世界經濟論壇短期估計顯示,自動化將創造 9700 萬個工作崗位,超過它所取代的工作崗位。
除了自動化將補充農業工作而不是取代農民這一事實之外,一些勞動力可以從果園轉到坐在辦公桌前管理農業軟件。
為什么頻頻看到澳大利亞在農業方面的科技探索呢?
地廣人稀適合發展農業機器人
澳大利亞是個農業大國,面積769平方米,世界第六,但由于總人口才2000多萬人,地大人少,從事農業的工人數量比較有限,其薪資平均為每小時 15.96 澳元,人工成本很高。
與地廣人稀的澳大利亞毗鄰的亞洲卻是這個世界上人口最為集中、耕地和農田較為缺乏、對食物要求最大的區域。
澳大利亞有著滿足這一需求的潛力,但是其高昂的勞動力成本,使得其使用自動化技術的潛力更大。
通過使用農業機器人、無人飛機等其它高科技手段,澳大利亞農業能實現增加產量、提高效率、避免大量手工勞作等目標。
澳大利亞聯邦銀行商品分析師盧克·馬修斯認為:“在全球農業競爭中,新技術的使用對于澳大利亞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我們不采用新技術。我們就無法滿足亞洲鄰居對食物的需求。”
目前,澳大利亞 GDP 總值的 2.6%由農業貢獻,是全球第二大小麥出口國。
與相當多的國家仍在使用人力進行農業生產相比,澳大利亞的農業機械化程度已經相當高了,農業工人可以使用衛星定位軟件來決定土地最佳選擇方案。通過這種方案,澳大利亞稻谷田的利潤已經提升了 14%。但澳大利亞政府決心在 2050 年將農業占 GDP 的比例提高到 5%,成為亞洲地區主要的食物供給國。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澳大利亞勢必還要進一步提升農業生產效率。
許多未來的農業技術已在澳大利亞各地的田間活動中得到展示
AI讓幾千年古老農業煥發生機
世界各地已出現不少全自動免人工農場。2019年,英國的哈珀·亞當斯大學(Harper Adams University)和農業公司Precision Decisions聯合運營的全自動免人工農場項目,Hands Free Hectare,獲得了資金支持。
去年,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推出了“未來農場”(Farm Of The Future)。該農場盡可能反映當前的農業實踐,但不再是單一種植,而是采用作物間作 、機器人、無人機和精準農業技術相結合,最大限度地減少化肥和植保產品的使用。
在中國,也有很多地方政府和科技公司在探索智慧農業。AIHub將會持續跟進智慧農業進展,歡迎關注我們。
期待在不遠的未來,人工智能技術可以讓“汗滴禾下土,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伯伯們,走出農田,讓機器人自動化種植,徹底改變幾千年傳統的古老農業。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91 篇
瀏覽:37240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