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視小米商業模式,看褚橙、小罐茶、壹號土豬如何玩新商業
多領域投資已經成為企業家的投資策略。尤其是,新領域業務的拓展。
比如,馬云、劉強東轉戰農村電商、柳傳志布局農業、雷軍布局智慧農業、姚勁波布局農業信息化...
重磅炸彈!這次“董小姐”也進軍農機領域。
我們一起來回顧下這則新聞。
2017年8月8日,洛陽市與銀隆項目合作簽約儀式在河南鄭州舉行,董明珠及銀隆高管悉數出席。
據報道,按照協議,雙方將在洛推進純電動商用車、純電動特種專用車、新能源環衛車、新能源皮卡車、純電動農機具等多個新能源車型的研發及產業化。
本次銀隆攜150億元而來,意欲與洛陽進行深度合作。據悉,當日雙方簽訂三大框架協議,銀隆將在洛打造銀隆新能源(洛陽)產城融合產業園,選址洛陽高新區,總投資150億元。
產業園首批建設項目包括三大板塊。其中,銀隆新能源公司將在洛建設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基地,實現年產1萬輛純電動商用車、年產5000輛純電動特種專用車、年產5000輛新能源環衛車,以及新能源皮卡車、純電動農機具等多個新能源車型。
為何,董明珠會布局農機領域,除了洛陽跑出的橄欖枝之外,還有以下三大原因:
一、政策原因
1、中央一號文件扶持現代化農業
2015年、2016年、2017年連續連續三年中央一號文件都對“現代化農業”進行重要規劃與布局。
其中,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于2月5日正式發布。2017中央一號文件鎖定“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作為股市風向指南針,農業信息化、高端農機、土地流轉等有利于實現農業現代化、農產品消費升級的關鍵詞成為資本市場追捧的方向。
2、農機補貼政策
農機補貼是農機領域發展的最大動力。
其中,2017年8月份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加快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通知表示:大力推行敞開補貼。適應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綠色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完善與敞開補貼相匹配的補貼范圍和補貼標準確定機制,大力推行敞開補貼,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物質技術裝備支撐。對支持農業綠色發展的糧食烘干倉儲、深松整地、免耕播種、高效植保、節水灌溉、高效施肥、秸稈還田離田、殘膜回收、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等機具實行敞開補貼。資金充裕和供需相對平衡的省份要力爭做到補貼范圍內全部機具品目敞開補貼、應補盡補。因資金缺口暫不具備敞開補貼條件的省份,也要結合實際增加敞開補貼的重點機具品目。
另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農業機械服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2年財政部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75億,2013年農機購置補貼資金215億元,2014年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217.5億元。
3、國家支持的節能環保項目
同樣,節能環保項目也受到國家政策相關的支持。尤其是,新能源運用和新能源產品受到國家特別關照。
比如,2016年12月份,國家發改委印發《“十三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0年,節能環保產業快速發展、質量效益顯著提升,高效節能環保產品市場占有率明顯提高,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有利于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制度政策體系基本形成,節能環保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一大支柱產業。
同時,此通知還表示,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加強核心技術攻關,推動跨學科技術創新,促進科技成果加快轉化,開展綠色裝備認證評價,淘汰落后供給能力,著力提高節能環保產業供給水平,全面提升裝備產品的綠色競爭力。
二、市場原因
1、農機市場規模:5萬億
早在2015年,中國農機工業協會受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的委托,起草了《農業機械高端裝備創新工程實施方案》(簡稱《方案》)。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我國農機裝備向高端化升級,市場規模有望突破5000億元。
另外,經過“黃金十年”的發展,我國農機工業生產總值、利潤總額等指標連續多年增幅在20%以上,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我國農機裝備存在弱、散、小等弊端,產品小品種、多批量,重點環節農機供應不足。無論與農業發展需求相比,還是與發達國家農機巨頭相比,都有較大提升空間。
2、農業機械服務市場規模:8000億+
根據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在2013年8月召開的全國農機社會化服務現場會提出,力爭到2020年,實現全國擁有農機原值50萬元以上的農機大戶、農機服務組織的數量比2010年翻一番;全國農機社會化服務經營總收入超過8000億元,比2010年翻一番。
據預測,2014年中國農業機械服務經營收入將近6000億元,為5685億元,到2020年將達8682億元,前景十分廣闊。
3、新土改:適度規模化經營成趨勢
專家表示,隨著我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深入推進,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新型經營主體不斷涌現,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發展已成為趨勢。
“截至2016年6月底,全國承包耕地流轉面積達到4.6億畝,超過承包耕地總面積的三成;到今年10月底,全國依法登記的農民合作社達174.9萬家,超過全國農戶總數的四成。”
4、新型主體的興起需要大量農機設備
黨的十八大以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一直都是國家關注和培育的重點人群。
中國社科院發布的《農村綠皮書》指出,目前我國有280萬家各類型新型農業經營,主要有五大類:一是自我經營的家庭農業,二是合作經營的農民合作社,三是雇工經營的公司農業,四是農業產業化聯合體,五是新農民。
據農業部統計,目前,全國家庭農場已超過87萬家,登記的農民合作社188.8萬家,產業化經營組織38.6萬個(其中龍頭企業12.9萬家),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超過115萬個。
因此,大量返鄉農民回鄉創業、紛紛組建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他們對農機需求特別強烈。
三、競爭原因
1、電動農機:藍海市場
很多想到的電動汽車是適合城市的發展。對于農村來說,電動農機還是一個比較新穎的領域,同時,90%以上的農機大佬依然在傳統農機具上布局。
因此,董明珠切入電動農機具,或將撬動新的領域。
2、壁壘:核心技術
技術是董明珠的最強的競爭力。這次與“農機制造大市”洛陽的合作,也會占領電動農機具的技術優勢,為下一步的布局獲得更多的話語權。
3、渠道優勢
格力電器已經深耕二三線城市多年,因此,在電動農機具的渠道經營上獲得更多的優勢。
但,對于一個跨界農業的家電大佬來說還需要注意一下幾件事情:
1、農民對農機的痛點:價格
農民對農機的痛點依然是價格問題。“買不起”是農民對于農機最大抱怨。
那么,電動農機具的價格是否能降下來,還是值得推敲。
2、電動農機的效能:與時間競爭
時間對于農作物來說:永遠是第一位。耽誤一天時間損失可能上萬。
因此,電動農機的效能有多大,能否在農忙時間快速幫助農民耕種或收割。
另外一點就是電池的時間與壽命問題。正常電動車的電池使用時間4個小時,那么,需要耕地或者收割的電動農機來說,電池使用時間又有多長呢?
3、農機維修:誰來做
傳統的農機可能會有農機手來做保養和維修。但,電動農機是個新領域,功能和結構對于傳統的農機手來說都很陌生。
因此,電動農機維修如何來做?誰來做。也必須要思考。
雖然如此,但農機市場與需求依然剛需,挑戰與機會并存。
未來,隨著董明珠切入農機,也會刺激更多人布局電動農機領域。不管如何,能提升農業現代化和競爭力的行為,我們都是給點贊的。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