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在“中國富硒地瓜第一村”
海南省澄邁縣橋頭鎮沙土村
地瓜種植面積約4萬畝
總產量6萬噸,年產值4億多元
占國內高端地瓜市場份額的90%
一斤地瓜最高竟能賣到26元
一、能人返鄉,種出“金”地瓜
沙土村村如其名,全是沙土,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是遠近聞名的光棍村,貧窮落后是村子甩不掉的標簽。
2000年7月,從大學畢業后,王文克走南闖北,先后在廈門、北京、海口等地打過工,做過建材生意、開過網吧、養過蝦,不到30歲,已在海口買房買車娶了媳婦,過上了讓同齡人羨慕的生活。
但逢年過節回到沙土村,看到家鄉貧窮落后的面貌,王文克感到心酸。為此,他作出一個艱難的決定:放棄在外待遇優厚的工作,回鄉當農民,帶領大家共同致富。
“回鄉創業也不是盲目的。當時,我發現海邊沙地種出來的地瓜品質好,考慮到城里人對優質農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強烈,我覺得這是個商機。”說著,王文克抓起一把土,沙粒馬上從指縫中流下來。“沙土村的土壤含硒量高,且七分沙三分泥,大雨過后地表不板結,種出來的地瓜條形好、個頭適中,吃起來粉而不硬、營養價值高。”
圖片來源:三亞微勢力
王文克經過考察,發現海南東洋水產有限公司引進的日本種苗種出的地瓜口感、甜度、外觀、含纖維量均優于其他品種。于是,他找到該公司,雙方達成合作協議。
“當時他說帶我們種地瓜掙大錢,我們都嘲笑他,稱他是異想天開。”村民王大叔說,大家根本不相信,這個對農業一竅不通的門外漢能帶領他們走上致富路。2008年,為了讓村民相信他,王文克說服了朋友,又發動鄰里鄉親,最后有100多戶村民拿出200畝地用于地瓜種植,當年實現創收20多萬元,一下子激發起十里八鄉村民種植地瓜的積極性。
村民們想跟著賺錢,把王文克選成了村支書。
二、小地瓜種出科技“范兒”
為了帶著鄉親們一起賺錢,王文克把原來種植的200多畝擴大到1000多畝,可日本公司拒絕了。日本公司要按需定量,需要多少地瓜就只給多少瓜苗,多余的一株不給。
為了能自行育苗,村民們決定用傳統方法試一試,但由于缺乏種苗脫毒等技術,他們所育出的第二代、第三代種苗都會因病毒的過度累積,出現性狀變異、退化、老化等情況,和采購的第一代苗相比,品質相差甚遠。這樣一來,地瓜果實會變得“不夠粉”、患上矮縮病甚至整體絕收,因此地瓜苗“卡脖子”問題便成了橋頭村民們致富的“攔路虎”。
王文克著急了,多方打聽下,找到了海南省農業科學院。
剛好讀完博士的劉迪,這年在機緣巧合下進入了海南省農業科學院剛剛成立的地瓜病毒病攻關小組。為幫助農戶們擺脫這一困境,劉迪與課題組的同事們決定對地瓜“把脈開方”,啟動健康種苗組織培養工作。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品資所副研究員劉迪博士在地里查看地瓜種植情況。南國都市報記者 劉孫謀 攝
他們利用地瓜莖尖細胞生長快,沉積毒素少的特性,將莖尖組織培養成整個株系,并從中剔除變異退化的植株。第二年,就攻克了地瓜苗脫毒技術,徹底解決沙土村地瓜種植缺苗的問題。2009年,劉迪還以《番薯莖尖培養脫毒苗的方法》第一發明人的身份,獲得技術專利授權,這個指標體系在當時屬全國首創。
“高系14號”種苗質量穩定性讓橋頭地瓜的種植面積火速擴增,甚至擴大到橋頭鎮其它村。
除了為橋頭地瓜注入“種苗芯”,村民們在種植上也極為用心。
與國內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沙土村地瓜種植時采用起高壟、高密度種植,每畝種5000株,而且地瓜藤蔓水平種植,不是斜插,這樣才能保證結果均勻。
圖片來源:三亞微勢力
此外,為了保障橋頭地瓜的最佳品相,村民們會選用人工手挖的方式。這樣的工作量雖然大,但是每只地瓜都是完整無缺的。在分揀環節,村民們也會根據果型和重量進行七級分級。
圖片來源:海南日報
通過全程標準化管理,實現從種苗、種植、采收、分揀、倉儲、包裝、運輸到上市檢查的全程規范標準化運營,保證地瓜品質的穩定,也保障了市場供應的持續。
沙土村對地瓜品質的不懈追求,收獲的是市場的供不應求,產品更是成功進入了杭州、上海、南京等地的大型商超,部分產品還銷往韓國、日本等國家。
三、沙土村變身“億元村”
沙土村的地瓜身價一路飆漲,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經海南省農科院檢測,沙土村種植的地瓜硒含量達70微克/公斤。沙土村也被譽為“中國富硒地瓜第一村”。
因為沙土里種植的地瓜甜度高、口感好,再加上富含硒元素,價格甚至攀升到了26元左右一斤,還供不應求。
2018年初,“澄邁橋頭地瓜”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獲準注冊。沙土村地瓜搖身一變,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為了防止橋頭地瓜品牌被濫用,當地政府牽頭建立農產品溯源系統,實行“一箱一碼”。
雖然沙土村的地瓜畝產只有3000斤出頭,遠低于國內其它產區,但畝產值卻高達1.2萬元,農民純收益在1萬元左右,戶均年收入超過10萬元。
2020年,沙土村還被農業農村部評為“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
來源:南海網、鄉村干部報、超級鄉村研究所、長江蔬菜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96 篇
瀏覽:37371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