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作者:逍遙子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產業●科技●商業)
布局農業大賽道,不僅僅是企業的責任與義務,更多的是企業家初心與情懷。比如,娃哈哈創始人兼董事長宗慶后。
農業、農產品、農民,一直根植于在宗慶后的內心深處。因為,在未出名之前,早年的宗慶后在馬目農場和紹興茶場度過了15年之久,開荒務農。除了來自農村之外,15年的農民生涯也在宗慶后內心埋下了愛農業的種子。
如今,娃哈哈資產達千億,宗慶后依然對農業、農產品、農民情有獨鐘,除了宗慶后,還有碧桂園楊國強、京東劉強東、拼多多的黃征、阿里的馬云、新希望的劉永好等等企業家熱衷農業。
但是,農業不能成為原材料供應商或資本的玩偶,而應是中國國民經濟的基礎,更要成為產業的核心。農業興,百業興。
早在2020年,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后對外表示,解決就業應該限制農產品進口,讓農民工回家去種田,提高農產品價格,這樣可以解決城市就業壓力。
前些天,宗慶后再次為農民發聲。宗慶后表示:“我們的農產品深加工企業,至少解決100萬農戶的農產品出路。娃哈哈現在有經銷商5000多家,我們準備發展到8000多家。批發商有十幾萬家,零售商就有幾百萬家,幾百萬個家庭靠銷售我們的產品在維持生活。所以我認為企業做得好了,就會解決很多人的就業問題、生活問題。”
除了聲援之外,宗慶后還結合娃哈哈的產業與布局積極助力農業發展、農民增收。
1)發展養殖業
早在2013年,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后表示,娃哈哈將大力拓展上游產業鏈,進軍乳業,在國內外優質牧場開辟奶牛基地,從源頭上把好質量安全關,為百姓提供放心奶。
早在2014年,宗慶后與虎林市達成合作,決定投資5億元建設現代化萬頭奶牛養殖場和現代化農場,計劃首批購進奶牛3000頭,新建辦公樓展廳、畜牧獸醫室、化驗室、廠區道路硬化、打井、標準 化牛舍、青貯窖、擠奶間、飼料庫、地磅等配套設施。如今,娃哈哈先后在新疆、大理、黑龍江、吉林等多地開展現代化奶牛養殖。
2)賣農產品
娃哈哈賣農產品堅持電商和品牌、渠道多元化的帶動。2021年7月,娃哈哈宣布正式推出基于S2B2C模式的實體電商平臺“快銷網”,賦能中小企業,免費入駐平臺,免費賣貨。
“快銷網”積極參與助農富農的事業之中,在經過調研考察后,娃哈哈與甘孜政府共創科技下鄉合作新模式,整合企業自身研發能力、渠道能力、品牌優勢,快銷網以數字賦能,助力甘孜。
比如,在渠道上,為了讓甘孜州的優勢產品走出大山,娃哈哈快銷網與甘孜州全方位合作,全面開放渠道免費入駐,助力甘孜州產品銷售“破壁”。在研發上,娃哈哈將與甘孜州合作設立娃哈哈研究院分院,針對高原特色原材料,進行產品深度研發共創,提高產品附加值,助力甘孜特色農產品工業化、產業化、標準化發展。在品牌上,成立34年的娃哈哈國民度高,憑借多年的誠信經營和質量安全保障,產品的號召力高,可以幫助更多的農產品走出大山,將甘孜的“名片”送到更多人的手中。
3)原材料采買
原材料采購是娃哈哈“造血式”助農最大的方法。
娃哈哈從生產第一只產品“兒童營養液”開始,就通過采購農副產品與農民打交道。企業通過大力發展農副產品深加工項目,主營產品中茶飲料、果汁飲料、乳及乳飲料、八寶粥、方便面等產品都是以農產品為主要原料深加工而成。
據統計,娃哈哈每年采購價值數十億元的農副產品,通過“企業+農戶”的模式,增加了農民收入,促進農村面貌改變,推動農業結構調整。23年以來,娃哈哈累計采購各類農副產品價值230億元,帶動了上百萬農民就業。
碧桂園、農夫山泉、喜茶、娃哈哈等食品巨頭、茶飲巨頭紛紛發力帶農聯農作用,幫助農業產業升級、幫助農民增收。農業行業觀察透視食品企業、茶飲企業賦能農業的路徑來看,都在玩轉這3個方式。
1)品牌溢價
農產品的品牌、知名度本身不高,一旦與某個大品牌綁定之后,農產品的品牌和知名度就能得到提高,從而幫助農產品進行品牌溢價。
比如,喜茶在廣西打造檳榔芋共建種植基地,以新茶飲的高標準影響芋頭上游原料種植,更為關鍵就是帶動芋頭價格飆升。在采訪中,廣西當地一位芋頭種植戶表示,和之前相比,這幾年芋頭原材料的收購價格在上漲,“行情比較好,明年我們還會新增幾百畝的芋頭種植面積。”
2)訂單農業
訂單農業是產業企業助農的核心的玩法,產業企業結合自身的產業利用訂單農業可以控制供應鏈,還能降低采購成本,與此同時,還帶動了農業產業的發展。
比如,洽洽食品公司的葵花籽原料采購部分采用“公司+訂單農業+種植戶”的采購模式。據悉,目前洽洽食品在全球擁有9大生產工廠,在內蒙古、新疆、甘肅以及東北地區等向日葵主產區域推行“食葵訂單農業”,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推廣模式,一方面為企業的產品提供最優質的原料,另一方面把公司的發展和農戶的致富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實現了企業、農民、市場和社會共贏、共生的格局。
3)渠道賦能
有很多企業都自建了零售渠道或者代理商渠道、電商渠道,通過自身的渠道可以快速幫助農民銷售農產品。
比如,娃哈哈的快銷網擁有89萬終端店入網、177萬家終端店;同時,娃哈哈還擁有5000多家代理商渠道。
所以,利用這些優勢,快銷網在四川甘孜建立了助農項目,為其豐富的特色資源提供更廣的銷售渠道,還計劃打造助農主題帶貨節,用娃哈哈的品牌能量吸引消費者,幫助優質農產品走出大山。
以上3個玩法就是食品企業、茶飲企業賦能農業的核心玩法。當然,這些都是建立在企業的產業布局及產業優勢之上,唯有企業自身的品牌及產業鏈強大,才有機會帶動農業發展。
產業企業或者食品在產業賦能上,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長期主義、產業扶持、品牌打造等問題。
1)農業投資回報慢,很多企業不能堅持長期主義
長期主義是責任,更是經營農業的義務。然而,農業投資大、回報慢的現狀,導致賺快錢的資本很難長期在農業領域堅持下去。
要破解投資者的長期主義,核心就是企業與當地產業深度融合與捆綁,打造“共生模式”,才能吸引企業不斷的投入。
2)產業扶持
產業投入是一項重資產的投入。所以,一些企業很難去對產業進行扶持,而是就某個產品的品質或者標準化是哪個進行改造。
其實,產業的轉型升級才是農業產業的發展要務。產業興旺,才有利于農民增收、更加有利于鄉村振興。
3)品牌打造
很多時候,資本企業的投資方式農業也有消極營銷,打壓了品牌農業,甚至側面抹殺了品牌農業。
因為資本企業需要的農業原材料供應商的身份,農業經營者只需要按照標準生產和種植即可,至于農產品品牌并不是資本所聚焦的點。
所以,農產品品牌打造會成為政府或農業部門的核心工作,如何利用產業資本的品牌或背書,快遞打造農產品品牌,利用別人的品牌優勢帶動農產品品牌的發展,這是品牌農業躍遷的唯一出路。
以上3點是農業對產業資本、產業企業的期望,也是農業發展中的問題。當下、未來,幫助農業重新定義,才是資本下鄉、產業賦能的重要工作。
科技是農業發展的生產力,但是產業才是農業翻盤的重要出路。在鄉村振興之路上,科技只能成為產業的工具或加速器,產業的轉型升級,農業才有希望。
作為企業,除了解決農業銷售與渠道的難題之外,更要深入農業,破解農業根本性問題,比如幫助產業做強做大、品牌扶持、農業創業者的扶持等方面。幫助農業重新定義自己,不能只把農業當作原材料供應商。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97 篇
瀏覽:37444 次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字節跳動發布2025助農數據報告:數字技術助力新..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