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人工林面積(約12億畝),但長期以來,林業經濟仍停留在“砍樹賣木”的粗放階段。隨著“兩山”理念深化和糧食安全戰略升級,林下經濟正從“邊緣產業”躍升為重構鄉村商業生態的核心引擎。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發展林下經濟全產業鏈”,各地涌現出峽江“場企聯營”、萬安“林藥共生”、姚安“林蜂經濟”等創新模式。這場“向林而生”的商業革命,正以生態價值為錨點,重塑產業鏈、激活新要素、開辟新賽道。
一、林下經濟的發展重點:復合經營到多元產業
1、復合經營深化
持續推廣經濟林果種植,在適宜的林下區域廣泛種植各類特色經濟林果,如油茶、板栗等,不僅能夠充分利用土地資源,還能為市場提供豐富的林果產品。同時,大力發展林源道地中藥材,深入挖掘林下中藥材種植的潛力,通過科學種植與管理,提高中藥材的品質與產量,滿足中醫藥產業對優質藥材的需求,實現林業與藥業的協同發展,進一步提升林下經濟的綜合效益。
2、產品加工升級
以林業產業示范園區為核心載體,全力推動林下經濟產品加工的轉型升級。注重產品品質的精細化提升,從原材料篩選、加工工藝優化到產品包裝設計,全方位打造精品化產品。加強基地建設的標準化與規范化,保障原材料供應的穩定性與質量可控性。完善服務體系,為園區內企業提供從技術研發支持、市場信息咨詢到物流配送等一站式服務,促進林下經濟產品加工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邁進。
3、森林景觀多元利用
緊密結合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大框架,深度挖掘森林景觀資源的多元價值。一方面,打造特色森林景觀旅游項目,如建設森林公園、森林氧吧、森林步道等,吸引廣大游客前來休閑度假、養生保健,促進森林旅游產業的繁榮發展。另一方面,積極發展森林康養食品產業,充分利用森林中豐富的藥食同源資源,開發各類森林康養食品、飲品,如森林蜂蜜、松針茶等,將森林康養理念貫穿于產品研發與生產全過程,實現森林景觀資源與康養產業的有機融合。
4、品牌戰略推進
大力實施林業品牌戰略,深度挖掘林下經濟產業中的特有品牌資源。從地域特色、產品品質、文化內涵等多維度入手,精心培育和打造具有鮮明特色與較高市場競爭力的林業品牌。積極扶持企業品牌創建,為企業提供品牌策劃、宣傳推廣等方面的支持與指導,鼓勵企業通過科技創新、質量提升、文化塑造等手段,提升品牌知名度與美譽度。同時,注重地理標志等品牌標識的培育與應用,通過地理標志產品認證,彰顯林下經濟產品的地域特色與獨特品質,提高產品附加值與市場認可度。
5、科技與數字化賦能
積極推進林下經濟與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與有效銜接。加快在林下經濟重點林區布設5G 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實現林區信息的高速傳輸與精準采集。利用物聯網技術,對林下種植、養殖環境進行實時監測與智能調控,提高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通過大數據分析,精準把握市場需求動態,優化林下經濟產品的生產布局與銷售策略,實現林下經濟產業的數字化、智能化、高效化發展。
二、產業鏈重構:從“單點突破”到“生態閉環”
傳統林下經濟多停留在種植養殖環節,附加值低、抗風險能力弱。而新商業邏輯下,企業需以“全鏈條思維”重構產業生態。
1、規模化與標準化:破解“小散亂”困局
林下產業的小、散等窘況是我國的林下經濟的現狀。那么,要靠什么來破解呢?規?;?、標準化。比如
峽江縣通過“場企聯營”模式整合30萬畝國有林地,打造萬畝中藥材基地和千畝食用菌立體種植區,引入省林科院的良種培育技術,形成“科技+企業+基地”的規?;痉缎?/span>1。這種模式將分散林地轉化為標準化生產單元,單位面積產值提升43%1,為深加工和品牌化奠定基礎。
2、三產融合:從“賣原料”到“賣體驗”
90%以上的林下產業處于賣原料、賣木材、賣草坪等低端經濟,這也導致中國林下經濟升級慢、產業化變現困難。
專家認為,林下產業實現從賣原料到賣體驗的轉變,不僅僅是業態轉變更是商業底層邏輯的變革。
河南盧氏縣將林下種植與森林旅游結合,打造櫻桃溝、塔子山等79處旅游景觀點,形成“林下種植-加工-旅游”閉環,年綜合產值超10億元。浙江安吉竹林碳匯項目更進一步,通過“竹林+康養+研學”模式,將生態資源轉化為可交易的碳匯資產,農戶年均增收8000元。
3、利益聯結:構建“共生型”商業網絡
組織變革是中國農業突圍的新方式,未來的農業農村經濟組織不再是單一結構,而是“共生性”商業模式,多方鏈接、多方收益才是最佳路徑。
江西萬安縣推行“國有林場+集體+農戶”合作機制,農戶通過土地入股、勞務參與、訂單生產獲得“租金+薪金+股金”三重收益。遂川縣羊肚菌基地以“保底收購+收益分紅”模式,帶動戶均增收1.2萬元。這種共生網絡打破零和博弈,實現資源增值共享。
三、科技賦能:從“靠天吃飯”到“數據驅動”
林下經濟的“非標性”(地形復雜、物種多樣)曾是規模化瓶頸,而數字化技術正將其轉化為差異化競爭優勢。
1、精準化管理:AI與物聯網重塑生產邏輯
放養式管理已經不適合中國農業政策,精細化、產業化、科技化、現代化的生產與管理方式正成為林下產業的新樣式。比如
峽江縣建設150畝現代化苗木繁育中心,通過溫濕度傳感器和AI決策系統實現虎乳靈芝、玉木耳等珍稀菌類的精準培育,良種試點成功率提升50%。北京平谷區利用物聯網監測林間環境,動態調整牡丹、芍藥種植方案,土地利用率提高30%。
2、 供應鏈升級:區塊鏈溯源與冷鏈革命
林下經濟突破不僅僅是生產端突破,而是供應鏈的創新與變革。從生產端到供應鏈端、消費端全鏈路升級。尤其是溯源、冷鏈、物流等產業的落地與應用。比如
云南姚安縣建立野生菌區塊鏈溯源平臺,從采摘到加工全程數據上鏈,產品溢價提升20%。河南盧氏縣建設林產品冷鏈物流中心,將中藥材、食用菌保鮮期延長3倍,直供長三角高端市場。
3、品種創新:生物技術打開價值空間
為什么林下經濟不能成為經濟?品種創新勢在必行。品種創新不僅僅解決標準化、產業化難題,更為林下經濟品牌升級提供條件。
浙江淳安縣在林下試種三葉青、重樓等珍稀藥材,通過組培技術將生長周期縮短40%,畝均收益突破2萬元。江西萬安培育高抗逆性崗梅品種,畝產提升35%,成為廣藥集團核心原料基地。
四、生態價值貨幣化:從“隱性資產”到“顯性資本”
森林的碳匯、水土保持等生態價值長期難以量化,而新商業模型正通過金融工具實現“綠水青山”的資本化。
1、碳匯交易:林業的“綠色期權”
林業碳匯是利用森林的儲碳功能,通過植樹造林、加強森林經營管理、減少毀林、保護和恢復森林植被等活動,吸收和固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關規則與碳匯交易相結合的過程、活動或機制。這一過程直接關聯到森林的生長和健康狀況,是提升森林生態價值的重要途徑。
安吉縣上線全國首個竹林碳匯交易平臺,將80萬畝竹林碳匯打包出售給吉利、寶能等企業,農戶每畝年均增收800元。這種模式將生態服務轉化為可交易的金融資產,開辟全新收益渠道。
2、生態認證:搶占消費心智高地
林下產品的“生態認證”有利于產品品牌化、標準化,更能解決消費者信任問題。比如
北京平谷區推出“零碳牡丹”認證體系,通過測算種植過程的碳足跡,產品溢價達30%。浙江“大下姜”區域打造“森林蜜”品牌,依托蜜蜂碳匯監測數據,每箱蜂年碳匯收益達200元。
3、綠色金融:政策與市場的雙輪驅動
“林下可生金,綠富可雙贏。”
以綠色金融支持林業發展,既是壯大林業經濟的現實需要,也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題中之義,更是踐行生態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
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明確允許利用公益林發展林下經濟,并將配套用地納入政策保障。江西萬安創新“林權抵押+碳匯質押”貸款模式,企業可憑500畝林地碳匯預期收益獲得千萬級融資。
五、未來趨勢:從“區域實踐”到“全球范式”
林下經濟的商業進化遠未觸頂,三大趨勢將重塑產業格局:
1、全球化布局:中國林下經濟模式正向“周邊乃至全球”國家輸出。如云南姚安的魔芋種植技術已在老撾、緬甸推廣,帶動跨境產業鏈形成。
2、城鄉要素對流:城市資本與鄉村資源的深度融合。北京平谷吸引社會資本1882萬元投資林下牡丹種植,反哺鄉村旅游開發。
3、生物經濟崛起:林源活性成分提?。ㄈ珈`芝多糖、黃精皂苷)催生千億級健康產業,浙江已建成亞洲最大林藥生物萃取中心。
結語
林下經濟的新商業本質是升級和躍遷,更是生態資本主義的革命。
農業行業觀察認為,林下經濟的價值不僅僅是提供食物,實現“大食物觀”,還為中國農業現代化提供一套價值創新的樣板。未來的重點一定是圍繞從林下種養,到林下產業、森林碳匯的深度創新,不斷地提升林下經濟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實現林下經濟生態躍遷。(文/聞玥敏)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91 篇
瀏覽:37218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縣域農業】湖南?。哼\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