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編者按:受四川省區塊鏈行業協會委托,我司編撰了《數字鄉村——農業產業鏈信息化觀察》行業深度報告,并于2022年7月1日在《信鏈·觀察》第九期正式發布。
隨著數字經濟的不斷發展,物聯網、5G、人工智能、區塊鏈、遙感氣象等信息技術也不斷的往民生產業推廣應用。農業產業鏈信息化是國家數字經濟發展的重大發力點。農業產業鏈信息化要解決農業產業從農業種源(制種與試驗)、農業生產、農產品采收、農產品粗深加工、農產品倉儲與冷鏈物流、農產品質量監管、農產品銷售(大宗和零售)、農產品品牌建設、農業金融保險、農業技能培訓等農業產業鏈各個環節的信息化賦能工作。農業產業鏈的信息化(智慧農業)建設,可以為鄉村產業振興提供新的動力源,為國家“數字鄉村”戰略的發展做好農業產業數字基座。
本期“信鏈·觀察”專刊將以農業產業鏈信息化為主題,分析研究縣域鄉村經濟(農業產業信息化)發展的數字化轉型之路,為農業產業鏈由傳統轉向數字化,促進地方農業經濟發展探討發展方向,為國家“數字鄉村”試點示范方向選擇提供一些參考。
(一) 產業定位
我國是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糧食安全是事關國計民生和社會政治穩定的根本問題,是國家發展戰略、國家安全戰略和國際競爭戰略的首要問題。一方面糧食供給面臨人口與社會發展剛性需求的雙重壓力;另一方面,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導致糧食生產的資源與環境的約束日益加劇,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產出的粗放型增長方式難以持續。在不能過多依靠增加投入要素來提高單產,并且耕地面積總量有限甚至可能減少的情況下,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必須以“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為發展導向,根本出路在于走出有中國特色的農業科技現代化之路。
從全球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來看,一般認為農業產值占整個GDP 的10%是國民經濟的轉折點,將迎來現代農業的加速發展期。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占GDP比重每年下降2~3個百分點,2013年首次降到10%以下,標志著我國已進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階段。與此同時,世界范圍內現代生物技術、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迅猛發展并向農業領域不斷滲透,正在引領和支撐世界農業格局和發展方式發生深刻而深遠的變革,農業科技的支撐與引領作用將更加突出。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資源與環境雙重約束的基本現實,更加決定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加速轉變的過程中,農業科技現代化是根本性、決定性力量。
(二) 產業發展階段
我國農業產業信息化發展經歷了從農業物聯網試點、數字農業試點、單品產業鏈信息化試點、數字鄉村試點等幾大發展階段,當前農業信息化市場正在由藍海向紅海轉換的過程中,相關應用研究也逐漸深化。從最初的物聯網數據采集展示到產業鏈數據采集展示,從單純的數據收集到數據的整合分析,從農業數據統計到數字農業場景化的決策指導應用,行業發展逐步進入理性。因此,行業內的服務企業也開始出現等級劃分和能力分層:主要體現為物聯網項目施工類型企業、智慧農業軟件開發企業、智慧農業設施設備研發企業、整體系統集成企業、專項作物研究型服務企業。
(三) 產業規模
智慧農業是數字經濟的組成部分,經過物聯網、云計算、3S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的高度融合而衍生。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1-2026 年中國智慧農業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規劃建議報告》數據顯示,2016至2019年,我國智慧農業市場規模從155.2億元增長至231億元,結合我國農業產值,2021年預計規模685 億元,預計2022年我國智慧農業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至743億元,同比增長 8.5%。
統計顯示:2020年,四川省農業農村信息化總投入達62.13億元,其中:農業農村信息化財政投入21.88億元,占比35.22%,排名前三的市(州)分別為成都市、雅安市和南充市。農業農村信息化社會資本投入40.25億元,占比64.78%,排名前三的市(州)分別為成都市、宜賓市和達州市。市(州)農業農村信息化平均總投入約2.96億元,其中財政投入1.04億元;縣(市、區)農業農村信息化平均總投入約3591.57萬元,其中財政投入1265萬元。
圖1 2020年四川省各市(州)鄉村人均農業農村信息化投入水平
根據有效樣本數據綜合測算,2020年度四川省縣域農業農村總體發展水平為38.3%,高于全國平均37.9%的綜合發展水平,高出西部地區綜合發展水平4.2個百分點。
規模決定市場主體的數量,也決定著市場主體的業務開展方向。根據目前國內智慧農業市場發展階段和大致行業分布,當前在農業產業鏈上提供信息化服務的企業和占比主要分為精細化種養殖(占比15%)、農機自動駕駛(占比 10%)、無人機植保(占比35%)、軟件及數據平臺服務(占比40%)。在四川省內已注冊登記的智慧/數字農業相關的企業,截止目前已有≥3000家,目前主要集中在省會成都。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川內從事本行業的企業分類更加細化。大致可分為:傳感設備研發企業(3%)、軟件應用平臺研發企業(30%)、科研機構(5%)、系統集成實施企業(35%)、項目資源整合型企業(18%)、農業產業開發企業(9%)等幾大類。
由此可見,不管是國內還是四川省內,目前從事智慧農業產業研究和行業開發的企業,大部分還是停留在業務層面的研究,真正考慮農業產業鏈數字化轉型的企業少之又少。省內農業產業鏈數字化轉型,農業產業鏈全程信息化賦能還任重道遠。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91 篇
瀏覽:37225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