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并不能依靠數據自身去創造價值,數據自身并不創造價值”。
最近,在第三屆農業行業觀察產業峰會上,布瑞克農業大數據科技集團(以下簡稱:布瑞克)執行總裁/黃桂恒以《農業大數據+產業互聯網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深度分享了“布瑞克14年的創新與精進,全方位展現了布瑞克以大數據為業務核心,助力農業產業轉型升級,賦能鄉村振興的故事”。
自2008年開始,布瑞克一直深耕農業領域,借助大數據+互聯網模式構建了以“農業大數據中心”為一個中心、“農產品集購網”和“農牧人商城”為兩個抓手的業務全圖景、逐步破解農業供應鏈、農產品銷售、產業轉型升級等行業難題,并且打通了數字化服務鄉村振興的全鏈路。
(以下是演講內容,農業行業觀察編輯整理,略有刪減)
一、成立14年,構建產業數字化全圖景
下面我把布瑞克的情況簡單地給大家介紹一下,布瑞克成立到現在已經有14年的時間。自2008年起,布瑞克在北京中關村成立的。
14年內,布瑞克一直深耕農業領域,從農業咨詢做起,延伸到農業領域數據產品和購銷決策服務,最后再衍生出集購網和農牧人商城產業互聯網平臺。到目前為止,布瑞克整個業務架構可以總結為“一個中心兩個抓手”。
“一個中心”是農業大數據中心,它解決的是生產端農業數據資源、產品、供應鏈數字化的問題,主要是解決供應端產品的資源問題。
“兩個抓手”是兩個互聯網銷售平臺,一個是“農產品集購網”,解決工廠食品加工、農產品加工企業對農產品大宗原料采購的問題。另一個是農牧人商城,這個平臺解決的是社區市民農產品消費難題,以數字門店載體,從城市端進入社區解決農業供應鏈數字化等難題。
與京東、阿里、拼多多不一樣的,布瑞克的業務拓展邏輯是圍繞單品鏈條做深耕,從產業數據體系構建、以產業研究、供應鏈的數字化為起點,去做采購和銷售服務平臺,再幫助單品提升終端客戶的滲透和服務,構建供應鏈服務系統能力,然后再橫向拓展品類。
從2015年開始,布瑞克產業互聯網業務嘗試B2B、B2C等業務模式。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們在糖、大豆和凍肉等單品農產品銷售上,都取得了一定的市場占有率。
自2021年,布瑞克圍繞這三個單品類開始向上游去延伸,并且形成單品全產業鏈的云平臺,從而打通從生產端從種植養殖端,到生產粗加工,再到精深加工出來的食品,最后到市民消費整個鏈條的搭建,這是布瑞克產業的全景。
2022年,我們三個品類全年銷售迎來爆發式增長,其中自營銷售額大概在30億元。
另外,我剛才介紹了“一個中心兩個抓手”,一頭是通過智慧農場,縣域農業農村數據平臺連接農業,通過農場連接農民;另一頭是城市端供應鏈數字化平臺,有對工廠大宗分銷,也有市民數字門店和社區分銷,通過數字農批和數字門店來連接市民,中間是數據體系架構,形成比較完整的鏈路。
二、破解“農周期”全鏈路賦能鄉村振興
透視整個發展脈絡,布瑞克最早的業務是農產品定價模型,依托價格模型給很多世界500強的企業包括中國大龍頭企業,像光明、中糧等企業提供產業決策的服務。成立之初,布瑞克認為可以用決策智能化去創造價值。于是,我們構建了農業大數據體系,提供決策所需要的所有數據。
在2009—2015年這段時間,我們花了很多精力做數據體系和數據資源梳理,把中國農業數據形成了初步的產品,并且形成一個數據終端能夠商用的產品。
然而,在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并不能依靠數據自身去創造價值,數據自身并不創造價值。另外,這個價值非常的窄。唯有基于數據智能應用或者說在產業上的流動才能產生價值,雖然數據能夠改善決策、改良決策或者優化決策;但決策本身影響因素還是很多,如果不能夠落地到產業里面,我們還是沒有辦法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從2015年開始,布瑞克落地了集購網。從原來給企業提供農產品價格預測、套期保值的方案、采銷日常決策服務,演變成除了決策、價格的分析、對行業判斷之外,還實現用戶所需要貨源精準的匹配,并且以合適的價格能夠送到廠里等服務。
集購網平臺實現了從大宗銷售再向城市毛細血管滲透進入社區,再衍生出來2017年上線農牧人,這是布瑞克發展歷程。從生產端到最終消費端,打通種養、加工、流通渠道、終端零售,實現全產業鏈的數字化。下面,我再結合布瑞克具體業務深度剖析一下各業務的價值和做的事情。
1)破解“農周期”實現數據價值
為什么會這樣去做呢?其實,在這個服務過程中,我們發現干農業要掙錢,要穩定地、體面地掙錢是對于鄉村振興是非常基本的要求;但是“農周期”的問題在行業里大量地存在,導致決策的盲目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鄉村振興的步伐。
盡管,隨著信息網絡的發展,現在農民也都有手機,也都能看到農產品的價格,但是,“農周期”并沒有消失,整個行業反倒遭遇更大、更劇烈的周期現象。
如何破解“農周期”呢?我們本質上是對農業數據的積累,從數據到智能化應用再到產業主體,能夠依托數據決策規避風險。甚至包括供應鏈數字化形成的數據體系,能夠及時地響應局部供需的失衡,像物流緊張和短期沖擊因素造成供需失衡,我們能夠掌握全面數據的信息,能夠調動市場的資源,才能夠盡快地平息或者響應這樣一個問題。
布瑞克非常早地提出來在農業發展和提升需要靠數據支撐的理念;畢竟,我們缺的不只是資金或者技術,其中資金或者技術在政策驅動包括在市場吸引下總是會有;但是數據體系、數據規劃包括數據作為公共品在業內的存在是非常缺失的。
與此同時,圍繞著數據和全產業鏈,農業大數據+產業互聯網,布瑞克到底想解決農業什么問題呢?我們總結出來三個點,一是消除數據的盲點,二是打通供應鏈的堵點,三是服務終端用戶痛點。下面,我再剖析一下:
第一個、數據盲點對應的是農業數據基礎設施的缺乏。其實,中國某個產品產量歷年變化趨勢,某個產品的價格歷年的變化趨勢,以往高點在哪里,有沒有大小年,整個周期分布怎么樣,種植空間分布怎么樣,物流調動關鍵節點樞紐,這對于經營主體來講,它在做產業決策時必須要參考的;但是我們了解成本非常高,而且還存在決策信號單一、同質化嚴重等現象。
所以,布瑞克投入十幾年的精力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我們思路是從單品到空間,就是以線為單位去支網,最終數據匯聚到智能終端。這樣的規劃是非常宏大的,我們到現在做了14年,我們未來再做10年、20年進一步完善業務線。
第二個、打通農業供應鏈的堵點。中國農產品供應鏈體系非常長、非常龐大。國內農產品流通來講,都有很強上千公里甚至幾千公里的調運,我們主糧從關外調到關內,飼用糧從關外調到關內,畜牧業調運體系從飼料原糧調運到屠宰的調運到產成品的調運,實際上都是供應鏈非常長的體系。
供應鏈長了整個響應就會慢,內部的信息比較脫節,這里會導致供應鏈效率比較低,物流成本非常高而且不穩定,這就使得農業供應鏈定價缺乏依據,我們訂單履約也是缺乏保障。
所以,布瑞克集購網長遠的目標是通過整合全產業鏈數據資源,形成一個數字化交易平臺、數字化供應鏈網絡、數字化交付網絡,進一步延伸到終端用戶以及根據差異化需求進行適當匹配。
第三個就是服務終端用戶痛點。眾所周知,我們終端用戶的體驗由于供應鏈效率的缺乏,也是非常不穩定的。
布瑞克從三個領域去深耕解決問題,最終實現三個板塊服務一個單品,能夠降低單品社會總成本、供應鏈總成本,使農民收入能夠有一個很好的保障,效率能夠得到提升,使得終端用戶產品體驗、供應鏈體驗非常好,進而形成相對穩定訂單農業的一套體系,最終才能夠去促進農民穩定的增收,這是布瑞克業務架構的體現。
2)以縣域為單元,用大數據升級產業
再來聊聊大數據基礎架構。我總結布瑞克在編織一張網,這張網是以縣域為單元,以產業為鏈條,從而賦能縣域經濟的發展與升級。
中國農業基礎單元或者說行為主體都是在縣里,我在空間上按縣為單位整合所有農業數據資源,縣里面主要的資源稟賦、主要種植資源、種養品類規模、上市的時間、主要經營主體、主要的基地,再結合氣象數據資源、遙感數據資源、智能設備數據資源,以縣為單位進行架構規劃。
在整個產業上以單品為鏈條,數據流轉在政府規劃架構里是按行政體系來流轉的,也就是說數據從村到鄉、從鄉到縣、從縣到市、從市到省、從省到部委,這個數據流轉是服務于行政,最后去做規劃或者做決策掌握信息服務的。對于從業者來講,數據流轉沿著價值鏈、沿著供應鏈、沿著物流鏈,實際上是最自然的。
所以,布瑞克規劃的鏈條從生產到最終終端銷售,過程中環節數據指標都在大數據體系建設中,并且會有相應的交易平臺進行業務的孵化,從而形成數據和業務正向反饋。
我們以縣為單元、以產業為鏈條支起了農業數據的網絡,整個聚合的分析維度、顆粒度都有提前的規劃、有提前的接口,包括在數據架構設計上提前做了設計。
3)構建數據終端
數據最終都會匯聚到農業數據終端,這個終端布瑞克也是發布有大概10年的時間,實際上提供工具化的平臺把數據聚合到一起,其作用有4點:第一是給從業者提供便捷行業洞察;第二是幫市場機會的尋找;第三是一些深度產業專題的分析;最后給行業還會有相應指數發布包括數據交易,農業領域數據交易平臺,這是大數據方面的一些架構。
4)搭建兩大平臺 鏈接生產端和消費端
兩個平臺我簡單再介紹一下,第一個是集購網B2B平臺,簡單來講提供的是對農產品加工行業、食品飲料加工行業大宗農產品到場的服務,解決農產品供應鏈效率的問題,從大宗農產品交易標準化、信息化到訂單數字化到供應鏈交付的數字化。打通這些流程,我們經過了六七年的時間嘗試。
通過這個平臺,實際上能夠使得生產端到最終客群,通過平臺進行一站式的流通。
我們希望集購網B2B平臺能夠給客戶提供2大服務,第一是核心城市上午訂貨下午到,中午訂貨明天到,使中間流通環節少搬運一次,這使得大宗農產品流通毛利空間有很大的提升,能夠造福整個供應鏈。第二是再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向上游延伸,在產地建設單品云平臺,去做產地農業數字經濟產業園,幫助產地優勢單品形成供應鏈體系,不止對接電商平臺,可能在線下整個供應鏈到場都能夠做優化,從而實現總體成本的降低,實現整個行業的增收。
第二個平臺就是農牧人商城。再到城市端毛細血管是農牧人在做的事情,農牧人在農批市場下游就是農貿市場,一是社區里打造了數字門店體系,它是一套SaaS化的系統,能夠讓農貿市場檔口直接接入進來,我們合作之后一是幫助它形成數字化門店管理;二是做了終端、末端,就是社區里集單體系。農貿市場里每天銷售由我們進行集采批發,給他配送到店。
這個業務在長三角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我們到現在接入了5000家門店,發展了5000家門店,整合了200個供應商、整合500多個末端司機、每天日工白條數上萬。
截至目前,農牧人的銷售額數據2021年銷售1個億,2022年銷售15億左右,成長也是非常快。
這個平臺成長起來以后,實際上實現了毛細血管端農產品物流的整合,以及訂單資源流量的整合,從而實現對更多農產品直接對接農場供應鏈的覆蓋,通過這個方式進一步地縮短農產品供應鏈從生產端基地到市民的餐桌通路,是這樣的邏輯。
5)發力農業大數據+產業互聯網 助推縣域經濟崛起
最后,談談在農業大數據+產業互聯網領域的布局情況。我先分享一個服務案例。這個案例就是大連云農批,布瑞克打造的是海參和櫻桃的單品,在東北吉林圖們肉牛,肉牛大數據再加上屠宰加工,最后到牛掌柜的分銷,在東北和商丘食品產業園,大豆這個產業從東北大豆基地到商丘集中性數字化前置倉,再到我們對豆為原料施工加工業整個供應鏈完整的服務,這是我們主要的項目案例。
未來的規劃,未來布瑞克將會構建三張網:
第一張網是農業數字資源網,這個是以縣為單位,在這個版圖上2000多個縣都有什么農產品、怎么分布、主要單品在哪里;
第二張網是骨干交易中心和骨干供應鏈物流網絡,這個是我們在2022年落了三個,2023年可能要落五六個,圍繞大區域集散中心和大單品來打造現貨交易線上平臺和線下集散的倉儲物流園區和分揀粗加工的中心。
第三張網是城市端智能儲運和配送網絡,主要解決的是供應鏈及時響應、客服的配套、末端用戶體驗的問題,這是布瑞克大的業務板塊,通過這個一起來助力農業主產區,帶動一個單品,造福一方農民,助力一方產業或者是助力一方縣域經濟的崛起。
最后,布瑞克希望可以與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推動農業產業升級,賦能鄉村振興,謝謝!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96 篇
瀏覽:37392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