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9月,內蒙烏蘭察布會有成片的金色麥田。一個戴草帽的男人會蹲坐在田壟上,彎腰隨手碾出幾個麥粒就往嘴里送。這是陰山優麥董事長盧文兵正在“驗收”自家產品。
如此打扮的盧文兵絕對不會讓人想到,他曾經是一位西裝革履的高級投資人,也當過名企高管,見證過企業上市敲鐘,也“挽救過大廈于將傾”。
離開投行證券和餐飲零售,這位商界老兵最終因為情懷走向了三農,成為萬千“新農人”中的一個。
說起“新農人”,很多人第一反應可能還是《山海情》中塑造的鮮活人物:大學生、教授、鄉村教師、宣傳干事……他們演繹著“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因為鄉村振興而相聚。
而在現實生活中,還有一類像盧文兵一樣的“企業家新農人”,他們有情懷,有見識,有長年累月訓練出來的商業與產業思維,更難得的是,有建設鄉村的強烈愿望。
昨天,由抖音集團旗下抖音數字學堂發起并實施,專為全國范圍內的三農領域創業者開辦的鄉村商學堂首期迎來尾聲,為47位“企業家新農人”舉行了畢業儀式。
這些學員有各自擅長的領域,又都奮斗于三農這個垂類,他們中有“60后”商界老大哥、“70后”中科院博士,也有“90后”電商達人。
在那里,我們了解到了三農創業者的艱辛、不易、困惑,但見證更多的,是一群“情懷驅動者”的結伴同行。
01
用投資人的思維,重做農業
從光大證券的資深投資人,到蒙牛創始人牛根生親自邀約成為副總裁,19輪談判助力蒙牛上市,這是盧文兵職業道路的一次重大轉變。
而在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小肥羊董事長的一通電話,又成為他跨行接手小肥羊成為CEO,從“門外漢”速成“餐飲專家”的契機。
企業融資、產品經營、團隊管理的擔子一肩挑,7年時間,盧文兵帶領下的小肥羊逆風翻盤,從上市再到百勝集團70幾億收購,品牌身價翻了35倍。
這之后,盧文兵選擇自己成立一家投資公司,重新做回投資人。
一次偶然的機會,民豐種業進入盧文兵的視野,這個來自家鄉的企業引起了盧文兵的投資興趣。
民豐種業做的是馬鈴薯種薯,馬鈴薯的市場份額有兩三千億,國內有4家大基金都投了,盧文兵覺得自己跟著投不會出錯,又能支持家鄉建設,當即投入了幾個億。
誰知道第二年春天,他從民豐的報表中看到,種薯的銷量不增反降。
盧文兵覺得奇怪,就做了市場調查,發現馬鈴薯的種薯是賣給普通農戶的,今年賣不上價,他們明年就不種了。而且,馬鈴薯保質期很短,今年賣不掉,明年就壞了,產品就會砸在自己手里。
眼看投資要失利,盧文兵懊惱得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著,猶豫了將近一個月做出決定:到民豐種業上班,自己親手把它做起來!
此時,盧文兵的投資人思維開始發揮重要作用,改變很快發生:
馬鈴薯賣給散戶難以盈利,盧文兵就瞄準to B生意,通過朋友介紹,到世界上最大的加工薯公司美國藍維斯頓參觀學習,當場簽下了大批量訂單;
賣原料想象空間小,行業里最賺錢的都是下游產業,盧文兵又瞄準了薯條加工,發掘出更加健康的低溫薯品類,在被外資壟斷超95%的加工薯行業撕開一個出口;
工廠投產之后,盧文兵覺得代工只是走量,做品牌貼近消費者才是長遠之計,于是低溫薯品牌“嘟嘟薯”正式成立。
民豐種業,成為中國第一個擁有從育種到消費品全產業鏈的農業公司,帶動了當地農戶和農產品產業的發展。
這一切都是因為盧文兵看得很清楚:“農業靠天吃飯,產量高了賺錢,產量低了就賠錢。單純靠農業想快速做大公司是不可能的,我們必須發展相關的產業鏈。”
盡管馬鈴薯相關業務已經走上正軌,盧文兵還是有一個“心病”——根據專家的建議,馬鈴薯要三年一種,產量和品質才有保證。
土地的利用效率直接決定成本,土豆只能三年一種,那兩年空窗期種什么,就成了大難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盧文兵對比了幾十種農作物,最后看上了裸燕麥。
烏蘭察布是中國的燕麥之都,當地海拔有1700米,晝夜溫差大,很適合裸燕麥生長。
當下,國內和國外比較大的燕麥品牌,用的都是進口的皮燕麥,盧文兵對比了一下,烏蘭察布裸燕麥的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更高,營養價值和口感都比皮燕麥更好,一定是大健康背景下的趨勢所在。
他當即決定,要在烏蘭察布打造中國最大的“裸燕麥”基地,為全世界提供最好的燕麥。
抱著這個遠大目標,他創立了自己的裸燕麥品牌——陰山優麥。
盧文兵盤了一下,市面上大部分燕麥品牌做的是沖泡燕麥,人們把它當成早餐來吃。如果想把燕麥的生意規模做大,得讓燕麥進入更多的生活場景。
興趣和電商,成為了必須把握的趨勢,而抖音,則是這方面最重要的陣地之一。
因為對于新品牌及剛入局電商的企業來說,通過抖音直播和短視頻的方式充分展示自身內、外在優勢,促進品牌快速曝光,實現用戶拉新及沉淀,從而建立品牌效應,實現銷量遞增是一條已經被驗證過的無數次的路徑。
同時干農業的都知道,農副原料產品的市場變化不是任何人能控制的,真正的靠天吃飯。所以盧文兵才堅定做深加工,既是發展第二曲線,也是通過建立自我消化原料的能力來緩沖波動。
而抖音電商能幫助企業把深加工產品賣出去,支撐了企業把農民種得好的原料收購回來,實打實讓企業有銷售、農民有訂單,成為對抗三農產業天然不確定性的重要穩定器。
邏輯都清晰,實踐對于“60后”的盧文兵來說卻不容易。
此時,抖音數字學堂發起的鄉村商學院,成為了盧文兵快速提升相關認知的契機:
來自抖音平臺的團隊培訓,讓盧文兵對內容電商的認識框架快速建立,省去很多摸索和試錯的成本,上手效率極大提升;
團隊有專人負責對接和服務企業,意見和反饋的快速交互,讓盧文兵感慨從鄉村商學堂體會到了“抖音整個公司對三農企業基本面的支持都很大”;
框架建立和資源支持給盧文兵帶來了很大的信心,此前陰山優麥在沒有做任何廣告的情況下,僅僅依靠復購率,銷量已過億,2023年,盧文兵預期抖音電商一側的銷量就可以超過1億元;
……
學習,永遠是這個時代最好的投資,在鄉村商學堂,盧文兵不僅收獲了認知,還因此認識了處在不同行業、不同階段,做著不同產品的三農企業經營者,“大家一起交流,都感覺互相能幫助”是盧文兵最直接的感受。
用投資人的思維重做了一遍農業,如今的盧文兵,仍舊在路上。
02
“難懂”的物聯網,也可以走進漁戶
同樣作為首期鄉村商學堂的成員,“80后博士”沈杰也是一個“企業家新農人”的代表。
沈杰作為慶漁堂創始人,浙江大學本科、中科院博士的學歷非常亮眼,可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在這一切之前,他還是個從小在魚塘邊長大的人。
沈杰出身在漁民世家,對漁業有著深厚的感情,也深知我國漁業的發展痛點:
漁民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吃住在魚塘邊,憑經驗焦慮地看顧著魚塘,卻很難提前預判風險,每天半夜必須很多次地起床巡塘,稍一疏忽,便可能一夜返貧;
現有的大部分魚塘結構,無法及時有效地將每天的排泄物清理出去,結果必然導致魚塘水體嚴重富營養化,以及有毒有害物質的泛濫,并導致魚病多發和安全隱患;
受水溫影響,一年之中,絕大部分地區的農戶只能選擇春季放苗、冬季售賣,從而年復一年地造成短期供過于求,魚價低廉,價高時,卻又只能徒呼奈何;
漁民每天真金白銀地把大量的飼料投到水里,而魚塘卻如一個盲盒,直到魚捕撈上岸的時候,才會發現今年到底收成幾何,規格幾許,殊不知,非標的水產品永遠是價值鏈的最底層;
……
中國漁業是一個萬億級的產業,然而還沒有百億級的公司,但卻有著中國數百萬小散的養殖戶,他們很無助,對市場幾乎無知無覺,抬頭望天,卻不敢離開魚塘半步。
結構性矛盾如此突出的漁業,亟需一場技術革命。
而具備物聯網技術背景的沈杰,找到了突破口。
漁業核心之困,來之于水,只要利用漁業中“水的共性”以及“物聯網驅動的產業協同性”,讓漁戶學會用數字化、可視化的手段來科學養魚,再深度鏈接需求端,產業內很多“癥結”都將得到疏通。
因此,在物聯網技術和各產業的結合還比較松散的時候,沈杰就決定將物聯網技術深度賦能垂直行業,建立新的商業模式,由此創立了慶漁堂。
如今來看,慶漁堂的工作成效卓著,他們就像是“搭橋者”, 橋一頭的“橋墩”叫做“漁村驛站”(物聯網智慧養殖服務),通過物聯網連著數十萬畝的魚塘,而另一頭的“橋墩”叫做“數字漁倉”(供應鏈標準化品控服務),連接著下游中國最優質的水產品銷售客戶供應鏈。
那么最中間的橋板,就是數據鏈路。
每天有數萬條魚,從橋的這頭到了那頭,不同的是,每一條魚都安全美味,每一條魚都全程溯源。
在“漁村驛站”,他們用物聯網數千萬次地幫農戶降低了風險,不再讓農戶為半夜的浮頭死亡而哭泣,在“數字漁倉”,他們用數據智能開創了“倉養一體化”的新模式,讓更多的農戶將來老有所養,可以享受科技而來的共同富裕。
但在這些成果背后,漁業處處是痛,環環是苦,慶漁堂也是解決了重重困難才走到今天。
用戶教育、水體溶氧問題、服務之困、養殖設施配套、供應鏈疏通、資金周轉、團隊協作、跨界之難,這些都難以一一為外人道。
難得的是,這其中的很多問題的解法,沈杰都在鄉村商學堂獲得了啟發。
01、用戶之困
我國當前數百萬養殖戶,很多已逐步進入老齡化階段,用戶前期教育成本極高。
尤其是對于完全陌生的智能化物聯網設備,并要與之協同建立針對魚塘智能管理的閉環結構,難度之高,遠超消費互聯網的用戶思維,早期很多養殖戶甚至把慶漁堂團隊看作是騙子,長期觀望和質疑。
但產品成交的不變之處在于用戶的極致體驗和可接受的使用成本間的平衡把握,這里,抖音和長江商學院合辦的鄉村商學堂給了沈杰很多啟發和知識,從而讓他破除了傳統養殖戶在接受科技類產品和服務時的瓶頸,并建立高效的可復制的地推模式。
通過抖音的視頻平臺和創作推廣思維,“難懂”的物聯網已經走進越來越多漁戶。
02、團隊協作
作為聚焦物聯網的企業,慶漁堂團隊協作的過程中涉及很多專業數據和信息的流通,收集、調研、討論、反饋、總結,常常有大量的交互。
在以前,某個團隊的員工做完調研,可能只匯報給自己的直屬上級,內部做一個反饋之后信息就沉淀了。又或者開會的過程中,大量的討論和反饋在收集修訂的過程中沒能反映出來,影響了最終的版本。
信息丟失率,成為沈杰一直頭疼的問題。
在鄉村商學堂了解到飛書強大的協作功能后,沈杰當即選擇啟用它作為團隊融合和組織管理的工具,內部信息交互的效率和準確率顯著提升。
03、轉換視野
“能夠從投資人視野看待問題”,也是沈杰的一個巨大收獲。
“因為我是搞技術出身,習慣于聚焦解決問題,跟投資人溝通的時候也總是從這些角度出發”,在鄉村商學堂,沈杰有機會體驗了相關真實情景的模擬,才發現自己以前的思維方式確實有所局限。
“一方面,農業在投資方面的吸引力本來就相對弱勢,另一方面,物聯網在行業中目前還沒有完全成功的案例,我們在跟投資人溝通的時候往往沒說到重點”,沈杰感慨,“站在投資人的角度看,我們才能把價值點提煉得更加清晰”。
閻愛民教授曾表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鄉村商學堂的創立能夠幫助更多三農企業家把企業做大做強,從而促進鄉村發展。”
沈杰和慶漁堂為漁業所作出的貢獻,讓一個說法再次得驗——三農企業是鄉村發展的強勁助推器。
03
村播,大有可為
劉若愚是本次鄉村商學堂中比較年輕的一位,作為“90后”,他的子歸村播孵化園跟很多同齡人所關注的“潮流人群”不同,聚焦在了素人和鄉村,故事,還要從3年前說起。
2020年被譽為直播帶貨的元年,作為抖音電商服務商 ,劉若愚和他的團隊在這一年選擇了一條初看并不光鮮、如今回望卻意義非凡的道路——村播孵化。
用劉若愚自己的話來說,“在過去的一年里,直播電商對于很多從業者來說,是多了一條超乎想象的電商渠道,但你要相信,在聚光燈能照耀的主舞臺之外,抖音電商的直播真真切切地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
劉若愚回憶起第一次來到屏南縣做村播培訓的場景,那時他和團隊已經在服裝直播賽道做出了一些成績,來到村里原以為只是一次“照本宣科”的任務,卻很快被當地鄉親們的熱情所感染。
屏南縣的柳岳縣長親自為家鄉特產站臺,一起上陣直播,一場持續5天的培訓,200多位自發報名的村民,現場座無虛席。
沒想到輕輕投下的一顆小石子,也能激起層層漣漪。
那之后僅一年時間,劉若愚所創辦的子歸村播孵化園共計培訓主播3700余人,孵化660余人參與到直播行業,帶動線下廠家400余家,文旅景點4個,解決產值超過3700萬的錐栗、臍橙、菌菇等當地待銷、滯銷農產品,為村民增收了12萬。
他看到很多寶媽、農戶的大哥大姐、村鎮里的老人因此而改變命運,深刻覺得“原來不只是大城市有牛奶面包,自己的家鄉,自己最耳熟能詳的這些產品,可能也會存在著,非常絢麗的詩和遠方”。
劉若愚從此認定了村播的巨大潛力和價值,在助力農產品銷售和孵化素人主播的路上日益深耕。
跟鄉村商學堂的大部分學員不同,劉若愚對于電商平臺的理解不成問題,他的困惑,在于村播產品的品牌化和自身企業的轉型,簡單來說,就是長遠發展的問題:
首先是組織架構,子歸村播涉及到團隊異地辦公,經常要遠程協同和管理,如果沒有好的組織架構和管理模式,很容易損失效率;
然后是品牌運作,鄉村企業往往重視產品和渠道,最容易忽視品牌的重要性,但實際上,品牌可以幫助鄉村企業建立獨一無二的市場辨識度,也是其最值錢的資產,是長遠發展的基礎。
在鄉村商學堂,劉若愚如愿得到了系統梳理知識的機會和解決問題的路徑。
首先是管理上,飛書和OKR相關的課程精準對應了劉若愚的需求。
飛書強大的協同辦公系統讓工作成果更加可視化,配合OKR,團隊的目標清晰可見,對應一致,進度也能更好管控。
如今劉若愚和搭檔已經堅定推行了OKR,并且結合鄉村商學堂相關課程知識,根據企業自身的狀況做出適用和調整,邁出了架構組織的第一步。
對于品牌化,課程學習也讓劉若愚收獲頗多:
“我一直是知道品牌的重要性的,但是對于什么時候該做,做到多少體量的時候做品牌是比較模糊的,但是上了課以后,開始有了以始為終的概念,就是從一開始就要有品牌的標準,這個標準其實本身就達到了一定的目的。”
此外,鄉村商學堂也讓劉若愚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溝通中經常碰撞出一些新的火花來。
比如劉若愚最近在給政府做一些關于鄉村振興的方案,也是在同學的交流中,了解到來自力石科技做AI數智文旅的陳海江有很多這方面經驗,并且已經有了很多成功案例,雙方交流數次之后就建立了合作,目前已經在推進中。
此前因為疫情的原因,上課的節奏經常有變動,劉若愚便很珍惜每次能線下見到老師和同學的經歷,畢竟:
“這種結伴而行的感覺太好了,就是你的問題不是你一個人在孤獨的面對,而是有人給你分享經驗,甚至指點你找到方案,作為一個三農領域的垂類創業者,這太難得了。”
04
眾人報薪,聚火成光
不難發現,鄉村商學堂的成員們最終都會有類似的感慨:
“有人同行,這太好,太難得了。”
很長時間里,三農領域的創業者往往是“單打獨斗”,還要克服千百年來“靠天吃飯”的農業困局,孤獨感不言而喻。
鄉村商學堂的加入為這些鄉村企業家帶來了很大的助益。
一方面,課程本身從產品升級、模式創新、渠道拓展、組織效率提升等方面為創業者帶來了專業的幫助。
這47位鄉村企業家企業的處境、發展階段和遭遇的問題都各不相同,對企業的困境和機遇都有各自的看法。
有的企業家堅定地表達了對企業接下來增長的決心,也有企業家還在焦灼地探索企業發展新路徑,但交流永遠是必要的,因為市場和機遇在不斷變化,企業家最危險的是把自己困在原有的認知中。
不少企業家正是在結束鄉村商學堂的學習之后,開啟了企業轉型之路。
而三農企業的優質發展又導向了農民的受益。
長久以來,農產品產值低、生產過程抗風險能力弱、規模化生產水平差、產品毛利低、供需不穩定造成價格波動、渠道拓展難等問題一直是農業產業的痛點,鄉村企業在幫助農民標準化生產,發展二產給予農民穩定訂單確保收入,獲取c端用戶數據反饋優化生產方向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對于整個社會來說,鄉村企業對地方發展也起到很強的拉動作用。
不只是農產品企業,鄉村文創、農業供應商、產業解決方案等領域的公司對鄉村的生活環境的改善體現在方方面面——殘障就業、非遺產品售賣和文化傳播、環保、區域產業數字化能力......
鄉村的產業發展健全,生態宜居,一定離不開三農領域的企業。
而這些企業當下大多走在“難而正確”的路上,更需要企業與企業、與農戶、與鄉村商學堂這樣的助力機構一同,沖破桎梏。
在助農與鄉村振興的路上,眾人抱薪,方能聚火成光。
內容來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作者:于啟章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91 篇
瀏覽:37204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