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在鄉村振興戰略正式提出以前,中國的鄉村發展主要以解決人口貧困、改善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和矛盾為主,缺少鄉村發展的長遠計劃和謀劃。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以來,明確“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核心,更加重視對鄉村可持續發展模式的探索,鄉村振興發展逐漸從以單個鄉村為主體的鄉村振興初級形態向以市縣鎮為主體的鄉村振興更高級形態轉變。
01.鄉村振興發展初級形態——以單個鄉村為主體的鄉村振興發展模式
在鄉村振興戰略提出初期,全國各省市縣共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以實現“產業振興”為核心,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目傄?,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鄉村振興成功案例。
(一)鄉村振興發展模式及成功案例
鄉村振興戰略發展至今,以單個鄉村為主體的鄉村振興發展模式主要總結為以下幾種:
村集體組織帶動模式:以袁家村為代表,袁家村發展主要以支部為核心,以村民為主體,以鄉村旅游為突破口,以三產帶二產促一產,實現三產融合發展。
村集體與社會資本共同撬動模式:以泰山村為代表,泰山村成立村集體開發組織,引入千稼集項目,依托深厚的黃帝文化底蘊,發展鄉村文化旅游。
綜合發展模式:以中郝峪為代表,中郝峪村探索實施“公司+項目+村民入股”的綜合性發展模式,全村人人是股東、戶戶當老板,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一體發展。
外部資金撬動模式:以竹泉村為代表,竹泉村在開發之初,確定“一古一新”理念:古是指最大限度保留古村原有風貌系統,打造旅游接待服務吸引核;新是指按照鄉村振興的標準并結合居民現代生活需求建設新村,安置村民。
田園綜合體模式:以魯家村為代表,浙北靈峰旅游和魯家村組建了“公司+村+家庭農場”的村莊經濟開發模式,啟動了全國首個家庭農場集聚區和示范區建設。
(二)存在問題
以單個鄉村為主體的鄉村振興成功案例,絕大多數都是自然資源條件優越或者文化底蘊深厚,適合發展旅游業的鄉村,但是中國傳統鄉村空間廣闊,絕大部分鄉村并不具備發展旅游業的自然資源條件或區位優勢,因此過度依賴旅游業的單個鄉村振興發展模式并不具備廣泛的可復制性。在此背景之下,從中國鄉村現狀出發,探索出一條適合廣大鄉村發展需求和發展規律的更高形態的發展模式,成為中國鄉村振興發展的必然要求。
02.鄉村振興發展的高級形態——以市縣鎮為主體的鄉村振興發展模式
鄉村發展的基礎是農業,農業產業發展規模效應特點突出,因此多個村莊協同發展、形成合力、打造品牌成為鄉村振興發展的必然趨勢。自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國家層面和各省市在多個鄉村集中連片發展的鄉村振興發展模式做出多方面探索。
(一)以市為主體的發展模式——盤錦產業振興“抱團發展”模式
盤錦市以建設盤錦鄉村振興產業園為突破口,把建設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通過五步實現生態農業產業閉環發展。第一步,依托農業發展基礎,大力發展水稻、河蟹、棚菜、鴨子特色生態農業產業,扶持壯大一批龍頭企業,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第二步,按照“打生態牌、走精品路,實施產業化經營”的發展思路,打造生態品牌;第三步,依托田園風光、鄉土文化資源,特色農業產業基礎和生態品牌優勢,發展生態休閑觀光農業,實現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第四步,借助5G+AI精準種植養殖、5G+無人機植保、人工智能病蟲害智能診斷,提高農業生產水平,打造高效農業。
“盤錦模式”的成功在于以市級為主體,多個村莊抱團發展,充分發揮規模效應,集中發展水稻、河蟹、棚菜、鴨子四大優勢產業,把盤錦大米和盤錦河蟹兩個優勢品牌做大做強,目前,盤錦成為北方最大的糧食、河蟹專業市場。
(二)以縣級單元為主體的發展模式——崇州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崇州市圍繞水稻種植優化、水稻精深加工、水稻文化旅游等方向,打造“水稻+”全產業鏈,構建農商文旅跨界融合發展模式。產業鏈上游重點圍繞水稻種植優化,與高校及社會水稻科研機構合作,共同開發、科研育種,通過培訓、引導建立職業農民培養科學種植方式;產業鏈中游圍繞水稻精深加工,建立水稻粗加工、精深科技加工產品體系及水稻周邊加工產品體系;產業鏈下游打造一體化田園綜合體,立足“稻田+”農創體驗,建設集國際竹稻藝術中心、稻作文化博覽園、稻作文創集聚區等項目。
崇州市“水稻+”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成功經驗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水稻種植腹地廣闊,2023年崇州市優質水稻種植面積32萬畝,產量17.5萬噸;二是積極發揮規模效應,以縣級單位為主體,多個村莊聯合發展,全產業鏈塑造大米品牌;三是依托優越的區位優勢,崇州市距離成都市車行距離僅半個小時,鄉村旅游市場廣闊,容易吸引科研單位和高科技人才集聚。
(三)以鎮為主體的發展模式——農業產業強鎮發展模式
2018年起,農業農村部會同財政部選擇資源優勢突出、產業基礎好的鄉鎮,建設農業產業強鎮,打造主業強、百業興、人氣旺、宜居宜業的鄉村產業發展“高地”。
加強原料基地建設,從源頭強化產業基礎模式:山西省新絳縣陽王鎮中藥材總種植面積近3萬畝,占全鎮耕地面積60%以上。陽王鎮發展標準化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和標準化生產速度,完善產業鏈條,逐步建成“基地+加工+市場+服務”全產業鏈生產新格局。
做強農產品加工業,有效提升產品附加值模式:遼寧省莊河市石城鄉,充分發揮大連上品堂海洋生物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重點發展精細化水產制品,開創即食海參先河,被授予“國家海洋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品堂大連海參產業化基地”,成為全國唯一一個海參產業化基地。
創響鄉村特色品牌,為優質農產品賦能模式:黑龍江省撫遠市黑瞎子島鎮建設銷售平臺,組建營銷團隊,邀請知名主播,推廣蔓越莓鮮果產品,全年進行市場推廣,成為撫遠市農業大鎮、特色強鎮、商旅名鎮。
通過以上三個案例可以看出,由于鎮域范圍有限,上聯縣城、下接鄉村,以鎮為基礎單元的鄉村振興,主要以“一鎮一業”小而精的產業為核心,以一個絕對優勢農業產業為基礎,或者做大種植業基礎產業,或者做特加工產業,或者做優品牌推廣,通過一村連數村、村村連成鎮,最終形成小而特、精而美的特色小鎮。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91 篇
瀏覽:37214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縣域農業】湖南?。哼\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