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從窮鄉僻壤到全民入股全村致富,十幾年來山東中郝峪村經歷著怎樣的巨大轉變?作為鄉村振興的實踐者中郝峪村又是如何依托鄉村旅游打造新業態帶領村民走上致富之路的?“中郝峪模式”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
中郝峪幽幽谷位于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池上鎮中郝峪村,坐落于魯山主峰之東側,十里桃花溪之盡頭;森林覆蓋率96%以上,村內溪流淙淙,峰巒疊翠,林木繁茂,花果飄香,夏季平均氣溫在26攝氏度以下,景色宜人,是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
2018年2月8日上午,臘月二十三小年這一天,中郝峪·幽幽谷2017年度分紅大會在中郝峪村文化大院召開。300多名村民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在歡天喜地的鑼鼓聲中,領取2017年度第四次分紅福利。
2013年中郝峪村成功完成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資源變資產,現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民。中郝峪村利用全村山林、土地、房屋、責任田、承包權等進行經營權入股成立公司,完善了一二三產業機構框架,對全村所有經營性項目制定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分配。
形成了人人有責任,處處有義務,全民齊抓共管的新型農村發展管理體系,老百姓也是員工,也是老板,能者多勞,多勞多得,十年間從一個窮山村,變成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2017年全年共計接待游客17.4萬人次,政府調研團隊416個,截止2017年度,農家樂經營業戶103戶,床位422張,可同時容納650人住宿,1600人就餐,以美食課堂、前沿真人cs俱樂部、拓展基地、明天郵局、趣味運動場、農場牧場及即將開門迎客的鄉村記憶博物館、幽谷仙境、親子低空拓展長廊等20余個游玩體驗項目,2017年全村綜合收入突破2800萬元,人均收入突破3.8萬元。
2017年度先后獲得了“全國森林康養示范建設基地”、“全國農村青年創業示范基地”、“山東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山東最美綠色鄉村”、“山東省鄉村旅游創業之星”、“淄博市五星級都市農業示范園區”等榮譽。
為什么中郝峪村發展勢頭這么強勁,具體說來主要有這幾點做法:
保留山村風貌,發展特色,不大拆大建
中郝峪村在農村建設中,注意保護生態環境和原始風貌,重在提升村莊村容村貌和基礎設施,不搞大拆大建,留住更多鄉愁。在他們的意識里房子不只是用來接待,也是他們自己住的地方。
一是制定發展規劃,頂層設計做引領。
《中郝峪村發展規劃》根據村莊的資源稟賦,市場分析,消費者需求一直在不斷完善,村莊的建設有頂層設計做指引。
規劃對村莊布局、土地利用、住宅建設、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公共服務、村務管理等進行整體設計,科學劃分生產功能區、生活功能區、生態涵養功能區,以村莊改造、合作社建設、生態修復、村規民約建設為工作著力點,集中發展鄉村旅游,促進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二是整治村容村貌,按照標準來執行。
明確村容環境布局、設計與建設標準要求,全村統一組織實施街道治理、農廁改造、庭院改造、房屋立面整治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對村內路面進行硬化,實現道路硬化戶戶通,在重要路段安裝防護欄,村莊主次干道全部設立特色標識牌、安裝路燈,建成停車場5000余平方米。全面提升村莊綠化水平,進村路、村內街道、河道兩側、農宅之間、村內邊邊角角全部實現綠化,村莊綠地率達到80%以上。高標準開展環境保潔,街巷日日清掃,垃圾日產日清。
三是打造旅游景觀,形成鄉村特色。
村莊內一直把運營作為重點,高山密林、河流庫塘、農房小院、故事傳說、手工藝品、農家飯菜等因素作為經營村莊的賣點,最大限度保留古樹、舊宅、石墻等村莊原始風貌。對村內河道進行綜合治理,形成小橋流水、層層攔蓄、一壩一景的景觀。打造回歸原始體驗、鄉村趣味互動、手工制作民俗體驗、觀景攝影情調、養生康養休閑五個板塊。
四是完善村規民約,塑造文明鄉風。
制定《中郝峪村村規民約》,將柴草堆、糞堆、沙石堆清理,家禽、家畜圈養等列入村規民約,并將“使用文明用語”“嚴禁酒后鬧事”“嚴禁在街上大吵大鬧”等條目列入村規民約,村民人手一份,將村規民約制度化,村里人自覺遵守。這些年里,村里沒有一例擾亂社會治安案件,沒有一例刑事犯罪案件。
轉變發展方式,配合市場,不斷發展新產業、新業態
中郝峪村過去主導產業是桃和板栗,十年前,村民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而這些年里,村里在不斷的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村莊走集體經濟發展新渠道,也使村民在不斷增收。
一是生態康養基地。
中郝峪森林覆蓋率96%,夏季晝夜平均氣溫不高于26攝氏度。依托自然生態優勢,突出養老養生主題,建設各類康養住宅32戶,配套康體休閑、無障礙老年活動中心等設施,發展醫療服務、修養康復、農耕體驗等服務,逐步形成居住—養老—休閑—康復—醫療等功能完善的新產業。目前,外來定居新村民68戶,全村年接待康養人口3萬人次,中郝峪村被表彰為全國森林康養示范基地。
二是特色鄉村民宿。
村集體把村內60戶180多間閑置房屋有償收回,重新進行景觀化單體設計,外觀更加凸顯山村風貌,統一改造翻新,實施院落整治,建成鄉村民宿。并且對全村婦女進行家政服務培訓,每戶院落配有一名管家服務員,持證上崗。制定《中郝峪幽幽谷民宿管理服務標準》,嚴格落實民宿標準化服務。
三是高標準農家樂。
全村規范建設農家樂103戶,其中10家被評為中國鄉村旅游金牌農家樂,25家被評為山東省5星級或4星級農家樂。統一農家樂管理標準,制定行業規范,在所有吃、住場所配備一次性衛生用品,并且達到了省旅游局制定的農家樂衛生安全標準。并且要求接待戶有自己的“絕活”,村民全員進行旅游接待業務培訓,整個村莊成為旅游接待“正規軍”。
發展鄉村旅游,做強村莊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現階段中郝峪村把鄉村旅游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主導產業,農旅融合,旅商融合,不斷探索山區村莊發展鄉村旅游的新方法,2017年實現鄉村旅游綜合收入2800余萬元。獲評為全國首批“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
一是創新鄉村旅游發展模式。
堅持“以農民為主體、讓農民共同致富”的理念,探索實施“公司+項目+村民入股”的綜合性發展模式,全村人人是股東、戶戶當老板,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一體發展。成立幽幽谷鄉村旅游發展公司,對全村旅游項目建設和市場運作進行統一管理。近年來,相繼建成了游客服務中心、山地自行車賽道、真人CS野戰、溪水漂流、休閑垂釣、戶外攀巖、密林探險等旅游項目。公司對旅游市場實行“三統一”管理,統一游客接待及安排分配,統一接待價格和服務標準,統一收費項目、收費價格和利潤結算,公司流水賬目定期公開、及時結算到戶,杜絕了業戶之間競相壓價,惡性競爭。
鼓勵游客主動“挑刺”,對游客對住宿條件及設施不滿意、對工作人員服務不滿意以及對娛樂項目有好的建議的,公司對投訴的游客通過予以贈送農產品等方式予以獎勵,并及時對游客反饋的問題進行解決,對公司所上娛樂項目提出建議并最終采納的,公司額外給予現金獎勵。
二是拓展鄉村旅游產業鏈、價值鏈。
依托桃花溪萬畝桃園,每年舉辦桃花節,2017年,僅清明節三天假期就吸引游客12萬人次。同時,積極發展果品采摘,將村里的板栗、桃等農產品通過游客采摘,實現產值6倍增長。“婆媳元寶坊”、“丈母娘大碗茶”等八大美食體驗坊;手工藝制作,建立8家傳統民俗手工坊,集合陶藝、木工坊、泥瓦匠、鐵匠、紡織、藤編、木版畫等當地特色民俗類展品,邀請民間藝人現場展示,讓游客親手體驗制作。利用貧困戶閑置柴房進行小店改造,增設明天郵局、腦子進水超市、花言花語酒吧、小微電商等,不斷發展新的業態。發展農產品精加工,利用村里的特色板栗、桃花和芝麻開發板栗仁“大栗丸”和“桃花妖妖”“西施伴侶”等產品,一步步完善延伸產品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三是輸出鄉村旅游“郝峪模式”。
這兩年中郝峪村也在“走出去”,在山東、河南、河北、內蒙古等地區的國家級貧困縣,駐地幫助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項目發展規劃,復制輸出郝峪鄉村旅游管理模式,實現郝峪模式在當地落地。
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實現全村共同富裕
中郝峪村在多年前就在推進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明晰產權關系,實現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股份、村民變股民,通過三變模式,每季度進行股民分紅來實現全村共同富裕。
一是開展清產核資。
聘請有資質的機構,對村集體所有的山地、林地、塘壩等資源性資產,沿街房等經營性資產,衛生室、學校、村“兩委”辦公場所等非經營性資產進行全面清查和評估,核查全村資產180萬元,評估結果作為量化股權的依據。
對村民土地、房屋、承包地、勞動力進行作股量化,對地上附著物,桃樹、板栗樹等經濟樹,按照壽命和胸徑進行作價入股,木材樹按照胸徑壽命進行作價入股。承包山坡地、承包山的經營權,按照原承包費20年的總價進行作價入股,全村合計總資產為641.6萬元。
二是確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
以公安系統核查的戶籍為依據,確定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登記為村集體股份公司股民,享受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股收益、分紅。同時,村集體合作醫療、養老保險等福利待遇。
三是規范股份設置和股權管理。
設置總股本,持股情況,轉讓繼承等規定,盈余分配,公積金,公益金,股權分紅,村集體收入。
四是成立公司規范運營。
成立董事會和監事會,每個月召開股東大會公布賬目,每年公司聘任部門進行述職報告,通過述職總結報告制定下一年工作計劃和下一步發展方向,每年年末對全村工作進行大數據統計,定量定戶確定種植養殖計劃,改變整個村莊的供給平衡。
發揮年輕人的管理功能,培養核心運營團隊
在村里村委會成員與村民一樣同吃、同住、同勞動,發揚“蜜蜂精神”,村民也參與村級事務管理、這樣全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被調動起來了。全村按照經濟收益五分之四還給農戶,五分之一留作集體收入分配原則,人人都能為集體做貢獻。
趙勝建帶領成立的幽幽谷旅游發展公司統籌村里的具體運營工作,28個人的管理運營團隊,平均年齡只有26歲全部都是回鄉創業的年輕人,并且村里將10多位返鄉創業的大學生培養成為了周邊村鎮公司的部門經理甚至是總經理;30多位退役軍人在這邊培養成為了拓展項目帶隊教練或者項目總負責人;村里還為200多位返鄉農民工解決了就業問題,讓他們不用離家就能找到事情做。2017年,中郝峪村還被農業部表彰為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園區。
總結一下,“郝峪模式”到底之所以能呈現這么好的效果,關鍵有以下三點:
1、“三變模式”全民入股,享受集體分紅,保證村民積極性;
2、統一制作標準,嚴格按照標準行事,保證運作的流暢性;
3、年輕的管理運營團隊,公司化運作,緊跟市場不斷推陳出新,保證團隊的創造性。
來源: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平臺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91 篇
瀏覽:37211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