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案例|71歲“老干媽”再度露面:不貸款、不參股、不融資、不上市!
發展背景:從城市人需求的視角來看,久居城市的人們渴望了解農業的奧秘及農村的生活方式,這種農村和城市的差異性、互補性是發展旅游的基本條件。而在休閑農業中,“學”又無處不在,比如農業科普、農業生產勞動中滲透出的人們的智慧和勤勞、人與自然的和諧、鄉野幽靜的學習環境。
早在15年,教育部出臺文件《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明確“勞動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把勞動教育寫入政策層面。意見指出:“通過勞動教育,提高廣大中小學生的勞動素養,促進他們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積極的勞動態度,使他們明白“生活靠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的道理,培養他們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于創造的精神,為他們終身發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礎。用3-5年時間,統籌資源,構建模式,推動建立課程完善、資源豐富、模式多樣、機制健全的勞動教育體系,形成普遍重視勞動教育的氛圍。推動在全國創建一批國家級勞動教育實驗區,推動地方創建一批省級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和勞動教育特色學校,帶動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深入開展。”
這一文件的出臺,為休閑農場申請作為勞動教育配套基地提供了政策支持。
當代孩子對唐詩《憫農》都倒背如流,但大都“五谷不分”。我們認為,想讓學生深入了解基本農事和農事科普常識,必須讓孩子親手參與種植,再通過長時間的培護、學習、記錄植物生長的過程,最終才能達到受教育的目的。等到豐收時,同學們會體驗到一種成功的自豪感,從而樹立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意識,真切理解“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義。在農業勞動中提升青少年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充實青少年的精神生活,成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這與我們所倡導的讓學生放下書包,走進農場,通過親自參加農活體驗來學習的方式不謀而合。
農業需要思考和規劃如何轉型升級,跟上時代的腳步,建立起未來的競爭力。農業作為資源最多的產業,它的發展應該要多方向、多維度的,才能不辜負其豐富的資源。在這一點上,臺灣又走在了前沿,它將教育也融入了農業旅游中,新興的教育農園問世了!
入世后的二十一世紀,農業要思考如何自我調整,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建立未來的競爭力,這是一個新的思考方向。人類向往自然,農業擁有最多的自然資源,所以農業是提供體驗最適當的產業。這也就是休閑農業興起的原因。
農業資源同時為自然生態教育體驗最適當的來源。農場孕育多樣化的動植物,是生態系統最完整的戶外自然教室,是實施自然教育最理想的場地。因此臺灣 “ 休閑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 規定休閑農場農業體驗區的用途之一是提供“生態教育”之用。這是教育農園的基本價值。
教育農園的要義如下:教育農園是農場經營者以農業生產、自然生態、農村生活文化等資源為內涵,對中小學生或一般游客設計體驗活動,經由詳實的解說服務方式,滿足游客知性的需求,完成自然生態教育,同時促進城鄉交流的一種休閑農業經營型態。
一、教育農園的意義
臺灣休閑農業近年來呈現多元化的發展。各個農場因其資源特性,及其社會環境之需求,分別展現不同的經營型態。其中一項正在興起,且被看好的形態即為“教育農園”。
農場的資源(土地、勞動、設施設備、農產品等)在傳統性生產的用途之外,尚可進一步結合優美的景觀、完整的生態環境、溫馨的農村文化,提供給游客知性的體驗。
另一方面,游客的休閑游憩層次提高,想要獲得深度的體驗,所以在游憩市場供需因素的交互影響下,教育農園乃應運而生。
臺灣推行休閑農業、教育農園及市民農園最力的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梓聯技正的一段話可讓我們對教育農園有深刻的理解:
“從許多場合或報紙雜志的報導,看到都市的小朋友,到農村或田野,不知道西瓜或甘藷長在哪里。又有老師要小朋友畫雞,大都畫出沒頭沒腳的,那種從菜市場殺好買回來的雞。這些讓我們領略到臺灣的小朋友,對生活周遭的農產品常識不足的嚴重性,是值得正視的課題。
臺灣目前學校的校園面積有限,大多學校已難再勻出園地,讓小學生體驗農耕教育;另一方面由于升學壓力,學校更將課業以外的時間減少,專注于學業輔導。在學校難找出更多時間從事課業以外輔導活動的環境,而形成校外農業體驗教育的需求。
一諾規劃謹依上述教育農園的概念,可理解系指經營者利用農業與農村資源,作為校外大自然教室,提供小朋友接近自然生態,參與農耕過程,體驗農村生活,讓小朋友實質的接觸與了解農業生產、農村文化與生活,并經供求雙方的互動互補,帶動產業與教育發展的農業經營型態。”
二、教育農園的功能
教育農園既為休閑農業的一種類型,故其功能可按休閑農業的一般功能及教育農園的獨特功能闡釋。
休閑農業的功能
1.經濟的功能:經營休閑農業獲取的經濟效益將比一般農作或養殖事業高。
2.游憩的功能:休閑農業提供游客賞景、親近自然,游園休憩的環境。
3.教育的功能:休閑農業提供游客對動植物及農村生活文化認知的學習機會。
4.社會的功能:休閑農業提供的體驗活動多以團體方式實施,可達聯誼或增進感情的目的。
5.文化傳承的功能:休閑農業的體驗活動延續農村民俗文化。
6.環保的功能:休閑農業須注重生態保育及環境保護。
7.醫療的功能:休閑農業可紓解游客工作壓力,消除生活緊張,使身心舒暢,增進健康。
教育農園的功能
自然教育的功能
所謂自然教育,是喚起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學習歷程,導正人類不當取用自然,造成自然傷口的粗暴作為。要達到此目的必須規劃認知、情意、實踐活動的教學,培養游客從小走進自然,在自然的環境里發展出親近自然的情操。
自然教育的功能可從正規的學校教育與非正規的社會教育二方面著手。社會教育是一種非正式的教育歷程,它提供民眾終身學習的場域,在社會教育系統,可從休閑活動著手。教育農園設計的體驗活動能在自然環境中,體驗自然之美,而認知環境生態體系的倫理關系,實現新的環境價值。
城鄉交流的功能
教育農園因其本身是一個鄉土教學的背景資源,在農園可以讓許多的文化信息溝通進行更容易,故能夠產生城鄉交流的作用。
教育農園欲發揮城鄉交流的作用,其體驗活動的設計必須是一個可以提供面對面參與式互動學習的機會。透過身體的實際操作所產生的獨特經驗;透過包含手勢、表情、語氣、眼神等具體的感受;透過感官的深化;并且透過交談、解說員導覽、與場主的交談、動手操作、討論等面對面的機會,使得城鄉文化的訊息得以更加明朗化。(陳昭郎教授)
教育農園要秉持開放的態度,檢視珍貴的自然環境資源及鄉土文化資源,根據都市游客的需求設計體驗活動,積極進行交流,以縮小城鄉發展的差距。
教育農園活動設計步驟與行銷
“一、體驗活動設計的步驟
1.訂定主題:體驗如果沒有主題,消費者就抓不到主軸,就很難整合體驗感受。主題要非常簡單、吸引人,要能帶動所有設計與活動的概念。如臺一生態教育農園、竹耕教育農園的波羅蜜。
2.塑造印象:主題只是基礎,農園還要塑造印象,才能創造體驗。塑造印象的線索都須經過調和,與主題一致。游客不同的印象形成不同的體驗。如新化教育農園營造“新甘藷文化”的印象
3.去除負面線索:由于所有的線索都應該設計得與主題一致,所以其它與主體相抵觸或是造成干擾的信息,都要去除,以免減損游客的體驗。例如,飛牛牧場不賣牛肉,以免損害其“飛躍的牛”的印象。
4.配合加入紀念品:紀念品的價格與它具有回憶體驗的價值相關,其價格超過實物的價值。紀念品讓回憶跟著消費者走,能喚醒消費者的體驗:臺一教育農園賣花及鍬形蟲圖案的紀念品。
5.包含五種感官刺激:感官刺激(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應該支持并增強主題,所涉及的感官刺激愈多,設計的體驗就愈容易成功。久大教育羊場提供乳羊的賞玩、聽聲、聞體味、觸摸等活動,以豐富體驗。
臺灣教育農園依據資源特性、游客需求,及學校教育需要,設計多樣性的體驗教育活動。茲歸納如下表:
下表為臺灣教育農園體驗活動類型與項目表
二、體驗行銷的策略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契密特(BerndH. Schmitt)在新書“體驗行銷”中指出,今天的消費者要的不只是功能,他們更注重體驗。他們希望有刺激、娛樂、教育以及挑戰性的感受。因此,一種以“體驗”為主要訴求的行銷策略已經興起。
體驗行銷可分成五個種類,就是感官、情感、思考、行動、關聯。這五種策略性體驗模塊,可共同創造出有價值的品牌資產。
1.感官行銷:以消費者感官(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經驗為主,創造品牌差異,刺激消費者的感官,以引發購買動機。由消費者所感到的快樂或滿足心理來提高價值感。
2.情感行銷:讓消費者在購買的環境與過程中,得到某些體驗,而連帶對商品及品牌產生好感。故行銷人員應了解如何誘發顧客的情感,及設計情境的刺激。
3.思考行銷:提出新的思考方向,讓消費者重新評估和思考新商品和服務所帶來的利益。典范轉移,創造驚奇是創意思考的成功關鍵。故行銷人員應了解顧客的知識結構及引起專注的資源。
4.行動行銷:強調改變消費者的身體、習慣、生活型態后,消費者體驗到改變后的結果。
5.關聯行銷:利用消費者心理,與社會、文化互動的關系進行行銷,創造團體認同感,以提高品牌接受度。
體驗行銷將傳統強調產品功能與利益的行銷觀念,轉化為重視消費者內心渴望,滿足其心理需求,創造屬于消費者個人美好的經驗。所以體驗行銷是新時代的有效策略。上述五種體驗行銷策略皆可運用于教育農園。
三、臺灣教育農園的發展
茲舉述五家目前經營成功的教育農園個案,以明了臺灣教育農園的發展。
(一) 臺一生態教育農園
成立臺一生態教育農園位于臺灣省南投縣埔里鎮。面積23公頃。本農園原為臺一種苗場。由于政府大力倡導休閑農業,并鑒于自然生態教育之重要性,本場乃逐漸增加造園用花草培育、綠美化工程的設計與施工承包服務;更利用現有設備與自然環境多樣性的田園景觀成立“臺一生態教育農園”。
1.教育體驗活動
園區的體驗場所,包括:DIY押花教室、文化藝廊、水上花園餐廳、浪漫花橋、花神廟、花卉廁所、根的世界、花卉栽培區、蔬菜苗圃區、機械播種解說區、夢幻花屋品茗區、蝴蝶生態館、有機栽培區、百香果區等。
各設施的造型及顏色,均考慮到整體環境的調和效果,配合生態資源做最適當的建構,所使用的材質均以木材、竹材或農村所習慣使用之自然材料為主。在園區綠色植栽選擇上,多以種植本土植物為主。
為讓民眾能體驗到農村的生活文化,園區內的設施設計包括農業生產的工具及設備,如水車、風鼓等,利用這些景觀元素作為設施材料,可增添民眾對農村文化的認同與情感。
2.展望
“用花香裝扮多彩人生,從一粒種子觀察生命奧妙”,用專業貢獻社會,提供知性觀光資源,這是本園設立生態教育農園的宗旨。本農園提供充滿多態、生意盎然的空間與設施,讓大家在花香蝶舞中體會生命的珍貴、成長的喜悅,品味美好人生。
(二) 大安生態教育農園
1.農園特色
大安生態教育農園位于臺南縣善化鎮。面積8公頃。本農園是以植物生態教學為主,園區內的景觀,除保留原有的荔枝樹林及草莓園外,其它一律以植物生態屬性作為生態植栽景觀方式規劃。
2.教育體驗分區與活動
本農園分別設置:四季草花展售區、多肉植物區、水生植物區、蔓藤植物區、青青草原區、香花植物館、森林公園、陶園藝教室、野坎區、親水區、養生植物區等。
3.農園體驗資源
本農園為中、小學生安排數十種生態教材課程,隨四季氣候時令不同而變更。所有學生只要一入園,即由園內專業講師帶領參觀并解說其生態課程。學生入園所有活動,均須親自動手操作,如植物栽種、抓泥鰍、采草莓、剝蓮子、采草藥等。
4.展望
本農園未來的目標是希望成為地區性的生態教學中心,并帶動地區觀光休閑產業的發展。
(三)新化教育農園
新化教育農園位于臺南縣新化鎮。面積3公頃。本園將棄養之羊舍與農園結合,并融入農村精神、景觀、文化,提供市民在農耕中體驗農業生產,享受農村生活的樂趣,并體會生產、生活、生態三生一體之農業經營。
1.教育體驗分區與活動
本園規劃七大主題園區:農耕體驗園區、休息聯誼區、DIY體驗區、農業教室區、采果園區、烘窯烤肉區、農特產品展售中心等。
2.推廣有機農法
農耕體驗承租戶承租的主要動機為生產安全衛生的蔬菜,其次為體驗農耕樂趣、休閑娛樂及接觸大自然。因此本園積極推廣有機栽培的理念,聘請有機栽培專家來為承租戶開課傳授有機蔬果正確的栽培方法。
3.展望
本農園強調甘藷產業及蟋蟀生態文化,并建立“新甘藷文化”的主題。社會大眾漸向往體驗農耕樂趣、農村休閑及接觸大自然知性之旅,本農園今后將盡可能舉辦加強農耕體驗多元化活動,并改善園區環境,將園區公園化。
(四)竹耕教育農園
成立竹耕教育農園位于嘉義縣竹崎鄉。面積10公頃。目前栽種波羅蜜、桑椹、仙桃、酪梨、紅龍果等果樹,及時令蔬菜。
1.農園特色
本農園以波羅蜜為主要作物,波羅蜜林現已將近二十年的樹齡。全園長期處于有機無藥的環境下,園區昆蟲生態豐富,有螢火蟲、獨角仙、鍬型蟲、蝴蝶等數十種。
目前園區可見綠繡眼、白頭翁、五色鳥、山紅頭等近三十種野生鳥類。園區內也有一群經馴化的野生鳥類,可與人們親近互動。
本園設計很多自然生態解說課程,包括有毒植物、藥用植物、香草植物、野鳥習性、押花制作、石頭彩繪等。
2.體驗活動項目
(1)園區為蔕草栽培之有機蔬果園,以波羅蜜為主要作物,開放認養,目前已有30多位承租戶。
(2)參與教育農園策略聯盟,成為中小學生戶外鄉土教學場所。
(3)本園教育體驗活動項目包括:生態教學、自然創作、知性體驗、風味餐等
3.展望
本園將藉由與自然互動的課程中,培養喜愛自然,愛護自然,及與自然共榮共存的境界。
(五)久大生態教育羊場
1.園區規劃
本園位于臺中縣太平市。面積1.2公頃。園區更規劃有親子體驗區、羊乳生擠區、加工制品生產區、生態教育解說區等。
2.景觀
本園區之特色是以乳羊為主題,可以親近羊群,了解羊之生活習性。園內有荔枝樹、花圃、假山、各式活動之看板等,成為民眾喜愛的游憩點和戶外自然教室。
3.體驗農業
本園區之解說,以羊為主要素材,并介紹園區內植物。園區之設計規劃及營業內容皆為體驗式之教育園區,可以讓游客親自喂食小羊、擠羊奶等,還可以品嘗最新鮮的羊制產品。
結論:
臺灣休閑農業給予消費者自然的體驗,體驗農業的熱潮正方興未艾。尤其教育農園在滿足游客觀光游憩的需求外,又提供自然的體驗,學習動植物生態系統的知識、能力與態度,跨越農業與教育的領域,是最理想的戶外自然教室。所以我們應更深入認知體驗的領域,熟諳體驗活動設計的步驟及體驗行銷的策略,以積極開創教育農園的新天地。
歐美親子農場的6種模式(值得借鑒)
發展親子農業旅游必須真真實實將農業生產經營好,如果將農業生產表演化,那就勢必失去鄉村旅游的原汁原味,削弱鄉村旅游對外來游人的應有魅力。歐美親子農業的發展有以下幾種典型模式。
1、家庭小菜園——親子開心農場
親子農業伴隨著休閑農業而產生,在經歷了觀光采摘、操作體驗,休閑度假三個階段之后,目前在歐美和我國發達城市休閑農業己經進入發展的最高階段——租賃階段,以親子開心農場為代表的市民農園模式是農業租賃經濟最具代表性的產物。
通過這種租賃模式,城市兒童可以和父母一起體驗農業生產、經營以及收獲的過程,享受農耕生活的樂趣。在德國,擁有或租賃一小塊自由的土地,已成為繼汽車、住房之后一種新的財富象征。
2、森林幼兒園模式——自然教育法
在德國,盛行面對3-6歲的幼兒園小孩完全戶外的“自然教育法”,被稱為“森林幼兒園”。傳統的教室被蔥郁的黑森林取代,孩子們整日在戶外活動,觀察動植物、燃篝火、爬樹、做游戲、畫畫,想休憩的時候,孩子們就躺到由樹樁和樹枝做成的巨大“沙發”里。目前全德國已有超過1500個森林幼兒園,并逐步向英美、日本等發達國家擴展。
3、融合發展模式——“綠色假期”
現代農業與教育、旅游、生態等融合發展模式。意大利農業旅游是旅游業中一支新興的生力軍,稱作“綠色假期”,與現代化的農業和優美的自然環境、多姿多彩的民風民俗、新型生態環境及其他社會文化現象融合在一起,成為一個綜合性項目,使得整個農村成為一個“寓教于農”的“生態教育農業園”。
4、鄉村博物館模式——歷史大課堂
鄉村博物館是城市人緬懷鄉村生活、農村當地人追憶往昔生活的場所,往往以一個特色突出的村寨為載體,通過靜態的設施展示和動態的生活展示滿足參觀者獵奇的心理。
它們全部模仿百年前的方式建造,陳列各種老式農宅建筑、農耕作業方式及農家生活景象,讓游客體驗農業生產與農家生活的變遷過程。館園內農業生產不使用現代設施,以畜力或人力耕種,用農場的樹木制作木炭。
對于兒童來說,鄉村博物館是了解鄉村生活變遷、區域歷史沿革的體驗基地;對于父母來說,可以在這里追憶歷史,給孩子講授歷史知識。
5、鄉村休閑娛樂模式
歐美親子農業中,通過鄉土化的休閑體驗和趣味性的鄉村娛樂活動,為消費者提供簡單、有趣的鄉村生活體驗。在環境營造上,追求原汁原味,注重對自然、人文景觀的保護,盡一切可能將旅游對自然景觀的影響降至最低。在交通工具上,以步行為主,拖拉機、觀光馬車、小火車、自行車等是最常見的交通工具。在產品設計上,以簡單化、原生態和趣味性為主,玉米迷宮、稻草堆、小豬賽跑、牧羊犬趕羊等都是受人青睞的親子產品。
6、農業創意節慶模式
在美國農業節慶中,有南瓜節、草莓節、櫻桃節等創意節慶活動。在美國很多地區都有草莓節,北卡羅來納州草莓節、田納西州草莓節、加州草莓節、佛羅里達草莓節等農業節慶歷史悠久、形式多樣,包括草莓采摘品嘗、副產品加工制作、草莓小姐選舉等,還專門針對兒童和殘疾人設計了眾多娛樂項目。
那么,在中國休閑農場中開展兒童農業教育,需要關注的點在哪兒呢?
我們認為,可分為兩個層面:
一是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就是硬件,要滿足舉辦室內外活動的要求和體現對兒童的關懷;
二是見學課程的設置,也就是軟件,能夠根據節氣的變幻和農作物的習性不斷變換課程,增加知識性和趣味性。
先從硬件的角度展開來講:一個運營良好的農場,一般由入口、主場館(溫室)、附屬建筑、景觀道路及游樂場地構成。幾個要素需要結合兒童的特點,加以考量。
軟件的角度:根據節氣不斷變換場景是關鍵。比如3月,可以結合農耕,制定春種課程,9月則可以制定收獲主題課程;在中國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也可以開發出相應的課程。此外,對學校渠道的開發和兒童、家長的招募,如何最快速、最大化的招到人氣,也是考驗運營團隊軟件能力的關鍵。
未來中國幼兒人數必然大為增加,越早留意幼兒教育的需求,給予兒童美好的求學環境,是我們很可以認真規劃的方向。這個農場幼兒園讓我們看見,專為特定對象建立農場及規劃空間的可能性,以及市場的獨特性,很具參考價值。
旅游消費基數持續放大,使社會對原已持續升溫的休閑旅游市場投以更多期待,越來越多的家庭愿意選擇去農場帶著孩子一起接觸大自然。對農場經營方而言,如何將兒童農業見學寓教于樂,形成良性的持續的到訪,增加家庭的黏性,拉動農場相關產品的消費,或是未來中國新農場產業運營決勝的關鍵。
內容來源:君緯農旅規劃設計等
休閑農業創業項目或BP資料請發送:2029037422@qq.com(備注:投融資)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98 篇
瀏覽:20038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