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眾籌新時代:網易全民養豬、蘇寧賣大閘蟹、京東賣大米
自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以來,家庭農場就一直很受關注,但到底該怎么發展,相信很多人并沒有想明白。
應當認識到與國外家庭農場的差距
在發達國家,以家庭為單位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現象非常普遍。
從家庭農場的存在形式來看,分大、中、小型家庭農場,美國、加拿大的屬于大型家庭農場,法國等歐洲國家的屬于中型家庭農場,日本和臺灣地區的屬于小型家庭農場。以德國為例,“大型”家庭農場,經營土地規模在100公頃以上,全國有2.93萬個,占德國農業企業總數的8.29%;“中型”家庭農場,經營土地規模在30~100公頃,全國有10.4萬個,占總數的29.44%;“小型”家庭農場,經營土地規模在2~30公頃,全國有21.85萬個,占總數的61.94%。
縱觀這些國外家庭農場發展可以發現如下的經驗借鑒:土地租賃制度的建立和土地的相對集中,農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分離,經營規?;徒M織方式多樣化,生產經營的專業化,農業生產的高科技化和機械化,政府對農業大力支持等等。
這些經驗有的與我國的政策相同,還有一些如高科技化、機械化、專業化等還存在些許差距,需要下一步繼續加大發展力度。
看到這些經驗的同時,還需要看到根本的差距,這就是國情的不同。國外的家庭農場具有地域、人口的特質,農村、農場往往人口少而耕地多,尤其是經過長期的城鎮化發展,人口大幅減少,土地集中化程度較高,還有相當部分農場的耕地是祖傳下來的,不需要土地流轉。這與我國人口多、土地少的實際情況不同,尤其是家庭農場的土地需要流轉其他農戶的,在經營上類似于種植大戶的升級版。
為什么有農民拒絕土地流轉?
那么在中國,如何發展家庭農場呢?
我的家鄉在河南東部平原地帶,土地是二年三熟。主要種植冬小麥和秋玉米、大豆等作物。
頭年十一月,冬小麥種到地里,基本上到春節都不用管理。春節后,趁著下雨,撒一遍化肥,然后家里的男女勞動力都外出打工了。春天小麥生長旺盛,經歷了清明、谷雨等節氣,麥子開花的時節,最容易有病蟲害,這時他們已經提前付給不出去打工戶一定的農藥費和勞務費。在鄉村講究誠信,拿了別人的錢,一般還是要把農藥打到位,這樣蟲害不足為患。
等到“六一”前后,麥子成熟收割,他們就從外地回到家中,收麥子、種玉米大豆,前后二十余天,也可以照看一下家里的老人孩子,同時也算是休閑一下。種完玉米或者大豆,緊接著打上一遍除草劑,等到玉米出來后,一根草也沒有,不用到地里干活除草。
接下來有兩種方式處理農務,一種是全家都外出,把化肥和農藥的勞務費交給村里的人,讓他們做;還有就是男勞力外出打工,婦女在家里干活,在家中主要是施化肥和打藥。等到國慶節前后,秋收之際,男勞力回到家中,一起收獲,然后耕地種植冬小麥。
這樣一年下來,一畝地也可以收入一千多元,也就相當于來回的路費。至于時間可以算作休閑。種地打工兩不誤,算是候鳥式打工。
在很多報道里,經常會見到沒有人流轉土地,需要一家一戶做工作,其實也發映出農戶的理性一面,認為還是自己種植比較劃算。
關鍵還是要讓耕地收益最大化
《農業部關于促進家庭農場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家庭農場作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農民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以農業經營收入為主要從上述案例可以看到,大多數農民把土地看作是“活命田”和就業“保險田”,所以寧愿粗放經營、撂荒,也不愿意流轉出去。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現在流轉需要長時間的合同,租地價格的預期上漲也是他們考慮問題的實際方面。如果把土地流轉給農場,千元左右每畝,甚至更低,還不如自己種植劃算,所以大多數農戶不愿意出租。
收入來源,利用家庭承包土地或流轉土地,從事規?;?、集約化、商品化農業生產”,并認為家庭農場契合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是農戶家庭承包經營的升級版,已成為引領適度規模經營、發展現代農業的有生力量。
目前我國的家庭農場,與傳統小農戶相比,具有“兩高兩低”的特征,并具有規范化、土地適度規模化的發展理性?!皟筛摺奔崔r場主平均文化水平較高,農場平均資產水平較高。“兩低”即農場主平均年齡較低,長期雇工參與生產經營的比重較低,以夫妻二人加短期雇工為主要形式。同時,家庭農場理想的土地規模平均為600畝左右。25%的農場主認為不擴大土地規模的原因是“土地規模已足夠大”。這兩個結果表明,家庭農場主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對于經營規模的適度性有較為理性的認識和把握。此外,簽訂正式土地流轉合同的農場高達95.38%,體現了家庭農場規范發展的特征。
在我們看來,家庭農場在農村形成規模和存在發展必須是雙贏的結局,不然的話農戶和農場主都不會讓家庭農場長久存在下去。從理論上講,農業規模化經營是走出這個困境的可行選擇,但這涉及土地權益分配這個牽一發動全身的總閘門。這樣說來,耕地收益的最大化成為家庭農場的關鍵。
據《人民日報》之前的一篇報道,郎溪縣合溪村人36歲的李俊,從2007年建立家庭農場至今,流轉土地達到近700畝,“每畝地凈收入達到約400元,年賺近30萬元。”每畝地除去流轉費、生產成本等之后的凈收益只有400元,如果規模不大的話,利潤空間小的可憐。
上海市松江區農委主任封堅強表示,一般經營100~200畝稻田規模,加上農業補貼等,一個家庭農場至少可收入近10萬元,幾乎比一般的打工收入翻了一番,他們得出結論是“種田比打工更賺錢”。
但是,不要光看這好看的結果,還要看農場主付出的資本有多少,收益和成本的比例是多少。打工需要這么多資本的付出嗎?有多少農戶可以出得起這些資本,這都是現實問題。另外就是利潤、利益的分配,把土地流轉出去應該沒有自己種植經營收入大,不然的話,家庭農場主也不會做虧本的買賣。
為此,我們認為需要做到如下方面:
發展家庭農場,從事農業生產是“紅線”。
人多地少是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基本國情,國家一直強調一定要守住18億畝耕地的紅線。一定不能允許借助家庭農場經營變相改變耕地用途,應強制規定家庭農場以糧食種植為主。
發展家庭農場,農民自主自愿是“底線”。
我國的惠農政策容易在基層演變成鄉鎮政府傷害農民的合法利器,這一點一定要時刻提防。要充分認識到,家庭農場發展是一個漸進過程,要靠農民自主選擇,防止脫離當地實際、違背農民意愿、片面追求超大規模經營的傾向,人為歸大堆、壘大戶。任何時候都不能強迫農民違背自己的意愿進行土地流轉,土地流轉必須堅持依法、有償、自愿的原則,絕不允許通過強迫命令、變相命令、逼迫等方式侵害農民的土地合法權益。
發展家庭農場,職業農民經營是“界線”。
家庭農場的發展最終的目的是提高農民收入,幫助農民致富,同時為了確保城市市民不借助家庭農場變相集中土地,一定要堅守這一界線,告訴“短視”的農民,不能殺雞取卵、涸澤而漁式的流轉土地。
一些企業改頭換面,改成農業企業,在獲得相關補貼之后卻不用于農業生產;更有甚者,企業借家庭農場的“殼”,獲得相關財政支持,而這些資金卻沒有一分錢投到 家庭農場。為此家庭農場的主人應該是職業化的農民。這樣的話家庭農場的規模不宜太大、不鼓勵外來工商資本直接介入,農場主不能當“二傳手”,不要演變成對少數人的利益輸送。
發展家庭農場,適度經營發展是“主線”。
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進入新階段,要應對農業兼業化、農村空心化、農民老齡化,家庭農場如何建尚處在摸索階段,一些地方在條件還不完全具備時,就搞“大撥兒轟”,“以數量比高低”、“憑規模論英雄”,盲目推進土地規模化經營,甚至強迫農民流轉土地,這種急于求成、貪多求快的做法,勢必會對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產生不利影響。
政府一定要通盤考慮,引導農民適度發展,同時借鑒國外家庭農場做法,做好農業生產區域的劃分,讓產品特色化、規?;⒓谢?,如每個區域主要生產1至2種農產品,促進農業發展壯大。
發展家庭農場,生態發展方向是“黃線”。
目前我國整體處于全面實現小康社會階段,生活富裕的城市人都想提升生活的品質,飲食品質的提升無疑就是首要的。食品安全問題讓很多人都希望有屬于自己的小農場。
目前一些家庭農場,里面有有機蔬菜、新鮮水果、有機雞鴨鵝魚豬等。他們的探索有利于生態農業的發展。雖然這些農產品打出各種綠色環保概念,價格幾倍于普通農產品的價格,只是小眾消費,大眾對于高品質的農產品相對高的價格接受程度是非常坦然的,但是這一定會反過來刺激農產品升級發展的空間,影響到目前大部分農產品的培養模式。
家庭農場概念的提出其實就猶如城鎮化概念提出一樣,圍繞家庭農場展開的機會才是思考的關鍵。
發展家庭農場,政府提供支持是“托線”。
家庭農場的發展目前還存在很多問題??梢哉f,無論在何種階段,農業作為弱質產業,都應該得到扶持。
目前家庭農場普遍抗風險能力較弱,加上農業基礎設施還不完善,一旦遇上重大自然災害,后果是毀滅性的。政府可以出臺家庭農場信用評定辦法、貸款管理辦法,推行農機具綜合保險、務工人員意外傷害保險、大棚棚內瓜果保險等農場主迫切需要并有針對性的險種;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統籌解決產前、產中、產后的難題。在健全公益型服務組織的同時,扶持壯大合作型服務組織,推廣機械化生產和收割、勞務培訓和輸出、糧食烘干和運輸等貫穿全程的社會化服務體系。
所以,總體而言,家庭農場猶如萬里長征,目前我們只是邁出了很小的一步。
加入農業中小企業經理人和創業者核心商圈(農俠會),行業解讀、案例干貨、行業報告、實戰課程請訂閱農業行業觀察 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280 篇
瀏覽:19684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縣域農業】湖南?。哼\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