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視小米商業模式,看褚橙、小罐茶、壹號土豬如何玩新商業
前幾天寫了一篇關于三生萬物的文章,很多運營的東西未能寫進去,小探馬總感覺欠讀者點東西,今天給大家補全。
我們一起來看看,“占地30畝,8年堅持原生態,靠口碑,成農業榜樣”中女主人張姐的運營之道。
|一|
巧設計,復雜回歸簡單
▼
30畝地農莊,著實是很小的面積,而這個農場,有種植、養殖、餐飲、住宿、娛樂一樣不少,在這里玩一天不膩,住一個禮拜不煩,天天吃素不重樣。每年5月至10月雖然是旺季,但自萬物復蘇的3月,就有很多團體、機關、散客前來感受田園生活。有人說,從農業和經濟學角度分析,不可能,但是三生萬物農場確實真實的存在,首先從設計角度來看看。
設計師說:“看似簡約的東西,是經過了復雜之后的簡單,成功人士都是這樣的,經過了復雜之后的回歸。”據悉14年張姐的弟弟幫忙重新設計農莊,他是一個文武雙全的才子,清華雙學位畢業,主修建筑學,也是三生萬物的品牌設計師,經過改造的三生萬物,簡約實用又美觀,多一個不多少一樣不少。
例如,節氣工坊,是由一座舊有建筑改造而成,多采用廢棄材料,力求環保、樸素而清新,約500平米,建筑平面呈L型,開放向田園環境。一座小小工坊,功能俱全,包括:百人餐廳、引導素食觀念的生活館、田園會議室、圖書館和兒童房。
再如,四季民宿,也是一座改造建筑,客房九間,三種戶型,共計36人床位,獨立衛浴,舒適地暖,客房各帶庭院,是大園中的小園。特殊的階梯床榻,有趣而舒適,體驗獨特。四季民宿和節氣工坊,通過廚房聯系起來,倚住西邊的道路,構成了三生萬物的邊界。
|二|
“悟”道理,精心經營農莊
▼
目前的三生萬物,今年營業額是去年的3倍,開始盈利,預計明年是今年的2倍。自2008年起做生態農業,30畝地8年投入700萬,每年運營費是120萬。事實上做農業真的很艱難,張姐為了做農業,賣了房子、借過貸款,不斷摸索嘗試,采取滾動式投入,借鑒別人的好,不斷悟不斷改變才有了今天的三生萬物。
1、悟農業:
張姐在做農業這些年,發現做農業需要知識,是一門大科學,且做農業方向要對,要符合自然規律,要淡定不能浮躁。三生萬物采取自然農法種植,不打農藥、不用化肥,整個園區實現自然循環,生產的食物,經過人、動物消化吸收,產生的廢物回到土壤變成肥料再供作物生長。
2、悟自己:
反思自己的產品,不追求大規模、高產量,做真實的自己,種安全的菜,靠口碑、理念開發顧客,用自己的生活經驗經營農場。
3、悟消費者:
觀察顧客,分析顧客,歸類顧客。例如,三生萬物客戶分為四類:會員客戶主要是購買原生態蔬果、機關團體主要是國際學校幼兒園等、田園會議主要是北京的小型企業、散客主要是親子家庭。
4、悟管理:
農莊現有工作人員12人,都是復合型人才,一人多崗。例如:張姐的父親,不僅負責木匠電焊,還負責園區肥料的制作和運輸。
5、悟運營:
廚房雖一位師傅負責餐飲,但經常接待150~200人就餐量,張姐說:“很多東西都要設置成自助式的,由顧客自取自收,能節約人工成本。”另外,三生萬物是素食館,沒有肉食,但是會給大家提供一些素腸、素肉串等,主要是為了解決顧客的心理需求。
6、悟養生:
通過觀察自己家人,研究養生中醫,將食物結合人體情況,尋找規律,并傳播給顧客,告訴顧客健康的規律是身體的小宇宙要迎合自然的大宇宙。
|三|
育教于農,親子自然教育植入
▼
隨著來農場體驗生活的人越來越多,張姐感動之余,就想不能讓他們白來,一定要學點東西回去,于是將文化、教育、自然等融入到里面。最初大部分是國際學校的孩子們,因為理念對接的上,后來也有公立學校,還有就是親子家庭。張姐說:“做好自己,對顧客好一點,就有很多人幫你,比如有顧客幫忙對接學校、還有家長幫忙推薦。”
育教于農的目的:
如今都市里的孩子們很少接觸大自然,對自然很陌生,張姐說第一次有一個幼兒園來園區做挖紅薯的活動,孩子們都特別開心,老師說都別動,排成隊,一人摸一下挖出來的紅薯,當時張姐很難過,現在的孩子們都活在被壓制的環境中,他們與自然接觸的快樂都沒有了,于是決定,一定要讓孩子們和大自然對接,一定要觸碰孩子們的內心,比如:當孩子觀察到蚯蚓、小昆蟲時,要放回去,但一定要觀察。這個意義挺多的:1、孩子要知道,安全的土壤是怎樣的,它是有生命的,不是板結成硬塊的;2、要知道熱愛生命,不要傷害小動物,內心要向善,有一個正確的方向,一個向善的孩子未來是不會因為家庭、社會等原因變得邪惡,走彎路。
將園區變成自然課堂,要講究方法,那就是設計一系列的親子活動,將教育融入其中,如孩子們在這里學會垃圾分類、循環利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就餐完畢自己收拾餐盤等。還有如果直接讓孩子們去玩土,他們是不會去的,而且家長會說:“土臟別摸”,所以將刨花生、挖紅薯、拔蘿卜等作為道具,這樣孩子們在接觸自然同時,也學到農事知識。
張姐說有的孩子多動、馬虎、注意力不集中,其實是脾胃不和引起的,而五行中土對應脾胃,所以要思考怎樣讓孩子的身體與土接觸。如果身體不好,吃再好的東西也吸收不了,因此總結出經驗:生活方式第一位,心態第二位,吃第三位,也將這些傳遞給消費者。
如何在堅持住理念的情況下,將原生態農業道路持之以恒的走下去,并隨著農業的發展,及時引進親子活動、自然教育等新內涵,讓農莊處于不敗之地,張姐八年農耕運營經驗,毫無保留的分享給大家了。
加入農業中小企業經理人和創業者核心商圈(農俠會),行業解讀、案例干貨、行業報告、實戰課程請訂閱農業行業觀察 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