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案例|71歲“老干媽”再度露面:不貸款、不參股、不融資、不上市!
2019年12月18日,農業農村部印發了《全國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推動落實種植養殖生產者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責任,建立生產者自我質量控制、自我開具合格證和自我質量安全承諾制度,探索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新模式,為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12月27日召開了全國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工作部署視頻會,標志正式在全國范圍內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
新制度帶來了哪些新變化
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是上市農產品的身份證,生產者的承諾書,是質量安全的新名片。具體給我們的經營者和消費者帶來哪些變化?
農產品生產由默認合格轉變為承諾合格,明確了主體責任
長期以來,我國農產品的生產、收購及上市銷售缺乏許可,處于“默認合格證”狀態。
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責任,建立生產者自我質量控制、自我開具合格證和自我質量安全承諾制度。農產品生產者、產地收購者、屠宰廠(場)應當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相關標準,執行現有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要求,承諾提供的食用農產品符合農獸藥殘留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不使用非法添加物,對其銷售食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以及合格證真實性負責。
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由產品監管轉變為主體監管,監管任務更加明確
很長時間以來,國家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制度建設上,針對量大面廣的散戶和逐步培育的家庭農場,以及農產品收儲運環節的收購主體,沒有特別有效的制度安排。
食品安全管理體制改革,由產品管理轉向主體管理,建立新的、更加科學實用的監管制度。合格證制度易于理解,便于操作,適用性強,前期的試點實踐證明,值得全國推廣,有利于提升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整體效能和治理水平。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分段協同,責任明確
食品安全管理體制改革后,農業農村部門負責農產品種植、養殖到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前的質量安全監管;市場監管部門承擔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后的監管職責。
推行合格證管理,農業農村部和食藥監部門可即時共享農產品檢測結果、產地來源等信息,各行其責、環環管控,加強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管理對接,有效實施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全程質量安全監管,合格證制度已成為打通全鏈條治理的有力武器。
河北、山東、黑龍江、湖南農業農村部門與市場監管部門聯合發文開展試點,形成了齊抓共管局面。山東全面推行韭菜、雞蛋“雙證制”管理,產品生產主體必須納入山東省“放心韭菜”“放心雞蛋”地圖統計數據庫,實現了從田頭到餐桌的全程質量安全管控。
標準規范標示的科學化、身份證化和可溯源,把消費者從傳統品相判斷解脫出來
很長時間以來,消費者選購農產品的主要依據只有傳統的外觀品相判斷,一些農產品被比喻為“披頭散發、赤身裸體、沒名沒姓、來路不明”。
合格證提供了標準規范的信息格式,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提供了標準規范的信息格式,標注了農產品的品種、來源和聯系方式等重要信息,直觀明了。一些規模化主體還推行二維碼合格證,用手機一掃便知,極大地增強了消費者在選購農產品時的知情權,提供了判斷選擇標準,促進全民共治監管格局的形成。
黑龍江“帶證”番茄成功打入浙江杭州市場,合格證助推“北菜南運”。海南在合格證上加貼追溯碼和防偽碼。福建在茶葉上推行“一品一碼”,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查詢產地真偽及產品質量控制信息。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司長肖放權威解讀
建立合格證制度的意義
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借鑒工業品合格證管理模式,規定由生產者在自控自檢的基礎上自主開具合格證,承諾其生產的農產品符合國家農藥獸藥殘留限量強制性標準。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面對小農戶、大市場、多品種、廣區域的農產品生產經營特點,現有管理手段依然不足、監管辦法依然不多、治理效能不高。
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把生產主體管理、種養過程管控、農獸藥殘留自檢、產品帶證上市、問題產品溯源各項環節都集成起來,把產地準出市場準入銜接起來,把監管效能提升起來。
落實農產品生產者主體責任,生產者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從“產出來”一側自我把關。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老百姓越發關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迫切需要了解買到手里的農產品來源、生產日期和農藥獸藥殘留情況。
合格證制度一端連著生產者,一端連著消費者,來源可溯、信息可查,農產品帶證銷售的新時代已然來臨。
合格證制度是如何設計推進的
試行合格證制度,由生產者在自控自檢的基礎上自主開具合格證,以此強化生產者主體責任,推動其樹立質量安全意識,發揮自律作用,更加有效的保障質量安全。
關于制度設計和推進,始終遵循“大膽探索,穩慎推進,局部試點,擴大范圍,全國推廣”的原則穩步實施。
2019年,農業農村部將建立合格證制度列入部農村深化改革事項,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從2012年起,先后委托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等從法理地位、制度措施、體系結構和隊伍建設等方面開展基礎研究,傾聽、整理和總結地方經驗,組織專家進行研討交流,完善制度設計,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學性高、操作性強、實用性好的制度。
典型推進,開展試點積累實踐經驗。2016年7月,農業農村部在河北、黑龍江、浙江、山東、湖南、陜西6省開展合格證試點。2019年4月,在浙江臺州召開合格證制度試點工作現場會,全面總結試點經驗,要求合格證制度有力有序向全國推廣。
2019年12月18日,農業農村部印發《全國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取得明顯成果。試行主要抓好“四三二一”。
“四個統一”,在全國范圍內統一試行,統一合格證基本樣式,統一試行品類,統一監督管理,實現通查通識。
“三個范圍”,試行主體先選擇農產品市場供給率高、商品化程度高的農產品生產者。試行品類先選擇消費量大、風險隱患高的日常消費農產品。合格內容聚焦不使用禁限用農藥獸藥及非法添加物,遵守農藥安全間隔期、獸藥休藥期規定兩種主觀行為。
“兩個負責”,生產者對農產品質量安全負責,對合格證真實性負責。
“一個職責”,強化監管,嚴厲打擊虛假開證等行為,嚴防不合格農產品進入市場。
合格證制度已經和將給市場帶來的變化
合格證是上市農產品的“身份證”,是生產者的“承諾書”,是質量安全的“新名片”。一張小小的合格證,成為撬動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制創新的關鍵力量,吹響了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號角。
實現農產品帶證上市。截至目前,已有近一半的省份自行開展了試點,覆蓋全國615個縣,超過20萬個生產者實施合格證管理,印刷使用合格證3200 多萬張,試點地區基本實現農產品帶證上市,有效落實了生產者的主體責任。浙江率先將合格證制度納入地方法規,實現合格證制度有法可依。湖南對生產主體分類指導,通過“一批一碼”“一批一證”實現全覆蓋。
建立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意義重大、任務艱巨。我們將以開拓進取的精神、攻堅克難的勇氣、較真碰硬的作風,扎實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的制度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創新,努力開創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新局面,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促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來源:農民日報、神農島等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98 篇
瀏覽:20051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