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眾籌新時代:網易全民養豬、蘇寧賣大閘蟹、京東賣大米
2019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農業農村部黨組中心工作,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工作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夯實農業農村市場化信息化品牌化工作基礎,提升體系協同能力,統籌推進各項工作,以優異成績迎接建國70周年。
一、加強黨的領導,將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到實處
(一)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市場與信息化工作的政治站位。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和制度建設。嚴格執行《支部工作條例(試行)》,加強黨員日常管理,把理論中心組學習、黨小組日常學習、“熱點探問”學習、主題黨日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充分運用黨建網站、微信群、支部工作APP開展學習;創新黨建工作方式,與基層黨組織聯學共建,完善“接地氣”支部工作法。
(二)落實“兩個責任”,不斷推進廉潔機關建設。充分發揮紀檢組織職能作用,準確運用“四種形態”,突出抓早抓小,開展經常性的談心活動,及時開展干部職工思想狀態問卷調查,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提醒、及早處理,使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完善廉政風險防控制度,修改完善紀檢小組工作制度。開展經常性的廉政警示教育,既堅持正面引導,又時刻警鐘長鳴。
(三)轉變工作作風,打造學習型研究型司局。盯住“四風”新動向、新變異,堅決杜絕“慵懶散木推”行為。堅持司領導基層聯系點制度,加強與黨建扶貧村的聯系,將其打造成干部成長的培養基地、作風的錘煉基地。針對農業市場化信息化品牌化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開展重大問題調查研究,形成決策參考和政策儲備。
二、以提升農產品流通質量效率為重點,全面落實脫貧攻堅任務。
(四)開展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在新疆喀什、甘肅臨夏等地,舉辦以“三區三州”為重點的產銷對接活動。結合展會,在吉林、廣西、海南、湖南等地舉辦多場針對大興安嶺南麓地區、武陵山區等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的產銷對接活動,實現展會與產銷對接活動雙促進。以河北28個定點扶貧縣為重點,繼續辦好第四屆京津冀品牌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依托電商平臺,開展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網上銷售,利用農民日報、農產品市場周刊和農業影視頻道等媒體進行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公益宣傳。
(五)加強貧困地區品牌建設。在農交會、茶博會等大型展會中設置貧困地區農產品展銷專區,適當減免展位和宣傳推介費用。加大貧困地區區域公用品牌培育力度,舉辦貧困地區茶品牌建設論壇,在特優區認定、品牌推介等工作中對貧困地區予以重點考慮。組織農業品牌培訓,在培訓內容、人員指標等方面向貧困地區傾斜。
(六)提升貧困地區市場信息服務水平。開展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摸底調查,加強貧困地區農產品生產和市場信息監測分析,探索建立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產業發展臺賬。推進“全國初級農產品產銷對接公益服務平臺”建設,及時發布產銷信息。提升貧困地區益農信息社服務能力,打通信息服務最后一公里。引導社會力量加大面向貧困地區農戶的手機應用技能培訓力度,增強農戶信息獲取能力。
三、加強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深入推進品牌強農
(七)強化市場體系建設。繼續推進國家級產地專業市場建設,條件成熟的啟動省部共建,制定管理辦法,加強對已認定市場的監督檢查,確保共建任務落實。指導和推動各地加快田頭市場建設,重點加強預冷、分等分級、倉儲保鮮等商品化處理設施設備建設,夯實農產品出村“最初一公里”基礎。完成農產品冷鏈標準委員會換屆工作,積極爭取冷鏈標準制修訂立項,推動冷鏈保鮮技術應用發展。
(八)加快農業品牌創建。實施中國農業品牌目錄制度,建立分類別多層級的中國農業品牌目錄體系,適時出臺《中國農業品牌目錄制度建設實施辦法》。制定中國農業品牌培育、發展和保護的評價標準,形成區域公共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評價標準體系,推動農業品牌規范有序發展。充分利農交會、茶博會等展會平臺,全面開展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加大農業品牌營銷推介力度。加強國內展會管理,加大外展整合力度,強化農業品牌海外營銷,塑強一批國家級農業品牌。加大宣傳力度,編制中國農業品牌發展報告,講好中國農業品牌故事。
(九)做實“菜籃子”考核和特優區創建工作。加大“菜籃子”工作力度,組織召開“菜籃子”食品管理部際聯席會,做好36個大中城市“菜籃子”市長負責制首次考核工作。加強政策創設,研究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扶持政策,積極爭取專項支持,出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管理辦法,完成第三批認定工作,推進省級特優區創建。開展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調研,辦好大中城市經驗交流會。
四、以重大工程為抓手,全面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
(十)推進“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會同有關部門盡快出臺“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指導意見,加強政策創設和機制創新,制定實施方案,開展建設試點,圍繞特色產業和重點品種,做好產前產中產后全產業鏈數字化,建立完善農產品網絡銷售的供應鏈體系、運營服務體系和支撐保障體系,強化電商企業與小農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對接,加強農村網絡、冷鏈物流等設施建設。
(十一)全面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全面梳理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建設運營任務,加大益農信息社建設力度,完善信息綜合服務內容。督導已開展整省推進示范的18個省份做好建設運營工作,支持其他省份特別是西部地區、貧困地區做好整省推進。創新信息采集方式,集聚服務資源,打通信息上行通道,全面開展涉農信息服務。完善制度體系,強化運營管理,不斷探索創新運營機制。持續開展農民手機培訓,鼓勵涉農手機軟件開發,讓手機成為廣大農民的“新農具”。
(十二)加快數字農業農村建設。實施數字鄉村戰略,推動出臺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持續推進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工程,總結試驗成果,發揮帶動示范作用。開展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認定。指導各地開展農業特色互聯網小鎮建設試點。推進農業信息化水平監測。以生豬、蘋果、大蒜等品種為切入點,探索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建設。
(十三)強化網絡安全能力建設。進一步完善農業農村部網絡安全管理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組織開展網絡安全年度檢查并督促整改落實,開展網絡安全應急演練并修訂完善網絡安全應急預案。繼續開展網絡安全宣傳活動,舉辦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培訓班,提高網絡安全意識。貫徹落實信息系統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切實做好信息系統的定級、備案、測評、整改等工作,重點保障部門戶網站和重要信息系統安全運行。
五、不斷強化農業信息監測預警,推動完善市場調控政策。
(十四)開展好經常性統計監測,提高形勢研判的前瞻性。提高統計數據及時性準確性,高質量完成種植意向、產量預計、成本收益等調查任務。突出抓好市場運行監測,擴大“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監測面,緊盯全球經貿局勢、重大動物疫情等熱點敏感問題,密切跟蹤口糧、玉米、大豆、生豬、蔬菜等重點農產品市場運行,及時研判市場供需形勢變化。組織開展中國農業展望活動,每季度召開市場信息發布會,及時發布農產品供需和價格信息,引導生產和市場預期。
(十五)加強部門統計制度化建設,發揮好統計綜合協調職能。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統計工作決策部署,結合《統計法》修訂工作推進情況,研究制定農業農村統計工作規范性文件。加強統計報表制度管理,發揮好部門統計綜合協調職能。開展農業統計指標體系研究,推動調整完善農業統計核算體系,更加科學、全面反映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及其對國民經濟的貢獻。
(十六)加強政策協調,繼續推動完善重要農產品收儲制度。加強與發改、財政、糧食等部門溝通協調,落實好2019年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繼續推進東北地區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完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制度;繼續落實好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制度,推動完善內地棉花支持政策。跟蹤評估近年來最低收購價調整對農戶生產經營和市場運行的影響,及時提出完善2020年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建議,以生產者補貼、儲備調節、保險保障等為內容,推動建立口糧生產與市場穩定機制和農民收入保障體系。
六、加強隊伍體系和能力建設,夯實業務發展基礎。
(十七)加大培訓工作力度。深入研究機構改革后業務職能定位,開展多層次、多角度的業務技能培訓,提高各級業務工作人員的業務工作水平。組織好農業品牌專題培訓和市場信息業務培訓,豐富培訓資源,線上線下相結合,擴大培訓規模,提升培訓效果。
(十八)加大支撐團隊建設。加大與行業協會、科研院所和市場咨詢機構等合作力度,建立健全農產品流通、農業品牌、信息監測預警和農業農村信息化等業務板塊的外圍專家團隊,完善運行機制和管理辦法,充分發揮外腦和智庫在業務支持、決策參考和市場引導中的作用。推動各地建立重要和特色農產品市場分析專家團隊,密切跟蹤區域重點農產品市場運行和優勢特色產業發展。
(十九)提高系統協同工作水平。及時化解財政資金撥付方式改革影響,更加注重運用市場化辦法創新工作局面,確保農業市場與信息化隊伍不散、業務不斷。全面總結各地推進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經驗,從基層實踐中提煉重大工程項目創設的建議。
(二十)辦好中國農民豐收節。通過適當引導帶動,更加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和基層積極性,把活動進一步下沉到村鎮、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各類農業產業園區和基地;更加突出展現優秀農耕文化、民族區域特色和產業優勢,進一步提高農民參與度和社會認知度。推動各地挖掘地方農業文化,開展各具特色的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活動,形成全社會歡慶豐收的良好氛圍。
來源:農業農村部官網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280 篇
瀏覽:19694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