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視小米商業模式,看褚橙、小罐茶、壹號土豬如何玩新商業
農業部張紅宇:中國農業已具備強勢產業基本特征
據《經濟參考報》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張紅宇近日表示,中國農業已經具備了強勢產業的基本特征。
張紅宇指出,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尤其是農業科技的進步,農業的弱勢產業基本特征越來越被強勢產業特征替代。中國農業已經具備了強勢產業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現在四大方面:具有足夠強大的總量特征、龐大的絕對總量需求,表現出極強的成長性,農業勞動生產效率呈快速增長之勢,全社會對農業投資的熱情不減。
據《2016年農業科技創新與產業投資研究報告》顯示,2013-2015年中國的創業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累計投資大農業相關項目數已經超過800個,僅2015年就接近500個,投資規模已經超過650億元。隨著中國創業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的快速發展,大農業領域的投資預計在未來3-5年將會以翻番的速度快速成長。
農業政策密集出臺 聚焦農業產業融合
近期各部委密集出臺農業方面相關政策,主要聚焦一二三產業融合、農業現代化等方面。臨近年底,農業板塊也將迎來政策落地密集期,相關主題也將饗政策紅利。
>> 關于完善支持政策促進農民增收的若干意見
到2020年,農民收入增長支持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更加健全,農民就業創業政策更加完善,農村資源資產要素活力充分激發,農村保障政策有力有效,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確保實現農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
>> 關于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意見
重點是支持發展規模農業、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生產性生活性服務業和各類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要通過承包、租賃、入股、合作等多種形式,領辦創辦家庭農場林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組建創業團隊、產業聯盟,開辟創業空間;通過發展電商平臺,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開展網上創業;通過發展股份合作制、股份制和合作制企業等形式,培育產權清晰、利益共享、機制靈活的創業創新共同體。
>> 全國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規劃(2016—2020年)
《規劃》提出,到2020年,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總體水平明顯提升,產業鏈條完整、功能多樣、業態豐富、利益聯結更加穩定的新格局基本形成,農業生產結構更加優化,農產品加工業引領帶動作用顯著增強,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產業融合機制進一步完善,主要經濟指標比較協調、企業效益有所上升、產業逐步邁向中高端水平,帶動農業競爭力明顯提高,促進農民增收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用持續增強。
>> 全國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和利用“十三五”規劃
到2020年,國家級保護品種有效保護率達到95%以上,提高5個百分點,省級保護品種有效保護率達到80%以上,提高10個百分點,確保重要資源不丟失、種質特性不改變、經濟性狀不降低。
>> 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
規劃提出發展目標,到2020年,全國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國家糧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農產品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顯著提高,農業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增強,農民生活達到全面小康水平,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邁上新臺階。
多部委發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明年工作路線圖浮出水面
今年前三季度農業投資增長速度高達21.8%,從各部委明年的布局來看,財政金融支持、產業融合政策繼續制定,都將是后期亮點。
>> 發改委:研究設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企業債券專項
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與新型城鎮化相結合,扎實抓好“百千萬”試點示范工程。打造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平臺和有效載體。加大對農業園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支持力度,建設一批產業聚集發展的農村產業融合孵化園區,打造一批產業鏈條比較長、商業模式比較新、帶動力強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發展農村“兩新”創造條件,為開展雙創提供空間。
>> 工信部:將開展"互聯網+"農產品加工試點示范
組織實施2017年工業轉型升級(中國制造2025)重點項目,更好地支持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開展“互聯網+”農產品加工試點示范,提升企業智能制造水平,支持企業建設和推廣以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為支撐的自動物流系統。深入推動農產品加工、食品等相關領域示范基地建設,促進農業產業集聚區規范發展和提質增效,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充分發揮中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引導基礎電信企業加大投資力度,帶動地方出臺支持政策,共同推動農村地區基礎設施水平的提升。鼓勵自主創新,提升技術裝備水平。推進農產品加工裝備自主化,依托骨干企業,建設成套設備制造基地,重點發展稻谷、小麥、玉米深加工大型高效節能節水設備,加強主食品工業化成套裝備的自主創新。
>> 財政部:財政政策三方面支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
對前兩年中央財政支持政策的實施情況,包括取得的成效、積累的經驗、探索的模式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深入的總結和評估。繼續整合現有財政支農政策,進一步支持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引導地方加大對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支持力度。
未來5年農業產業趨勢在哪里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分析師認為:融合、跨界才是未來5年中國農業要努力的方向,休閑農業、互聯網+農業、農業+金融、農業+服務、農村創業將會成為農業產業新熱點。
1、休閑農業:7000億目標
據悉,休閑農業是現代農業的新型產業形態、現代旅游的新型消費業態,為農林牧漁等多領域帶來了新的增長點?!笆濉睍r期,隨著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閑暇時間的增多和消費需求的升級,休閑農業仍有旺盛的需求,仍將處于黃金發展期。
9月2日,農業部印發《關于大力發展休閑農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0年,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接待人次達33億人次,營業收入超過7000億元。
“大力發展休閑農業,有利于推動農業和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帶動農民就業增收和產業脫貧的重要渠道,是推進全域化旅游和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載體”農業部負責人表示。
同時,《意見》提出到2020年產業布局優化、類型豐富、功能完善、特色明顯的格局基本形成;社會效益明顯提高,從事休閑農業的農民收入較快增長;發展質量明顯提高,服務水平較大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成為拓展農業、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新興支柱產業。
2、土地改革或撬20萬億進農村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表示:“農民的財產權利受到各種限制,如果賦予更多財產權利,激活農村一直處于沉睡狀態的巨量資產,將帶來無窮的發展力量。”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表示,農村現有2.5億畝宅基地,按照重慶地塊市場交易價格每畝20萬元計算,50多萬億宅基地的價值作為抵押,至少能撬動20萬億貸款。
鄭新立還認為,通過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以農村三塊地為質押,撬動銀行貸款和社會資本,包括承包地的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經營權作為抵押,在十三五期間將會有20萬億貸款和社會投資,投入到現代化、新農村建設和農民市民化。
3、農村電商市場規?;虺f億元
京東大數據和京東云提供數據支持的《2016中國農村電商消費趨勢報告》發布會在京召開。筆者從發布會上獲悉,農村電商用戶數量近年來呈爆發式增長,2015年農村電商市場規模達到3530億元,預計2016年市場規模將會達到4600億元,成為零售電商市場新的增長點。
報告也顯示,農村電商用戶數量近年來呈爆發式增長,今年上半年占到下單總人數的30%,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37.82%。當前農村互聯網滲透率徘徊在30%左右,其市場規模已超過3500億元,預計未來隨著互聯網滲透率的持續提升,農村電商市場規?;虺f億。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auncha)據悉:《“十三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已制定完成,近期將由商務部等部委聯合發布。其中,加快電子商務進農村、鼓勵電子商務進社區、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等被列為“十三五”期間突出發展的重點領域。
另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了《第38次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6月底,中國網民規模達7.10億人,上半年新增網民2132萬人,增長率為3.1%。我國網民中農村網民占比26.9%,規模為1.91億人。
4、農村金融:發揮血液作用
12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完善支持政策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明確提出完善包括農村金融、農業保險等在內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同時強化就業創業扶持政策,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對比近期密集發布的三農領域意見,中央高層的三農政策走向逐步清晰,在推進“三權分置”明晰產權的基礎上,讓社會資本、城里的先進技術、先進管理經驗進入農村,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推動農業經營效益和農民技術水平的提升,以達到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實現全面小康的目的。
同時,《意見》指出,加強農村金融服務。加快構建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體系,發展農村普惠金融。鼓勵大中型商業銀行加強對“三農”的金融支持,提升服務“三農”能力。創新村鎮銀行設立模式,支持民間資本參與發起設立村鎮銀行,提高覆蓋面。規范發展農村合作金融,鼓勵符合條件的農民合作社開展內部信用合作。積極引導互聯網金融、產業資本開展農村金融服務。
5、智慧農業:2022年達184.5億美元
農業部近日召開全國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座談會,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強調,要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推進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和創新,在政策力推下,智慧農業將迎來發展新機遇。
從“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來看,智慧農業成為構建高效安全生態現代農業技術的關鍵組成部分,包括研發主要作業過程精準實施技術、構建大田和果園精準生產、設施農業智能化生產以及信息服務體系。智慧農業細分領域方面,互聯網技術可以減少傳統銷售渠道的層級,直接面對終端消費群體,提升傳統企業農化服務效率,并有利于加快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的建設。
在農業植保方面,農用無人機技術逐漸成熟,航空植保在精準施藥方面優勢明顯,未來市場前景廣闊。
同時,中投顧問在《2016-2020年中國智慧農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中提到,以應用(硬件和網絡平臺以及服務)為基礎的智慧農業市場有望從2016年的90.2億美元達到2022年的184.5億美元的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13.8%。
6、國務院:支持返鄉創業創新
數據顯示:近年來從農村流向城鎮的各類人員返鄉創業的人數累計達到570多萬,其中農民工返鄉創業累計達到了450萬人,還有居住在城鎮的科技人員、中高等院校畢業生等人員約130多萬人下鄉創業創新。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意見》,對農民工、中高等院校畢業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員等返鄉下鄉人員到農村開展創業創新給予政策支持。
農業行業觀察看到《意見》里提到,重點發展規模種養業、特色農業、設施農業、林下經濟、庭院經濟等農業生產經營模式,烘干、貯藏、保鮮、凈化、分等分級、包裝等農產品加工業,農資配送、耕地修復治理、病蟲害防治、農機作業服務、農產品流通、農業廢棄物處理、農業信息咨詢等生產性服務業,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民族風情旅游、傳統手工藝、文化創意、養生養老、中央廚房、農村綠化美化、農村物業管理等生活性服務業,以及其他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也指出,下鄉返鄉創業要取得成功,一方面要根據自己的條件、能力發揮好自身優勢,把下鄉返鄉建設項目和農業、農村發展的大趨勢、大目標結合,比如重點發展規模經營、規模種養、農產品加工,包括電商、鄉村旅游等新業態和新模式。第二個方面,要把創新創業的方式和農業經營方式的創新相結合。提倡通過領辦、創辦新的經營主體,通過各種聯合合作方式,運用信息化技術搞創業。把握好這兩條,創業成功的比例就比較高。
最后,中國“大農業”產業態勢已經形成!國家政策紅包與發力,農業產業化、農業投資、農村創業將會迎來新的春天!
但,請謹記!銳意進取、顛覆創新、勇于突破,才能把產業做大、競爭力增強。
文章綜合來源:參考消息 中國證券網、21世紀經濟報道
更多農業重磅新聞、產業報道、干貨案例,500萬三農領域的行業人都在訂閱:nyguancha
相關文章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縣域農業】湖南?。哼\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