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視小米商業模式,看褚橙、小罐茶、壹號土豬如何玩新商業
2016年,可謂是特色小鎮發展之元年。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又明確提出:圍繞有基礎、有特色、有潛力的產業,建設一批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鎮。政策背后,大把的農業機遇在里頭,企業該如何抓住?小鎮發展中暴露出的特色不特、千鎮一面難題,企業又該如何規避?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培育宜居宜業特色村鎮。圍繞有基礎、有特色、有潛力的產業,建設一批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生產生活生態同步改善、一產二產三產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鎮。支持各地加強特色村鎮產業支撐、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環境風貌等建設。打造“一村一品”升級版,發展各具特色的專業村。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范。深入實施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工程,支持建設一批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特色小鎮在政府文件中并非第一次出現。去年7月,發改委等多部門發文提出“我國到2020年爭取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鎮”的目標。去年10月,又正式發布《關于加快美麗特色小城鎮建設的指導意見》。
特色小鎮的風口已經來臨。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國在工業文明的道路上對西方窮追猛打,然而,如今的工業文明道路卻出現了問題,陷入成本大于收益的困境。人類的健康問題、精神問題已經成為這個世界不可承受之重。
工業文明時代所造成的的健康危機和生命危機,正是休閑農業、特色小鎮興起的基礎,他們是治療工業文明“后遺癥”的一劑良藥。
特色小鎮在多地落地開花
不僅是政策上的號召,小鎮已在多個地方落地開花。
1、宋衛平的藍城農莊小鎮,第一個實體農莊落地
占地500㎡的一座中式宅院,坐落在一片上帝打翻了顏料瓶的田園中。
架空的一樓用于農業生產。一個32㎡的垂直多層水培,種菜面積就有160㎡,產量是傳統的3—5倍,還可以半自動或全自動管理。
二樓是一個合院,有3個房間,2個衛生間,1個大廳,還有一個廚房加工區。
站在巨大的露臺上,憑欄俯瞰,一派田園風光盡收眼底:從腳下的景觀小院,蔬菜花園、迷宮和廊架,老樹下的休憩區,到近處的玻璃暖房、生態泳池……再遠處,隔著一道溪渠,就是大片的果林、農田,將近11畝,一直延袤到天際線上的群山。
2、莫干山,來自18個國家的各色人士大搞洋家樂
莫干山,翠竹山塢間,來自18個國家的各色人士在大搞“洋家樂”,民宿產業星羅棋布。
官方數據顯示,2015年,莫干山鎮的精品民宿有近百家,實現直接營業收入3.5億元。當地民宿動輒千元一晚的價格儼然成為了標配,有些甚至達到三四千元一晚,旺季的時候還需要提前一個月預訂。
在民宿產業的帶動下,莫干山農房的租金以每年翻一倍的速度上漲。而當地村民除了房租收入,有的還在民宿做起了服務員。此外,村民栽種的蔬菜和水果,每年都會以略微高出市場的價格供應給民宿。
在中高端消費群體中興起逆城市化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人擁進莫干山。
特色小鎮對農業的戰略機遇
未來學家奈斯比特曾經說過,成功不是因為彌補了缺陷,而是因為抓住了機會。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之所以出現很多優秀企業,其大多是抓住了戰略紅利。改革開放之后出現的戰略機遇主要有:出口、投資、城鎮化等。特色小鎮建設將成為中國城鎮化建設的紅利的延續。
城鎮化建設紅利:特色小鎮建設將是中國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抓手之一。正如經濟學家厲以寧所說,中國經濟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城鄉分割,這有損社會公平。而就近城鎮化,可以解決一系列農村的社會問題。相比之下,美國等發達國家是城鄉高度一體化的。在中國幾乎所有的商業模式的策源地和發起地都在城市,而美國則很多商業模式發起于農村,比如美國20世紀50年代的鄉村小鎮,孕育了沃爾瑪這樣一個零售巨無霸企業。美國孕育沃爾瑪的鄉村小鎮現在仍然只有3萬人。希爾斯百貨公司最初的客戶是農民,后來才發展到城市。
由于特色小鎮一般都在經濟發達地區或者經濟帶上,比如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原城市群等。這些經濟帶的城市周邊,一般都有著較好的工業基礎和產業基礎,因為,這些周邊的小鎮可能成為商業模式的策源地,比如,無錫市西側的査橋鎮,周邊就坐落著雅迪和新日兩家電動車,由此帶動整個這座小鎮的發展 。
產業轉移的紅利:特色小鎮所依托的城市母體,通常都有較強的特色產業基礎。比如杭州的電商、絲綢,無錫的電動車、輕紡等產業;上海有金融、國際貿易;深圳的電子等,都是具有特色和競爭力的產業。一旦承接了這些產業,特色小鎮的發展就不是孤立的,而是站在城市產業集聚區甚至整個周邊城市群、經濟帶的“巨人的肩膀上”。這無疑將推動特色小鎮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城市農業需求:農業的最大障礙之一是供求分離,這種分離不僅僅是時間上的,也是空間上的。特色小鎮所催生的農業需求,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特色小鎮建成之后,必將涌入至少數萬人口,這些人口一方面來源于城市,一方面,來自于周邊農民的城鎮化,人口的集中化必然產生對于農業的需求。另一方面,特色小城鎮離城市距離近,農產品配套半徑小,資訊較農村發達,便于把握城市局居民需求,可以更好地服務城市母體對農業的相關需求。菜籃網總裁姜曉宇曾經給筆者算過一個賬,以鄭州市為例,每年生鮮消費金額大約在600億元左右 ,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企業如何抓特色小鎮給予農業的機遇
1.可以在滿足農業需求中扮演多重角色。特色小鎮幾十公里外的城市母體孕育著巨大的農業需求。針對不同層次的需求,特色小鎮可以扮演多重角色,和城市經濟牢牢焊接在一起。比如,農業生產基地管理者的角色,物流配送起點的角色,訂單農業執行者的角色,鄉村旅游度假中心的角色。
2.生鮮電商的“后院”。近年,生鮮電商或者了長足發展,其最大特點在于打破了農業供求在時間和空間上分離的狀況。特色小鎮可以作為生鮮電商的“后院”,盡管目前多數生鮮電商實際上還是通過一級批發市場來采購,但依托特色小鎮的周邊,可以增加產地直供在整個商品供給中的比例。比如,可以在特色小鎮周邊種植時令的花果、蔬菜,經由生鮮電商供給給城市消費者。
3.農業本身可以作為產業特色。特色小鎮依托城市母體,通常擁有一定的產業優勢和特色。實際上,農業也完全可以成為特色小鎮的產業特色,在一些農業資源稟賦良好,或者周邊本身就有地理標志性產業的地區。可以開發附加值高的農業產業集體,打造大特產品牌,推動農產品深加工。
4.打造多層次農業需求。城市對于農業的需求是多層次的,特色小鎮可以通過打造農業多層次產業體系,滿足城市對于農業 的多層次需求,打造農業服務“綜合體”。比如,針對養老需求,特色小鎮可以打造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項目。針對養老需求,可以建立養老社區,針對城市休閑需求,可以建設特色農莊、農家樂等。
融資困難、特色不“特”,小鎮發展也面臨難題
從“特色小鎮”一詞首次提出至今,特色小鎮的發展確實取得了不少成績。但在遍地開花的特色城鎮建設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融資困難,特色不“特”,千鎮一面等。
1、融資約束是特色小鎮建設的最大障礙。特色小鎮需要以基礎設施的投入為前提,但對一些財政比較薄弱的地區而言,大量的資金投入顯然不現實。因此,特色小鎮在建設過程中,投融資模式及后續的運營管理方式,都不同程度的影響了特色小鎮的建設。而融資約束是特色小鎮建設的最大障礙。
2、缺乏必要的規劃,為了“特色”而“特色”,有些地方甚至出現填湖、削山、砍樹等破壞生態的現象。
3、沒有找準自身的定位,出現“千鎮一面”、“空城計”的局面。
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突破。
PPP模式,突破傳統融資瓶頸
PPP模式的核心在于政府和社會資本的優勢合作,實現雙方“共贏”的合作目標。
要實現特色小鎮建設投資主體的多元化,應建立以政府引導,社會資本廣泛參與的融資模式,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才能夠以較少的財政資金撬動龐大的社會資金。
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為基本特征的PPP融資模式,能夠有效地綜合使用財政資金和社會資本,彌補特色小鎮資金缺口,豐富資金來源。
并且,特色小鎮具有穩定的投資回報和有利的政策導向,具有應用PPP模式的條件。
以產業化思維運作特色小鎮
如果說特色是是小鎮生命力之魂,那么產業就是支撐小鎮這個生命有機體的脊梁。特色小鎮的建設,絕對不是幾個特色項目的簡單累加。而是集產業、文化、旅游和社區“四大功能”于一體的綜合體。特色小鎮能扎實落地,并真正體現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關鍵在于項目和產業化運作。
一號文件也強調,要圍繞有基礎、有特色、有潛力的產業,建設一批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生產生活生態同步改善、一產二產三產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鎮。
也就是說,特色小鎮絕對不是一個單純的產業園區或旅游景區、農村民宿等。而是聚焦特色產業,融合文化、旅游、社區功能的綜合平臺。
例如浙江的特色小鎮,產業定位于“一鎮一業”,突出“特而強”。
“特”是指每一個特色小鎮都主攻信息經濟、環保、健康、旅游、時尚、金融、高端裝備制造等七大“萬億”產業以及浙江的茶葉、絲綢、黃酒等歷史經典產業中的一個產業,而不是“百鎮一面”。
“強”主要表現為圍繞產業高端和高端產業,原則上要求三年投入30-50億,培育行業的“單打冠軍”。
在功能集成上,浙江的特色小鎮“緊貼產業”,力求“聚而合”。
“聚”就是特色小鎮都有產業、文化、旅游和社區四大功能的聚集。
“合”就是四大功能都緊貼產業定位融合發展,而不是簡單相加,生搬硬拼。特色小鎮的文化旅游社區功能,必須從產業中延伸和挖掘出來,就如浙江的絲綢小鎮,它的文化和旅游功能會從絲綢產業中挖掘。
加入農業中小企業經理人和創業者核心商圈(農俠會),行業解讀、案例干貨、行業報告、實戰課程請訂閱農業行業觀察 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