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作者:老貓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產業●科技●商業)
每一件事情,都會有價值!不管成功還是失敗的事情,都是如此。
5000年的中國農業,每一次的前進,都給中國農業人帶來了積極意義,尤其是生產工具、生產模式等迭代與升級。
近些年,農業科技這個關鍵詞被政策、資本、創業者熱捧。的確如此,農業科技也幫助中國農業從人向機械化、自動化,從有人向無人、從小散向規?;?、從規?;蚨ㄖ苹确较虻纳墶?/span>
在農業科技普及過程的中,我們總能看到巨頭們的身影,京東、阿里、先正達集團、碧桂園等企業秉承科技的“賦能”、“價值”等精神,利用技術、資本、產業等手段正在優化并升級中國農業,還將徹底顛覆農業全產業鏈。
中國農業,正在上演致富新故事...
政策利好,農業科技成為行業主流趨勢
農業科技到底能解決什么問題?為何會受到政策的青睞呢?我們先講一個案例吧。
湖北的某個智慧農場,他們放棄傳統耕種方式,而是采用智能農機插秧、噴灑。1天就完成1060畝稻田的插秧工作,比傳統機械作業效率提升30倍;另外,利用植保無人機通過手機設定,無人機低空自動巡航,僅3分鐘就給5畝田撒完化肥...憑借科技的投入,每年農場營收超越傳統農場3倍之多。
其核心就是農場利用智能農機設備以及智慧農業平臺等先進的耕作方式,使得生產效率提高了幾十倍;同時,還節省了大批的人工成本,可謂實現了節本增效的目標。
眾所周知,中國農業不僅僅遭遇產品缺乏標準化之外,還遭遇“成本高,回報低”的頑固性難題。
數據顯示,中國的農業成本高于國外發達國家。比如,2015年我國玉米、稻谷、小麥、大豆、棉花等主要農產品畝均總成本分別為1083.72元、1202.12元、984.30元、674.71元、2288.44元,分別比美國高出56.05% 、20.82% 、210.42% 、38.44% 、222.84%。
高成本,直接導致中國農業競爭力弱!因此,解決農業高成本、低效率等難題的突破口就是“農業科技的應用與普及”。
今年年初,農業農村部印發《“十四五”全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到2025年,力爭突破一批受制于人的“卡脖子”技術和短板技術,農業領域原始創新能力大幅提升,農業科技整體實力穩居世界第一方陣,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4%。
中國農業大學國際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李道亮對外表示,科技創新是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當前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突破61%,科技已成為農業現代化最重要的驅動力。
“伴隨著科技進步,未來的農業生產將不再是扛著鋤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場景,而是將更多數字科技引入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農民將成為專業化極強的職業,農業也將是極具發展前景的行業?!闭憬髮W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院長何勇告訴媒體。
業內人士也指出,農業機械化、智慧化有利于提高農業發展的質量、安全和效率,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支撐。
與此同時,隨著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植保無人機、無人駕駛收割機等跨界科技產品的層出不窮,為提升農業種植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保障人身安全等提供了堅實的保障,“無人農場”已從科幻想象,走進了現實中的田間地頭,服務于春播,秋收。
另外,目前,我國智慧農業依舊處于初級階段,智慧農業應用滲透率還不到1%,但變化也正在發生。
得益于政策及社會環境的支持以及技術的不斷提升,我國智慧農業行業正在不斷發展,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結合中國農業產值,初步預估2021年我國智慧農業市場規模達685億元,預計2022年我國智慧農業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至743億元,同比增長8.5%。
政策利好,市場巨大等優勢,也引發了京東、阿里、碧桂園、拼多多、博創聯動、等企業紛紛發力落地農業科技項目。
農業蘊藏巨大機會,大佬紛紛下沉入局
阿里創始人馬云曾多次表示:“未來十年,農業是一個巨大的機會,而能改變中國農業的,一定是數字化。”
農業行業觀察透視發現,布局智慧農業已經成為農業企業乃至互聯網巨頭、產業巨頭的重要戰略。畢竟,農業科技應用與落地可以幫助傳統企業帶來3大利好:
01、開辟新市場
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應用、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投入,幫助傳統企業避開了紅海競爭,提高了行業壁壘。
另外,傳統企業借助高科技尋找到了新市場和新用戶,使得企業的競爭市場和用戶更具差異化與個性化、精準化。
新市場、新用戶,才是農業科技創新源泉與動力。
02、吸引資本的關注
節本增效成為企業的新故事!那么,如何借助互聯網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幫助公司節本增效,提高公司利潤成為老板或創始人的核心工作。
縱覽資本市場,資本或者股東關注的不僅僅企業能否持續盈利賺錢,而且還是關注企業如何更輕松地賺錢。因此,企業加碼科技的投入與應用,也成為吸引資本的新途徑。
近些年的農業投資,絕大多數都來自農業科技賽道。資本對農業科技公司的癡迷,恰好說明農業科技的價值與作用。
03、提升企業自身效率
科技賦能不僅僅改變產業或者行業,更核心的是為了對自身供應鏈效率及管理效率的提升。
傳統企業布局農業科技或加大科技的投入,就是解決企業自身效率低下、產業分散等難題。老板們紛紛利用先進的科技把企業打造成現代化企業,幫助企業適應時代的發展和市場的需求。
除此之外,有些企業希望借助農業科技突擊政府公關,吸引政府關注與聚焦。比如,利用智慧農業賦能地方經濟,贏得政府資源,從農業項目轉化到城鎮或政府的數字化業務。
接下來,我們透視一下大企業在農業科技領域的大膽嘗試與布局。
01、京東
京東已經在智慧農業、生鮮電商、農村電商、數字農業等業態上形成了閉環,智慧農業、數字農業成為電商與零售生態鏈條里的加速器,賦能鄉村振興。
與此同時,京東利用互聯網技術、渠道、品牌等資源優勢,還逐漸延伸至產業和縣域經濟。
前些天,日前,京東首個農業科技示范園在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正式落成。作為京東全國鄉村振興示范基地首批示范項目,京東農業科技示范園由裕農、綠港與京東三方聯合建設運營,依托京東在現代數字化、5G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術優勢,打造集“育苗、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全流程現代化設施農業精品示范園。據悉,該園區重點圍繞溫室環境監測、聯動控制系統、農業大數據中心三大智能系統,共包含智慧農業生產、高科技種苗繁育、加工物流及配送、智慧農業及智能物聯網示范展示、科創培訓中心、觀光休閑采摘等六大功能區,可年產綠色果蔬5000余噸、繁育種苗超500萬株。
02、騰訊
透視發現,騰訊的智慧農業項目均與地方政府合作推動比較多,這也是騰訊賦能縣域經濟的起點。
早在2018年4月1日,騰訊就宣布正式養鵝AI生態鵝廠已完成主體建設騰訊公司宣布,籌備近兩年的“AI生態鵝廠”已在貴州貴安新區完成項目主體建設。由于企鵝所需飼養條件較高,目前騰訊將先以貴州平壩灰鵝作為試點,未來或考慮引入天鵝和企鵝。未來,騰訊也將會加入鵝語翻譯、鵝臉識別、鵝屎咖啡等技術。這技術如果研發成功,將會對養殖業帶來新的變革。另外,在2019年4月,騰訊智慧農業再有大動作:騰訊云與廣東粵旺農業集團、深圳壹家倉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粵港澳大灣區產融基金在廣州市白云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簽約發布會,各方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攜手共同打造“智慧農業平臺”。之后,騰訊積極切入鄉村振興大賽道,利用科技及生態打造“數字鄉村”新標桿。
03、阿里
數字鄉村是阿里的新使命!早在2019年,阿里組建了數字鄉村事業部,同時聚合集團內淘寶天貓、盒馬、數字農業等20多項涉農業務和內外生態,提供數字鄉村建設的整體解決方案。
截止目前,阿里數字鄉村已和全國150多個縣域展開合作,助力浙江象山、安徽歙縣,河北南和、湖南炎陵等多個縣域打造數字鄉村示范。在產業振興上,阿里發揮在電子商務及科技等領域的優勢,持續提升從田間到消費者的供給能力,同時,幫助縣域產品做到可賣、能賣、好賣、擅賣、巧賣;在人才振興上,為縣域發展數字經濟,夯實人才基礎。
04、碧桂園
早在2018年6月,碧桂園集團成立了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宣布進入農業領域。并立足于發展高科技農業,布局農業全產業鏈,致力于成為現代農業系統方案的提供者和服務商,包括前端研發,“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的中端生產組織,以“碧優選”社區門店為主體的終端銷售,發展主旨是做行業資源的整合者、產業結構的提升者和現代農業的服務者,著力打造科技型、平臺型、國際型農業,通過先進的農業技術,幫助中國乃至世界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并為大眾帶來豐富、安全、好吃、實惠的農產品。楊國強還明確提出,“發展無人化農場,做最具科技含量的現代化大農業”。
之后,碧桂園在東北、廣東、山東等地開始紛紛發力“無人農場”項目,利用智能農機、無人駕駛拖拉機、農業機器人、智慧農業平臺等方式助力企業節本增效。
除了這些企業之外,先正達集團、新希望集團、唐人神、云天化股份、新洋豐股份等農業巨頭發力育種、智慧農業、智能養殖等新業務,成為農業科技的先遣軍。
躍遷與變革,才是中國農業的新動力
數字技術、數字經濟正成為國內經濟發展的重點。
近些年,中國農業已經從種業、大田、產地、渠道、溯源等環節發力農業科技,并希望借助數字技術、生物技術等優化并升級中國農業。尤其是,國家高層提倡“十四億人的飯碗需要端在中國人自己的手里”的大方針之后,農業科技也加速農業全產業鏈的滲透和應用。
農業行業觀察透視發現,整個數字技術及科技應用農業和產業,無外乎體現在3個方向的改變與創新:
01、生產工具的改變
從農業發展規律來看,中國農業的最需要變革的地方首先就是生產工具的升級,生產工具的創新才是農業進步的關鍵點,唯有利用先進的工具才能幫助中國農業從低端走向高端。
近些年植保無人機、智能農機、物聯網設備等智能產品大范圍應用于農業,幫助傳統農業從“靠天吃飯”躍遷至“靠數據吃飯”。生產工具的創新與變革,除了提升了效率之外,還大大抬高了農產品的價格。
比如,京東的“步步雞”借助區塊鏈與大數據,把普通的雞變成網紅產品,溢價了產品,幫助養殖場提高了整體收入。
02、人群的躍遷
智慧農場、無人化農場是未來農業發展的主要方式。在科技的助力之下,中國農業的操盤者和消費群體正在發生改變。曾幾何時中國農業由“386199部隊”主導,演變成轉變成了70、80、甚至90后,并且這些群體懂互聯網、懂商業、懂管理。
他們放棄了父輩傳統方式,利用高科技方式做農業,開辟了農業自動化、無人化,把坐在辦公室種田從“夢想”變成了“現實”。
除了農業操盤者的升級之外,農業消費群體也發生了變化,互聯網之下的農業,農產品不再出現在“雜亂無章”的菜市場,而是進入了高端電商、大型超市等新渠道里面,消費者均來自中產階級和高端人群。
03、商業模式巨變
中國農業延續幾千年的靠賣產品的模式,這也導致農產品差異化不明顯,農產品市場紅海盡顯。
然而,農業科技的應用改變了農業千百年來“賣產品”的模式,而是創新了農業新模式,定制農業、會員制農業、眾籌農業、認養農業、可視農業等新商業、新模式,并加速了新消費成為主流趨勢。
比如,云南某個茶園借助“互聯網+物聯網+傳統農業+農戶合作”經營模式,大力推動定制農業和私人定制的模式,顛覆了傳統的“賣產品”模式,轉變成賣“生活方式”,打造出個性化定制的茶園新模式。
因此,農業科技大規模應用農業,必將從生產端開始,升級了農業全產業鏈?;蛟S,這才是中國農業新未來,依托于科技,農業經營者能賺錢,消費者獲得更健康、更安全的消費體驗。
小結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這是中國農業的壓艙石,利用科技提高效率,幫助農民賺錢,這是時代的呼喚!
另外,“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數字鄉村建設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行動,是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有力抓手,也是釋放數字紅利、催生鄉村發展內生動力的重要舉措,它以數字化賦能開啟了鄉村振興新模式。
盡管如此,但數字農業與科技應用依然“一半火焰一半冰山”。
目前,農業科技在農業生產實踐中推廣應用的比例和滲透率還非常低,農戶對農業科技、科技技術的理解及認知程度依然嚴重不足。另外,由于農業回報慢、風險高,且勞作枯燥等客觀弊端,農業很難吸引到優秀的年輕人。因此,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投身農業,這件事情非常重要且急迫。
或許,中國農業的升級不僅僅技術升級、機器升級,核心還是要人的升級、認知的升級,否則科技賦能農業則是“鏡中花水中月”...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96 篇
瀏覽:37339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