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01 引言
隨著全球人口的持續增長和氣候變化的影響加劇,農業生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優化資源利用、保障糧食安全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在這一背景下,衛星遙感技術因其宏觀性、實時性和非接觸性等特點,在農業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和快速發展。衛星遙感技術能夠提供大范圍、多時相、多光譜的農業信息,為精準農業、災害監測、產量預測等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隨著政策助推,智慧農業逐漸成為中國農業躍遷加速器,引爆中國農業進行來一個新周期。
02 衛星遙感技術概述
01、技術原理
衛星遙感技術是指利用裝載在衛星平臺上的傳感器,從太空對地球表面進行觀測和數據采集的技術。這些傳感器通過接收地物反射或輻射的電磁波信息,獲取地表的各種特征數據。根據傳感器工作波段的不同,可分為光學遙感(可見光、近紅外、短波紅外等)、熱紅外遙感和微波遙感等類型。
02、主要衛星系統
目前,應用于農業領域的衛星系統主要包括:
Landsat系列:美國NASA和USGS聯合運營的中等分辨率衛星,提供30米空間分辨率的多光譜數據
Sentinel系列:歐盟哥白尼計劃下的衛星群,包括Sentinel-2(光學)和Sentinel-1(雷達)
MODIS:搭載在Terra和Aqua衛星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譜儀,每日覆蓋全球
高分系列:中國自主研發的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
PlanetScope:商業衛星星座,提供每日更新的3米分辨率影像
03 衛星遙感在農業中的主要應用
01、作物種植面積檢測與識別
衛星遙感技術能夠通過多時相影像分析,準確識別不同作物的空間分布和種植面積。具體應用包括:
作物分類:利用不同作物在生長周期內的光譜特征差異,結合機器學習算法(如隨機森林、支持向量機等)實現自動分類
種植結構監測:通過生長季內的連續觀測,分析區域種植結構變化,為農業政策制定提供依據
非法種植監測:如罌粟等非法作物的遙感識別與監控
以美國農業部(USDA)的Cropland Data Layer(CDL)項目為例,該項目利用Landsat和Sentinel-2數據,結合地面調查,每年生成全美30米分辨率的作物分類圖,準確率超過85%。
02、作物長勢監測與產量預測
通過衛星獲取的植被指數(如NDVI、EVI等)可以定量反映作物生長狀況:
植被指數分析:NDVI(歸一化差異植被指數)與葉面積指數(LAI)、生物量等參數高度相關
生長曲線構建:通過時間序列分析,建立作物生長模型,識別生長異常
產量預測模型:結合氣象數據、土壤信息和歷史產量,構建回歸或機器學習預測模型
中國農業農村部利用高分衛星數據和MODIS數據,建立了全國主要糧食作物長勢監測系統,能夠提前1-2個月預測產量,準確率達到90%以上。
03、農業災害監測與評估
衛星遙感在農業災害監測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干旱監測:利用熱紅外波段反演地表溫度,結合植被指數構建干旱指數(如VCI、TVDI)
洪澇災害評估:雷達衛星(如Sentinel-1)可在全天候條件下監測洪水范圍
病蟲害預警:通過光譜特征異常識別病蟲害發生區域
凍害評估:熱紅外遙感監測低溫過程對作物的影響
2020年東非蝗災期間,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利用衛星遙感結合氣象數據,成功預測了蝗蟲遷移路徑,為防控工作贏得了寶貴時間。
04、精準農業管理
高分辨率衛星數據為精準農業提供了基礎數據支持:
變量施肥:通過遙感反演的作物長勢圖,指導差異化施肥
灌溉優化:熱紅外數據識別田間水分脅迫區域
農機調度:結合遙感與GPS技術,優化農機作業路徑
美國中西部的大型農場已普遍采用衛星遙感指導的精準農業系統,平均可減少15%-20%的化肥使用量,同時提高10%左右的產量。
05、土塘墑情與肥力監測
衛星遙感可間接反映土壤特性:
土壤水分:微波遙感(如SMAP衛星)可直接測量表層土壤濕度
有機質含量:可見光-近紅外光譜與土壤有機質的相關性分析
鹽漬化監測:鹽漬土在特定波段具有獨特的光譜特征
歐洲空間局的Sentinel-2衛星數據已被廣泛應用于地中海地區的土壤退化監測項目。
04 技術優勢與挑戰
01、技術優勢
大范圍覆蓋:單景Landsat影像覆蓋185×185km,適合區域尺度監測
時間連續性:可實現每日至每旬的重復觀測
多光譜信息:從可見光到微波的全波段觀測能力
成本效益:相比傳統調查方法,單位面積成本極低
客觀性:避免人為調查的主觀偏差
02、面臨挑戰
云層干擾:光學遙感在多云地區數據獲取受限
混合像元問題:中等分辨率影像在小地塊區域的精度限制
數據解讀復雜性:需要專業知識和地面驗證
時間分辨率與空間分辨率的權衡:高分辨率衛星通常重訪周期長
數據處理能力:海量數據對存儲和計算提出挑戰
05 未來發展趨勢
星座化與小衛星:Planet等公司已部署數百顆小衛星組成的星座,實現每日全球覆蓋
高光譜與超光譜:獲取連續窄波段信息,提升作物生化參數反演精度
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深度學習在作物分類、產量預測中的應用
多源數據融合:衛星、無人機、地面傳感器的協同觀測
實時監測系統:近實時數據處理與推送服務
商業化服務模式:面向農場主的個性化遙感服務訂閱
據估計,到2025年,農業遙感市場規模將達到49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14.3%(MarketsandMarkets, 2021)。
06 結論
衛星遙感技術已成為現代農業不可或缺的監測工具,從宏觀決策到田間管理各層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衛星技術的進步和數據處理能力的提升,遙感農業應用將更加精準、實時和智能化。未來需要進一步加強多學科交叉研究,完善"空-天-地"一體化監測網絡,推動遙感技術在全球糧食安全、可持續農業發展中做出更大貢獻。同時,發展中國家應加強遙感技術能力建設,縮小"數字鴻溝",使衛星遙感技術真正惠及全球農業。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80 篇
瀏覽:37190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