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眾籌新時代:網易全民養豬、蘇寧賣大閘蟹、京東賣大米
(封面人物:雜交水稻專家 袁隆平)
三農日報第332期
今日名言:友誼,好比一瓶酒,封存的時間越長,價值則越高;而一旦啟封,還夠一個酒鬼濫飲一次。 —— 梁曉聲
看三農日報,發現更大的產業!
「要聞」
1、報告:預計未來3年我國大數據產業增速有望保持在30%以上
目前,我國大數據產業發展已步入行業規模快速增長時期。由中國管理科學學會大數據管理專委會等單位編撰的《中國大數據應用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認為,從大數據產業規模來看,預計未來3年我國大數據產業增速有望保持在30%以上;從大數據產業分布看,我國大數據產業集聚發展效應開始顯現,出現了京津冀區域、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和中西部4個集聚發展區,各具發展特色。
同時,我國大數據應用技術的發展將涉及以下熱點領域:1)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繼續成為大數據智能分析的核心技術,大數據預測和決策支持仍是主要應用。2)數據科學將帶動多學科融合;3)基于知識圖譜的大數據應用成為熱門應用場景。
2、報告:微信是食品謠言傳播主平臺
《2017年食品造謠治理報告》顯示,微信是食品謠言傳播主平臺,占比高達72%,其次是微博,占21%,二者以超過90%的傳播量成為傳播食品謠言的主要渠道。
3、“國慶黃金周”新趨勢:更講品質、更重體驗、更顯個性
公開數據顯示,自2008年以來,國慶黃金周的旅游收入同比增長在10%-40%間(2013年為5%)。
剛剛過去的第20個“國慶黃金周”,民眾的消費呈現了一些新趨勢:更講品質、更重體驗、更顯個性。
如高檔商品國慶期間銷量有所增長,國慶假期前3天某電商平臺的大閘蟹訂單同比增長16.8%,葡萄酒同比增長58.9%;出境游方面,移動支付呈現大幅增長趨勢,比如英國比斯特購物村的移動支付筆數同比增長了90倍,日本大阪道頓崛商圈增長70倍。
4、央行四度降準再釋放穩定信號
10月7日,央行向市場宣布了重磅降準政策,公告稱,從2018年10月1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幾種類型銀行的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置換4500億元到期中期借貸便利(MLF),同時凈釋放約7500億元資金。在分析人士看來,央行此時采取降準操作,意味著目前央行貨幣政策選擇更加注重內部穩定與增長的目標。
5、農業農村部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
近日,農業農村部公開并答復了“對加大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扶持力度的建議”。鼓勵和引導各地特別是貧困地區產業園發展綠色產業,創設綠色政策,探索一批創新驅動、綠色發展新模式。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與有關部門一道,積極研究和采納你提出的意見建議,以產業園建設為扶貧攻堅的重要抓手,加大對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貧困山區支持力度,完善利益連結和帶貧減貧機制,讓貧困戶更多分享產業園發展成果。
據悉,2017年和2018年,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批準了62個產業園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其中有11個產業園處于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6、農業農村部支持各地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產業
近日,農業農村部答復并公開了“關于加大對山地特色農業發展政策支持的建議”。支持優勢特色農業主導產業發展。2017年,中央財政安排50.04億元,支持各地以促進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為目標,圍繞具有區域優勢、地方特色等條件的農業主導產業,推進集約化、標準化和規模化生產。并且,加強優勢特色農業產業發展財政支持。中央財政按照“大專項+任務清單”的管理方式,將特色農產品產業發展納入支持范圍。各地可結合實際,按規定統籌利用中央和地方資金,支持優勢特色產業發展。
「地方」
7、江蘇:打造 四個千億級農業產業,重點建設50個味稻小鎮
從江蘇省農委召開的全省秋冬種工作視頻會議上獲悉,江蘇省將調整優化今年秋冬種布局,調減非優勢區低效糧食作物,從今年秋播開始,重點推動優質稻米、綠色蔬菜、休閑農業、現代種業四個千億級產業發展規劃實施。
江蘇省大力推廣優良食味水稻新品種,逐步重點建設50個味稻小鎮,打造一批優質稻米產業示范縣。
8、云南:祥云創新產業發展模式:轉包、套種、大產業
云南祥云縣積極盤活有限的土地資源,創新農業產業發展模式,鞏固壯大具有縣域特色的高原特色農業產業。該縣采取鼓勵農戶采取轉包、轉讓、租賃和股份合作等形式,有序將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給合作社、龍頭企業等經營主體,支持龍頭企業發展規模化標準化現代農業,創新農作物種植模式,有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大力推廣在烤煙田、玉米地、桑樹地、果樹地等地塊套種秋豌豆、馬鈴薯等作物的種植模式。探索“大產業+集體經濟+扶貧開發”的產業發展模式,以“農戶入社分紅,社企合作經營”的方式,聯合打造生豬全產業鏈。以村為主體,通過政府扶持企業承建,共同籌資建設100棟標準化豬舍,由合作社將養殖小區租賃給縣內龍頭養殖企業,每棟每年可獲取租金收入26萬元,帶動281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戶。
9、重慶:潼南印發《關于加快檸檬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重慶潼南市加快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柑橘(檸檬)等7個百億級特色產業鏈建設,打造全市百億級檸檬產業核心區。近日,重慶潼南區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加快檸檬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按照《意見》提出的總體目標,到2025年,全區檸檬種植基地面積達到50萬畝,年產量達到100萬噸;培植億元級加工企業5家,建成全國檸檬工程技術中心、全國最大的檸檬物流中心、國家檸檬重要出口基地,年總產值達到100億元以上,打造中國檸檬之都。
同時,潼南區還突出特色抓農業、圍繞農業抓旅游,依托檸檬“四季花、四季果”的特點,打造5處以上“潼南檸檬”觀光帶,建成以檸檬為主體的鄉村旅游示范點10個。
10、山東高清:用秸稈種蘑菇和畜禽飼料
山東高青縣是農業大縣,僅玉米種植面積就達65萬畝,每年產生大量的秸稈。
高青縣的許多農民將玉米秸稈與棉籽殼、麩皮等一起加工成適合蘑菇生長的菌包,利用閑置大棚、院落搞起了蘑菇種植。“利用玉米秸稈制作菌包成本低、養料充足、透氣性好,是理想的培育材料。”
一個菌包需要玉米秸稈、棉籽殼等干料3斤左右。從8月份到來年5月,大棚需要不斷地更換菌包,玉米秸稈就派上了用場。制作一個菌包需要3塊錢左右的成本,按照每個菌包產4斤蘑菇計算,每個菌包可帶來10多塊錢的收入。同時,菇農使用后的菌包含有對牲畜有利的益生菌,不僅可以成為畜禽飼料,還可以通過簡單加工,變成肥料還田。
11、天津:農藥包裝廢棄物將統一回收集中處理
天津市農委等3部門近日聯合印發的《天津市2018年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實施方案》提出,通過在全市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與處理,以“群眾收集、有償回收、集中處理”為基本模式。
天津市還明確表示,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與處理補助資金納入農業資源及生態保護專項。
「產業」
12、網易未央豬場獨創:“豬馬桶”和配套的環保處理系統打造“生態小循環”
相比傳統豬場臟亂差的刻板印象,網易味央農場以干凈整潔著稱。為何呢?因為網易味央獨創的“豬馬桶”和配套的環保處理系統。
網易味央通過對豬群生活習性的觀察和研究,發明“豬馬桶”排污系統,引導豬群定點排泄,高效地收集排泄物,從源頭創新地解決了豬場糞污收集這一難題。
同時,配合環保處理系統,網易味央豬場形成了從養殖到糞污處理再到循環利用的“生態小循環”,實現了豬場糞污的無害化、資源化利用。
13、福建省標準化研究院 :引領推動標準制定 規范生鮮電商產業
由福建省標準化院承擔的福建省科技計劃項目《福建省特色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關鍵標準研究》通過驗收。提出了特色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標準制修訂優先清單,研制了兩項特色生鮮電商關鍵標準草案,提出了福建省特色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標準化工作建議,為福建省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規范化發展提供技術指引,以期達到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服務質量的目的。
14、浙江江山提出電子商務“十縣百億”工程
浙江江山提出電子商務“十縣百億”工程,力爭在3年內與10個以上農產品資源豐富縣域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打造10個以上線上知名地標農產品品牌,打造出全國知名的網銷農產品集散中心,達到網絡零售額超100億元目標,實現合作縣域間的信息互通、產業互融、資源共享、合作共贏,探索出電子商務精準幫扶助農新模式。
15、阿里巴巴丁丁助力鄉村振興
阿里巴巴釘釘企業服務事業部副總裁楊猛表示:“使用釘釘不僅可以有效助力鄉村農業政策簡單、高效、透明的上傳下達,同時還有利于政府廣泛收集基層農戶意見,近距離深入群眾,聆聽農戶心聲反饋。
釘釘上擁有700萬的企業組織和1億用戶規模,利用溝通在線、組織在線、協同在線、業務在線、生態在線的‘新工作方式’,釘釘能夠幫助鄉村企業全面實現信息的在線化,實現傳統辦公模式向云和互聯網時代辦公新模式的有效轉型。
未來,釘釘勢必將利用“五個在線”的新工作方式,在智慧農業領域展開全新嘗試,為地方農企的智慧管理提供更多助力。
16、智慧農業納入推廣的農業技術范圍
安徽省通過了《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辦法》,將智慧農業納入推廣的農業技術范圍。
智慧農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內容,將智慧農業的相關技術明確納入推廣的農業技術范圍,有利于促進現代農業技術的創新驅動。因為,條例明確將智慧農業納入推廣的農業技術范圍。
17、藍皮書:我國近兩成耕地污染 化肥使用量占世界1/3
近日發布的《城市藍皮書》指出,我國部分地區土壤污染嚴重,耕地土壤污染面積達到1.5萬畝、點位超標率高達19.4%。據稱,我國化肥農藥使用量在全球處于高位,導致嚴重的土壤污染問題,給食品安全、土地安全、生態安全造成較大隱患。從國際上來看,我國化肥年使用量佔世界的約1/3,相當于美國、印度的總和。
18、有機農業的正確打開方式
1)有機農業與旅游結合:將有機農業和鄉村旅游進行有機結合、推進鄉村旅游項目建設、以有機農業為核心的現代休閑農業,可以推動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轉型。
2)引進新農民到農村種地:現在很多農民有一個身份叫“新農人”,他們有著較高的知識背景,有著先進的理念,可以為農村進行科學規劃、智能管理、規模生產,給農村帶去一股前所未見的清風。
3)有機農業與互聯網結合:充分利用互聯網渠道,把優質農產品和鄉村服務推出去,把品牌和營銷推廣做出來,進而促進有機農業增收致富。
19、農機購置補貼“三合一”試點年內啟動
近日,農業農村部年內將在江西省啟動農機購置補貼“三合一”試點工作。
所謂農機購置補貼“三合一”,就是綜合利用二維碼、人臉識別、OCR(光學識別技術)、物聯網等技術,實現補貼機具二維碼管理、農機補貼APP辦理和審核、補貼機具物聯網監控,做到“一機一碼、一碼溯源”。
「新商機」
20、“超級蚯蚓”項目造有機肥、發展文旅
化肥大量施用,土壤肥力下降、土質受損嚴重,無數農業科研人員為解決這一問題絞盡腦汁。東北農業大學生態系畢業的王維晨注意到黃輔酸與土壤肥沃程度的密切關系,在導師的幫助下,用3年時間功研發了“超級蚯蚓”項目。
2013年,王維晨毅然辭去工作,回到了家鄉開始創業。希望自己可以成為拯救世界土地的“超人”。
王維晨利用優質變異體蚯蚓分解農業廢棄物,提純蚯蚓糞里的高活性黃腐酸,制成新型肥料,變廢為寶,從根本上治理農業污染始源。
據了解,蚯蚓處理有機固體廢棄物生產高值化有機肥創業項目的逐步發展,達到了20天內生產出高質量的顆粒狀肥料成品的水平,這一工藝優勢在全國乃至世界處于領先地位。
目前,王維晨的蚯蚓處理有機固體廢棄物生產高值化有機肥創業項目準備進入大規模投資生產環節。下一步,將在鞏固蚯蚓糞系列肥料、有機飼料以及有機食品產業的基礎上開發生態文化主題公園,發展生態文化旅游業。
本文由農俠會整理編輯!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280 篇
瀏覽:19691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