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視小米商業模式,看褚橙、小罐茶、壹號土豬如何玩新商業
作者:陳立耀
人工智能(AI)已經成為繼互聯網之后,有一推動時代進步的助推器。
正在影響世界,影響每一個行業、影響每一個人...
互聯網,讓農業成為風口;人工智能,讓農業進入下一個暴富時代!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海舉行吸引了馬云、李彥宏、馬化騰等互聯網大佬的舌戰群儒,我們不禁大呼:AI真的來了,誰都逃不了。
另外,馬云在大會上說:人工智能不是某一項、某幾項技術,而是我們認識外部世界、認識未來世界、認識人類自身,重新定義自己的思考方式。
更是讓做為農業的人我眼界大開。
在我國大農業領域,已經有人用人工智賺到大錢。比如:網易養豬、網易養雞、阿里養豬、阿里種蘋果、騰訊養鵝等互聯網大佬已經在布局這一領域。
或許,AI改變世界,農業暴富的機會來了!
人工智能在農業領域有3大應用
1、提前診斷
提前診斷是人工智能在農業中最重要的一環,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快速發現作物或者動物是否患病,從而為治療做出依據和判斷。
2、提前預防
預防是人工智能通過收據作物和動物的大數據分析而得出的結果。根據動物、作物的行為從而發出判斷。
3、提供精準方案
在收集各項數據之后,進行綜合分析并對農作物或者動物提供精準的治療或者預防方法。
接下來,我們看看各位互聯網大佬如果利用人工智能為農民提高效率、收益。
網易智能化養豬
網易丁磊智能化養豬的大獲成功,從而推動智能化養豬的大潮。
6個人可以養2萬多頭豬,網易丁磊的味央豬場對傳統養殖業做了以下幾項改革:
安裝智能攝像頭,對豬的每一個生長環節進行監控,如有問題,會及時采取措施。
智能化的監管,不僅降低了一定的人力、物力,還可以對豬的生長情況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
除此之外,網易為盡量節省人力,還采用了一套自動喂養系統,整個喂養管理過程只需要6人就能操作完成。
如何解決空氣污染問題呢?丁磊的創新養殖模式,在每一個養殖場設立了豬用馬桶,有效的降低了環境污染,更降低了豬場清理的難度。
憑借智能化的管理模式,網易味央不僅降低了養豬所需的人力、物力、時間所需的成本,還有效的提高了豬肉的口感和質量,在改善養殖環境的同時,又提高了豬肉的健康度。
除了之前對外公開的智能攝像頭、傳感器等技術手段。丁磊還在專欄里透露,“我們的豬蹲馬桶、睡公寓、不打針、不吃藥,生活習慣比很多人都要健康。
網易養雞
2018年 網易丁磊和美團王興開始智能化養雞,切入“河田雞”項目,并且雙方出資成立“長汀河田飛雞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該公司將復制未央豬場的技術將助力推動中國河田雞養殖品牌化、產業化;在優化養殖的基礎上擴大河田雞銷售、幫助農戶增收,讓更多的中國人吃上健康美味的河田雞。
也許,河田雞或稱為及未央豬下一個網紅產品。
阿里養豬
2018年4月份,阿里云在云棲大會上海峰會上發布了ET農業大腦,又將人工智能技術與養豬結合了起來。
阿里云ET大腦養豬解析:
阿里AI養豬,由ET大腦為每頭豬建立包括品種、年齡、體重、進食情況、運動強度、運動頻次、運動軌跡等在內的多個維度的數據檔案,通過數據分析來判斷豬的健康度、進食度、料肉比等。數據收集和數據分析貫穿養豬全過程,除此以外,豬仔從出生到生豬消費市場,豬的養殖數據,健康數據以及養殖源頭數據等均可被追溯,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大家夢寐以求的從“田園到餐桌”的透明供應鏈。
據介紹,前期理論驗證階段,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的提升,每一年,可以幫助養豬企業、農戶,每一頭母豬,每一年多生仔三頭,同時死亡率降低3%。
另外,通過圖像識別技術,每一頭生豬都有自己的檔案,包括品種、天齡、體重、進食情況、運動頻次、軌跡、免疫情況等,這些數據可用于分析行為特征、料肉比等。同時結合聲學特征和紅外線測溫技術,可通過豬的體溫、咳嗽、叫聲等作判斷是否患病,預警疫情。
目前,在養豬這一塊,阿里云與四川特驅集團、德康集團宣布達成合作。
阿里AI種蘋果
阿里養豬成功,阿里人工智能商業模式復制就更加有說服力。阿里人工智能也切入種植業。
阿里AI簽的第一個客戶就是海升集團。
陜西的海升蘋果園擁有10000畝海升蘋果的生產資料已經匯聚到ET農業大腦,可以對每棵果樹進行個性化管理,大大提高果園的管理效率。
阿里AI通過對這些歷史數據的智能分析,ET農業大腦能建立起一整套知識庫,指導果農播種、施肥和耕作,提供最優決策;還可以進行智慧選址,針對不同品種的果樹選擇最適宜的水土環境。
預計ET農業大腦可以幫助果農每畝地節省200元以上成本,整個海升集團每年約可節省2000萬人民幣。
騰訊養鵝
騰訊4月1日調皮的發布了一個AI生態鵝廠,稱在貴州貴安新區挖窯洞,以人工智能的方式養殖灰鵝。發布內容要點如下:
首批將入駐5000只貴州平壩灰鵝,后面將逐步擴大養殖規模至20萬只。
騰訊自主研發的T-block(騰訊積木)技術,可實現實時動態的可視化管理和遠程操作。
騰訊人工智能將提升鵝廠飼養效率和實行鵝性化管理。騰訊的人臉識別團隊正在研發鵝臉識別,以實現精細化管理。
為打破鵝與人的溝通壁壘,更好了解鵝的需求,騰訊翻譯團隊已經著手研發“鵝語翻譯”。
團隊已對千萬條鵝語語料進行深度學習及訓練,騰訊AI醫學影像產品“騰訊覓影”,也將對鵝的疾病進行早篩、早診、早治。據了解,其對人類早期食管癌的篩查準確率高達90%。
如果,這是真的。騰訊AI商業模式也將會和阿里一樣快速復制種植業。
國外AI應用案例
在國外,人工智能也在飛速發展,其中也有農業中的頂級水平和頂級應用案例。
孟山都投資過一家公司,名叫Blue River Technologies(BRT),總部位于美國加州,由斯坦福兩名研究生于2011年成立。
最初,BRT專注于將機器人用于減少萵苣密度,這個過程此前主要通過手工完成?,F在,他們正在應用See and Spray系統,來消除棉花田中的雜草,這個系統利用AI來分析高分辨率圖像,并檢測出雜草的存在和位置。
另外,實踐表明,通過高度精確和有針對性的噴霧應用,他們可以減少90%的除草劑用量。
其中還有一家公司:藍河科技,一家致力于用人工智能技術來減少農藥與化肥濫用的公司,成立3年后被迪爾(Deere)公司以3.0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這臺機器叫Potato,它正試圖將生菜的植株變得稀疏,這樣強壯的植物就有了成長空間。機器人通過安裝在架子上的攝像頭“看到”秧苗。在幾毫秒之內,它就能識別出強壯的植物,并給弱小的植物施肥。
藍河科技的Ai應用不僅除草準確徹底,還能省90%的藥水。
小結:
在我國,人工智能(Ai)技術還剛剛起步,創業者都來自互聯網公司,但土地規劃化、農村信息化、農民互聯網的素養等等都會成為AI在農業領域的制約。
面對人工智能時代,農業又面臨哪些機會呢?我認為有3點:1)借力。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做革新。2)規劃化種養。人工智能實現的是量級化生產。3)品牌化。人工智能還是技術,技術就是工具。通過人工技術賦能品牌。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縣域農業】湖南?。哼\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