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眾籌新時代:網易全民養豬、蘇寧賣大閘蟹、京東賣大米
一個故事的引子:
1848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發現金礦,
全球30萬淘金者前赴后繼奔赴加州去圓“美國夢”,
10年后,淘金者多困于饑渴,并沒有發“淘金財”,
而在金礦旁賣水、賣鐵鍬、賣牛仔褲的商人卻賺的盆滿缽滿……
回看當下,農業現代化發展,鄉村振興被推到國家戰略層面,億萬國人聚焦農業,韓俊副部長喊出:七萬億投資鄉村振興。一片蒸蒸向榮之象,像極了1848年的“淘金潮”,但是風口之下,誰是困于饑渴的“淘金者”?誰是“賣水、賣牛仔褲”的商人?
互聯網巨頭跑步入場,開啟農業互聯網的“掘金時代”
阿里馬云:2019年創業,我會選擇農業
早在2014年,阿里便提出了“千縣萬村”計劃,用三到五年時間里投資100億元人民幣,在全國范圍內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同時上線農村淘寶APP,打響了互聯網巨頭布局農業互聯網的第一槍。
2017年,農村淘寶已經覆蓋全國29個省、700個縣域(含建設中)的3萬多個村點。
2018年初,阿里對人工智能系統“ET大腦”進行針對性的訓練與研發,可實現全方位智能養豬。
2019年1月,馬云在阿里巴巴技術脫貧大會上表示,過去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是靠天吃飯,未來農民要“面朝屏幕背靠計算”,靠數據來吃飯,用大數據來預判、來決策。并在1月份的達沃斯論壇上表示,2019年創業,我可能會選擇農業。
百度李彥宏:AI+農業的春天正在來臨
2017年百度云與云南佳葉合作,通過在設備端安裝智能邊緣平臺,數字化農產品加工過程,并將數據上傳到百度云天工平臺進行數據訓練;再將形成的算法模型下發,設備上的智能邊緣對生產數據進行計算,指導參數調節。
同年,百度云與中化農業也合力構建智能化農業生產過程管理平臺,助力農企智能化轉型。
2018年百度云與麥飛科技合作的農業遙感智能監測系統,可以對農作物病蟲害實施智能化監測,并完成精準施藥,能夠將農藥使用量降低50%。
百度發展智慧農業的優勢在其物聯網、百度云ABC3.0上面積累的技術,同時其先進的無人駕駛技術,可以很好地賦能農機,提升機械化水平。在2018年的百度世界大會上,李彥宏重點介紹了百度云在智慧農業領域取得的成就。
騰訊馬化騰:互聯網的下半場是產業互聯網,農業是第一產業
2016年4月份,騰訊公司正式對外發布了“互聯網+農業”整體解決方案,并面向全國尋找合作伙伴。整個方案由“為村”扶貧計劃+社交媒體推廣農技平臺+農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 +針對農特產的旅游電商構成。
2017年企鵝號正式上線三農頻道,并且提出100億原創激勵和補貼計劃。對于那些堅守原創、深耕優質內容的自媒體,騰訊還將特別給予全年共計2億元的原創補貼。
2019年4月,騰訊云又與廣東粵旺農業集團、深圳壹家倉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粵港澳大灣區產融基金舉行簽約發布會,各方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攜手共同打造“智慧農業平臺”。而此次合作是騰訊云首個農業領域的產業互聯網項目。
中國互聯網巨頭BAT先知先覺發力農業互聯網技術,新晉互聯網頭部企業拼多多,蘇寧系,本來生活也在不斷加碼,傳統地產企業持巨資入局鄉村振興建設,至此,一場中國農業版的“掘金時代”拉開了帷幕。
大浪淘沙,困于饑渴的“淘金者”
國資商城
2016年,云南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與幾家民營股東共同發起成立云南省國有資本運營智慧生活投資有限公司,云南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持股34%。其創立的初衷,是希望整合云南地區的高原特色農產品進行線上線下銷售,以此作為云南扶貧攻堅的一個重要舉措和重要助力。
據公開資料顯示,國資商城已在云南建成6000個農村電商為民服務站,覆蓋了15個州(市)的約1.6萬個行政村(社區)中,以農村電商為契入點,構建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推動各類資源向困難群眾集結,打造精準扶貧云南模式。公司計劃在2019年完成約8000個平價店和17個旗艦店的建設工作。
但2018年5月份,國資商城發布公告稱,公司虧損嚴重,將暫停所有對外業務,全面實施內部整頓。為何不到兩年時間,國資商城就出現嚴重虧損?
國資商城前總裁廖斌指出:“因時間短,很多企業處于初創摸索過程中,能給到國資商城的試錯空間很小。”
同時,也有從國資商城離職的員工在知乎上指出,主要是由于國企發展電商,但缺乏互聯網思維,公司在制度、人員激勵等方面都有所欠缺,缺乏勇于嘗試創新的心態。此外,電商的發展勢必對線下業務造成影響,線上線下業務的融合發展,就會衍生出公司內部利益問題。
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農村電商確實難做,主要在于農產品保鮮難、物流成本高、以及市場教育和培育的不容易。
此外,做電商都繞不開“流量”。“目前來看,電商的流量主要集中的幾個大的平臺,如果只是自己單干,比較困難,畢竟引流成本比較高。當時要是轉型專注于做農產品供應鏈,和其他流量較大的平臺合作,無論是上行還是下行都不至于落到現在的田地。”曹磊稱。
“逃跑”的扇貝
2014年10月30日晚間,位于大連長海縣的上市公司獐子島發布公告稱,因北黃海遭到幾十年一遇異常的冷水團,公司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萬畝即將進入收獲期的蝦夷扇貝絕收。受此影響,獐子島前三季業績“大變臉”,由預報盈利變為虧損約8億元,全年預計大幅虧損。此次獐子島扇貝養殖由可觀的盈利到突然的虧損,被投資者戲稱為“扇貝大逃亡”。
時隔三年,戲劇性的一幕再次發生,獐子島的扇貝再次“出逃”了。2018年1月份,獐子島發布公告稱,公司正在進行底播蝦夷扇貝的年末存量盤點,發現部分海域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異常,公司預計2017年凈利潤虧損5.3億元-7.2億元。經過4天的重新盤點,獐子島公司最終將虧損金額確定在6.29億元,相當于獐子島2016年凈利潤的近8倍。
被“餓死”的豬
1988年,侯建芳借了300元,創辦了雛鷹養殖場,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與人口紅利的釋放,國人對動物類蛋白需求與日俱增,2010年,雛鷹農牧上市,一躍成為“中國養豬第一股”,市值70億,風光無兩。在生豬養殖業“豬周期”這一詞就像打不破的魔咒,影響著整個行業的利潤。2017年開始,豬周期進入下行階段,養豬巨頭靠“輸血”度日,2018年第四季度,非洲豬瘟的爆發成了壓死“雛鷹農牧”的最后一根稻草,積累了多年的利潤“暗賬”,在2018年的財務年報上來了一次“洗大澡”,報表顯示,當年雛鷹農牧巨虧超29億。
國資商城的轟然倒塌,獐子島扇貝的多次“出逃”,豬周期籠罩下的雛鷹農牧,這些動輒數十億的慘重損失,也昭示著農業領域并不是“遍地黃金”,大浪淘沙,掘金時代做一名成功的淘金客并不容易。
暗流涌動,野蠻生長的“賣水”群體
亞當.斯密定義市場經濟是只“看不見的手”,當農業經濟呈指數發展的時候,背后也有支撐它的那只“手”。不論是互聯網巨頭們的科技養豬,還是獐子島的經營主體,其對各自板塊的大筆投入都是對未來市場的看多,而做出這個判斷的依據就是那只“看不見的手”——農業市場數據。橫向對比農業發達經濟體美國,不難發現其早在上世紀便形成了成體系的農業供需數據,繼而推動了訂單農業的發展,一直到當下的農產品期貨交易。據《中國農業大數據行業發展白皮書》統計,歐美等發達經濟體當前農業大數據公司已有600余家,細分39個應用場景;而國內農業大數據公司也有80余家,細分15類應用場景,但多為初創企業,尚未形成幾家獨大的局面。
一些新興的農業科技公司把收集、匯總和分析眾多田地的數據作為他們的主業。他們的目標是向農民提供個性化方案,將每塊田地的耕種細化到作物個體:使用有關氣候和土壤條件、作物以及產出的數據。數據公司利用從農民那里獲得的信息來改善他們的模型,提出更好的建議。數據讓客戶能夠不斷采用符合自身特定需要的產品,定價策略更加全面完善,能夠實現同一領域內更好的性價比,這一群體扮演了農業互聯網“掘金時代”里“賣水”人的角色。
以下是幾家活躍在農業大數據領域里的公司,他們擁有不同的產品和商業模式:
ClimateCorp公司:面向農民提供農業數據技術平臺和意外天氣保險服務。它通過分析已掌握的海量數據,包括氣象、天氣、降雨、地質土壤調查數據等,來預測未來可能對農業生產造成破壞的各種情況,幫助農民預測作物產量,農民可以根據預測情況選擇相應的農業保險,以降低氣候環境對農業生產帶來的影響。(已融得1億美元風險投資,在2013年被孟山都以10億美元收購)。
布瑞克農業大數據:一家通過農業大數據收集、處理、AI分析和可視化系統,服務于政府、涉農企業、科研機構等行業的大數據應用公司。
2018年,它推出的縣級農業大數據產品,可以通過采集清洗區域(縣級)農業產業數據,對接布瑞克云端數據大腦(全球農產品市場流通數據),做到農業產前科學規劃,與流通環節的市場群體畫像,為區域政府、企業、農戶提供數據服務。此外,其母公司布瑞克農信集團旗下農產品集購網(大宗農產品現貨B2B)、農牧人商城(縣域特色農產品)、土銀網(土地流轉)等業務平臺已與縣級農業大數據打通,也就是說,布瑞克縣級農業大數據解決方案可以提供基于大數據的產業規劃、涉農金融、土地流轉、智慧農管、農產銷售、可視化分析等縣域農業全產業鏈服務,形成從生產到銷售的閉環。
目前,它已與國內300多縣域達成農業大數據平臺建設和智慧農業合作意向,超過20個縣正式開展農業大數據業務,縣級農業大數據市場前景可觀。
約翰迪爾JohnDeere(NYSE:DE)、拜耳、巴斯夫和杜邦(NYSE:DD)都在通過自建和收購的方式打造自己的數字平臺。迪爾曾經想收購孟山旗下Precision Planting農用設備,以便在使用ClimateCorp/氣候公司軟件的時候實現更好的融合,但因為反壟斷機構的阻撓,最終不得不放棄。
除了天氣、土壤、遙感和市場數據,農產ERP、遺傳學等方面的數據也同樣重要,很多種子公司的已經成為實質上的區域農業控制者。
數據的流通增加了農業的透明度,打破了農業投資回報的黑箱狀態,傳統的零售商、批發商、大型種子生產商和大型化學品生產商將逐漸失去控制權,誰掌握數據,誰就有能力定價,甚至控制整個鏈條,并整合整個供應鏈。
在數據的支撐下,現代農業正在從一個完全不確定的苦行業,變成一個可以測量和控制的嶄新領域,無比性感,閃閃發光。
附件:國外農業大數據企業分布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280 篇
瀏覽:19679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