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編者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人們對健康日趨關注,有機食材也受到青睞。日前,中國食品報記者在采訪中得知,疫情期間有機農產品銷量增長迅猛。那么,有機產業在疫情中的表現是曇花一現,還是真正進入了深度發展期?目前產業發展存在哪些瓶頸?雙循環大背景下又該如何發力?
有喜有憂 有機產業未來可期
一些大型有機種植企業去年在國內的銷售勢頭很旺。國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河北企美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魚企告訴記者,除了疫情初期貨運受阻外,去年生產的有機產品銷量大幅增加,部分品類甚至出現斷貨現象。
她表示,在既沒有做宣傳推廣也沒有開拓渠道的情況下,市場“做起來了”。福建省沈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蔡寶介紹說,因增加了供應渠道,去年公司銷售狀況良好。
江蘇省江蘇鴻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兆樸也表示,去年國內有機稻米銷量有所上升,但出口受疫情影響較大,出口訂單大量取消。
中小企業的銷售情況則略有不同。浙江向明茶葉有限公司創始人吳向明、北京良之悅科貿有限公司創始人肖健等表示,去年銷售相對平穩。山東東魯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創始人戴江云則表示:“疫情暴發后的兩個月里,我們生產的有機產品供不應求,銷量是往年的五六倍。之后,銷量和往年相比就沒有太大區別了。”
盡管銷售情況有喜有憂,但在業內專家看來,有機產品有著很大的市場需求,有機產業發展機會已經來臨。北京現代有機農業創新技術戰略聯盟主席戴煥忠表示:“疫情讓人們的消費理念逐步改變,我居住的小區曾一度出現了大量訂購有機食材的現象,朋友聚會也更愿意選擇使用有機食材的餐廳,這說明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增強。”
國際有機聯盟亞洲理事會主席周澤江認為,從全球市場看,有機產品的消費需求及銷量都明顯增加,但疫情是否對有機產業發展產生長遠影響,目前很難下定論。“疫情只是讓銷售增長明顯,對整個產業發展沒有帶來根本性改變。但有機產業還是一個朝陽產業,很有前景。”他補充道。
品牌營銷專家韓志輝認為,疫情期間人們時間相對寬余,部分群體對有機產品的關注度提升,說明前景不小。他進一步指出,有機產品本身價格高,但普通消費者對有機產品的價值感和體驗感不明顯,如果疊加功能性,比如富硒等,會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提升附加值 技術和市場仍是兩大瓶頸
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中國有機產品認證市場調查報告》顯示,2015—2019年,我國有機產品認證年均增長率達13.76%。有機產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資金困難、產業分散、上下游不暢、產業附加值低等問題。
2020年年初,中國農業大學一項關于“有機農業產業需求”調查結果顯示,近20家中小企業存在資金不足、產品銷售乏力、缺乏技術人員等問題,經營管理人才更是短缺。
對此,中國農業大學博士后朱立君表示:“我去了不少農場,通過交流發現,農場做得好,一定是售后和服務做得好。一些農場,除了產品賣相不好外,思想認識也有待提高。”有機農業生物技術專家朱安妮表示,“部分企業技術不成熟,種出來的產品品相不好,售價還高,消費體驗不好。
2020年九十月份,我考察了全國各地十幾個農場發現,做得都非常有特色,一些配套的文旅項目銷售狀況良好。很多農場都成為當地政府推廣的學習樣板。”朱安妮認為,只有不斷通過技術手段降低成本,才能做大眾都消費得起的有機產品。
周澤江認為,目前制約有機產業發展的兩大瓶頸依然是技術和市場。很多有機從業者對技術重視不夠。沒有合適的技術,產業發展無法持續下去。
另外,對中小企業來說,因缺乏規劃,有機生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加上技術不過關導致產品成本高,消費者無法接受,更多是愁賣。
“目前來看,市場平臺遠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周澤江認為,無論是技術平臺還是市場平臺,都需要長期動態維護、需要各方面的專家以及多種科技手段來支撐。
韓志輝認為,有機產業一直“叫好不叫座”的原因,主要是無法識別真假、認可度低、定價高,同時有機產品存在整體量小、推廣力量小等問題。
從產品的角度看,很多企業將有機作為全部賣點可能無法取得良好的效果,還應包含其他的品牌價值如包裝、設計、口感、體驗感等。從營銷的角度看,一個產品的渠道覆蓋程度、產品的便利程度、推廣的力度等都是影響銷售的關鍵因素。
相對中小企業的資金、技術和銷售的薄弱,大企業無論是在生產上還是渠道以及銷售上都更有優勢。
趙魚企表示,公司有相對成熟的技術、配套的深加工產業及核心技術標準,使得有機農產品不僅在產量與質量上保持優勢,也提升了有機產品的附加值。“中小企業應該沉下心,嚴格按照有機標準生產并做好有機認證。”
趙魚企建議,“真正的有機產品是不會出現滯銷的,我們公司有116個品種,每個品種都有核心的技術和嚴格的標準;公司通過了美國、歐盟、加拿大、日本和中國的有機認證,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成本,但有機認證是有機產品銷往各國的通行證,目前公司的產品已出口到多個國家和地區,且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蔡寶表示,公司在福建、寧夏、甘肅、云南等地建立了兩萬畝的生產基地,有相對成熟的技術和配套的深加工產業。孫兆樸也表示,公司有相對成熟的蝦稻種養技術和深加工產業園。
此外,資金是企業面臨的一大難點。孫兆樸提出,希望政府做好市場宣傳引導的同時,降低融資門檻。戴煥忠認為可借助金融工具改善有機產業發展現狀。
北京現代有機農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羅發洪提出一個產品、技術、市場證券化(股份化)的創新構想,目前,聯盟已聯合眾多企業機構等發起成立全國有機產業聯盟聯席會,聚焦“做集采、打爆品、建平臺”,將分散的技術、市場、人才、資金有效組織起來。據了解,現代有機農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已發起成立有機產業供應鏈金融服務基金,助力有機產業發展。
持續推進產業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有機產業在很多地區成為扶貧項目,不僅給貧困地區帶來相對穩定的收入,也對建設美麗鄉村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2013年開始,中國農業大學課題組在山西省靈丘縣開展全域有機農業建設實踐,進行“有機生產、有機社區、有機社會”三位一體同步建設,踐行“兩山”理念。該項目不僅給靈丘帶來了生態環境的改變,也讓當地的貧困人口生活煥然一新。
2018年,該項目帶動1萬多戶、4萬多名貧困人口脫貧,靈丘縣也成為山西有機旱作農業示范縣、中國最美生態宜居旅游名縣。如今有機農業已成為當地一大特色產業。
山東惠民潤地物華有機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惠民縣孫武街道打造的蛙聲小鎮,帶動當地7個村莊的130多戶貧困戶脫貧;河北企美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發展有機農業21年來,通過公司加農戶的合作方式,帶動周邊農戶致富。企美有機產業加工園規劃占地350畝,完全投產后,將帶動當地農戶通過種植有機農產品實現增收。
孫兆樸表示,當地貧困戶的土地流轉給公司后,留守人員可以到公司打工,大大提高留守人員的收入。未來,還計劃啟動線上平臺,鼓勵在外打工的村民回鄉與公司合作開展自媒體營銷。
隨著2020年脫貧攻堅戰的順利結束,鞏固脫貧效果和鄉村振興成為新目標,有機產業也將繼續助力鄉村美、鄉村富。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胡躍高告訴記者,發展全域有機農業,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途徑之一。
針對未來有機產業發展問題,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有機食品發展中心主任張紀兵認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暢通國內大循環為主,要重點打通有機生產產能和效率不高,導致有機生產成本高的堵點;
要以供給創新實現潛在需求和滿足新需求。我國有機產業發展創新要強化科技投入力度,提升創新能力,激發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為有機產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此外,中高收入群體是有機產品消費的主力軍,是拉動有機產品消費市場的有生力量。堅持引導中高收入群體加深對有機產品價值的認識程度,實現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反復循環,促進全社會形成消費方式的改變。
通過增強中高收入群體對有機產業發展重要性的認知度,有機產業從業者就能保持有機產業發展的戰略定力,持續推進有機產業發展。
來源:《中國食品報》(2021年1月4日 1版)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91 篇
瀏覽:37292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