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本期專家:張友軍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日前,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組織召開了“大食物觀”學術研討會,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張友軍做了“關于高質量發展設施農業”的報告。
他認為,設施農業(種植業)是利用工業化生產理念和工程技術手段,為作物創造適宜的生長環境,實現高產、優質、高效目標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其發展程度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
我國設施農業主要包括蔬菜、水果、花卉和食用菌等農產品生產,其中設施蔬菜占比全國設施總面積的81%。當前我國設施農業大而不強,生產水平不高,亟待提質增效。加強設施農業科技創新、補齊產業短板、提升綜合生產能力是保障我國重要農產品穩定供應的現實需要和迫切要求。
發展設施農業的必要性
設施農業是“國之大者”,“要樹立大食物觀,要向設施農業要食物”。2021年12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加快發展設施農業,強化農業科技支撐”,2022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因地制宜加快設施農業發展”,《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加快發展設施農業列入了政府工作任務,并提出明確要求。
發展設施農業是提升農業綜合生產力、助力農產品穩產保供的重要舉措。與露地種植相比,設施蔬菜種植受天氣變化影響小,土地利用率、產出率高,綜合生產能力更強。設施種植栽培模式多樣、蔬菜種類豐富,塑料大棚實現了蔬菜的春提前、秋延后供應,日光溫室解決了北方冬季蔬菜生產供應難題,遮陽網室增加了南方夏秋蔬菜產量和特色品種,共同促進了蔬菜等產品的周年均衡供應。
發展設施農業是高效利用土地資源、緩解糧菜爭地矛盾的重要途徑。現代設施種植通過品種改良、基質調配、環境調控、肥水一體化等技術的集成應用,充分利用光溫資源,統籌棚內肥水管理,重構作物生長環境,既能高效利用耕地資源,又可以在戈壁、荒漠、灘涂、鹽堿地等不適合大田作物生長的非耕地發展,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傳統農業對耕地和水資源的高度依賴,實現“不與糧爭地、不與糧爭水”,是緩解糧菜爭地矛盾的關鍵抓手。
發展設施農業是解決城鄉就業、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抓手。設施農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全國直接從事設施生產以及上下游的農資供應、生產、銷售等從業人員超過8000萬人,是吸納城鄉就業的重要產業。設施蔬菜周年生產周年用工,將過去的“冬閑”變成了“冬忙”,提高了勞動力使用效率,增加了農民收入,有效助力鄉村振興。
我國設施農業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設施農業發展迅速,生產規模穩步擴大,區域布局日漸優化,節能節本特點突出,機械裝備逐步應用。具體表現為:一是生產規模穩步擴大,基本滿足了周年供應需求。我國設施面積4270多萬畝,占世界設施總面積的80%以上,其中設施蔬菜占設施農業的81%。設施生產與露地生產結合,配合市場配置和運輸流通體系,基本滿足了我國蔬菜周年供應。二是布局逐步優化,基本實現了區域協調發展。綜合自然環境、資源稟賦、市場供應半徑等條件,我國逐步形成了黃淮海及環渤海、長江中下游、西北、東北、華南地區5大設施蔬菜優勢產區。三是節能節本,走中國特色設施農業發展道路。我國設施類型多種多樣,以投資較少、節能節本的日光溫室、塑料大棚和中小拱棚為主,其中日光溫室為我國獨創,可在最低溫度-28℃的地區(北緯43.5度)不加溫進行果菜越冬栽培,為世界農業節能減排和綠色發展提供了“中國樣板”。四是機械裝備逐步應用,勞動生產率穩步提高。我國設施蔬菜機械化水平達到38%,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在部分現代化溫室中也有所應用,設施裝備科技水平和生產效率穩步提升。
加強科技創新、支撐我國設施農業發展
對于如何支撐我國設施農業發展,張友軍提出以下建議:
科學規劃引導,著力優化設施蔬菜布局。制定現代設施蔬菜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根據資源稟賦、生態條件和產業基礎,進一步優化設施蔬菜生產區域布局,科學確定適宜的設施類型與結構,大力推廣標準化設施,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同資源環境相匹配的布局。
發揮政府引導作用,設立現代設施蔬菜產能提升專項。發揮政府作用,加強規劃指導、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引導資源、技術、人才等要素向設施農業聚集。設立現代設施蔬菜產能提升專項,支持老舊設施改造、非耕地利用和設施類型調整,提升設施綜合生產能力。
堅持創新驅動,提高綜合生產能力。建議建立國家設施農業科技創新中心,設立設施農業科技創新專項。強化設施結構、專用品種、農機裝備、綠色標準化生產等技術裝備研發與推廣,突破高產、優質、高效的制約瓶頸。
設立設施蔬菜集約化育苗建設專項。目前設施蔬菜生產集約化育苗率為60%,供苗量缺口約550~600億株。按照每5萬畝配置一個年育苗能力1億株的集約化育苗中心,全國共建設600個集約化育苗中心,實現設施蔬菜集約化育苗全覆蓋。
明確現代設施蔬菜生產用地政策。鼓勵在戈壁、灘涂、鹽堿、坡地等非耕地上新建設施,簡化環評手續,予以備案登記。對符合建設比例的分揀、包裝、預冷等附屬設施,予以備案登記。
加快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設施蔬菜適度集約化規模經營,加快培育一批規模適度、帶動能力強的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主體。扶持發展一批設施蔬菜專業化服務組織,實現統一育苗、統一農資供應、統一土地耕整、統一病蟲防控、統一商品化處理。
延長產業鏈條,著力提升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在設施蔬菜集中產區,支持建設田頭預冷、分級包裝、貯運保鮮等設施,降低腐損比例,提高產品檔次,推動凈菜上市,發展鮮切菜、預制菜。打造地域特色突出、產品特性鮮明的設施蔬菜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品牌,塑造品牌核心價值,積極搭建品牌產品銷售推介平臺,擴大品牌知名度。
加大設施蔬菜金融支持。設立設施蔬菜專項貸款,對權屬清晰的溫室大棚設施裝備開展抵押貸款。完善設施蔬菜政策性保險,提高保險保額、擴大保險規模。
來源:科普中國智惠農民 記者:宋雅娟、武玥彤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96 篇
瀏覽:37401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