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氏、牧原、雙匯、新希望……這 13 家農企,成 2019 上半年中國上市公司市值 500 強!
封面人物:嘉力樂食品總經理 陶應澤
三農日報第551期
今日名言:讓夢想成真的最好辦法就是醒來。——佚名
看三農日報,發現更大的產業!
「要聞」
1、農業農村部:經政府批準的轉基因農產品是安全的
農業部召開的全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工作會議。會議強調,轉基因是一項新技術,也是一個新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通過科學嚴格的安全評價,經政府批準的轉基因農產品是安全的。發展轉基因是國家戰略,中央對轉基因工作要求是明確的,也是一貫的,即研究上要大膽,堅持自主創新;推廣上要慎重,做到確保安全;管理上要嚴格,堅持依法監管。
2、農業農村部:2022年全國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
11月25日,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就《關于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見》,介紹相關情況。
《意見》提出到2022年,全國要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以此穩定保障1萬億斤以上糧食產能,約占當前我國糧食總產量的80%;到2035年,通過持續改造提升,全國高標準農田保有量進一步提高。《意見》提出了土壤質量、環境標準的整體要求,要實現“吃得好、吃得健康”,從而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地方大動作」
3、人工飼料養蠶在廣西農村試養成功
10月下旬,廣西蠶業技術推廣站聯合廣西時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南寧市邕寧區那樓鎮三江村采用小蠶1-2齡人工飼料共育、大蠶地面育,成功收獲了一批白花花的蠶繭。據悉,本次飼養了20張廣西自主選育的“桂蠶5號”,產繭762公斤。小蠶規模化人工飼料共育、3-5齡地面省力化育在廣西農村試養取得突破性進展。推廣小蠶人工飼料飼養可節省勞動力、可確保養蠶安全性、可實現工廠化標準化飼養。它的推廣應用,為廣西小蠶共育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模式,將改變千百年來栽桑養蠶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生產經營模式,有助于推動廣西蠶桑產業轉型升級。
4、新疆廢舊地膜回收率達75%上
據了解,2018年秋季到2019春季全區(地方)地膜回收量達12.77 萬噸,地膜回收率為76.04%,實現了自治區人民政府提出的2018年度農田廢舊地膜回收率70%的目標任務。持續監測顯示,2016年到2019年全區地膜殘留量持續下降,這充分表明污染持續加重態勢已經得到遏制,農田耕作層土壤地膜殘留量呈穩步下降趨勢,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產業新勢力」
5、專家:有創新力的調味品企業才有機會破局
專家表示,隨著消費升級的深入,對于調味品的市場需求愈發細分化,方便、健康、高顏值、多場景消費等已成為新生代消費者對調味品的新需求。但調味品巨頭們對此反應遲緩,多選擇在既有業務上進行調整,因此也留給了新品牌破局的機會。選擇抓住新場景下消費者調味品需求,且同時擁有渠道競爭力、產品、模式創新力和品牌力的新調味品企業,將有機會破局。
6、美國:農業集中化趨勢明顯
農業似乎是資本滲透總趨勢的一個例外。在美國農業中也存在著集中化:6%的大型企業創造60%的生產總值。但農產品在價值上是高度分化的,大部分集中在高價值商品的生產上,如水果、煙草、棉花、肉雞、牛和豬。而大量的小型生產者則掌握著飼料(包括大豆)和給人類消費的糧食、乳業、土豆等的生產。從農場數量減少(從1900年的570萬減少到1975年的270萬)和平均面積增加(從同期的146增加到404)的歷史走向來看,農業集中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7、我國研制出無人駕駛聯合耕播作業機
由我國自主研制出的無人駕駛聯合耕播作業機,25日在揚州市廣陵區沙頭鎮通過現場測試,今年將正式應用于小麥生產。中國工程院院士、揚州大學張洪程教授說:“這是我們經過近10年努力,投入2000多萬元,組織多學科專家與農業一線科技人員聯合攻關所取得的一項重大科研成果。該成套裝備技術填補國內空白,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將有效帶動我國農業技術向現代化、智能化、高效化發展。”
8、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四大特點
一、復雜性:生鮮流通過程中質量極易于受到外部溫度和時間的影響,必須按照不同產品特點和具體要求,進行溫度控制,這就大大增加了生鮮冷鏈物流的復雜性。
二、成本高:生鮮流通各環節需要專門的設施和設備,為了提高物流運作效率又必須采用先進的信息系統等,冷鏈物流建設資源投入較多。
三、系統性:我國生鮮農產品的生產比較分散而消費具有一定的集中性,生鮮的時效性強,每一個冷鏈物流環必須做到無縫對接,因此冷鏈物流各個環節的組織協調性的要求更高。
四、平臺信息化:生鮮農產品物流必須使用現代化的物流信息技術。例如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采用RFID 技術,實時監測產品和儲藏環境的溫度,確保產品安全。
9、孟加拉或成全球首個種植黃金大米國家
據《Science》報道,孟加拉國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個種植轉基因黃金大米的國家。目前,該國生物安全核心委員會正在評估環境風險,如果后續審查工作進行順利,黃金大米將獲準在2021年開始種植。
黃金大米是上世紀90年代末由德國植物科學家英戈珀特里庫斯和彼得拜爾研發的,目的是對抗導致兒童失明的主要原因——維生素A缺乏癥。
10、調研顯示:投資者看好農業生物科技與創新食品
在接受調查的食品和農業科技投資者中,58%的人認為農業生物科技是他們2020年最關注和最看好的類別。其中包括種植業和養殖業的相應投入和應用,比如遺傳、微生物組、育種和動物健康等。第二受歡迎的是創新食品,所占比例約為56%,其中包括近年快速崛起的替代蛋白質。農場管理軟件、傳感和物聯網仍然是投資者的關注熱點,約45%的風險投資者看好這一領域。
11、數據顯示:我國冷鏈企業是區域性的松散結構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90%的冷鏈企業是區域性的,或是以運輸為主的,行業發展很不均衡,行業集中度較低,整體呈現散亂小的狀態。
如,華東地區冷庫容量已占到全國冷庫總容量近46%,西北冷庫容量僅占5%。冷庫分布不均衡,某些地區沒有建設冷庫,導致該地區消費者無法享受冷鏈的服務。
另外,我國冷鏈物流目前的產業結構較為松散、碎片化。運營分散的現狀使企業各自為政,無法形成規模效應,而今后一定會是一個淘汰小企業、資源整合的過程。
12、休閑零食行業加速資本化
根據證監會網站顯示,良品鋪子股份有限公司(將于11月28日接受發審會審核。繼三只松鼠后,良品鋪子或將成為又一家在2019年登陸A股市場的零食企業,休閑零食行業進入加速資本化階段。
「公司情報」
13、京藍科技在智慧農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11月25日京藍科技公告稱,公司與內蒙古興安農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京藍云智物聯網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
各方通過政府推動和市場運作結合的方式,充分挖掘和運用各方的要素稟賦與相對優勢,決定在智慧農業方面開展全面合作,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14、東方集團設立全資子公司東方優品
東方集團日前公告稱,為進一步整合公司現代農業及健康食品產業資源,打造健康食品業務平臺,公司出資設立東方優品健康食品控股有限公司,該公司注冊資本人民幣10億元,公司持有其100%股權。
東方集團本次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東方優品,主要目的是以該公司為平臺進一步整合公司下屬現代農業、健康食品業務優質資源,同時以該公司為平臺,在全國范圍內尋找質地優良、附加值高、知名度高,能夠有效提升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利潤的農業項目和農業資源作為標的,通過投資、并購及合資合作等多種方式進行合作。
15、蒙牛乳業:擬6億澳元收購澳洲品牌乳品及飲料公司
11月25日訊,蒙牛乳業在港交所公告稱,于二零一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蒙牛乳業與賣方及賣方擔保人訂立股份買賣協議,以收購澳洲品牌乳品及飲料公司Lion-Dairy & Drinks Pty Ltd的100%股份。
蒙牛乳業稱,根據股份買賣協議,賣方有條件同意出售,而買方有條件同意購買銷售股份,初始對價為600,000,000澳元(相當于約3,186,840,000港元)。
蒙牛乳業稱,待收購事項不再具有條件之時,目標公司將于完成時成為本公司間接全資附屬公司,而其財務業績將并入本集團的財務報表。
「觀點」
16、業內人士:共享將成農服主要模式
業內人士表示,未來,共享將成為國內農機服務作業市場的主要模式,農機信息化服務將向平臺化、共享化發展。在機器使用上,政策也將支持農機共享,通過共享模式,可以極大的提高機器的使用效率,能降低購買者和使用者的成本,也有利于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
17、黃田強:數字農業與跨行業合作是農業重要發展方向
迪華農業科技大中華區總裁黃田強表示,數字農業以及跨行業的合作,將是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他認為,將氣象數據、病蟲害防治、農作物監測、土地測繪以及土壤條件監測等技術結合,打造智慧農業,能夠有效地提高產量與質量。這需要農化行業與無人機、衛星服務、生物科學等企業的跨行業合作。
目前,國內已擁有了發展數字農業的良好基礎。
黃田強表示,4G網絡在國內的覆蓋面十分廣泛,5G網絡逐漸引入,智能手機在農村的廣泛滲透,新生代的返鄉農民也越來越多,這些都成為國內數字化農業發展的堅實基礎。
18、證券:人造肉成本或低于傳統肉類
中國銀河國際證券在研報中指出,由于人造肉的味道、口感和供應均在改善,人造肉相對其他畜肉的競爭力正在提升。基于以下因素,人造肉具有多個用途:1、宗教和文化原因,以及出于愛護動物的因素;2、食用人造肉較為健康;3、顯著的環保效益;4、長遠而言成本或低于傳統肉類。
本文由農俠會整理編輯!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字節跳動發布2025助農數據報告:數字技術助力新..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