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2020年對全球經濟注定是極為艱難的一年。中國經濟與全球經濟同時面對大考,而對中國經濟更具挑戰性。一方面,2020年是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具有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的標志性。另一方面,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從社會領域伸延到經濟領域,極大地增加了實現目標任務的不確定性,而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而言,無論從短期運行抑或是長期趨勢來看,影響都是全面而深刻的。
新冠肺炎疫情對農業農村經濟影響深遠
今天看來,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是一場全球性危機。盡管早期疫情對中國的影響是社會生活大于經濟生產,城市大于農村,非農產業大于農業本身。但隨著疫情在國內外的持續蔓延,近期不少糧食出口國對糧食限制出口又引發了新的全球性恐慌,疫情已由單一的公共衛生事件波及到糧食安全,危機表現出全面性與深刻性的顯著特征。
從全面性看,疫情對全球經濟、政治、社會和貿易影響無所不及。從深刻性看,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擴張,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加,從而引發關于全球經濟一體化是否持續的大討論。這種疫情影響的全面性和深刻性構成了觀察中國農業農村經濟運行的大背景。
事實上,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經歷始發、發展兩個階段后,已取得了階段性防控的重大成效。從全國范圍看,正處于常態化防控的第三個階段。然而從全球形勢看,疫情仍在持續之中,發展和后續反應遠未結束,而全球性防控艱難又給中國鞏固疫情防控成果帶來巨大挑戰。
疫情對中國農業農村經濟的深度影響,表現在三個方面:
1、從社會到經濟
作為突發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始發時期在城鄉、產業、區域之間的影響有明顯的輕重之分。為了有效阻斷疫情傳播,全國城市都采取了嚴控交通、居家隔離以及企業延遲開工等做法,而農村也選擇了封村封路,嚴控人員隨意流動,從而有效遏制了疫情在農村蔓延。
但與此同時,農產品流通、正常的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由消費端遲滯上溯到生產端,負面影響已成定局。不僅波及農業生產經營活動,而且傳導累及上游農資生產供給企業。絕大多數省市一度全部或部分關閉活禽交易。有關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肉雞預計減產21%,水產交易低迷,1-3月多省壓塘量比上年高50%,時令水果蔬菜產地銷地價差高達數倍,而農資企業開工不足,1-2月磷肥產量130.5萬噸,同比下降26%,嚴重影響了農業農村經濟的正常運行。
2、從農業到農民
假如中國仍處于傳統農業階段,經濟活動有封閉性,疫情影響絕對范圍可控、損失有限。然而在工業化、城鎮化大發展,城鄉要素大流動的背景下,疫情的影響遠遠超越農業生產經營范疇,從而給農民帶來兩方面影響:
一是影響非農就業。2019年農民工外出數量已達2.91億,其中外出農民工為1.74億。盡管最近一個時期,各級政府動員了一切積極因素,加大了外出農民工返崗復工的力度,但到3月中旬,外出農民工返崗只占正常年度的80%。更值得關注的是,由于疫情在國內仍處于嚴防死守階段,而全球仍在蔓延,波及到生產端,返崗到崗并不等于正常開工復產,相當比例農民工到崗不能復產,實際處于失業半失業狀態。
二是影響農民收入。2019年中國農民可支配收入構成中,工資性收入和家庭經營收入分別占41.1%和36%,是農民收入最重要的組成。粗略計算,按2019年農民工月平均工資4055元計算,2.91億農民工減少1個月工作時間,將影響農民工工資總額約1.2萬億元左右,平攤到按常住人口計算的全國5.5億農村人口總量上,每個農民將因此減少收入2000元左右,若再加上家庭經營因疫情減少的收入,農民收入的絕對量大幅下滑已成定局。
3、從中國到全球
觀察今天中國農業的發展現狀,有兩個大背景不可忽視:一是農業與國民經濟各產業緊密相連;二是中國農業與全球各國農業緊密相關,國民經濟成長質量影響農業農村經濟運行外部環境,全球農業發展波動影響中國農產品供需平衡。
關于今年國民經濟運行和發展態勢,最近一個時期方方面面都有不同的分析和判斷。而增長速度的快慢傳遞到農業產業,坦率地講,由于糧食等基本農產品消費彈性不大,因而對農產品總量平衡影響程度有限,但對農產品品種品質結構影響深刻。換言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城鄉居民收入減少,對多元化、高端化、品牌化農產品消費欲望降低,最終會波及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而由于疫情傳遞,疊加全球農業不穩定預期,部分國家恐慌性限制糧食和其他重要農產品出口,引發消費者恐慌性囤積糧食和其他食品。疫情引發的公共衛生事件傳導,造成對糧食安全的擔憂成為必然。
因此,從全球范圍來觀察,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中,由于中國經濟與全球經濟緊密相連,中國農業與全球農業緊密相關,這種突發事件導致的社會危機,發展階段導致的不確定性,城鄉互動導致的關聯性以及產業融合帶來的傳導性,波及到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有的影響已顯現,有的正在顯現,還有的尚無法預見,迫切需要我們對中國農業農村經濟未來發展趨勢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知。
其一,疫情增加了農業農村運行的不確定性。疫情從對農產品流通領域影響到生產經營環節,從影響農民充分就業到影響農民收入,最后會波及脫貧攻堅質量和小康社會的成色,新的挑戰不可低估。
其二,疫情需要強化對農業農村相關重大問題的判斷。現階段疫情在中國得到有效控制,但在全球持續蔓延,由公共衛生事件到糧食安全,進而引發產業安全和貿易安全,產業安全引發就業安全,就業安全引發收入安全,一連串的重大問題的波動串連,需要認真加以研判。
其三,疫情凸顯出危機管理的極端重要性。疫情的發生、發展和蔓延,從社會生活影響到經濟生產,從農業影響到農民和農村,既表現出非常態事件導致的危機傳導性,也折射出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高收入階段,城鄉融合度加深以及產業關聯度增加帶來的挑戰性需要強化危機管理。
文章來源:重農評 作者:張紅宇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97 篇
瀏覽:37428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字節跳動發布2025助農數據報告:數字技術助力新..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