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一、農產品的消費升級
從大公司做農業產業園,農業小鎮等產業項目和PPP項目開始,很多國有企業和大公司都開始布局大農業,從外圍的農業服務和產業整合為突破口,將一個個農產品產區變成囊中之物。然后由于項目的層層分包,對于農業的傳統認知不足,導致很多項目爛尾,并沒有進入實質的運營階段,也沒能盈利后轉政府運管,留下的是一堆問題。
與此同時,生鮮電商開始萌芽,互聯網巨頭還在其他的戰場廝殺,只是簡單投資幾個,沒有全局投資或全產業鏈投資。傳統批發和配送交易模式仍然在運轉。錢大媽之類的社區連鎖門店的品牌也逐漸營造。
隨著時間的流轉,很多大公司,包括互聯網巨頭、房地產等不在農產品上下游的角色,也開始做農業,如阿里京東拼多多和美菜,恒大萬達碧桂園和萬科;農業產業鏈上的巨頭則開始做農業生產,如中化農業。還有什么社區團購入場生鮮團購,各種生鮮零售模式凸顯。
與此同時,冷鏈運輸開始普及,運輸生鮮的掛車和冷鏈車開始源源不斷加入到生鮮戰場,聯合海外農產品的導入。
這些因素,結合物價上漲,都給農業帶來了消費升級,高中端用戶和大眾用戶的差異開始顯現,對健康的對原生態的追求日趨明顯。貌似農產品消費正在消費升級過程中,大家可以接觸到更貴剛好的同品種農產品。
二、房地產公司涉足養殖業
恒大、萬達、碧桂園、萬科或多或少都設涉足養豬、養雞,還有互聯網公司和制造業名企的養豬板塊構建。在這個種豬還存在問題的當下,他們都在為成品豬事業做奉獻,而對于種豬,呃。。。
大家扎堆搞養殖,至少證明兩點。一是現在物聯網設備真的能夠幫助養殖業生產過程的標準化和可視化。二是面對長期的豬肉進口生意,這些房地產公司看到了,養豬生意與主營業務的結合,也看到了扶持農業和農用地轉化為商用地的套路,還看到了自己多元化發展戰略的實施,在農業藍海中識別機會點,完成農業板塊投資,結合房地產的消費升級,來做免費的內涵營銷。
三、互聯網巨頭涉足生鮮消費
互聯網巨頭依靠流量和技術紅利(管理紅利明顯沒有房地產公司高),憑借快速學習能力,以電商老本行為突破口,在生鮮電商、社區團購、農業服務、農業直播、農業互聯網金融等領域實踐這些老手段,在促進消費的同時,以消費帶動生產,抄襲農產品生產企業、加工企業和貿易的操作標準和管理標準,帶來了短期效益。互聯網公司工資高,不行就挖傳統行業的人,這個已是老套路;學習完傳統行業經驗,再用互聯網手段快速拉新和促活,傳統行業的兄弟跟不上節奏就會變成商鞅。
但是憑借流量入口,互聯網們只是帶動了消費,卻沒能促進消費的升級和分化。互聯網的受眾是大眾,大眾的消費是高頻低差異的,這個和農業未來的消費升級是存在隔閡的。互聯網公司只能做到農產品的大眾消費,不能做到中高端的差異化消費和需求刺激。
農產品不做層級,品控和行標就難以落地,往工業化的發展就會緩慢。除非我們和歐美一樣的消費習慣,只吃那幾種農產品、只有那幾種烹飪方式,地域飲食差距逐步縮短。
四、大家共同獲得的農業扶持
無論是房地產公司的養殖業,互聯網公司的消費涉足,毫無疑問,一旦涉及到一產的政府,政府都會給予政策上的扶持。
這也使得看似農業創業成本會低些,尤其是互聯網+農業的模式。
在農業扶持領域,現在的做法是政策性補貼、人才引進、知識產權孵化、農業補貼、納稅折扣等。
五、農業藍海大家都看中
其實大公司做養殖這件好事,能夠快速扶持區域龍頭企業的創立。通過龍頭的創立和孵化,可以帶動周邊小農戶的生產,保障一定區域內的農產品供應。通過生產側的集聚,還能對消費側分散的小貿易商有定價優勢。
至于農業到底還是不是藍海,我們倒認為藍海雖好,不過不要貪杯,需要更加腳踏實地。做貿易的先做貿易積累貿易的經驗;做生產的就專心做生產,可以適當讓子女做做貿易,未必子女從事農業就得只做生產;做服務的就安心做服務,先認準一塊服務區域,擴展服務內容。再將自己的服務不斷地擴展到其他的區域。
六、消費升級給大公司帶來機會
消費升級層面,目前已有很大的中高端消費需求,以及跨境農產品的消費訴求。對于這些消費需求升級大企業最具有優勢,因為他們天然具備流量的優勢,振臂一呼就有人跟進,以房地產公司為例,大公司都有自己的物業,物業都有自己的APP,形成了天然的業主農產品消費模式,還配送到家,這也是為什么很多食配送公司會去啃物業這塊石頭的原因,當然我們也在做。
隨著社區團購的進一步深入,物業手里的業主流量也將值更多錢,也將沖鋒在消費升級的道路上。高端小區物業提供高品質農產品本來就是物業服務的一個環節。帶來消費升級價的提升和消費習慣的培養。
除了物業,大型互聯網公司賴以生存的流量,可以帶來大眾消費和大宗消費的同時,也在逐步培養消費升級的過程中。讓更多優質的農特產品流入到尋常百姓家,正所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他們和物業正好互補。帶來消費升級量的提升。
IT公司和物聯網公司,做這塊純粹是推銷自己的產品和管理能力,可以簡單先忽略。但一旦他們玩起跨界和聯盟,那將又是一個大頭。
七、我們怎么在農業藍海中遨游
既然大公司,包括房地產公司、互聯網巨頭和IT及物聯網巨頭,都在做農業,那就證明農業的價值所在,藍海所在。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團結和資源共享,帶動傳統人士,吸收大公司的打法,在我們的商業模式中囊括他們,才能避免大公司對傳統農業的降維打擊,分得一杯羹。
我們做農業還可以做成區域性質的,避免沖擊。
內容來源:農業一二事 作者:錢曉棟,農業行業觀察編輯整理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97 篇
瀏覽:37425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