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很多人愿意為售價驚人的“褚橙”、“潘蘋果”等買單,是出于高于吃貨心理的另一種消費心理:
“哥吃的不是水果,而是一種精神!”
農產品背后的故事,以及故事下傳遞的正能量精神,才是我們應關注的重點。強調食物故事,但并不只是追求故事,而是力求為消費者呈現當地、當季、最優質的產品。很少提及食品安全,是因為這是底線而不是目標。
人對故事的記憶更為深刻。同樣一款產品,單調的產品功能介紹遠沒有繪聲繪色的產品案例故事讓人印象更深。有些人意識到了故事的重要性,但只是依葫蘆畫瓢、本末倒置,先出來產品,再附會出一段并無太多特色的故事,不能打動人。好的產品一定是帶著某種故事屬性問世的。
如酵母精華的故事:
早在上個世紀,安琪酵母的科研人員無意中注意到,年長的一線釀酒工人竟擁有一雙猶如嬰兒般細嫩的雙手。這個發現引起科學家強烈的好奇,他們決心解開心中的謎團,經過多年的驗證后,科學家發現,天然酵母菌發酵后,會產生一種透明的液體代謝物,酵母中的真核細胞接近人體結構細胞,能溫和地在細胞內作用,終于破解了酵母中一直蘊含著的令肌膚晶瑩剔透的秘密。此后,天然酵母類產品的護膚故事被廣為流傳,以此開發的護膚品占據了很多人的生活。
怎么獲得長期用戶?過去,消費者買棗子、杏仁等土特產,從商販或商店里買了就買了,除了“等價交換”的商業行為,沒有任何的連接點,更別提溫情。將產品故事化,可以讓產品生產者和購買者形成一個有著共同價值觀、有溫情的社區。他們不再僅僅是“買賣關系”,而是一種情感上的互助、共鳴關系。為什么要“產品故事化”?就是要形成這樣一個溫情的社區,獲得有著強粘性的長期用戶。
人們更愿意相信有“年頭”的手藝和產品,跟我們找醫生要找老中醫的心理是一樣的,覺得更放心。歷史感能加重大眾對產品的信任感。如做涼茶,他們會說:涼茶發明于清道光年間,至今已有184年。再如阿芙精油的故事與古希臘神話聯系到一起,讓一款精油產品充滿神秘感。
阿芙精油
“AFU阿芙”品牌,源自古希臘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APHRODITE”之名(到羅馬神話時期,即“維納斯VENUS”),現在化身為中國精油界的領導品牌,亦是護膚品全球合作之典范。其品牌核心價值,是捍衛精油行業的秘密——“得花材者得天下”,只和全球著名產地的莊園合作,長期契約種植。阿芙率先將精油色譜圖呈獻給顧客,即植物的唯一DNA圖譜,以證明阿芙精油從田間種植到入瓶灌裝,皆血統清晰,品質純正。
同樣的東西,在不同的場景里,代表的意義是不同的。比如咖啡,在不同的場景中就可能意味不同訴求,因而同樣是咖啡,只要場景不同,就可以衍生出很多不同的解決方案,這些產品已遠遠超出咖啡本身。在這樣的情況下,咖啡僅僅成為一種訴求載體。而人們消費的,是不同場景下的體驗。
簡言之,就是鑄造故事時,有做產品的思維。萬不可憑激情,行云流水。
1明確故事給誰看,這群人有哪些特點
即使你是寫給普羅大眾看的,也要想想普羅大眾的“大眾口味”是什么。比如:川菜的大眾口味就是麻+辣,你只有辣,沒有麻,就不是川菜的“大眾口味”。同樣,如果這個故事是以“感人”為主旋律,但沒有任何淚點,就是失敗的。
心里裝著用戶,最根本的目的是:產生共鳴。有共鳴才有認同。讓人們在產品的故事里看到他們“自己”。看到了“自己”的什么?可以是似曾相似的經歷,或一種情愫、一種情懷,或是一股急需的正能量。
2“故事”有利益點
將產品特征轉化為顧客利益。比如某農產品的故事傳達了兩個和顧客切身相關的“利益點”:
1)這些農產品是天然可靠,營養價值高;
2)購買這些農產品能幫助偏遠地區的農民們,比如讓他們有錢供子女讀書。
如果用戶讀了產品故事,沒有任何“利己性”,那絕對是個失敗的故事。
3寫自己的故事
看到市面上成功的產品故事就跟風,寫一個類似題材的賣點,常常容易起到“東施效顰”的反作用。山寨產品,只能做小妾,無法成正室。就如做產品首先要真誠。真誠是熬制原汁原味故事的靈丹。
4簡潔
故事要在“有可讀性”的原則下做到簡潔至極。“產品故事化”,不是寫小說、寫散文,直抒胸臆,長篇大論。在碎片化閱讀時代,基本上沒人愿意花太長時間讀產品的故事,所以要在最短時間里傳遞最有價值的信息。
5分享便捷
做好了以上4點,就具備分享的基礎了。可以添加一些便于粉絲們分享的工具,如設定些微信等分享按鈕,便于無優化操作。
具體該從哪些方面著手設定故事?
1. 地理環境和來源——農產品品質的天然劇本、安全品質的注腳
農產品的生長的地理環境很重要。那些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標示著農產品來源于特定地域,產品品質和相關特征本身就具有當地自然生態環境和歷史人文因素的烙印。如“射陽”大米、碭山酥梨、“安溪鐵觀音”茶葉、貴州國酒“茅臺”等。
農民生產者的精選優良種子也是為了產出優秀、安全的品質。好的血統基因,好的來源,自然是好品質的保證。
青島膠州的大白菜,遠在唐代即享有盛譽,獲得地理標志認證后,最高能賣到上百元一棵,即便是在大白菜價格跌到低谷時,仍然能賣到10元錢一棵。與普通的“白菜價”相比,的確令人嘆為觀止。
2. 獨特的種養殖方法或制造工藝——讓故事出彩
農產品從幼小到長成、成熟,其成長經歷以及是否還保留了其優秀本色,決定著品質的高低。人的成長過程是鮮活的,農產品的成長過程也可以融入人格化特征,如不畏惡劣生存環境的勵志故事等,成為賣點。
TerraNera咖啡豆
據介紹,TerraNera咖啡豆是世界上最昂貴、最奢侈的咖啡豆,而這享譽世界的咖啡豆,源自秘魯安第斯山脈東南部的克丘亞,其令人沉醉的滋味貫穿整個生產過程。而其生產過程卻富于傳奇:
當地有一種棕櫚貓,也叫Uchunari,它們和咖啡農一同生活。棕櫚貓喜歡挑選咖啡樹中最成熟香甜、飽滿多汁的咖啡果實當作食物。咖啡果實被棕櫚貓消化掉果實外表的果肉,而那堅硬無比的咖啡原豆,隨后被其消化系統原封不動地排出體外,又被采集起來,洗凈放在特制的架子上,置于叢林高處干燥。經歷了棕櫚貓消化過程的咖啡豆,產生了神奇變化,依稀可聞見其中苦可可、榛子等味道。其香氣最初淡而清晰,漸而變得絲滑如黃油般濃郁,最后余味醇厚。
3. 鄉土風情、地理文脈、歷史文化等資源——故事重要題材
農產品與農耕文化一脈相傳。而農耕文化在我國已有千年之久,其中一些可以與農產品嫁接,營造具有文化美感的產品氛圍。
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是中國第一個世界農業文化遺產。青田自公元9世紀開始一直保持著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稻田養魚”,并不斷發展出獨具特色的稻魚文化。金秋八月,家家“嘗新飯”:一碗新飯,一盤田魚,祭天地,慶豐收,祈福年年有余(魚)。這樣的稻米和田魚,風味別具一格。
在湖南郴州,傳說中華先祖炎帝嘗百草時常常帶著狗,在資興嘗野果和藥草的過程中,他中了一種微毒,狗銜來了茶葉幫助炎帝解了毒,炎帝就為這種茶葉取名叫“狗腦貢茶”。這樣的傳說,賦予了當地茶葉的不平凡身世。(來源: 藍獅農業品牌策劃)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91 篇
瀏覽:37268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