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飲料檸檬史:十年沉浮,酸倒一地,成就一片!
作者:于曉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nyguancha)
21世紀農業的未來:轉基因技術。
但毫無疑問,21世紀是生物技術蓬勃發展的時代,轉基因食品的興起是生物技術革命的必然,它將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社會財富和美好的前景。
雖然,有人對此褒貶不一,但歷史的洪流是阻擋不住的。
對此,中國權威部門對合法的轉基因產品也是支持態度的,但對非法的轉基因產品和試驗是予以重拳打擊。
近日,農業農村部制定了《2019年農業轉基因生物監管工作方案》。方案的目標任務為,嚴格按照《種子法》《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等法規規章要求,始終保持高壓態勢、織密監管網絡,嚴厲打擊農業轉基因生物非法試驗、制種、經營、種植、加工、進口和標識等行為,切實保障我國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與應用健康發展。
或許,農業轉基因處在爆發的前夜,但目前的冰山與火海還將持續...
01/中國轉基因發展:經政府批準的轉基因農產品是安全的
轉基因技術,美國是鼻祖!
轉基因植物技術始于20世紀70年代初,最早進行轉基因食品研究的是美國。進入21世紀以后,全世界轉基因作物種植發展異常迅速,美國最多,占74%;中國不到1%。轉基因植物按種植面積多少排序為大豆、玉米、棉花、油菜、馬鈴薯。
我國最早1992年在我國南方大量種植的可以連續多年留種的兩個水稻品種:遺傳工程稻3號和遺傳工程稻5號就是轉基因品種。
但,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實現轉基因農作物商品化的國家。第一個轉基因農作物是煙葉,該技術出現于1982年。
其實,我們從相關的國家法律法規可以看出:中國為什么只進口不種植。同時中國對轉基因的態度是嚴管和限定。
另外,權威媒體指出:發展轉基因是國家戰略,中央對轉基因工作要求是明確的,也是一貫的,即研究上要大膽,堅持自主創新;推廣上要慎重,做到確保安全;管理上要嚴格,堅持依法監管。
國家相關政策也規定:中國對轉基因生物的標識采用的是標識目錄、強制標識及定性標識的原則。也就是說,列入標識管理目錄并用于銷售的農業轉基因生物,應當進行標識;未進行標識的不得進口或銷售。
另外,農業農村部對此發文并指出,經過政府批準的轉基因農產品是安全的。其中,15年間,中國已經批準了26項續申請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已累計發放31項此類安全證書。所涉及的轉基因生物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甜菜;其中,玉米數量最多。
02/轉基因不能商業化,每年經濟損失至少600億
其實,轉基因技術的問世是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
自1996年首例轉基因農作物商業化應用以來,發達國家紛紛把轉基因技術作為搶占科技制高點和增強農業國際競爭力的戰略重點,發展中國家也積極跟進,全球轉基因技術研究與產業快速發展。
21世紀初,中國曾經被認為是在農業轉基因領域最有競爭力、最有發展潛力的國家。中國轉基因研發的起步時間并不比美國落后太多,在2000年后,中國在農業轉基因應用的三個重要領域都取得了成果——轉基因抗蟲棉、轉植酸酶玉米和抗蟲水稻,分別對應紡織纖維、飼料和糧食,國際上能有這樣成就的國家也屈指可數。
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達到1.898億公頃,創下1996年轉基因作物開始商業化種植以來的新高。
其實,中國轉基因發展經歷10年的困頓。
轉基因玉米和水稻在2008年獲得安全證書后,最晚于2010年也應該被批準商業化。可以說,中國的轉基因商業化被擱置了10年并非夸大之辭。
與此同時,中國轉基因商業化發展一直受到“冰山與火海”的輿論評判,同時因為轉基因不能商業化而導致中國蒙受巨大經濟損失。
根據北京大學黃季焜教授的調查研究,以1999-2001年為例,種植每公頃轉基因抗蟲棉比種植普通棉花能多為農民增收1857元,以2001-2003年對轉基因抗蟲水稻實驗田數據為例,每公頃大概能增收840元;根據上面的數據,轉基因棉花一年能為中國增收11億美元,估算轉基因水稻一年能為中國增收41億美元(按當時算大概300億人民幣)。
03/中美轉基因較量 中國正在加碼自主研發
2016年已經是全球轉基因作物商業化應用的第21個年頭,ISAAA的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面積實現小規模增長,達1.851億公頃,為歷史最高。其中,種植大國依舊為美洲國家的美國、巴西、阿根廷和加拿大,四國的總種植面積占全球的總種植面積的85%。
目前,在中國允許產業化、并被大量種植的只有棉花和番木瓜。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的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為280萬公頃,全球排名逐步下滑,從2001年的第4名,掉到2017年的第8名。
中國轉基因研發起步并不比美國晚多少,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早在1997年,美國孟山都公司就把它的轉基因抗蟲棉引入中國,不久之后,中國農業科學院部分控股的創世紀轉基因技術有限公司開始推廣自主研發的抗蟲棉,售價是孟山都的一半。
但,中國轉基因產品基本上是進口。為什么我國要進口如此多的轉基因大豆呢?“主要原因是由于國內產量與需求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新海說,進口轉基因大豆主要是用于榨油和生產豆粕,前者是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后者作為飼料用于畜禽養殖。因此,進口轉基因大豆保證了植物油來源和動物性飼料安全。
然而,中國對美國的轉基因產品設置了更為嚴格審批與監管,甚至是拒絕。
比如,2018年2月,中國就取消了美國70萬噸的玉米訂單。拒絕美國轉基因玉米早在2013年就開始了,中國就曾退運過百萬噸美國進口玉米,原因就在于中國檢出美國進口玉米含有未經農業部批準的MIR162轉基因成分。另外,2014年中國檢出112.4萬噸進口美國玉米含有MIR162轉基因成分。
同時,為了確保糧食安全。中國海水稻和鹽堿地水稻試驗種植成功,中國糧食危機或將迎刃而解。
數據顯示,我國鹽堿地總面積約15億畝,若都能種上海水稻,按畝產300斤算,每年能收成4500億斤糧食,相當于2013年全國糧食產量約37%,將遠遠超出糧食進口量,完全實現自給自足,還可大量出口國外。
農業部科教司司長廖西元曾表示,國家將按照“非食用→間接食用→食用”的路線圖,首先發展非食用的經濟作物,其次是飼料作物、加工原料作物,再次是一般食用作物,最后是口糧作物。
未來,中國必將會加大自主研發。
04/一個基因專利可壟斷一個產業
轉基因技術具有顛覆性、跨越性,而非主要依靠連續性的演化。因此,占據轉基因技術的制高點,關鍵在于我們自己得掌握相關核心技術及專利。
目前,全球農業基因工程育種技術發展已進入一個戰略決戰的關鍵時期,美國等農業發達國家利用自身技術,全力爭奪全球基因工程產品國際市場,我國基因工程技術及其產業發展面臨著日趨嚴峻的國際挑戰和市場競爭。
一個基因專利可壟斷一個產業。“在轉基因問題上,不掌握基因專利等核心技術,產業發展必然受制于人。”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
中國農科院作物所玉米系主任、研究員張世煌也表示說,不能忽略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即牢牢掌握一批自主知識產權的基因。
2018年4月,農業農村部印發的《“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明確,包括轉基因在內的一系列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將加快實施,核心關鍵技術要在“十三五”期間持續攻克,在戰略必爭領域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
早在2008年,國務院就批準設立轉基因科技重大專項,以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為目標,獲得一批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基因,培育一批重大轉基因生物新品種,提高農業轉基因生物研究和產業化整體水平,為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據農業部提供的數據顯示,啟動實施轉基因專項以來,我國已建立起涵蓋基因克隆、遺傳轉化、品種培育、安全評價等全鏈條的轉基因技術體系。比如,克隆具有重要育種應用價值的抗病蟲、抗逆等性狀的關鍵基因137個;秈稻轉化效率由1%提高到40%以上;育成新型轉基因抗蟲棉新品種147個……這些成果打破了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基因專利的壟斷,自主基因、自主技術、自主品種的研發能力顯著提升。
05/轉基因技術無罪!
轉基因技術無罪!有罪的只是那些借助轉基因技術從事非法經營的人。
在文章最后,我們再來看看啥叫轉基因和非轉基因。
轉基因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將某類生物的基因輸入到其它生物體內,改變對方的基因遺傳物質,使這類生物的遺傳物質發生改變,通常這種改變都是迎合人類對于消費、健康和食用方面的需求。
而轉基因食品,是生物學家嘗試把動植物的基因做出調整,資源整合之后再重新制造出的一種新型食品。
非轉基因食品就是傳統的食物,我們從前吃過的原裝貨,沒有經過任何科技手段和非常規方法培育出來的糧食、蔬菜瓜果等食物。直接一點說就是純天然的土地農作物和養殖類牲畜。
從其概念中看到:健康、需求等轉基因的關鍵詞。
其實,還有很多數據表明:從目前來看,轉基因產品對人體發育省長是否有害。
我們不得不承認技術的創新,轉基因技術類似與互聯網技術、AI技術、區塊鏈技術等等都是認為21世紀最偉大的技術。
業內人士也紛紛表示:轉基因是21世紀農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將會改寫農業格局,甚至國家格局。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