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氏、牧原、雙匯、新希望……這 13 家農企,成 2019 上半年中國上市公司市值 500 強!
(封面人物:大蚯蚓科技創始人&CEO 李迅)
三農日報第477期
今日名言:人生的道路上,選擇大于努力,格局決定結局~
看三農日報,發現更大的產業!
「要聞」
1、我國將開展金融支農創新試點:政府購買服務
農業農村部消息,2019年農業農村部將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開展金融支農創新試點。擬開展農業農村金融保險創新,充實農村金融、農業保險政策儲備;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推動解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難、貸款貴、風險高問題;緊密依托互聯網手段,探索相關涉農信息數據共享共用等。
2、報告:未來十年,中國農產品價格將走低
未來十年,經通脹調整后的主要農產品價格將維持或低于當前水平。
報告預測,2019年至2028年,全球農產品需求將增長15%,而農業生產率增速將略高于15%。
報告同時指出,未來十年全球農業生產仍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包括貿易緊張局勢的干擾、動植物疫病的傳播、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的增強。
報告還認為,由于全球進口需求增長將放緩,未來十年農業和漁業商品貿易年增速預計約1.3%,將低于過去十年3.3%的年均增速。
3、我國將出臺獎補政策支持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
按照2019年中央1號文件要求,2019年6月20日,財政部印發《關于開展中央財政對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獎補試點的通知》(財金〔2019〕55號,以下簡稱《通知》),在內蒙古、山東、湖北、湖南、廣西、海南、貴州、陜西、甘肅、新疆等10個省份,對省級財政引導小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開展的符合條件的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按照保費的一定比例給予獎補,支持地方特色農產品保險發展。
「地方大動作」
4、廣東現代農業產業園將再增50個
從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獲悉,省委、省政府近日決定,在原計劃2018—2020年安排75億元建設15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基礎上,再增加25億元建設5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省級財政累計投入100億元建設20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
5、重慶巫山脆李發布全新品牌形象
近日,中國重慶“巫山脆李 李行天下”全新品牌形象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活動由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和巫山縣人民政府主辦,面向全球發布“巫山脆李 李行天下”全新品牌形象。同時,在北京果多美直營店設置分會場,舉辦巫山脆李試吃品鑒、互動答題贏好李、巫山脆李售賣等活動,在北京果多美60多家直營店,面向市民銷售脆李。
6、福建:農業農村部批準設立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
農業農村部正式發函,同意選址福建連江縣建設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這是農業農村部批準設立的第三個國家級遠洋漁業基地。
據介紹,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規劃建設面積2.3萬畝、投資108億元,范圍覆蓋連江縣、馬尾區和福清市部分漁港和區域。
「產業新勢力」
7、業內人士:農業勞動力將被智能農業取代
業內人士認為,以衛星、無人機和地面監測為手段的農業多尺度數據獲取體系已逐步建立,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全面向農業滲透,高強度的人類勞動將被智能化的農業設備取代。
8、專家:植物工廠可以解決人類食物短缺問題
我國植物工廠技術奠基人、中國農科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設施植物環境工程團隊”首席楊其長研究員認為,植物工廠可以實現高效生產,其單位面積產量可達露地自然栽培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用水量卻不到5%。
由于植物工廠是一種通過設施內高精度的環境控制,實現農作物周年連續生產的高效農業系統,由計算機對植物生長過程的溫度、濕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以及營養液等進行自動控制,所以不受或很少受自然條件制約,可以實現在荒漠、戈壁、海島、水面等非可耕地,以及城市摩天大樓或普通家居,乃至外太空環境下進行農作物生產,源源不斷地為人類提供口舌之需。
9、數據表明:微生物農業即將爆發
據美國知名市場研究機構Research and Markets的報告顯示,2018年,微生物農業的市場價值為34.5億美元,預計在2019-2024年間,這一市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將達到18.6%。其中,北美市場所占份額最多,約為36.7%。從地理角度來看,由于熱帶和亞熱帶蔬菜、水果產量增加,預計亞太地區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將最高。
10、數據:返鄉創業者80%以上發展產業融合項目
目前,農村創新創業人員平均年齡45歲左右,高中和大中專以上學歷的占到40%,創辦的實體87%在鄉鎮以下,80%以上發展產業融合項目,返鄉入鄉人員50%以上利用信息技術創新創業。
11、數據:職業化的種植大戶已成為我國種植主力軍
數據顯示,我國目前耕種面積在5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超400萬戶,耕種面積在10-50畝的中型種植戶有3000萬戶左右,另外還有200萬左右的合作社和大型農場基地,可以說,職業化的種植大戶已成為我國種植主力軍。
與傳統的小農經濟不同的是,這批種植大戶們已不單止停留在對農資產品的需求,而更傾向于對多元化、綜合型的農技服務需求,僅提供農資商品售賣的傳統單一電商已無法滿足種植戶們的需求。
12、有機農業存在2大難題:人才和技術
業內專家認為:長期以來,石化農業的導向使得科研資源都集聚在以化肥農藥為基礎的方向上,科研院校中很難找到有機農業的專業人才;另一方面,生態有機農業技術能夠借鑒的理論幾乎是滄海一粟。
「公司情報」
13、騰訊牽手中糧發力智慧農業
近日,騰訊與中糧集團在京簽署戰略合作,雙方將在智慧農業、工業互聯網、智慧地產、智慧零售、智慧黨建與扶貧和智慧辦公等多個領域合作,將中糧集團在產業、資本、管理等方面優勢與騰訊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相融合,共同推進企業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的轉型升級。
14、新希望六和募集40億元發展365萬頭生豬
近日,新希望六和發布公告稱,擬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0億元(含4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投資于生豬養殖項目。
此次募集的資金將用于8個項目,分別為2個種豬繁育項目,6個商品豬項目,合計出欄規模為365萬頭。
15、圣農發展預計盈利13.5億-15億元
圣農發展7月8日晚間披露業績預告修正公告,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6.5億元-16.6億元,同比增長392.53%-395.51%,此前預計盈利13.5億-15億元。報告期內,肉雞行業景氣度持續攀升,該公司一體化全產業鏈的盈利優勢凸顯,與此同時,公司規模效應及管理效益的成效逐步顯現,公司業績大幅增長。
「農業人物」
16、壹號豬肉創始人:生鮮行業最終都是騰訊或阿里系的
近日,天地壹號、壹號豬肉創始人陳生對生鮮行業的未來也提出了幾點猜想:第一,傳統大商超轉型成功幾乎不可能。第二,盒馬目前的商業模式,不會是最終模式,成敗取決于它的進化速度。第三,隨時可能出現成功的模式,橫掃整個行業。第四,雖然目前不知道未來會怎么樣,但生鮮行業最終都是騰訊或阿里系的。
17、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合伙制成企業發展未來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指出,什么叫合伙制?就是共識、共創、共享、共擔。
合伙人要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創造、共同的分享、共同的擔當。我們有好多個公司,讓管理層成為擁有者和管理者的結合。不要講職業經理人,那個已經過時了!我們定了這樣的規則,新合伙制企業的CEO必須是股東,工資制訂、獎勵制訂、收入分配全部由自己決定,合伙人工資通常比職員低一些。
18、宋清輝:農牧業行業放開外資企業準入條件利大于弊
“放開農牧業行業的外資企業準入條件將會使市場需求更加猛烈,但也會促進中國農業加快提升發展趨勢。”知名社會學家宋清輝在接納新聞記者訪談時表達,總體而言,農牧業行業放開外資企業準入條件利大于弊。
放開外資企業準入條件利大于弊 協作市場競爭核心制造行業發展趨勢 農牧業公司在對外開放中加快轉型發展。
本文由農俠會整理編輯!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