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視小米商業模式,看褚橙、小罐茶、壹號土豬如何玩新商業
阿里養豬、騰訊養鵝、京東養雞、美團種菜,還有華為、百度用數據和AI技術服務農業企業,智慧農業已經成為互聯網巨頭的必爭之地。這種集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為一體全新農業生產方式,背后是一個正高速增長的潛力市場。根據國際咨詢機構(Research and Market)預測,到2025年,全球智慧農業市值將達到182.1億美元,發展最快的是亞太地區的中國、印度等國家。
但互聯網巨頭想從中分一杯羹并非易事,據萬得數據顯示,A股智慧農業板塊總市值超過1700億元,共包括20家上市公司。根據2018年年報統計,板塊內的20家公司中,共有8家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從2019年開始,板塊出現兩次明顯拉升,累計上漲超過21%,其中部分個股表現十分搶眼,而這類農業企業向智慧農業轉型有著先天優勢,能夠最先引進智慧農業相關技術的企業,有望在行業內領跑,了解他們在做什么,將對新入局者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中化集團旗下全資公司中化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簡稱“中化農業”),就是率先布局智慧農業的農業企業之一,其中,智慧農業是中化農業推出的“MAP(Modern Agriculture Platform)”戰略的重要一環。目前,中化農業已經推出MAP智農、MAP慧農兩款APP,搭建以精準種植、精細管理為核心的現代農業管理服務平臺。
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MAP,MAP是一種O2O模式,其邏輯是:
1)收集市場訂單對農產品的需求與要求,并與專業的食品評級機構(熊貓指南)制定評級與生產標準。
2)根據這些市場需求和標準,中化農業在全國甄選作物的主產區,在當地建立線下MAP技術服務中心。這些線下網點會給當地的種植戶提供農資、農技、農機、金融、回購銷售等配套農業服務,并配有專業的農藝師,滿足種植企業或者種植戶在生產種植過程中的需求。目前中化農業已經有百余個這樣的線下網點——這是發展智慧農業不可缺少的環節,卻是大多數智慧農業領域的創業公司不具備的實力。
3)智慧農業技術想要落地,就必須要有地可施。這些線下技術服務中心就給MAP智慧農業提供了有利的平臺。MAP智慧農業將中化農業長期積累的種植經驗形成數字化的種植管理經驗,最終向種植企業、種植戶輸出精準種植管理方案。將以往基于人工經驗和人工管理的種植管理方式,轉變為基于科學、精準的種植方案。利用精準氣象、遙感監測技術和信息化方式管理農田,從而提升生產種植管理的精準性和效率,降低成本。
中化農業首席信息官沈冰解釋道,這樣的戰略規劃,源于中化農業觀察到規模化生產種植存在的痛點——農村種植人口結構變化和勞動力成本上升,讓種植企業的田間管理急迫地需要提高人效,并通過精細化經營來提升效益;而在生產過程中,農業社會化服務資源質量不一,能夠整合社會化服務資源的統一入口,將為種植企業節省決策成本和經營成本。
在采訪中,沈冰向我們介紹了中化農業發展智慧農業的三個方向,包括:1)精準種植、精細化管理體系;2)基于智慧農業生產管理平臺,抓取無人工干擾的種植全數據,結合區塊鏈技術搭建品控溯源體系;3)將銷售渠道的數字化,即電商+行業SaaS。
這里我們重點介紹精準種植、精細化管理體系,即前文提及的MAP智農、MAP慧農兩款產品。
MAP智農適用于主糧為主的大田產區,通過GIS、衛星遙感、氣象技術,為開放大田提供獨立的天氣預報、遙感巡田、作物長勢分析等生產管理與指導。其中天氣象數據采集精度可達到1×1公里,遙感的數據采集單位可精準到米,數據分析速度可到達每15秒分析一次,作物長勢分析的維度包括出苗率、去雄情況、病蟲害情況等。目前MAP智農的數據庫已覆蓋300萬平方公里種植面積,正在服務的大田產區已達到600多萬畝。
MAP慧農則適用于經濟作物為主的種植園,如蘋果、柑橘、葡萄等。同樣是基于GIS、衛星遙感、氣象等技術采集環境數據,為種植戶提供精準種植模型和管理平臺,包括氣象檢測、環境預警、水肥一體化、植保,并開發了識別病蟲害的農技小工具——慧眼小程序,提供植保建議方案等等。同時還可以結合品控溯源體系,做果品溯源。據了解,MAP慧農已經服務于30多萬畝種植園。
兩款產品目前都擁有個人版和企業版,權限則有所區別。如氣象信息等內容在面向個人用戶時為免費開放內容,但精度相對低,,產品為信息資訊導向。企業版則管理運營導向,可在氣象、巡田、管理等基礎模塊上疊加個性化模塊,并可以搭載配套的物聯網硬件等等,目前主要服務于農產地當地的大型種植企業和種子企業,營收主要來源于軟硬件產品實施和服務年費。
沈冰表示,精準種植、精細化管理最核心的是精準定位地塊,因而中化農業使用的GIS技術全部由智慧農業事業部自主研發,未來這項技術將成為中化農業在智慧農業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且能夠作為底層技術開放給農業領域其他應用開發型企業。
在市場方面,兩款產品主要由MAP線下網點推廣和復用中化農業在種子化肥領域積累的銷售體系。沈冰坦言,在推廣方面,依然存在著市場教育的壓力,在中化農業的客戶中,超過30%不是智能手機,操作能力也有限,從而對客戶運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據了解,目前中化農業智慧農業事業部約40余人,半數以上為開發人員,其中農業技術背景和基礎平臺技術背景的人員各占據一半比例。
在土地流轉、確權等多項政策的驅使下,農業的規?;?、集約化經營是大勢所趨,而對這類規模種植企業而言,精確、動態、科學的全方位信息服務必不可少。而在技術不斷地傳統農業從人工走向智能的過程中,智慧農業能讓多種信息技術在農業中實現綜合應用,配合科學的企業管理制度,將加速我國農業企業的現代化進程。
內容來源:36氪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縣域農業】湖南?。哼\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