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作者:南風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產業●科技●商業)
中國的智慧農業道路寬闊而曲折,一路風景很美,但要當心“迷路”...
-010-
骨感的中國農業
自2015年以來,國家陸續出臺智慧農業相關政策,但是中國智慧農業一直處在緩慢爬坡期,甚至有些地方沒有辦法談上“智慧農業”。
前段時間,筆者回到湖南西北邊陲的農村老家,該村擁有近2500畝的農田,這些農田以家庭為單位,各自為戰,其耕作方式是機械化和人工相結合,所謂的智慧農業設備與應用幾乎接近零。
該村存在智慧農業的窘境,到底問題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呢?筆者認為至少3個方面:
1)土地的分散而獨立
自記事起,筆者的老家都采用分田到戶,土地按照戶口本上的人口劃分,分散而獨立。
近些年,村里的很多人都外出打工,有些農田也被村子里的人或者親戚代耕種,但是農田也沒有歸整在一起,還是以家為單位的方格田地,面積大多是幾分田或者一畝田左右。
分散的田地散落在四周,互不侵擾,各家管理管家的,無論是施肥打農藥,還是耕種與收割依然采用傳統的工具與方式,大田模式一直成為南方農村的病痛。
2)90%以上的年輕人離開農村
村子里的90%的年輕人都離開了農村,有些人去外地讀書,有些人去浙江福建廣東深圳等發達地區打工。年輕人基本上是春節期間在家里待上5-10天,春節過后又離開村子,農村已經成為年輕人的“客棧”。
眾所周知,智慧農業需要懂互聯網、懂技術、有知識的人才能操作,然而,當今農村已經沒有可以操作智慧農業設備及設施的人。
3)農作物溢價低
筆者村里的農作物以水稻為主,部分是蔬菜,這些農作物的溢價很低。即使有些靠種蔬菜為生的人,基本上也是傳統大的種植方式,因為智慧農業設備投入非常之高。
有人曾估算,如果村里要搞蔬菜種植大棚,需要單獨拉架設電線、網線等基礎設施,而且這些設施的費用需要好幾萬元,同時每年的電網維護費用也要上千元。前期的投入成本非常之大,一旦蔬菜等農產品沒有賣上好價格,虧本是一定的事情。
除了以上3個問題之外,更核心的是筆者的村里幾乎沒有鄉村產業,更缺乏農業龍頭型企業,所以智慧農業體系在這樣的農村只剩下“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020-
等待破發的智慧農業
眾所周知,智慧農業技術可以大大提高作業效率,降低單位作業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降低勞動強度,節省勞動力,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成為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方向。
但是,在中國農業農村想要實現智慧農業,先要解決農業機械化。然而,我國農業機械化程度不高,甚至落后于國外。
數據顯示,我國設施農業機械化發展還相對滯后,綜合機械化水平僅為33%,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程度還較低,特別是機種、機收裝備技術供給不足,還不能滿足設施農業產業發展的需求,亟待加快發展。
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設施農業研究所副所長丁小明指出,荷蘭、美國、加拿大設施農業的機械化水平很高,已經能夠達到100%,按照我國的評價體系,這些國家設施農業機械化水平已處于“高級階段”了,而我國設施農業還處在“初級階段”。同時,我國的農業信息技術應用等更是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還沒有真正在推動農業發展中發揮實質性的作用。
其實,以上的問題根源是就是農業基礎的薄弱。
有媒體也曾經總結出,要想推動智慧農業駛上“快車道”,必須解決以下3大挑戰:
一是缺乏農業規模。農業資源較為分散或是耕地零散,難以推動農業的集約化、規模化發展,從而導致新技術的應用和相關服務成本很高,難以吸引農戶和農企的興趣;
二是缺乏數字基礎。農業數字化水平較低,而且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和大數據中心建設上都較為滯后,沒有能夠滿足農業數字化發展的支撐條件,從而影響到了農業的轉型升級與新技術應用;
三是缺乏核心技術。農業產業鏈不夠完整,特別是農機制造業和智能制造行業較為落后,關鍵技術缺失,重點零部件長期依賴進口,導致農業科技發展緩慢,技術應用成本高昂。
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也提出,目前我國智慧農業所存在的問題具體表現在,核心關鍵技術研發和數字技術產業化滯后、數據資源建設基礎薄弱、數據采集、分析、應用三個環節沒有打通并形成閉環、數字技術推廣應用與生產需求脫節等多個方面。
因此,國家政策及各地政府也紛紛出臺智慧農業政策及扶持補貼政策,并呼吁更多的企業投身到智慧農業當中。
-030-
萬億級產業等待蝶變
這幾年,智慧農業的任務越來越大,不僅僅是幫助農業提高生存效率,而是邁向農業產業的深水期。
業內人人士認為,智慧農業是鄉村振興的突破口和重點發展項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根本是幫助解決“三農”問題,全面提升農業發展競爭力,讓農村綠水青山變成農民的金山銀山。
因此,智慧農業成為鄉村振興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千億級的市場正等待一次蝶變。
近年來,隨著國家持續推進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農業單品大數據試點建設,各地加快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信息技術及智能裝備在農業領域的應用。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也指出,實施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工程。推動農村千兆光網、第五代移動通信(5G)、移動物聯網與城市同步規劃建設。完善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支持農村及偏遠地區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農業農村遙感衛星等天基設施。發展智慧農業,建立農業農村大數據體系,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完善農業氣象綜合監測網絡,提升農業氣象災害防范能力。
根據國際研究預測,全球智慧農業的市場規模將從2016年的90.2億美元達到2025年接近700億美元的規模;截止2020年,我國智慧農業市場規模將達2000億元人民幣,目前,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產值約35萬億元。如此大的市場空間,令眾多企業表現出巨大的興趣,都想在此領域分得一杯羹。
尤其是,互聯網企業加速互聯網與傳統農業產業的深度融合,形成互聯網技術+產業的新商業新模式。比如
2020年4月份,作為全國最大的蔬菜交易集散地,“蔬菜之鄉”山東壽光與電商平臺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將依托壽光蔬菜產業優勢和大數據優勢,建成數字農業產業帶,通過品牌升級、產銷對接,共同推動壽光蔬菜完成數字化轉型。
今年3月,中聯重科和湖南沅江市政府投資近億元共同打造,將開發適應湖南農業產業環境的智慧農業模式,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生態優質品牌大米,探索建成湖南省內智慧化程度最高的農業生產基地。
還有華為也不斷地試水智慧農業+模式。今年2月份,華為機器視覺總裁段愛國發布華為智慧養豬解決方案。華為希望能夠扮演好數字化轉型的賦能者角色,用先進的技術賦能傳統農業產業。
除了華為之外,阿里、京東、拼多多等互聯網公司也深入一線產區,建設數字產地倉,助力農業產業升級與再造。
由此可見,智慧農業技術聚變正在開始,逐漸從生產端延伸至農業產業端,未來還將會加速前行。
隨著國家加碼推行鄉村振興,農業農村將會成為互聯網公司巨大的市場。世界投資大師詹姆斯·羅杰斯曾經說過:未來20年,最賺錢的行業不是做房地產,而是做農民!
“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是中國智慧農業的寫照:一方面萬億級鄉村振興產業市場規模,另一方面農業農村的基礎薄弱;或許,中國的智慧農業還需要很長的路...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91 篇
瀏覽:37242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縣域農業】湖南?。哼\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