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京西稻穗香,開鐮慶豐收。10月23日上午,博創聯動舉辦的“2022京西稻智慧農場開鐮儀式”在北京海淀區上莊鎮京西稻保護性種植區內的京西稻智慧農場“示范基地”舉行。
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副站長徐振興、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鄭渝、北京市農業機械試驗鑒定推廣站總支書記及站長秦貴、北京市中關村科學城創新發展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王桐慧、北京市海淀區上莊鎮人民政府黨委書記周波、北京市海淀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向敬陽、博創聯動創始人 CEO陶偉等領導、嘉賓受邀出席。北京電視臺、科技日報、北京日報、新京報等多家媒體到場進行了采訪報道。
此次開鐮儀式的主題是“以科技賦能鄉村振興新時代,開啟農業數智化轉型新征程”,彰顯了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海淀擔當和海淀速度。
活動現場彩旗獵獵、熱鬧非凡。由博創聯動副總裁主持,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副站長徐振興、北京市海淀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向敬陽以及北京市海淀區上莊鎮人民政府黨委書記周波先后致辭,北京博創聯動創始人 CEO在現場做了智慧農業主題的發言。
徐振興強調,北京市農業農村部門將充分利用科技創新的資源優勢,加快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以智能農機化技術為突破口,加快實驗示范和技術集成。率先建成一批智慧農場,實現農業生產精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可視化監控和無人化操作,為全國智慧農場的建設作出表率。
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副站長徐振興發表致辭
談到本次開鐮儀式,徐振興表示,這是圍繞推動水稻、智慧農場建設、聚焦三秋機械化生產的重點任務。旨在總結智慧農場的技術創新,謀劃智慧農場的戰略部署,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進程,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北京市海淀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向敬陽發表致辭
向敬陽指出,今年新建成的京西稻智慧農場項目,是海淀區推進數字技術與農業生產深度融合的創新探索,也是貫徹落實20大報告中“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實現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要求的重要舉措。希望以博創聯動等為代表的科技企業,持續發揮技術優勢,與屬地科研院所共同攜手,推動科技農業發展,讓越來越多的智慧農機走進田間地頭,助力農業機械化、智能化、數字化水平持續提高。
北京市海淀區上莊鎮人民政府黨委書記周波發表致辭
周波提到,上莊鎮是海淀區農業農村發展的主陣地,耕地面積占70%。博創聯動將科技賦能農業,在6個月的時間里,讓京西稻從綠油油的小芽苗,成長為今天金燦燦的稻谷。未來,希望海淀區的農業,真正地和海淀區科技大區的身份匹配起來,為北京市的農業發展,做出上莊人民應有的貢獻。
博創聯動創始人 CEO陶偉對京西稻智慧農場項目進行了介紹。他表示,京西稻智慧農場通過集成應用新一代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衛星定位等現代農業信息技術,搭建了一個以高標準農藝為保障、智能農機為核心、精準化栽培為手段、農場綜合管理大數據平臺為依托的,可靠感知、全面互聯、數字化智能調控的智慧農場。
陶偉提到,除建設覆蓋耕種管收的智能農機之外,還建設了基于物聯網的精準種植系統、智慧農場數字化管理云平臺以及綜合運營指揮中心等,實現了京西稻由傳統人工管理到遠程數字化智能管控的轉變。
隨后,與會領導代表共同上臺啟動開鐮,隨著主持人“3,2,1,開鐮!”的倒數,大家紛紛揮動著手中的“金鐮刀”,割下了來自京西稻智慧農場的第一把稻穗,豐收的喜悅傳遍全場,2022京西稻智慧農場開鐮儀式也正式拉開帷幕。
京西稻為何如此重要?
其實,這片稻田可不簡單,小編來為大家簡單科普下:
京西稻,史稱御稻米,以在北京西部種植而得名,曾為天下糧倉之典范,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由皇帝培育栽種,在“官田”中長成的“宮廷貢米”,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如今,延續數百年的京西稻入選了中國地理標志農產品以及中國重要的農業文化遺產名錄。
今年春季,405畝的京西稻智慧農場“示范基地”落地北京海淀區上莊鎮,建成投產。是目前國內少數能夠實現作業流程少人化、生產全流程數字化的尖端農業項目,也是北京首個以“技術+服務”三產融合為核心的智慧農場示范區。
目前已經實現了農場管理及作物種植最初一公里的精準化、智能化、規劃化、標準化及數字化,成為了一個全天候、全過程、全空間的可復制推廣的無人農場示范樣板。
此前,歷經了春耕時節,智能拖拉機進行無人耕整地作業;小滿時節,智能插秧機模擬人手進行無人插秧作業;夏管時節,智能植保機進行無人除草、滅蟲作業...此時正逢秋收時節,該我們的智能收割機上場了。
這不,在眾人的注視下,現場的工作人員通過手機對智能收割機進行遠程啟動,車子勻速前進。遠遠望去,置身于滾滾稻海中的智能收割機正在進行無人收割作業,一束束稻穗變成一顆顆谷子。京西稻水稻“第一鐮”開割,又是一年好“豐”景!
我們的工作人員介紹到,這臺智能收割機喂入量為6kg/s,可通過農場管理系統進行車輛遠程控制,自動路徑規劃,全程無人作業。每小時作業面積可達15畝,僅需不到2天的時間,1臺智能收割機就能完成京西稻智慧農場“示范基地”405畝京西稻的收獲工作。
開鐮,不僅意味著稻田的收獲,更是文化的傳承。在京西稻智慧農場,歷史悠久的京西稻稻作文化和以北京海淀為代表的智慧農業科技實現了跨時空碰撞,展示了延續數百年的京西稻在農業數智化轉型中的新面貌,同時也守住了老北京人回憶中的“稻香”。
相關文章
文章:10891 篇
瀏覽:37213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