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眾籌新時代:網易全民養豬、蘇寧賣大閘蟹、京東賣大米
生態農業有多重要!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大力發展生態農業;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也多農業環保進行重點布局。
生態農業不是迫在眉睫,而是大勢所趨,未來農業風口。
今天,農業君分享的生態農業中一個比較獨特模式:立體種植。
希望可以幫助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理事長、農業經營者及農民朋友踩準國家布局的熱點,做大自己的產業,賺到更多的錢。
種養結合的模式是國家大力提倡的生態農業模式,也是立體種植的核心表現。
我們先來下個精準的定義:
立體種植就是指充分利用立體空間的一種種植(養殖)方式,簡單的例子就是“稻-萍-魚”種養結合。
廣義來說立體種植也可以理解成充分利用時間、空間等多方面種植(養殖)條件來實現優質、高產、高效、節能、環保的農業種養模式,典型的例子應該就是中國傳統的“四位一體”的庭院農業模型(例如:將雞、豬、沼、菜等生物組分整合成一個生態微循環系統)。
當來這里面,一個核心的閉環就是:種-養的閉環,一定要形成一個閉環才能展現出立體種植的大功效。
目前,立體種植模式已經在全國各地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很多農村創業者也靠這個賺到大把大把的票子。
比如:遼寧朝陽縣七道嶺鎮福娥莊園采取生態鏈式種養殖模式,豬糞無公害化處理,用于散養雞飼養以及有機蔬菜水果種植,變廢為寶,提高產品附加值。整個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產值2560萬元,年創利潤530萬元,“公司+農戶”模式可帶動周邊農戶年增收2萬元以上。
其中,近年來各地種養模式紛紛涌現,“蝦稻連作”、“稻鴨共生”、“稻魚連作”、“稻-鰍(魚)混養”等高效種養結合的新模式紛紛出現,其他地方也探索出稻蟹,稻蛙共生等套養模式。
好了,下面直接上案例。
1、“核桃+牧草+山羊”種養模式
長嶺街村隸屬于云南省硯山縣維摩鄉,地處維摩鄉南邊,為喀斯特地貌地區,山地石漠化十分突出,長期以來,當地農民在山石林立的石旮旯中種植玉米、辣椒等作物,每年收入只有幾千元。近年來,當地實施退耕還林等工程,探索核桃+綠肥牧草復合經營,發展牛、山羊林下養殖,農民經濟收益明顯提升。
2004年,創業者聶應菊開始在傳統農業之外發展山羊養殖,2010年,改變種植方式,將100畝莊稼地改種核桃,隨后又在林下種植牧草。自此,“核桃+牧草+山羊”復合經營發展模式形成,聶應菊的收入隨之提升。“一畝土地種核桃收入在250元(剛掛果,還未進入盛產期),林下種植牧草每畝可以養1-1.5只羊,這樣每年每畝收入在1000-1500元。”聶應菊家養羊120多只,核桃種植100畝,玉米20畝,她稱,除去成本,年收入能達到6-8萬元。
看到經濟效益后,周邊村民也開始發展核桃、牧草種植和山羊養殖。但問題隨之而來,農戶雖有較高的意愿,但發展養殖首先需要購買山羊,而一些本就貧困的農戶拿不出這些投資。
為解決資金的瓶頸問題,聶應菊于2015年2月注冊成立應菊山羊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申請相關扶持項目資金,扶持貧困農戶發展山羊養殖。
2、“三元”農業種植模式
曙光農場圍繞“轉方式、調結構”,著力打造“三元”農業種植結構格局,試驗發展“鵝玉”“鴨稻”“蟹稻”種養模式,科技及畜牧技術人員聯手做好項目技術跟蹤服務。通過生態種養模式實現“減藥肥、提品質、創綠牌”等多重效果,為農業提質增效探索了一條良性循環的生態農業發展之路。
在曙光農場第七作業站鵝玉種養模式示范田里,大鵝在玉米地里捉蟲叼葉,地旁還有專門為它們搭建的遮陽棚,通過這種鵝玉種養新模式也讓大鵝生活得更加悠閑自在。
據了解,該農場通過政策傾斜、資金輔助、技術引導等共設立了4處生態種養試驗基地。
3、田園式種養”模式
江西景德鎮管理中心建設田園庭院是該中心結合所站“一種三養”的基礎上,按照“3個三分之一”(即:三分之一一種三養,供應員工食堂;三分之一富有地方特色果蔬和苗木種養;三分之一供員工休閑娛樂)和“三無”(即:渾然無轉基因,天然無反季、自然無公害)的理念,打破傳統式“一種三養” 模式,按照田園式種養的理念,將原來的菜地邊溝種上花草,將菜園小道鋪成天然式道路,并在菜園邊上修建休閑式草坪,使原本單調的“菜園”變“田園”和“花園”。
同時,為了使種養工作更加有可持續性,該中心將田園式種養按照企業化運作模式開展,總結了以往種出來的菜無人管、無人吃、浪費大、腐爛多的實際情況,改變種養行政經費支出,采取所站行政后勤人員統一管理,果蔬不定期采摘,建立果蔬收成臺賬,員工食堂按照低于市場果蔬價格采購,從而解決種養費用,使田園式種養實現了閉合式管理。
在生態庭院建設中,該中心干部員工積極參與,依靠自己勞動雙手創造自己的“美麗家園”,他們因地制宜,科學合理的規劃閑置空地,通過自己動手修建具有景觀的菜園,動手搭建棚架,動手播種,安裝便捷的澆灌等生態建設配套設施,各所站因地制宜建設生態蔬菜園、生態果園及生態休閑區;在蔬菜、果樹種植上,做到高、中、低錯落有致,蔬菜、果樹、草坪搭配合理,使每個所站菜園建設成為集感觀、美觀于一體的特色菜園景觀,建設成了員工心中豐收的田園、開心的果園、休閑的樂園。
4、‘水稻+龍蝦’生態種養模式
2016年,長沙縣依天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涂旭實施‘水稻+龍蝦’生態種養模式。
‘水稻+'生態種養模式,實現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效果。水稻在生長過程中產生的微生物及害蟲為龍蝦提供了充足的餌料,而小龍蝦產生的排泄物又為水稻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生物肥,實現了優勢互補,可提升稻米品質和龍蝦品質。
該創業者算了一筆帳:按照每畝50斤蝦苗算,60畝農田需要3000斤蝦苗,每斤蝦苗在25-30元之間,這就需要7.5-9萬元。”陳立介紹說,如果一切順利,年底即可向外銷售龍蝦,保守估計每畝能帶來4000元的收入,60畝農田就可收入24萬元。
5、稻田養魚模式
利用稻田水面養魚,既可獲得魚產品,又可利用魚吃掉稻田中的害蟲和雜草,排泄糞肥,翻動泥土促進肥料分解,為水稻生長創造良好條件 , 一般可使水稻增產一成左右 。
浦城縣楓溪鄉黃壇村村500畝養殖示范片的稻萍魚,畝產達到75公斤。今年該鄉稻萍魚總產量有9萬公斤,總產值達360萬元。
稻田養魚應以水稻為主,兼顧養魚。這一指導思想是根據稻魚共生理論,利用人工新建的稻魚共生關系,將原有的稻田生態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轉化,達到水稻增產魚豐收的目的。
浙、閩、贛、黔、湘、鄂、蜀等省的山區稻田養魚較普遍,養殖魚類以草魚、鯉魚為主,也養殖鯽、鰱、鳙、鯪等魚。
6、馬鈴薯生豬生態種養模式
馬鈴薯是云南曲靖陸良縣優勢特色產業之一,是主要糧食作物,又是重要的經濟作物。
2017年在小春馬鈴薯種植前期,小百戶鎮炒鐵村部分農戶自愿與云南神農陸良豬業有限公司取得聯系,通過自然發窖處理過的糞便用于還田,示范種植小春馬鈴薯5000畝,目前馬鈴薯處于苗期,田間長勢均衡。
該模式其一是針對生豬養殖的生豬排泄物的特點進行的。生豬排泄物處理有一定的難度,一是水量大,沖擊負荷強。二是固液混雜,有機質濃度較高。三是生豬養殖業效益受自然和市場影響大;其二是結合馬鈴薯是需大肥大水作物;其三是利用畜禽糞便還田,一是對改良土壤、提高馬鈴薯產量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二是在土壤獲得養分的同時,凈化環境,節省了糞便的處理費用。
7、稻田養泥鰍模式
陜西黃陵縣推行上面種植稻子,下面養殖泥鰍的立體稻田、生態循環模式。泥鰍不僅有松土、透氣的作用,糞便還能作為肥料,為水稻生長提供養分;而水稻也為泥鰍提供了棲息、遮陰等生長環境,達到生態互利、營養互利。
據了解,今年黃陵縣雙龍、腰坪水稻種植面積達到2000多畝,掩映在青山綠水間,從插秧到成熟的田園美景已經成為黃陵全域旅游的亮點,稻田泥鰍和綠色大米更是延伸了產業鏈,立體稻田、生態循環種養模式讓農民實現了增產增收。
8、沙地散養模式
重慶首位養豬狀元30年養殖經驗之大成--------全國首創沙地散養模式“種養還原”模式的具體操作方法是:1、采用長江天然河沙作為豬舍墊料,充分吸附豬群的排泄物并進行降解。2、豬群出欄后豬舍改為蔬菜、水果、牧草的種植大棚,實現種養結合。3、種植物消納糞污凈化豬舍,大棚種植物收獲后,再還原養豬。周而復始,循環使用。
9、鴨稻共生模式
“稻鴨共育”技術是以水田為基礎、以種稻為中心、家鴨野養為特點的自然生態與人為干預相結合的復合生態系統。該模式主要利用鴨在田間活動進行除草滅蟲,鴨糞作為有機肥還田,同時在田間加裝頻振式殺蟲燈,控制田間蟲害。
安徽合肥市農業部門的相關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畝能生產綠色大米340公斤,按每公斤8元計算,畝產值2720元。所生產的稻米價格較普通稻米價格高出40%,畝均增收300多元。同時,吃蟲吃草的活鴨上市銷售可另外獲得一筆收入。”除去經濟效益外,生態效益更是驚人,“稻鴨共育”生態循環種養殖與傳統種植模式相比,畝均化肥減量18公斤,農藥使用量降低30%。目前,1518畝的稻田養鴨示范項目建設所需的圍網已經裝送到位,太陽能殺蟲燈、性誘劑殺蟲設備和鴨苗正在采購和訂購中。
當然,任何模式都不能100%,但至少留給創業者去思考。同時,我們要結合實際創新出適合自己的模式。
相關文章
文章:1280 篇
瀏覽:19679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