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李子柒”為例如何做好內容營銷策略
4月11日,2017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大會在浙江省安吉縣召開,會上為2016年認定的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授牌。
想做好休閑農業并不是那么容易,許多人空有雄雄的決心,卻把握不好關鍵的發展模式。為什么這些縣能夠在全國脫穎而出、成為示范?他們的發展有什么亮點和秘訣?
小編就來梳理幾個示范縣的發展模式,供您借鑒和參考。
01
浙江省安吉縣
注重游客體驗,開展“互聯網+旅游+農業”模式
作為長三角“后花園”,安吉鄉村是浙江省率先發展“農家樂”的地區之一,不僅為全省、全國制定“農家樂”標準體系提供了樣板,也開啟了鄉村旅游先河。
自2010年起,安吉用五年時間建設了93個現代農業園區和11萬畝的糧食生產功能區,依托農業“兩區”發展的休閑農業、創意農業、互聯網農業等新產業隨之興起。和傳統農業不同,它們都需要游客來參與體驗。“春賞花、夏嬉魚、秋品果、冬食筍”,安吉休閑農業以農業園區為節點,以美麗鄉村精品觀光線路為串聯,以不同季節的特色農產品為主打,推出了可看、可吃、可娛、可住等為一體的精品休閑園區。
天荒坪鎮小邊葡萄園就是農業“兩區”項目中的一個。自從園區落成后就發展休閑采摘,帶動周邊45戶農戶從事葡萄種植。2015年起,在園區內開始建設民宿,將整個園區變成會員制的精品客棧,讓游客流連忘返。
落戶上墅鄉的禾一門農場,將農田承包給都市白領,讓承包人親身體驗農事活動,并通過APP軟件,讓承包人可以實現線上“偷菜”等游戲活動,為“互聯網+旅游+農業”提供了一個有機結合的范本。
在休閑農業發展中,安吉形成了農事體驗、生態度假和景區依托三種類型的鄉村旅游“產品超市”,讓游客有了多種選擇。這也從側面說明,休閑農業發展離不開旅游產業的帶動,鄉村旅游需要休閑農業來點綴,農旅結合才能雙贏。
02
北京市懷柔區
充分利用山水資源,開展“公園式農業”創意模式
懷柔區耕地資源有限,但多山多水,旅游資源豐富,山區占全區面積的88.7%,林木覆蓋率高達75.1%,是首都重要的生態涵養發展區和飲用水源保護區。
根據資源特點和城市功能定位,2006年底,懷柔區提出了農業公園化發展的理念,力爭構建一個服務性、休閑性的大花園。就此,懷柔區啟動了鳳山百果園等4個農業產業公園,目前已建成和正在建設的有9個農業產業園和6個生態溝谷公園。
此外,根據懷柔區山水資源的地理位置,其在北部山區重點發展以觀光采摘、休閑養生、資源種養業為主的專業型旅游農業園區。具體的農業公園建設則緊密結合該區域內的農業資源特點,打破現有村、鎮界線,采取“一村、二川、三山、四河、五谷”的溝域經濟模式。如“白河灣”全長19公里其間涉及琉璃廟鎮5個村和湯河口鎮2個村。
03
四川省郫縣
緊盯都市消費市場,開展 “農家樂”+“景區”模式
在四川省成都市近郊郫縣中,有一個著名的農業旅游示范點:農科村。農科村位于成都的平原腹地離市區20公里的地方。市區內縱橫交錯的交通系統和完善的通訊網絡為農科村民俗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便利的條件。而農科村所在的區域,環境優美,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加上村內精湛的園藝設計,其靚麗的風景滿足了大部分消費者的精神需求。
結合市場需要和村落自身特點,農科村因地制宜地創造了“農科村模式”,即“農家樂”服務和“AAA級旅游景區”相結合的模式,發展以鄉村酒店為特色的農家旅游和以高檔花木及盆景為特色的現代生態農業,與成都市市區相配合,以期打造“世界現代田園城市”。
此外,農科村憑借與都市毗鄰的優勢,開發了花卉苗木種植這一特色展業,不斷加大市場規模,為休閑旅游產業創造條件。其后又以“農家樂”為載體,發展延伸了一系列農村餐飲業鏈條,加大了農村資源的可利用性,發展了農村經濟。如今,這兩大產業相互良性互動,進一步擴大了農科村的產業發展規模,使其走上了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04
福建省永泰縣
依托生態環境優勢,發展“一三產業融合”模式
永泰縣有著優美的生態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一級標準,空氣污染指數僅為40,優的天數占76.7%,可謂是天然氧吧。作為水土保護生態修復試點縣,其在有關規劃指導下,注重水土保持,大樟溪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藤山自然保護區建設。永泰縣對生態環境的高度重視為其發展休閑農業和旅游產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永泰縣是個“九山帶水一分田”的典型山區農業縣,因此境內山水天造地設,蘊藏著豐富的旅游資源。憑借著豐富的旅游資源,永泰縣大力發展“村落+自然景觀旅游”模式,以其壯觀的大自然景觀和獨特的鄉鎮村落景觀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例如在大樟溪流域內開設竹排觀光漂、探險激情漂、皮劃艇等旅游項目。
此外,永泰縣更是秉著自然的才是最好的原則,將休閑、娛樂、度假等綜合旅游模式與景觀相融合,開展“游山、玩水、泡溫泉”為主題的親近自然特色旅游項目,發展服務業,提高景區吸引力。
除了永泰縣自身努力發展其旅游產業和服務產業外,福建省人民政府也大力支持其發展,通過在各大主流媒體宣傳報道當地美景和旅游景點外,更是大幅度的投放旅游車進入城區運營,以期吸引更多消費者和投資人的目光。
05
青海湟中縣
打造“酩餾”文化品牌,發展集“酩餾生產+生態養殖+文化旅游”為一體的模式
處在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的酩餾影視文化村成立于2006年,其以固態法釀造酩餾酒著名。文化村的基地中擁有流轉土地5500畝、青稞景觀田200畝、青稞良種良法示范田5000畝、第五代日光節能溫室2座1200平方米、生豬養殖小區2個、傳統酩餾生產體驗展示區1個、紅色文化展館2個、河湟農耕文化展示館1處、餐飲包間20個600平方米。由此可見,該文化村采取的是集酩餾釀造、鄉土文化餐飲、生態養殖和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為一體的經營模式。
酩餾影視文化村以自身的特點酩餾酒為中心,大力發展相關產業,如傳統工藝品,制作流程參觀,旅客體驗等,以期形成獨有的“慕家酩餾”文化品牌,用軟實力來帶動和推動地區經濟發展。
看了這些示范縣的發展模式,您有沒有收獲有用的信息呢?小編認為,每個成功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點背后,都有著對自身區域優劣的了如指掌。從挖掘自身區域優點出發,設法將一二三產業相融合,并配合政府政策,從而才能夠達成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因此,想要做好休閑農業,千萬勿要好高騖遠,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才是最重要的!(來源:中國鄉村之聲)
相關文章
文章:720 篇
瀏覽:16098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