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為穩定畜牧業發展,積極探索草原增綠、牧業增效、群眾增收的草原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模式,自治區農牧廳總結歸納了10種可推廣的典型模式,對當前抗旱保畜,構建防災減災長效機制具有可參考借鑒價值,請各地做好宣傳。
01 全年禁牧舍飼模式
“全年禁牧舍飼模式”是通過發展以青貯玉米為主的人工飼草種植,實現區域內牲畜全部舍飼圈養的養殖方式。以錫林郭勒盟多倫縣為例,通過全年禁牧舍飼,實現羊全部舍飼圈養,牛舍飼圈養率達45%。主要做法:一是堅持規劃先行。通過“政府制定標準、鄉鎮規劃設計、村組建施工隊、養殖戶自主建設”方式,累計建成舍飼圈養人畜分離養殖園區25處,創辦家庭牧場295戶。二是堅持為養而儲。通過利用45萬畝全株青貯玉米和8萬畝優質苜蓿基地,以及提高秸稈飼料化利用水平,年人工種植飼草儲備能力達到2.8億公斤。同時,將放牧場轉化為打草場,增加天然打貯草1億公斤,實現飼草供應與舍飼養殖規模適配。三是轉變經營理念。建設集中肉牛養殖園區,帶動行政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西干溝鄉羊盤溝村通過出租經營集中養殖園區,集體經濟收入年均增加7萬元。
02 舍飼半舍飼模式
“舍飼半舍飼模式”是在草畜平衡區推行青草期放牧飼養、牧草返青期和枯草期舍飼圈養的養殖方式。以錫林郭勒盟正藍旗上都鎮黃旗嘎查為例,該嘎查草場面積24萬畝,人均草場面積420畝,若嚴格按照當地核定的每畝11.27羊單位限制牲畜數量,農牧民生計將難以維持。為改變長期依賴天然草場的現狀,黃旗嘎查4戶農牧民共同出資712萬元,組建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舍飼半舍飼。主要做法:一是整合草場資源。整合4戶5萬余畝天然草場推行青草期放牧飼養,利用8500畝高產飼草料基地種植全株青貯玉米、羊草、青莜麥等高產飼草料,年飼草儲備能力達1.3萬噸,有效保障了牧草返青期和枯草期舍飼圈養需求。二是調整畜種結構。積極推行“減羊增牛”,發展專門化肉牛品種,建設養殖場3處,存欄1700余頭,年育肥出欄800余頭。三是轉變生產方式。實行早補飼、早出欄、早冷配、早接犢“四個早”模式,全面提升養殖效益,合作社年利潤達200萬元,人均收入9.5萬元。
03 全年放牧+補飼模式
“放牧+補飼模式”是指一年四季放牧,冬春枯草期適當補飼,通過提高繁殖母羊生產性能,增加冬羔、早春羔比重(冬羔、早春羔比重在75%以上),促進羔羊提前出欄2—3個月的生產模式。以錫林郭勒盟北部牧區、呼倫貝爾市牧業四旗等為例,通過實行“放牧+補飼模式”,加快了牛羊生長發育速度,降低了人工養殖成本。主要做法:一是注重品種選擇。選擇經長期自然選擇和人工選育形成,具有成熟早、放牧抓膘能力強、耐粗放管理、抗災抗病能力強等特點的烏珠穆沁羊、蘇尼特羊、呼倫貝爾羊等優良地方品種。二是注重天然草原修復。采取封育休養、切根改良、免耕補播和增施肥料等措施,逐步恢復打草場、放牧場植被和生態;利用退耕已墾草原和水熱條件較好草原,發展多年生飼草種植,建植高質量混播放牧飼草地,解決草場飼草供應不足問題。三是注重飼草料加工與貯備。引導飼草料生產加工企業提高天然干草和青貯玉米貯備,建設飼草貯運配送中心和區域性貯草站點,開展草產品、全混合日料生產配送,縮短運輸半徑。四是注重冬春季補飼。在早晨出牧之前、晚上歸牧之后,對懷孕母畜、育成畜、種公畜進行以粗飼料為主、精飼料為輔的合理補飼。例如,東烏珠穆沁旗哈日高壁牧業合作社,在每年11月中旬至第二年5月中旬,實行早晚兩次補飼,每只羊每天補飼3斤干草、3兩顆粒飼料,每頭牛每天補飼10斤干草、5斤顆粒飼料。
04 家庭牧場模式
“家庭牧場模式”是指以家庭經營為基礎,通過實行規模化養殖、標準化生產、集約化經營,實現畜牧業生產與草原生態建設“雙贏”的生產模式。以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爾高勒鎮薩如拉圖雅嘎查牧民廷·巴特爾為例,通過發展家庭牧場,探索出收入最高點、成本最低點、生態最佳點、勞力最優點“四點平衡”經營模式,家庭年人均收入20萬元。主要做法:一是科學劃定放牧場。將放牧場劃分為夏季草牧場1620畝、秋季草牧場700畝、冬季草牧場1400畝、犢牛放牧場300畝,通過按季節輪流放牧實現草畜平衡。二是優化畜種結構。長期堅持肉牛良種選育,現已全部實現良種化。其中,飼養基礎母牛60頭,年可產犢60頭、出欄60頭,年純收入40萬元。三是注重貯草備料。擁有防災備用草場800畝,建設全封閉遮光式貯草棚1處,可儲備青干草20噸,確保災年時節草料充足。四是強化經營管理。配齊暖棚、貯草棚、飼喂槽斗、飼喂機械、活動柵欄等基礎設施,科學布局家庭牧場生產生活區,規范化經營管理。五是合理利用和保護草原。注重草場改良,采用多個牧草品種進行人工種植,總結出“春季黃柳扦插、雨季草籽播撒、秋季平茬復壯”種植經驗,家庭牧場草原生態持續向好,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
05 集體經濟組織+專業合作社模式
“集體經濟組織+專業合作社模式”是指以嘎查為單位,由集體經濟引領帶動,牧民按照自愿原則將承包經營的全部草場及牲畜入股,組建股份制合作社的生產模式。入社牧民具有股東和職工雙重身份,合作社以現代企業制度劃區輪牧、整體經營。以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克爾倫蘇木芒賚嘎查為例,牧民以“16畝草場+1只羊”為1股,將承包經營的草場及牲畜折價入股,組建新型股份制專業合作社。合作社通過主動對接企業拓展銷售渠道、建設運營“克魯倫營地”和奶制品加工作坊,實現牧民分工分業、三產融合發展。主要做法:一是統一制定輪牧方案。嘎查黨支部書記帶領合作社理事長制定牲畜劃區輪牧方案,建立“統一規劃、統一經營、統一刈割”的管理機制,促進草原植被恢復,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連續五年保持在80%以上。二是培育壯大集體經濟。將嘎查集體所有的970只牲畜折價入股合作社,進一步壯大了集體經濟。三是促進牧民轉產轉業。實行股份合作制經營模式,牧民加入合作社后,既可選擇在合作社就業,也可選擇外出務工,每月不僅有穩定的工資收入,還可獲得合作社分紅。四是實行產業化運營模式。以呼倫貝爾草原羊為主導產業,實行“統一品種、統一管理、統一銷售”模式,建立“合作社+牧戶+龍頭企業”利益聯結機制,通過集中議價提高市場話語權。五是多元拓展增收渠道。培育傳統奶制品、瑪瑙石、民族服飾等具備民族文化特色的家庭加工作坊,打造以體驗游為核心的“克魯倫營地”旅游品牌,開發“旅游+”業態模式。
06 托管代養模式
“托管代養模式”是依托養殖園區、合作社、大型規模養殖場等主體開展牛羊托管代養社會化服務,通過規模化經營、集中統一采購飼草料,降低飼養成本,適合易災地區解決小規模養殖戶飼草料短缺的生產組織模式。以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為例,蘇尼特左旗澳倫牧業有限公司構建“政府+企業(合作社)+牧戶”的肉牛托管代養模式,降低牧民養殖成本,提升畜牧業生產抗災救災能力,推動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主要做法:一是建立科學的托管機制。以受災地區牧戶和全旗脫貧戶、監測戶為重點,將牧區分散養殖的肉牛整合起來,提供肉牛集中托養及專業飼養服務,通過規模化經營降低飼養成本,提高抗災減災能力。截至目前,該公司已托管代養肉牛2435頭,輻射帶動牧民130戶,其中脫貧戶10戶、受重災戶120戶,為牧民節約飼養成本約200萬元。二是健全托管代養模式。通過組織牧戶與經營主體簽訂服務合同,明確代養時限、代養費用等具體內容和雙方責任義務。肉牛托管期限為2024年1月-5月,共150天,每頭牛每日托管費用為20至23元(其中:牧戶承擔每頭牛每日10-13元、飼草料財政補貼每頭牛每日10元)。按牧戶自養管理費用每頭牛每日18元計算,可為牧戶每日每頭牛節省5至8元。按照協議,每戶可托養代管肉牛最多20頭,150天的托管代養最多可為牧戶節省2.4萬元。三是保障低收入群體抗風險能力。供托管服務經營主體為脫貧戶提供就業崗位,在肉牛托管環節雇傭本嘎查肉牛托管牧戶,所需勞務均以勞動計酬的方式抵扣部分托管代養費用。
07 冷季異地養殖模式
“冷季異地養殖模式”是為解決牧區牲畜過冬度春飼草料短缺,通過牧區與農區對接,以嘎查對村屯、牧戶對農戶等合作互補方式,租賃農區秋收后耕地溜茬放牧,實現異地轉場越冬的生產模式。以巴彥淖爾市后山牧區、前山河套灌區,呼倫貝爾市嶺北牧區、嶺南農區為例,通過實行“天然放牧+異地借牧+舍飼養殖”模式,不僅減少了越冬飼草儲備量、天然草原打草量,而且使農區秸稈等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同時牲畜糞便還有助于提高地力、改良農田,生態效益突出。主要做法:一是利用好天然草牧場。巴彥淖爾市后山牧區和呼倫貝爾市嶺北牧區春夏季節嚴格落實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秋季實行嚴格的打草場管理,嚴禁掠奪式經營草場,以降低羔羊異地轉場前飼養成本。二是保障好飼草供給。巴彥淖爾市、呼倫貝爾市分別利用河套灌區、嶺南農區耕地,擴大青貯玉米種植,發展優質苜蓿,推行飼用燕麥麥后復種,提高秸稈飼料化利用,為異地養殖創造條件。三是對接好區域聯動。巴彥淖爾市后山牧區和呼倫貝爾市嶺北牧區從每年11月到次年5月開展異地養殖,為牧區創造6個月休牧期。轉場期間,農區為牧區提供舍飼場所,出租秋收后耕地溜茬放牧,減輕牧區草場壓力。四是轉化好糞污資源。通過溜茬放牧,大量糞肥留在農區,實現糞污資源化利用。2023年,巴彥淖爾市28.34萬羊單位牲畜轉移到農區溜茬放牧,糞肥直接還田利用,有效提升了土地地力水平。同時,按每只羊6個月產肥0.5噸、每噸40元計算,可為農戶節省資金566.8萬元。
08 智慧牧場模式
“智慧牧場模式”是指基于物聯網、大數據智能統計分析軟件終端,對飼喂、防疫、糞污處理等關鍵環節設施設備進行升級改造,實現數字化、智能化養殖管理的生產模式。以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牧云農牧業合作社為例,該合作社通過建設智慧牧場,推動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形成“統養共富”良好局面。2023年,合作社總收入410萬元,其中凈收入達70萬元,戶均增收6萬元,較之前分散經營提高30%。主要做法:一是多措并舉整合資源。通過聯戶經營、入股經營、公司流轉經營、集體合作經營等利益聯結模式,整合草牧場21000畝、飼草料基地500畝,養殖超細絨基礎母羊3000只,實現資源最大化利用。二是數智聯動升級設施。依托數字化管理系統和現代化飼喂系統,建設數字化草原監測系統、畜群譜系檔案和追溯體系,實現精準化管理和自動化、精量化飼喂,逐步轉變粗放養殖模式,建成草原生態良好、養殖標準科學、信息化建設完善的綠色高效“大牧場”。
09 特色產業園區發展模式
“特色產業園區發展模式”是指牧戶或新型經營主體依靠自有奶源、牛源、羊源開展畜產品加工,推動牛羊養殖向初加工和流通領域拓展,并通過直營或電商渠道進行銷售,賺取全鏈條利潤的生產模式。以錫林郭勒盟鑲黃旗為例,該旗是典型的荒漠半荒漠草原地區,生態脆弱、草原質量差、人口較為稠密。為解決草牧場經營碎片化和過牧問題,鑲黃旗依托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奶牛養殖,建設傳統奶制品產業園,促進農牧民轉產就業。在園區帶動下,目前全旗已發展奶制品生產企業3家、奶制品手工作坊170家,奶制品產品種類達38種,年產值超6億元,輻射帶動就業3000余人,人均增收1萬余元。主要做法:一是發展優質奶源基地。以合作社為載體、養殖戶為主體,完善奶牛養殖基礎設施,推行“統一選種育種、統一飼養管理、統一防疫檢疫、統一鑒定分級、統一生產銷售”經營模式,年供鮮奶5.3萬噸。二是建設傳統奶制品產業園。投資4000萬元,建成占地2.5萬平方米的傳統奶制品產業園,推動傳統奶制品手工作坊集群式、抱團式發展。目前,園區已入駐企業、手工作坊33家,日加工鮮奶15噸。三是打造“奶酪小鎮”。確定“五位一體”(奶牛養殖、產品加工、市場營銷、品牌打造、文化旅游)、“四個統一”(統一商標、統一標準、統一包裝、統一營銷)、“兩種模式”(手工作坊聯合經營型、龍頭企業帶動型)和“一個品牌”(錫林郭勒奶酪)產業發展思路,19家手工作坊20余種奶制品成功進駐旗內外超市,部分農牧民已在部分大中城市建立營銷點。
10 牧文旅融合模式
“牧文旅融合模式”是以牧區產業為基礎,在養畜的同時發展牧區旅游,帶動生產、加工、服務三個環節聯動增收的生產模式。以錫林郭勒盟多倫縣溫塘河村為例,通過“助農土特產中轉倉+民宿”方式,推動牧文旅融合發展,促進農牧民轉產轉業、增收致富。主要做法:一是開辦“旅游集市”。依托周邊旅游資源優勢,引進河北興旅助農商貿有限公司,投資185萬元建設占地4000平方米的助農土特產中轉倉——鄉村旅游批發超市。中轉倉從事農副產品、非遺制品銷售和文創產品研發,不僅為游客提供了集中購買土特產的便利條件,也為當地農牧民提供了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通過與100多家旅行社合作引流,中轉倉實現單日客流量1000—2000人。截至2023年底,中轉倉已解決當地留守婦女、返鄉勞動力就業35人,人均月收入4000元;帶動當地村民靈活就業40人,人均月收入3600元;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收10萬元以上。二是打造民宿小鎮。對人畜分離后閑置住房和棚舍進行改造,鼓勵農牧民因地制宜開辦民宿、農家樂、牧家游,以租賃形式統一管理,打造特色鮮明的“庭院森林、石頭故事、非遺體驗、觀星攬月、現代休閑家居”模式,吸引注重慢生活體驗和北方風貌的中青年及旅居老年群體。2025年民宿小鎮全面運營后,預計可帶動當地村民戶均年增收5萬元以上。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91 篇
瀏覽:37241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